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按摩 日月穴
胆结石按摩 日月穴
功效:日月穴掌管人体机能而维持健康的重要穴位。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通过按摩刺激能够缓解因胆结石引起的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不适。
位置:位于期门穴正下方,于人体的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患者仰卧,按摩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用力,以肋骨下方轻度凹陷为度,从心窝的巨虚穴到本穴进行按摩,其效果更佳。
胆结石按摩哪个穴位 日月穴
位置:正坐或者仰卧,于锁骨中线之第7肋间取穴,或者乳头向下摸取3个肋间隙处及时该穴。
功效:本穴为足太阴、足少阳之会,具有疏肝健脾、利胆和胃、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按揉两侧日月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避免与皮肤发生摩擦,力度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揉3-5分钟。
肾结石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日月穴位置: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立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对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点揉胆俞穴位置:肩胛骨内侧,第10胸椎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胆俞穴可增强胆腑的功能,对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按揉肾俞穴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压被按摩者肾俞穴1分钟,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对消除肾结石有很好的效果。
点按中极穴位置:中极,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中极穴5-10分钟,按揉是注意想足部方向用力。
功效:按揉中极穴能够培固下元,调理气血,可以缓解肾结石引起的局部疼痛不适。
按揉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处
按摩方法: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功效: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
胆结石按什么什么穴位有效
胆结石是指肝内、胆管处或者胆囊发生的结石的一种疾病。胆囊具有储存胆汁的功能,胆汁可以帮助人体消化脂肪,但胆结石发病后,可出现剧烈的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有时可伴有黄疸和发热等不适。通过按摩穴位,具有行气止痛、利胆排石的作用,对缓解胆结石引起的绞痛,促进结石的排出有一定的疗效。
丘墟穴
位置:位于外踝前下侧的凹陷处,左右脚各一。
功效:可舒缓胆结石疼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阳陵泉
位置:位置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左右各一。
功效:可以促进行气止痛和血液循环。由于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右上腹部剧烈绞痛者,若距医院较远,在一时难以用药的情况下,病人可自己用点压法止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的指腹或者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日月穴
位置:正坐或者仰卧,于锁骨中线之第7肋间取穴,或者乳头向下摸取3个肋间隙处及时该穴。
功效:本穴为足太阴、足少阳之会,具有疏肝健脾、利胆和胃、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按揉两侧日月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避免与皮肤发生摩擦,力度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揉3-5分钟。
胆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功效:可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疗效。
按摩方法:治疗者两手压在俯卧患者的背部,以拇指指压3-5秒,对其上方的肝俞穴或腰部的肾俞穴也同样指压,可增加效果。
养肝补脾按摩7个穴位
惊蛰过后,气温回升迅速,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因此,春季重养肝补脾,可进行穴位按摩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养生作用。
1、内关穴 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
2、神阙穴 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足三里及三阴交穴 用手轻按或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等两大养生穴位可健脾,和胃,柔肝,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3、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4、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日月穴、期门穴、阳陵泉穴 用手轻轻按摩这些养肝补脾的养生穴位,可疏肝利胆。
5、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该养生穴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6、期门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7、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按摩养肝补脾 记住这7穴
内关穴
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
神阙穴
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
足三里和三阴交穴
用手轻按或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等两大养生穴位可健脾,和胃,柔肝,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日月穴、期门穴、阳陵泉穴
用手轻轻按摩这些养肝补脾的养生穴位,可疏肝利胆。
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该养生穴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期门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胆结石按摩哪个位置
胆俞穴功效:可以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效果。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操作:患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压在其背部,以拇指指压,先轻度的指压按摩,后稍微加力。
日月穴功效:日月穴掌管人体机能而维持健康的重要穴位。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通过按摩刺激能够缓解因胆结石引起的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不适。
位置:位于期门穴正下方,于人体的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患者仰卧,按摩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用力,以肋骨下方轻度凹陷为度,从心窝的巨虚穴到本穴进行按摩,其效果更佳。
丘墟穴功效:丘墟穴是治疗胆结石的特效穴位,能够缓解和治疗胸肋满痛不适。可用急救处理和缓和胆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
位置:位置外踝前侧下方的穴位,于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之间用力指压,以局部酸胀为度。
期门穴功效:期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通过按摩刺激可以有效肝肾因胆结石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等不适。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用掌心摩擦期门5分钟,可以疏泄肝胆。
中脘穴、天枢穴当胆结石发作腹痛时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进行缓解,选择的穴位有中脘(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天枢(位于中腹肚脐左右各三横指处)等。
具体方法:以食指为中心,四指为辅,或以手掌为点,顺时针按揉穴位,每次30-50次,每日1次。也可采用腹部揉按法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右手紧贴着右上腹,在前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连续并有节奏地做环形按摩,顺时针方向,用力要均匀,平均每分钟80-100次,按摩时间为15分钟左右,腹痛缓解即可停止。
按摩法对抗结石的三大穴位
按揉日月穴
位置: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立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祛病功效:对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点揉胆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10胸椎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胆俞穴可增强胆腑的功能,对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按揉肾俞穴
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压被按摩者肾俞穴1分钟,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对消除肾结石有很好的效果。
胆结石按摩哪个位置 胆俞穴
功效:可以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效果。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操作:患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压在其背部,以拇指指压,先轻度的指压按摩,后稍微加力。
胆结石按摩什么地方 丘墟穴
功效:丘墟穴是治疗胆结石的特效穴位,能够缓解和治疗胸肋满痛不适。可用急救处理和缓和胆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
位置:位置外踝前侧下方的穴位,于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之间用力指压,以局部酸胀为度。
肝脏有毒怎么排 按摩日月穴
肝胆相表里,肝胆气郁,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毒素无法正常排出而淤积于体内,而日月穴具有疏肝利胆,行气开郁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能够增强肝功能,从而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日月穴位置: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按揉2分钟。
胆结石按摩什么穴位
出现急性胆绞痛
常用穴位如阳陵泉(取穴:膝盖成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丘墟(取穴:足外踝的前下方的凹陷处)、太冲(取穴:以手指沿足拇指、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血管搏动处)、期门(取穴:胸部乳头之下,左右肋骨相交处水平点),患者自己用拇指指端点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即可。
疾病间歇期或保健
常用穴位为曲池(取穴:曲肘时肘关节外侧凹陷处)、内关(取穴:手腕横纹肌向上三指宽前臂横向中央),一般用手的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揉30~40圈,约为1分钟,每日1~2次。
治疗胆结石的中医偏方
每次用2至3个新鲜苹果榨新鲜果汁一杯,或超市购买100%的苹果汁一杯,按照早晨、中午、傍晚和睡前分四次餐前饮用,每次果汁量约250ml。
连续这样饮用5天。到第六天从下午1点至第七天早上开始禁食,并停止饮用苹果汁,仅按照日常习惯饮水。用两汤匙泻盐(硫酸镁)溶于500ml温开水中,在第六天下午6点和8点分两次饮用。晚上10点,再用1至2个柠檬压汁,与120ml橄榄油调和后饮用。
对于体内有胆结石的患者,第七天早上如厕时就会看到浮在水面上的绿色油状圆形物即是结石。而对于没有胆结石的人,该偏方也能达到排除体内毒素,预防结石的功效。
温馨提示:一定严格控制泻盐的用量,以免造成身体其他损伤,可用麻油或沙拉油替换橄榄油。结石排出后,不要马上吃太饱,以免伤胃。对于检查后明确体内胆结石较大的患者还应前往医院诊治;而肾结石或膀胱结石,使用此法不会有效。中医强调“治未病”,也就是在预防疾病的成因。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的配伍功效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肝脏排毒按摩哪里
按摩足三里穴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够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增强肝脏功能,促进肝脏排毒,达到强身定神,养护肝脏的效果。
足三里穴为主:胫骨外侧,在膝眼下方约3横指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断布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按摩日月穴
肝胆相表里,肝胆气郁,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毒素无法正常排出而淤积于体内,而日月穴具有疏肝利胆,行气开郁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能够增强肝功能,从而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日月穴位置: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按揉2分钟。
点揉胆俞穴
胆俞穴是胆的背俞穴,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位,能够促进肝胆的排毒功能,从而帮助改善因肝毒所致的色斑,面色萎黄等问题。
胆俞穴位置:在肩胛骨内侧,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期门穴
按摩期门穴能够调节肝脏功能紊乱,排除肝脏毒素,帮助改善因肝火过剩所导致的脸色蜡黄,粗糙,痘痘等问题。
期门穴位置:在乳头直下,当第6肋间隙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对侧中指螺纹面按于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