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严重会有生命危险吗 肝衰竭会传染吗
肝衰竭严重会有生命危险吗 肝衰竭会传染吗
肝衰竭只是肝病到终末期的一个表现,本身肝衰竭并不会传染,但是引起肝衰竭的一些基础性的疾病,会有一定的传染性。 比如说肝硬化,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弥漫性的纤维增生,假小叶以及再生结节的形成导致的一个慢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等表现。晚期往往出现消化道出血。引起肝硬化的原因非常多,主要有病毒性的感染,包括乙肝,丙肝、丁肝病毒等等,其他包括酒精,胆汁淤积、瘀血等等。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这个时候就有传染性,由于我们对于有乙肝、丙肝、丁肝等等患者,要尽量避免交叉感染,预防感染,病毒感染加重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等等。
引发肝衰竭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约占80-85%),其次是药物或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而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则常导致慢性肝衰竭。另外妊娠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寄生虫感染等也可导致肝衰竭的发生。
儿童肝衰竭的病因未明多见,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酪氨酸血症、Reye综合征、新生儿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朱世殊等分析120例肝衰竭患儿,在婴儿组和1岁以上组中病因不明均占第一位,分别为40.6%和 30.7%。
造成肝衰竭的病因可以是单一因素,如感染某种肝炎病毒、酒精中毒、服用某种药物等,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如在慢性肝炎基础上重叠感染其他病毒、慢性酒精中毒基础上合并病毒感染等。
口臭透露身体5疾病
腐败味——上呼吸道疾病: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从鼻道流入口咽部。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令人难闻的腐败味。
酸臭味——胃病:胃幽门部狭窄或梗阻时,食物在胃内留置时间过长,会产生酸臭腐败的气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一般通常在积极治疗胃病后,口臭能得到显著改善。
烂苹果味——糖尿病丙酮酸中毒:当一个人血糖超标,未加控制时,体内的脂肪分解,就会产生酮体,当呼出这种气味时,接近或达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水平,需要及时就医,否则会有一定的生命危险。
尿臊味——尿毒症:尿臊味多是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患者发出的。病程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时,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
排泄物臭味——肝衰竭:肝衰竭时,肝脏代谢能力减弱,分解毒素的能力下降,使口中出现略带甜味的排泄物臭味。
吃饭也能感染肝炎
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病例多年来居所有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约占传染病总数的1/3。我国每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者达10万之多。
目前,估算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9300万人。在造成病毒性肝炎相关死亡的人群中,全球每年大约70万人,我国占近50%。
另外,由于公众对丙肝的认识程度较低,估算我国1000万丙肝患者中,目前仅有约2%就诊。
吃饭也能传染肝炎?
1、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邢卉春:人感染了病毒以后,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如果粪便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各种食物、水源,若被食入,就有可能被病毒感染而得肝炎。
2、传染危险:
邢卉春:如果患者确诊了甲肝和戊肝,在急性期需要隔离治疗。
隔离:(1)住院治疗,病人跟家属分开;(2)床边隔离,不能和别的病人共用餐具;(3)消毒处理,传染病医院的废弃物有专门的消毒,要求特别高。
所以,危险性最大的情况是,患者感染了病毒,但他自己又不知道(即在发病前的潜伏期)。那么他传染给别人的可能性就很大。
3、预后情况:
邢卉春:目前来看,甲肝和戊肝只有急性肝炎,没有慢性的。
在急性期时,一定要好好的治疗,否则也可能出现肝衰竭,导致生命危险的。如果病人在急性期时没有发展到肝衰竭的程度,以后都是会治愈的,至少现在的观点认为,甲肝、戊肝不会发展成慢性。
心衰身体有哪些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的肝脏,会长期的处于淤血和缺氧的状态,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干细胞萎缩、肝结缔组织增生,从而还会出现肝硬化、脾大及大量腹水等,而腹水压力就会进一步恶化心肺功能。这些都是慢性心力衰竭危害,了解了这些相信大家就会好好的预防该病,不然该病给自己带来伤害。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的服用利尿剂,因而容易引起低血钾、低钠综合征。低血钾症轻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低钠综合征则轻者肌肉抽搐、重者昏迷。
心力衰竭的出现,会导致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引起呼吸困难,同时还会伴随有脚踝肿胀,容易感到疲劳无力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而且因反复住院,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心力衰竭还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威胁健康。
心力衰竭在平时生活中出现,会导致患者在大量利尿的情况下,导致血容量大过度降低,心排血量下降,血尿素氮增高。患者皮肤弹性减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少尿。间断利尿或大量利尿后补充适量液体,可预防其发生。
心力衰竭是多发病、常见病,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最严重阶段的常见病,属于严重心血管疾病,危害是不可小觑的。那心力衰竭的危害有哪些呢,常见的有:
心力衰竭属于危险性疾病,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一定要提早预防,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心衰发病率将近2%,美国心衰的患病率在1.5%-2%,大约有400万心衰患者,我国35-74岁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心衰患者达到360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死亡率为20%至50%,5年死亡率达67%。除引起死亡以外,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人称心衰是"生命的绊脚石"。
按照发展速度,肝功能衰竭的怎么分类
根据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
(1)急性肝衰竭,起病急,发病 2 周内出现以中度以上肝性脑病;
(2)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 15 d~26 周内出现肝衰竭临床表现;
(3)慢加急性 (亚急性) 肝衰竭,患者既往有慢性肝病,再次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损害;
(4)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慢性肝功能损害。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其他表现
急性肝衰竭可见几种系统和代谢紊乱,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和急性胰腺炎。40%~50%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它往往是多因素的,可能是由于肾前氮质血症、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肾综合征或药物影响(如抗生素和静脉造影剂的直接毒性)。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急性肝衰竭的显著临床后遗症。针对所有严重急性肝损伤的患者,必须监测急性肝衰竭的早期体征。一旦急性肝衰竭诊断成立,必须对患者进行监测并管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既往研究人员发表了关于急性肝衰竭的管理的综述,这里讨论关键的内容。
吃饭也能感染肝炎
吃饭也能传染肝炎?
1、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邢卉春:人感染了病毒以后,病毒通过粪便排出,如果粪便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各种食物、水源,若被食入,就有可能被病毒感染而得肝炎。
2、传染危险:
邢卉春:如果患者确诊了甲肝和戊肝,在急性期需要隔离治疗。
隔离:(1)住院治疗,病人跟家属分开;(2)床边隔离,不能和别的病人共用餐具;(3)消毒处理,传染病医院的废弃物有专门的消毒,要求特别高。
所以,危险性最大的情况是,患者感染了病毒,但他自己又不知道(即在发病前的潜伏期)。那么他传染给别人的可能性就很大。
3、预后情况:
邢卉春:目前来看,甲肝和戊肝只有急性肝炎,没有慢性的。
在急性期时,一定要好好的治疗,否则也可能出现肝衰竭,导致生命危险的。如果病人在急性期时没有发展到肝衰竭的程度,以后都是会治愈的,至少现在的观点认为,甲肝、戊肝不会发展成慢性。
四个原因导致肝衰竭
1、各型病毒性肝炎
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发病主要是强烈的免疫病理反应所致。
2、遗传代谢障碍疾病
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失耐受、酪氨酸血症、Reye综合征、新生儿血色病、肝豆状核、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它们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
3、妊娠
妊娠偶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在妊娠者中的发病率为0.008%。多见于妊娠后期3个月,均匀发生于妊娠第36周,初产妇占48%,半数病例有先兆子痫或子痫的临床表现,14%为挛生妊娠妇女,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4、药物
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安痛定、阿司匹林等;抗结核药如雷米封、利福平等;其他如氟烷、甲基多巴、锑剂、砷剂、磺胺药等。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几乎与病毒性肝炎引起者一样常见,大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通过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两种模式损害肝脏。药物性肝损害在出现首见症状后如继续用药,则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由严重肝病所致,以代谢紊乱等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肝性脑病常见临床表现有精神和运动状态改变,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行为改变,如活动能力减退、睡眠清醒循环的改变,认知、意识及运动功能障碍等。在进行有关精神状态的检查时应注意评估意识水平、对检查者注意力及合作程度,完成测试的速度及情感(淡漠或迟钝)等方面。异常运动常见扑翼样震颤,无局部神经定位体征。
2、腹水是肝衰竭的常见体征。少量腹水只能在肘膝位叩诊脐部显示浊音而确定,中等量腹水则出现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时腹膨出如蛙腹。病毒性肝炎肝衰竭发生的腹水一般不伴有静脉怒张,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生的腹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壁静脉怒张。
3、出血出血症状也是肝衰竭的常见表现。据统计肝衰竭时出血的总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三,其中严重出血发生率可达百分之三十以上。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最常见的严重出血部位是胃肠道,主要是胃粘膜糜烂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其他部位包括鼻咽、肺、腹膜后、肾脏。重少数肝衰竭患者在病程中突然发生死亡,但找不到直接致死原因,通过小脑延髓穿刺证实为颅内大出血。颅内出血虽然少见,但后果严重,应引起重视。
4、脑水肿急性肝衰竭时常见脑水肿,严重者可发生脑疝。缺氧、毒素、脑代谢异常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