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有哪些表现
流脑有哪些表现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隐性感染,据统计,60%—70%为无症状带菌者约30%为深呼吸到感染型和出血型,1%为典型流脑病人。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按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爆发型和慢性败血型四种临床类型。
1、轻型:多见于流脑流行,病变轻微,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皮肤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咽拭子培养可有病原菌。
2、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分为4期,其特点分别为:
A、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约为1-2d,可有低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病人无此期表现。
B、败血症期突发或前驱期后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缩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有哭闹不安,因皮肤感觉过敏而拒抱,以及惊厥等。少数病人板有关节痛、脾肿大。此期的特征性表现是皮疹,通常为瘀点或瘀斑,70%-90%病人有皮肤或黏膜淤斑点或淤斑,直径1mm-2cm,开始为鲜红色,后为紫红色,最早见于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分布不均,以肩、肘、臀等易受压处多见,色泽鲜红,后变为紫红。严重者淤斑迅速扩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坏死。其中央因血栓形成出现紫黑色坏死或形成大疱,如坏死累及皮下组织可留瘢痕。多数患者12~24小时发展致脑膜炎期。
C、脑膜炎期脑膜炎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在前驱期症状基础上出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狂躁以及脑膜刺激症状,血压可升高而脉搏减慢,重者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通常在2-5d后进入恢复期。
D、恢复期经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皮肤淤点、淤斑消失。大淤斑中央坏死部位形成溃疡,后结痂而愈;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约10%病人出现口唇疱疹。病人一般在1-3周内痊愈。
3、暴发型:少数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在24h内死亡。儿童多见。可见如下各型。
(1)败血症休克型除普遍型败血症期必须外短期内出现广泛皮肤黏膜淤点或淤斑,且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是本型的特征,为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皮肤呈花斑状,脉搏细速甚至融不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可有呼吸急促,易并发DIC。但脑膜刺激征大都缺如,那基业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2)脑膜脑炎型主要以脑实质严重损害为特征。除高热、淤斑外,病人意识障碍加深,并迅速进入昏迷;惊厥频繁,锥体束征阳性。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忽大忽小或一大一小,眼底奸诈见静脉迂曲及视审计盘水肿等脑水肿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常见的是枕骨大孔疝系因小脑扁桃体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为昏迷加深,瞳孔散大,肌张力增高,上肢多呈内旋,下肢强直;并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少数为天幕裂孔疝,致脑干和动延伸神经受压,表现为昏迷,同侧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或外展,对侧肢体瘫痪。均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情极严重,病死率高。
(4)慢性败血型。
流脑有什么症状 骨骼肌痉挛
流脑婴幼儿发生运动过度者多见,年长儿及成年则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惊厥,惊厥持续状态,或者强直性痉挛等,这些都是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引起骨骼肌不随意性、强制运动所致。
流脑疫苗的作用
流脑疫苗有什么用?流脑疫苗的种类及规格?都有哪些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哪些?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是什么样的?流脑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有哪些?流脑疫苗接种后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流脑疫苗有什么用?
流脑疫苗的种类及规格
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
流脑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流脑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有效手段。
一、流脑疫苗有什么用?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流脑疫苗是针对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所研发出来的疫苗,该疫苗能有效预防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如果你所在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地区,而且宝宝的抵抗力不是太好,那么建议选择接种流脑疫苗。
二、流脑疫苗的种类及规格
A群流脑疫苗: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自流脑疫苗使用后,对控制、降低流脑的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基本控制了流行。 为基础免疫接种流脑疫苗时必须使用的疫苗。规格为每安瓿300μg多糖,每人用剂量含30μg。
A+C群流脑疫苗: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群流脑疫苗一般用于2周岁以后的儿童或成人,2岁以下儿童接种流脑疫苗不得使用A+C群流脑疫苗。规格为每安瓿小瓶100μg(1人用剂量),含A群及C群多糖各50μg。
三、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四、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
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3、按照最新扩大免疫程序规定,流脑疫苗接种4剂,1、2剂用A群流脑疫苗,儿童自6月龄-18月龄接种第1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不少于3个月;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用A+C群流脑疫苗,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不少于3年。
五、流脑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1)启开疫苗瓶后,每支加入所附5ml稀释液溶解,摇匀后立即使用;
2)安瓿破裂、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
3)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4)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六、流脑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关于流行性感冒鉴别诊断
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感冒的证型不一,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感冒依据辨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和暑湿感冒等,最常见的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在临床上,感冒患者不经辨证随意治疗护理占91%,这样不仅不能有针对性地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产生不少副作用。
鉴别诊断
(一)呼吸道感染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二)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
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军团病
流行性感冒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医学教育网搜集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流行性感冒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四)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大蒜野菊花预防流脑有何疗效
采用大蒜瓣60克,野菊花30克。加水煎成浓汁。漱口,每日数次。清热解毒。用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注:流行期间每日生吃大蒜,然后用盐水 漱口,每日数次,有助预防之效。
流行性感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
1、呼吸道感染: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2、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军团病:本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4、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5、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红肿并有渗出,培养可能分离出致病菌。
6、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地区性,多发生于收割水稻季节,农民多见,有腓肠肌疼痛,压痛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为鉴别要点。
流脑有哪些传播途径
本病的惟一传染源是人,其病原菌存在于带菌者或病人的鼻咽部。在流脑的流行期间,人群的带菌率可达50%以上,而一旦人群的带菌率超过20%就有可能出现流脑的流行。一般来说,在本病的非流行期间,人们所带的菌群多以B群为主,而流行期间则多以A群所占的比例较高。其中病后带菌者约占10%~20%,其排菌时间可达数周至2年。
流脑的病原菌通过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因流脑的病原菌在体外的存活能力极弱,故除2岁以下的婴幼儿外,人们一般不会通过日常用品的间接接触而被传染。
所以说,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被传染。
流感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呼吸道感染: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2、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 :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军团病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4、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流感如何鉴别诊断?
1、呼吸道感染: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2、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 :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军团病 :本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4、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接种流脑疫苗注意事项 流脑疫苗的种类
目前我国有两种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我国的流脑病例以A群为主,其他血清群少见,A群流脑疫苗用于6-18个月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可以预防A/C两群流脑发病,多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或成人。
老年人患流脑有什么特点
(1)起病急。主诉头痛发热,起病6—24小时以内就有60%的患者昏迷,不醒人事。多数缺乏上呼吸道症状。
(2)病情重。老年流脑暴发型占85%,多数呈脑膜炎型或混合型(昏迷兼休克),兼有血压下降,抽搐不止者可在发病1天内死亡。
(3)项强和昏迷时间长。一般儿童和青少年流脑的脑膜刺激征项强持续时间为l天左右,但老年流脑项强时间平均要11天左右;儿童流脑引起昏迷者不到10%,且平均1天左右可清醒,老年人神志转清一般要2.5天。
(4)并发症多。青少年流脑有并发症者不足1%;但老年流脑几乎半数有并发症。主要合并肺炎、肺水肿、肺梗塞、尿路感染、心肌炎、化脓性关节炎、中耳炎、失听、失语、细菌性痢疾、急性肾功能衰竭、面瘫和截瘫等。
(5)死亡率高。可达20%一30%,与非老年流脑患者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脑炎传染吗
提起脑膜炎,很多人都会想到三个字:传染病!一个令人生怕,避之唯恐不及的词。其实,脑膜炎并不都是传染病,它只是一个总称,根据致病菌不同主要分为四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病毒性的脑膜炎(病毒脑)。
其中,流脑有强烈的传染性,而结脑有一定的传染性,化脑和病毒脑一般是不会传染的。下面对几种脑膜炎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流脑:急性传染病,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传染源为病儿及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多见于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居室内人多拥挤,通风差,加上抵抗力弱,使其容易传播流行。
结脑:本病多为粟粒性结核或肺内原发病灶的结核经血行传播的途径侵入脑部引起,多缓慢起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小儿性情脾气改变,如由以往的活泼愉快转变为神情淡漠,好哭,易怒,不愿玩耍。若为年长儿则可诉头痛,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化脑:由大肠杆菌和各种化脓菌,如流感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通过上呼吸道、脐部及皮肤感染,经由血液而播散入脑所致,或自邻近组织感染直接传入脑膜,如乳突炎、中耳炎及头部外伤感染,一般不具有传染性。病毒脑:由各种病毒传染所致,如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一般也不具有传染性。可见,并不是所有脑膜炎都会传染的。
不同病原所致脑膜炎,症状也各不相同。而不同时期的孩子,患脑膜炎的表现也不一样。婴幼儿期患脑膜炎,起病速度不一,有缓有急。婴儿脑部因炎症后出现水肿时,如果前囟尚未关闭,骨缝分开,可借囟门和骨缝而使之缓解,则不表现出明显的头痛与呕吐,二是尖叫、撞头。颈项强直也因婴幼儿的颈肌发育弱,不完善而不明显。有的小儿临床表现为双眼失神发呆,双目凝视。前囟饱满为此期脑膜炎的典型体征。
流脑应该如何预防
首先要切断流脑传播途径,这时健康人少与患者接触,更不要带小孩去病家串门。流脑是通过流脑患者或带菌者口鼻喷出来的飞沫经空气传染的,在流脑流行季节,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剧场、商场、集市等,必要时外出要带口罩。家里要经常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衣服,晒被褥,人晒太阳,开窗通风换气,这对预防流脑有重要作用。因为脑膜炎双球菌非常娇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细菌易于死亡,疾病不易传播。
另外,要报告地段保健医生和防疫站,劝患者早期隔离、早期治疗以预防流脑扩大蔓延。必要时对患者居住过的房间进行空气消毒,常用方法有2种,一种为紫外线辐射消毒,国产消毒灯管有30瓦、20瓦、15瓦等几种规格皆可使用,其波长范围在3280一2100人(埃),有效消毒范围直径1.5米。另一种是用过氧乙酸,可用蒸汽熏蒸法:先行测量房间体积,按0.75—2克/立方米计算用药量。将药液倒入耐酸塘瓷盆内,用电炉加热,待其蒸发后密闭60分钟即可。对密切接触者,可服用磺胺药物预防,但不要盲目地、大面积地投药预防,以免增加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的耐药性。
流脑有什么症状 出血点和瘀斑
出血点和瘀斑是早期诊断流脑极为重要的体征。患者皮肤有出血点,起初是玫瑰色的,隐约而稀少,很快变为暗红色,用手按也不褪色,从针尖大小到蚕豆大小很不一致,大的叫瘀斑,小的叫瘀点或出血点。出现部位可在四肢、臀部、躯干的皮肤,有时口腔粘膜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