儿童营养不良分类
儿童营养不良分类
①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由膳食中的营养素不足造成;
②继发性营养缺乏病。原因较多包括:机体对营养素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障碍;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机体排泄营养素增多;体内营养素分解加剧等。其中以营养素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为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人才原因尤其经过是机体处于生长发育、妊娠、授乳和同时疾病状态时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若营养素的摄取不足更易造成营养不良。
当前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等奖主要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单纯性甲状腺肿、钙缺乏症、锌缺乏症、干眼病、佝偻病、脚气病、维生素B缺乏症、癞皮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其中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干眼病,被称为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
儿童营养不良预防
1.尽量以母乳喂养婴儿。健康的维护应从小开始,母乳中含有大量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是任何其他乳品和人工食品所不能替代的最佳的婴儿食品。如果母乳不足,可在不足的基础上搭配喂养恰当的乳制品,而不要一开始就放弃母乳喂养,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健康都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2.让孩子多运动。在运动中可消耗人体的热量,增强食欲,也能提升孩子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对于偏食的孩子,可鼓励他多多运动,趁运动后不择食的机会提供给孩子均衡的食物营养摄取,纠正孩子偏食的缺点。对于营养过剩的孩子则更要注意多让他运动运动,幷且爲他们多提供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
3.让孩子的生活规范化。均衡营养、合理的调配孩子的饮食;定时食用;保证孩子充分的睡眠时间等等,都能有效的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改善儿童的营养不良。
4.按摩。父母可用手掌心贴在孩子的小腹处,以顺时钟方向轻轻的打圈揉按,每日三次,每日两到三分钟。可促进孩子胃肠蠕动,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更好的消化所摄取的食物营养。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
1、情绪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
(1)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食用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蛋白、高铁食品。
(2)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3)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2、行为
宝宝的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1)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在食谱中增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是佳的治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2)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孩子幼稚可笑。表明氨基酸摄入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类、蛋类等势在必行。
(3)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这些常是缺钙的信号,应及时添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松、虾皮等食品。
(4)喜吃纸屑、煤渣、泥土。此种行为称为“异食癖”,多与体内缺乏铁、锌、锰等矿物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牡蛎等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孩子理想的盘中餐。
儿童营养不良的危害
儿童营养不良的危害是巨大的,那么儿童营养不良具体有哪些危害呢?一起看一看吧。
营养不良初期,身高并无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亦低于正常。轻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但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可有凹陷性浮肿、皮肤发亮,严重时可破溃、感染形成慢性溃疡。重度营养不良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可有心音低钝,血压偏低,脉搏变缓,呼吸浅表等。
由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种感染,如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营养不良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患儿可突然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不及时诊治,可致死亡。
儿童营养不良的诱因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小儿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小儿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其实以上6个诱因归根到底源自于生活中某些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它们包括:
1、寄生虫。寄生虫会把孩子需要的营养夺走,造成营养不良。预防寄生虫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卫生。平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要经常消毒,生吃的瓜果要洗净削皮等。
2、偏食和挑食。偏食和挑食会使孩子得不到丰富和均衡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纠正的方法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3、不良情绪。不只是孩子本人的情绪不好会影响营养与健康,家长的情绪不好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从而使营养受损。家长应注意在吃饭前后不要训斥孩子,为进餐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
4、不良生活习惯。包括起居、进餐无规律、不定时,暴饮暴食等。纠正的重点在于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其次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
情绪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其体内某些营养素已告缺乏。
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
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食用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蛋白、高铁食品。
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
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固执任性、胆小怕事。
多因维生素A、B、C与钙质摄取不足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面部
面部“虫斑”是指出现在孩子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除面部外,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
民间认为,此斑乃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谓之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
当你的孩子长有“虫斑”后,不要单凭这一点就给孩子服用打虫药,正确之举是调整食谱,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种,补足维生素,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药片。
肌营养不良分类
按照典型的遗传形式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将肌营养不良症分为下列类型:[3]
(一)假肥大型:属X-连锁隐性遗传,是最常见的类型,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分为Duchenne型和Becker。
1、Duchenne型营养不良症(DMD):也称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几乎仅见于男孩,母亲若为基因携带者,50%男性子代发病,常起病于2-8岁,初期感走路苯拙,易于跌倒,不能奔跑及登楼,站立时脊髓前凸,腹部挺出,两足撇开,步行缓慢摇摆,呈特殊的“鸭步”步态,当由仰卧走立时非常困难,必先翻身俯卧,再双手攀缘两膝,逐渐向上支撑起立(Gower征)。亦可见于肢近端肌肉、股四头肌及臂肌。
2、Becker型(BMD):也称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常在10岁以后起病,首发症状为骨盆带及股部肌肉力弱,进展缓慢,病程长,出现症状后25年或25年以上才不能行走,多数在30-40岁时仍不发生瘫痪,预后较好。
(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男女均有,青年期起病,首先面肌无力,常不对称,不能露齿,突唇.闭眼及皱眉,口轮匝肌可有假性肥大,以致口唇肥厚而致突唇,有的肩、肱部肌群首先受累,以致两臂不能上举而成垂肩,上臂肌肉萎缩,但前臂及手部肌肉不被侵犯。病程进展极慢,常有顿挫或缓解。
(三)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两性均见,起病于儿童或青年,首先影响骨盆带肌群及腰大肌,行走困难,不能登楼,步态摇摆,常跌倒,有的则只累及股四头肌。病程进展极慢。
(四)其它类型:股四头肌型、远端型、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型、眼肌-咽肌型等,极少见。
儿童营养不良护理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悲观、恐惧、忧郁、急躁等不良的精神伤害,建立必胜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对提高疗效,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所以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心理反映,对病人心理、社会问题进行整体考虑,做好针对性、综合性、客观性、全面性的心理疏导保证等方法,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忧郁、依赖等不良心理状态以适应病人角色的转换。
注意病人性格的类型,加强知识的援助,主要是尊重患者的人格,熟悉性格特点了解心理需要,对于外向型性格者应多疏导病人,对于内向型性格者应劝其多说话,可有所发泄,决不能轻视、笑话病人使其难堪,并可给予知识援助,将病人缺乏知识引为交谈和讲课的内容,使患者增加战胜肌病的信心。
对一些患者家属一定要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树立独立思想,象一些患者在发病早期,跑不快、蹦跳不能、上楼困难、蹲下站起费力或不能,因此在遇到上述情况时,往往求助予家长帮助,如果家长有求必应的话,天长日久就会使患者产生依赖心理,患者的依赖心理一但产生,对康复和治疗都是极其有害的。
儿童营养不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7、鲜蚌肉500克,先用冷开水洗干净,放入白糖100克浸1小时,取汁。每服3汤匙,每天3次。
8、核桃仁2个,神曲25克,水煎加红糖适量,口服。
儿童营养不良吃什么 儿童营养不良食谱
原料:配料虾皮20克,鸡蛋1个。
做法:虾皮择去杂质,冲洗一下;鸡蛋,磕入碗内,搅打成泡,然后放入虾皮搅拌均匀。将鸡蛋液碗,放入蒸锅中蒸熟,取出,可用以佐餐。
功效:虾皮蛋羹,含钙丰富,是小儿骨骼生长必不可少的食品。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蛋黄中含钙较多。经常食用,可防治儿童骨骼钙化不全的症状,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理想菜肴。
原料:配料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煮粥,待粥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牛乳、白糖同煮成粥。早晚餐热食,空腹食用较佳。
功效:乳粥中的乳类,有补血润燥的作用,牛乳为常食的营养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类。同大米煮粥,既可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又能延长在胃肠内消化吸收的时间,加强补益作用。用于幼儿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肢体羸瘦,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小儿疳积等代谢不良性疾病。
原料:鸡500克,板栗200克,新鲜的红枣150克,核桃100克,南杏仁5克,姜、盐适量。
做法:板栗去壳去衣;杏仁扒碎;红枣和核桃分别洗净;鸡洗净后放进开水中煮5分钟;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慢火煲3小时,食用时调入盐即可。
功效:核桃每百克中就含有蛋白质约15克,以及还含有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板栗所含蛋白質比大米高30%,而且还含有維生素A、B、C、、B2以及其他微量元素。适应于儿童营养不良。
原料:白萝卜500克,猪排骨(大排)250克,盐3克,大葱10克。
做法: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的段。白萝卜切成片。将排骨炖至肉脱骨,再加入萝卜片、葱炖熟,撇去汤面浮油,加入盐即可食用。
功效:猪排炖萝卜能补充孩子所需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孩子所需营养,利用孩子发育。
儿童营养不良吃什么
1、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在发生营养不良的时候饮食就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事情,因为正在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无论是骨细胞的增生还是肌肉、脏器的发育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小孩营养不良要补充蛋白质。平时多吃牛奶、花生、瘦肉、鱼虾、禽蛋、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卵磷脂、赖氨酸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生长。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在日常的生活中丰富的维生素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知道维生素在我们的身体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A、B、C、D,这些都是孩子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最好的来源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虽然动物肝肾、鸡蛋中含有维生素,但只是少量的,因此,小孩营养不良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3、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
在出现营养不良的时候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磷的食物,这样也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的,钙、磷微量元素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对身体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孩营养不良要多吃牛奶、虾皮、豆制品、排骨、骨头汤、海带、紫菜、芝麻等食物。另外,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机会,从而保证骨骼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