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这是阑尾炎患者最典型的症状,较大儿童尚能诉述转移性右下腹痛史,较小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能正确陈述腹痛的演变过程,加上炎性渗出迅速增加腹痛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很快加剧和扩大故常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2.发热。阑尾炎的患儿大多数有发热,且出现早而显著,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有时可高达39℃,全身反应远较成人为重,主要与儿童机体反应有关。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是阑尾炎患儿常见的早期症状。
4.上呼吸道症状。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促使阑尾腔内细菌繁殖致病。这些疾病也可以是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诱因。因此,小儿常先有上呼吸道症状,再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5.压痛和肌紧张。右下腹局限的固定压痛肌紧张是儿童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但压痛部位多在麦氏点的内上方。婴幼儿的盲肠位置高,活动度大,压痛点偏内上方。小儿腹肌薄弱又欠合作,有无肌紧张不易判断。检查时自左下腹顺序向右下腹轻柔按压,如有压痛患儿必然立即拒按,同时面部有痛苦表情,婴幼儿最好由其母亲怀抱或婴儿哺乳时进行检查。如仍难以判断可待患儿安静或入睡后再重复检查。总之,检查应耐心、轻柔、仔细并同时按压左、右下腹或右侧上下腹进行比较,方能判断有无压痛和肌紧张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热有什么特点
小儿急性阑尾炎一般起病初期即表现出低热,以后体温随病情发展可很快升至38℃-39℃,如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则可出现持续高热,精神不振等症。除发热外,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是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持续6小时以上,初期见脐周及上腹部痛,以后转移至右下腹。
腹部查体,可见局限性右下腹固定压痛。发热虽不是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但却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且是本病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法的一个参考指标。
小儿罹患本病后,若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不显著,对单纯阑尾炎可先采用保守治疗,而若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体温上升,压痛范围扩大,则需手术治疗。
几种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
一般,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有: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老年急性阑尾炎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急性阑尾炎的分类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和认识急性阑尾炎有所帮助。一旦患上急性阑尾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三种特殊人群的阑尾炎症状介绍
1、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2、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阑尾炎能吃鸡蛋吗
1.阑尾炎能吃鸡蛋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症状不明显,对身体工作影响小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包括饮食调节,中西药物,中医针灸,理疗等。
2.症状明显者应行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可用传统方法开腹式或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术。
3.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4.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肚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治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慢性炎症的损害也越严重,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在未发作时没有症状或偶有轻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称为慢性复发性阑尾炎。若病人从无急性阑尾炎病史,而主诉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轻易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切除阑尾,应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盲肠炎、克罗恩氏病及移动性盲肠症等,也应排除精神神经因素,否则切除阑尾会遇到困难,即或无其他病变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状。
通过上文我们关于阑尾炎能吃鸡蛋吗的问题的详细介绍,我们上文也为大家解释了阑尾炎是可以吃鸡蛋的,但是不宜过多,因为一般手术过后,患者朋友们都需要进行饮食调整,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等等,相信这个疾病将会很快离你而去的。
慢性阑尾炎手术痛吗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几乎与腹腔内的任何一种慢性疾病的表现相似。仔细分析病史,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间歇发作的亚急性阑尾炎,这类患者大多曾有一次典型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平时无症状,但却有间歇性的发作。另一类是经常发作的慢性阑尾绞痛,这类患者过去多无典型急性阑尾样病史,但右下腹部有经常性的或反复发作的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右下腹部经常性的疼痛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则大多另有原因,而不是慢性阑尾炎,持续疼痛时间越长,慢性阑尾炎可能性越小。另外,慢性阑尾炎的压痛点应在右下腹部阑尾所在处,最常见的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麦氏点位置。如果压痛范围非常广泛,或腹部其它部位也有压痛,慢性阑尾炎的可能性很小。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需要认真斟酌。如果患者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病史,随后又有持续的或反复发作的右下腹部疼痛,右下腹部有局限性压痛,而且无其他阳性体征发现,有可能是慢性阑尾炎。但临床上常见到所谓【慢性阑尾炎】病人,没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病史,仅仅有右下腹部不规则疼痛,或同时伴有其它胃肠功能紊乱,右下腹部压痛也不明显,这类患者慢性阑尾炎很难诊断。
慢性阑尾炎的X线钡餐透视检查,可能有阑尾不充盈、充盈后的阑尾有触痛、或充盈后排空延迟(48小时以上)、或阑尾纠结固定或盲肠、回肠末端变形等现象。但这些征象必须和临床表现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由于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其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除外阑尾以外的其它疾病。因此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其次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此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和其它辅助检查(包括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结肠镜检查、超声检查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慢性阑尾炎正确诊断较困难,误诊率相当高,所以要非常慎重。作为患者,不要轻易就认为自己患了所谓慢性阑尾炎,更不能要求医生一切了之(指切除阑尾)。
如果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症状应该解除。如果症状没有解除或或没有明显减轻,则所谓【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可能有误,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谈谈阑尾炎都有哪些易发人群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热有什么特点
小儿急性阑尾炎一般起病初期即表现出低热,以后体温随病情发展可很快升至38℃~39℃,如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则可出现持续高热,精神不振等症。除发热外,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是急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持续6小时以上,初期见脐周及上腹部痛,以后转移至右下腹。腹部查体,可见局限性右下腹固定压痛。
发热虽不是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但却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且是本病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法的一个参考指标。小儿罹患本病后,若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不显著,对单纯阑尾炎可先采用保守治疗,而若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体温上升,压痛范围扩大,则需手术治疗。
小儿急性阑尾炎症状是什么
1、腹痛——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体征是急性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初期在肚脐周围及上腹部,之后转移至右下腹。查体时,出现右下腹固定压痛。
2、发热——小儿急性阑尾炎起病初期表现低热,小儿腹痛持续6~8小时后体温在37.5℃~38℃左右,此后,体温随病情发展,可逐渐升至 38℃~39℃;如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则可出现持续高热,精神不振等症状;婴儿急性阑尾炎初期均表现哭闹、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及高烧症状。
3、其他症状——当出现腹膜炎时,患儿腹部肌肉紧张,有压痛,拒绝他人按压右下腹及全腹部,有时伴有腹泻;患儿喜侧卧位,走路时腰不能伸直,弯向右侧;梗阻性阑尾炎因阑尾痉挛,引起阵阵较重的腹痛。
阑尾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能早产,胎儿的死亡率较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