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奶师的选择
催奶师的选择
第一,如果你在孕期乳腺发育良好,出生3天内,即乳汁充盈且乳房无硬块出现,这样的妈妈就不需要催乳师按摩,自我按摩即能保证宝宝充足的乳汁。
第二,如果妈妈在孕期非常辛苦,压力过大,乳腺没能发育地完好,产后3天还不见初乳下来。或者妈妈患有乳腺增生,或高龄产妇,就需要专业的催乳按摩来帮助泌乳,减少痛苦。
第三,在选择催乳师的同时一定要选择专业有资质的催乳师,乳房是女性身体一个非常脆弱敏感的部位,它富含神经组织,加上产后正是乳腺充血的泌乳阶段,此时尤其脆弱,如果任凭非专业者胡乱揉捏,极有可能导致乳腺管破裂。所以在选择催乳师可不能随意。
哺乳期涨奶怎么办
1. 热敷缓解
女性出现涨奶的情况,除了宝宝的吮吸力度不够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女性出现乳腺堵塞的情况,奶水不容易流出来。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建议妈妈们可以用柔软的毛巾,把毛巾放进热水中沾湿并拧干。最后小心的将热毛巾放在乳房部位上,热敷促进乳房部位的血液运输,缓解堵塞问题。
2. 适当按摩
现在催奶师的职业越来越热门,主要原因是很多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母乳喂养。要是女性出现涨奶或者是奶水不够的情况,都会找催奶师帮忙。要是遇到涨奶,利用按摩的方式也能够促进乳汁的流出,缓解涨奶的痛苦。
3. 吸奶器吸奶
当奶水量充足时,妈妈们还出现了涨奶的问题,那么就可以选择用吸奶器吸走多余的奶水。吸奶器吮吸奶水的力度要把控好,方向也要正确,为了准确吸奶,准妈妈们可以自己动手,才能够更好把握。
4. 洗热水澡缓解疼痛
涨奶时会给女性们带来痛楚。要是实在受不了这种痛苦,我们建议妈妈们可以选择洗热水澡的方式,洗热水澡利于身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乳房部位的疼痛。在洗澡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择按摩的方式缓解。
5. 温水促进乳汁流出
女性要是觉得乳房中的乳汁分泌过多,想要用更为省力且不伤害乳房的方法吸出乳汁,那么就可以选择用温水浸泡的方式。
温水浸泡乳房能够通过重力的作用,促进乳汁的流出。
6.冷敷缓解疼痛
哺乳期涨奶时,女性可能会觉得刺痛,那么在缓解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将乳房中的乳汁吸出来,之后再选择用冷敷的方式缓解痛楚。
女性在母乳喂养阶段,需要预防涨奶情况的发生,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要是遇到了涨奶问题,女性们也需要科学方式缓解涨奶痛苦。
母乳不够如何催奶
如今大多数妈妈都选择母乳喂养宝宝,因为母乳喂养的好处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是有的时候会出现没有奶水或是奶水不足的现象,那该怎么办呢?下面看看母乳不够如何催奶吧!
新妈妈奶水不够,如何催奶
对策:请个职业催奶师或自制催奶食谱
预约催奶师
有的新妈妈奶水不够,或者有奶却下不来,又担心宝宝饿肚子,于是,一种新兴职业——催奶师,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应运而生,有的催奶师月薪甚至近万元。针对目前的新需求,除了给产妇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中心外,产妇乳房护理也是他们的服务项目之一,当产妇出现体温上升、乳房红肿、涨奶等情况时,机构的护士会通过按摩、调配辅食等方法帮产妇消除痛苦。“催乳其实有很多技巧,并非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产妇造成伤害。”
据介绍,产妇出现下奶困难原因有多种,有些是遗传因素;有的产妇乳头小又没有奶腺等;还有的产妇过于挑食导致营养不良。
发奶汤、抚触、中药
最好的催乳招数当让非宝宝亲自吮吸莫属。除此以外,传统的发奶汤和近年来兴起的抚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一些时尚妈妈热衷的中药催奶在母婴界并不十分主张。
产后1-2天内,因为乳腺管还没有打通,所以暂时不要吃太多发奶的食品,否则分泌的乳汁出不来,非常容易导致奶结,处理奶结时妈妈们会感觉到像生孩子一般的疼痛。
等乳腺管打通后,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喝催奶汤就非常重要了。哺乳妈妈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蔬菜,水果,广东人习惯使用的章鱼汤、木瓜汤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不是非常必要,一般不提倡中药催奶,因为毕竟是药。
其实,很多蔬菜也是促使乳汁分泌的能手,比如莲藕、黄花菜、莴笋等,而黄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纤维素等,能修复生孩子时损伤的组织,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防止产妇发生便秘。
好心情足睡眠
新妈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奶水的分泌也会更旺盛。做到以上几点,新妈妈的奶水肯定能满足宝宝需要。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选择到医院营养科咨询医师,开些催奶中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也可多吃些催奶食物,比如鲫鱼汤、猪脚煲花生米、木瓜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乳液分泌。
总之,有了这些方法,妈妈们不要再担忧宝宝会挨饿了。
产后催奶误区
误区1奶水不好就找催奶师
案例:市民季女士刚做妈妈几天,就遇到了烦心事:乳房胀得不行,可宝宝就是吃不饱。听同事们说,孩子生下来就要找催奶师催奶,于是,季女士发动了亲朋好友,帮忙介绍催奶师。
经过催奶师的按摩,乳房肿胀当时就得到了缓解,可没想到第二天,乳房里又出现了硬块,季女士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几百块钱就这么白花了吗?
专家解读:有一些催奶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如果按摩不当,很容易诱发别的乳腺疾病。对于新妈妈来说,有没有乳汁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个人体质,等等。并不是只要找了催奶师,就能解决宝宝吃饱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妈妈坚持喂母乳,宝宝的吸吮就能直接刺激乳腺,奶水会越吃越多,足够喂养宝宝。但对于比较特殊的体质,如一些女性乳房腺体组织本身就少,那么无论怎么催奶,奶水都不会多。
这两年,一个新兴行业“揉奶师”正在悄然兴起。妇产医院的门口,常有“揉奶师”主动递上名片;医院的产科病房,也有自称是“揉奶师”的人“上门推销”。这些揉奶师靠谱吗?
卫生部母乳喂养咨询师、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刘宏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这些“揉奶师”良莠不齐,并没有任何权威部门的资质认证。“所谓揉奶,实际上是乳房护理,需要懂得泌乳知识、了解乳房构造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来做。可是现在的这些所谓揉奶师,却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家政服务人员。”
产妇产后出现乳房胀痛,有的属于生理性肿胀,只要频繁喂哺,调整哺乳姿势,不盲目给孩子添加配方奶即可缓解;而有的是乳腺管不通畅,造成乳汁淤积。这样的产妇,需要专业的人员为其进行乳房护理,而有些所谓的“揉奶师”,认为只要用劲儿揉,就能揉开揉通。其实,乳房是个非常脆弱的部位,如果用蛮劲对乳房进行暴力挤压,不仅不能将乳汁淤积的乳腺管通开,反而还会使乳汁淤积更严重,甚至加重乳腺炎。曾有新闻报道,有的产妇被“水货揉奶师”揉伤,患上乳腺炎;有的甚至还发生乳腺大面积挫伤、水肿。
中国产妇迷信揉奶师,还是接受孕期保健知识太少,受传统观念误导所致。许多产妇寄希望于外界的帮助:比如揉奶师、喝下奶的中药、下奶的汤等。“其实,这些都不如宝宝频繁有效地吸吮有效果”。新生儿应该按需喂养,每天频繁吸吮妈妈乳房,不限制次数(泌乳早期最好每24小时哺乳次数在8—12次以上),并且保证夜间哺乳,这样能充分刺激乳汁分泌,80%以上的正常母亲都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宝宝。
对于已经出现乳汁淤积、乳房胀痛的产妇,专家建议,首先要保证乳房及时排空,按需让宝宝吸吮,或者每2—3小时用手工挤奶或吸奶器吸空。自己也可以做适当的按摩:即从乳房的外缘向乳头方向,放射状的沿着乳腺管的走向,用手掌的鱼际处轻轻螺旋形按摩,将乳汁淤积的地方揉通,再用正确的手法挤出淤积的乳汁。但是注意力度一定不要太大,每侧按摩时间不能久。按揉3—5分钟就要换对侧,两侧交替按摩,加起来20—30分钟就可以了,严重的肿胀也不能超过1小时。需要提醒的是,乳房如果出现炎症就应该及时就医,千万不能盲目按摩。
误区2吃不完的奶水要排完
案例:宋先生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少受累,早早就请好了月嫂。老婆生完孩子,当一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时,烦恼却跟着来了。“老婆刚开始奶水还可以,但因为孩子吃得不多,月嫂就说孩子吃不完的奶水最好能排干净,这样不但可以使奶水越来越多,宝宝也不至于吃‘剩奶’。”可让宋先生烦恼的是,现在老婆的奶水非但越排越少,而且乳房出现疼痛症状,这可急坏了宋先生和家人。
专家解读:宝宝吃不完的奶水要排干净是许多新妈妈都存在的观念误区。排奶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乳腺管,但如果过度排奶不但不会让奶水越来越多,还会诱发其他乳房疾病。另外,许多新妈妈排奶的方式一般都采用吸奶器或手挤,因为力度和手法不当挤乳房的情况有很多。喂养宝宝时,不要让宝宝只吃一边,要两边换着吃。所谓吃不完的奶水一定要排空,根本没有必要。
误区3中药催奶对宝宝不好
案例:因为女儿奶水不够,李女士找了许多催奶的法子给女儿催奶,可半个月过去了,效果一点都不明显。看着吃不饱的外孙嗷嗷直哭,李女士很是着急。几天前,李女士从好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催奶的中药方子,于是赶紧去药店抓了回来。可女儿却不领情,说哺乳期吃药影响宝宝健康。这让李女士犯了糊涂,难道这药真的就不能吃吗?
专家解读:对于李女士的疑问,医生这样解释:哺乳期吃药影响宝宝健康,主要看吃什么药,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一定是安全的。比如催奶的中药,产妇是完全可以服用的,对宝宝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每个人身体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催奶的方子不能乱用。像李女士那样,拿着别人的方子就去抓药,女儿即便吃了也未必能达到效果。
产后奶水不足怎么办 找个靠谱的催乳师
排过奶的都知道,你不是没奶,而是奶水下不来,催乳师那双巧手可以帮你,但是一定要选择专业的靠谱的催乳师。
新妈妈奶水不够如何催奶
对策:请个职业催奶师或自制催奶食谱
有的新妈妈奶水不够,或者有奶却下不来,又担心宝宝饿肚子,于是,一种新兴职业——催奶师,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应运而生,有的催奶师月薪甚至近万元。针对目前的新需求,除了给产妇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中心外,产妇乳房护理也是他们的服务项目之一,当产妇出现体温上升、乳房红肿、涨奶等情况时,机构的护士会通过按摩、调配辅食等方法帮产妇消除痛苦。“催乳其实有很多技巧,并非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产妇造成伤害。”
据介绍,产妇出现下奶困难原因有多种,有些是遗传因素;有的产妇乳头小又没有奶腺等;还有的产妇过于挑食导致营养不良。
发奶汤、抚触、中药
最好的催乳招数当让非宝宝亲自吮吸莫属。除此以外,传统的发奶汤和近年来兴起的抚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一些时尚妈妈热衷的中药催奶在母婴界并不十分主张。
产后1-2天内,因为乳腺管还没有打通,所以暂时不要吃太多发奶的食品,否则分泌的乳汁出不来,非常容易导致奶结,处理奶结时妈妈们会感觉到像生孩子一般的疼痛。
等乳腺管打通后,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喝催奶汤就非常重要了。哺乳妈妈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蔬菜,水果,广东人习惯使用的章鱼汤、木瓜汤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不是非常必要,一般不提倡中药催奶,因为毕竟是药。
其实,很多蔬菜也是促使乳汁分泌的能手,比如莲藕、黄花菜、莴笋等,而黄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纤维素等,能修复生孩子时损伤的组织,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防止产妇发生便秘。
好心情足睡眠
新妈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奶水的分泌也会更旺盛。做到以上几点,新妈妈的奶水肯定能满足宝宝需要。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选择到医院营养科咨询医师,开些催奶中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也可多吃些催奶食物,比如鲫鱼汤、猪脚煲花生米、木瓜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乳液分泌。
催奶师如何催奶
1、洗手:清洁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把自己当个即将上手术台的医生吧,认真清洗你的双手,这也是为了她好。
2、用手指仿婴儿吮吸:仿照婴儿吮吸方式,食指与中指轻揉乳头根部,经过刺激乳头,通常会有一滴滴乳汁出来。
3、手诊:用四指轻按乳房四周,这可以对乳房进行初步的检测,看看乳房是否有硬块。
4、正确挤按位置:拇指与食指放在乳晕的两侧,3点和6点方向(或者12点与6点方向),保持拇指、食指、乳头三点一线。
5、拇指食指向下施压:拇指与食指的力道要轻,尽量保证匀速向下,为下一步做准备。
6、原地挤奶:同样仿照婴儿吮吸的方式,用拇指与食指轻轻的往上滚动,通常就会有乳汁流出,注意力道要轻、匀速。
在月子里奶水少怎么办
乳房按摩:在生产后,医院里有一种设备是用来刺激乳房,疏通奶路的,虽然不确定真正的效果,但是会有一定的作用(费用有点高,不能报销);而使用的经验就是做些乳房按摩,在保证清洁的情况下,掌握点按摩技巧,能有助于催奶,也便于奶路疏通及防止奶块的产生,方法是自乳房到乳头按摩,力量和力度要掌握好。
聘请催奶师:就是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得当认证有证书的人员,他们凭借着经验和知识、技能等帮助月子中的妈妈快速出奶增加奶水量,费用比较高,催奶师的办法和经验有助于帮助产妇心理上有依靠,方法上有的放矢,专业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催奶效果与催奶师的专业水平相关。
增加营养注意饮食:母乳的产生于营养和食物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催奶,可以尝试多喝汤解决问题,推荐的由鲫鱼汤,骨头汤,炖猪蹄,等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并且注意不要吃回奶类食物:韮菜、大蒜、花椒、醋等。
心情愉快并保证好休息:生产后心情也影响了出奶量,所以一定要保证心情舒畅,月子中照顾的人要知己并能为你在照顾孩子上分忧解难,月子中产妇的休息也很重要,睡眠充足的产妇出奶量更多,产妇因生产耗神费力,还需要给孩子喂奶,在他人协助照顾的同时,产妇要向宝宝的生活规律看起,同睡,多睡,提前进食,保证好睡眠并能在宝宝吃奶的时候精神状态好。
吃空并多吃:婴儿多吃有助于刺激乳房产奶,在婴儿吮吸的刺激下,能增加乳房产奶的功能,也有助于增加母子的关系, 而吃空,是为了保证奶水的质量,不让奶水在乳房中存储太久,防止变质及狙奶,成块等发生。在喂养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吃空一侧,再吃另一侧的原则,这样能有效的增多产奶量。
宝宝吃奶粉补充:而催奶及各种方法不凑效的情况下,需要用奶粉来补充,否则孩子容易哭闹,并处于饥饿和不安慰的状态,此时需要用奶粉来喂养,并注意奶粉和水的数量,及奶嘴的选择,奶嘴孔不可太大,防止婴儿呛奶,奶粉温度不能过高及过低,防止婴儿消化不良。
产后揉奶不当诱发乳腺炎
催奶师、揉奶师,近年来在各地悄然兴起,几乎在医院里生产后,就会有揉奶师造访。有的产妇请揉奶师,也有的产妇让家里的老人或爱人给其按摩揉奶。由于不懂乳房护理知识,往往因过于用力给乳房造成伤害。
揉奶催乳是否有科学依据?医大附属妇产科专家说,催奶、揉奶是民间说法,实际叫做乳房护理。产后乳房护理不能乱做,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做。
有的产妇产后会出现乳房胀痛的情况,那是乳腺管堵塞、不通畅,造成乳汁淤积引起的。这样的产妇,需要专业的人员为其进行乳房护理,即轻轻沿着乳腺管的走向按摩,将乳汁淤积的地方揉通。乳腺管通畅了,奶汁自然就会顺畅地流出来。
乳房淤积、乳腺堵塞的地方,民间叫“奶核”。有些农村妇女,对乳房护理的知识根本不懂,认为只要用劲儿揉,就能将“奶核”揉开。
其实,乳房是个非常娇气的地方。对乳房护理知识不了解、没经过正规培训的人,无法掌握好手法的轻重,多用蛮劲对乳房进行暴力挤压。暴力挤压,不仅不能将乳汁淤积的乳腺管通开,反而还会使乳汁淤积更严重,从而引发乳腺炎。
此外,对于乳头发生皲裂的产妇,如果按摩者不卫生,会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细菌可从乳头皲裂处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发乳腺炎。专家提醒,乳汁的分泌,与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大关系,一些刺激利于乳汁分泌。如产妇生产后,就应与宝宝有皮肤的接触,如贴贴脸,或者产妇能坐起时,抱抱宝宝,增进母子感情,这些都对产妇是一个刺激。另外,自然生产的产妇,半小时后即可让宝宝吸吮乳头。剖宫产的产妇在麻醉清醒后,也应在宝宝每次饥饿时,让宝宝吸吮乳头。宝宝吸吮的刺激,能加快乳汁分泌。
新妈催奶切勿走入这3大误区
催奶误区1:奶水不好就找催奶师
案例:市民季女士刚做妈妈几天,就遇到了烦心事:乳房胀得不行,可宝宝就是吃不饱。听同事们说,孩子生下来就要找催奶师催奶,于是,季女士发动了亲朋好友,帮忙介绍催奶师。
经过催奶师的按摩,乳房肿胀当时就得到了缓解,可没想到第二天,乳房里又出现了硬块,季女士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几百块钱就这么白花了吗?
专家解读:有一些催奶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如果按摩不当,很容易诱发别的乳腺疾病。对于新妈妈来说,有没有乳汁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个人体质,等等。并不是只要找了催奶师,就能解决宝宝吃饱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妈妈坚持喂母乳,宝宝的吸吮就能直接刺激乳腺,奶水会越吃越多,足够喂养宝宝。但对于比较特殊的体质,如一些女性乳房腺体组织本身就少,那么无论怎么催奶,奶水都不会多。
这两年,一个新兴行业“揉奶师”正在悄然兴起。妇产医院的门口,常有“揉奶师”主动递上名片;医院的产科病房,也有自称是“揉奶师”的人“上门推销”。这些揉奶师靠谱吗?
现在市面上这些“揉奶师”良莠不齐,并没有任何权威部门的资质认证。专家认为,“所谓揉奶,实际上是乳房护理,需要懂得泌乳知识、了解乳房构造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来做。可是现在的这些所谓揉奶师,却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家政服务人员。”
新生儿应该按需喂养,每天频繁吸吮妈妈乳房,不限制次数(泌乳早期最好每24小时哺乳次数在8—12次以上),并且保证夜间哺乳,这样能充分刺激乳汁分泌,80%以上的正常母亲都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宝宝。
催奶误区2:吃不完的奶水要排完
案例:宋先生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少受累,早早就请好了月嫂。老婆生完孩子,当一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时,烦恼却跟着来了。“老婆刚开始奶水还可以,但因为孩子吃得不多,月嫂就说孩子吃不完的奶水最好能排干净,这样不但可以使奶水越来越多,宝宝也不至于吃‘剩奶’。”可让宋先生烦恼的是,现在老婆的奶水非但越排越少,而且乳房出现疼痛症状,这可急坏了宋先生和家人。
专家解读:宝宝吃不完的奶水要排干净是许多新妈妈都存在的观念误区。排奶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乳腺管,但如果过度排奶不但不会让奶水越来越多,还会诱发其他乳房疾病。另外,许多新妈妈排奶的方式一般都采用吸奶器或手挤,因为力度和手法不当挤乳房的情况有很多。喂养宝宝时,不要让宝宝只吃一边,要两边换着吃。所谓吃不完的奶水一定要排空,根本没有必要。
催奶误区3:中药催奶对宝宝不好
案例:因为女儿奶水不够,李女士找了许多催奶的法子给女儿催奶,可半个月过去了,效果一点都不明显。看着吃不饱的外孙嗷嗷直哭,李女士很是着急。几天前,李女士从好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催奶的中药方子,于是赶紧去药店抓了回来。可女儿却不领情,说哺乳期吃药影响宝宝健康。这让李女士犯了糊涂,难道这药真的就不能吃吗?
专家解读:对于李女士的疑问,医生这样解释:哺乳期吃药影响宝宝健康,主要看吃什么药,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一定是安全的。比如催奶的中药,产妇是完全可以服用的,对宝宝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每个人身体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催奶的方子不能乱用。
催奶师如何催奶
1、洗手:清洁是要做的的第一步工作,要认真清洗双手,以保证后面的按摩等是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下进行。
2、用手指仿婴儿吮吸:仿照婴儿吮吸方式,食指与中指轻揉乳头根部,经过刺激乳头,通常会有一滴滴乳汁出来。
3、手诊:用四指轻按乳房四周,这可以对乳房进行初步的检测,看看乳房是否有硬块。
4、正确挤按位置:拇指与食指放在乳晕的两侧,3点和6点方向(或者12点与6点方向),保持拇指、食指、乳头三点一线。
5、拇指食指向下施压:拇指与食指的力道要轻,尽量保证匀速向下,为下一步做准备。
6、原地挤奶:同样仿照婴儿吮吸的方式,用拇指与食指轻轻的往上滚动,通常就会有乳汁流出,注意力道要轻、匀速。
禁忌:
1、催乳手法禁忌挤压、拉扯乳头。因为挤压乳房可能造成淤血,拉扯动作会造成乳房组织伤害。
2、挤奶动作重复数次,但是禁忌力度与速度不均匀,骤停骤动都会造成产妇乳房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