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合谷穴:合谷穴属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按摩合谷穴能安和肠胃,降逆止呕,其传入部位与呕吐的神经支配基本相同,所以是止吐的特效穴。
定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一手手掌贴住另一手手背,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承筋穴: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清泻肠热,强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该穴位能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便秘,痔疮,流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定位:位于膝盖后方横纹向下6指幅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将拇指置于承筋上,用指腹揉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承筋穴止吐
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络,清泻肠热,强健腰膝的作用,按摩该穴位能有效改善呕吐,腹泻,便秘,痔疮,流鼻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定位:位于膝盖后方横纹向下6指幅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按摩手法:将拇指置于承筋上,用指腹揉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法有效缓解孕吐
1、用大拇指在涌泉穴上轻按3次,每次持续4秒钟。
2、再输尿管反射区用大拇指滑动搓摩9次以上。
3、用大拇指在膀胱反射区上按下4~5次,每次持续4秒钟以上。
4、在每两个脚趾之间的部位是淋巴系统的反射区,在这一区域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外抽拔,每个部位重复1~2次。
5、在肠胃的反射区用大拇指进行挤压,一共3次,每次4秒。另外在胰脏和十二直肠的反射区内用大拇指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漩涡式旋转。结束之后在这三个区域之间从上到下缓慢的搓摩,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
6、用双手握住整个脚背,模仿掰开一个苹果的动作来进行按摩,重复4~5次。
坐车吐按什么穴位
1、坐车吐按摩耳穴
位置:按压耳穴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晕车呕吐,当你乘车感到不舒服时,及时按压耳穴:胃。这个穴位位于耳轮脚消失的地方,在胃痉挛的时候,这个穴位会有明显的压痛。需要注意的是,耳穴一般都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在这个区域内用探针或指尖仔细寻找,会发现某一个点的压痛比较剧烈,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穴点。
治疗:对“胃”进行刺激的时候,用手指的指尖垂直按压于穴位上,力量由小到大,以晕车的人能忍受为度。一侧穴位持续按压3~5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次按压或换另一侧耳朵上的穴位。按压的时候注意不要用指甲掐,以免皮肤破损,压住以后也不要揉搓。
2、坐车吐按摩足三里
位置:在胫骨外侧,膝盖下方约3个指幅处。
治疗:患者仰卧,治疗者分别指压左右足部穴位。若患者自己指压,坐在椅子上较易进行。对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胃积食或肝脏、胆囊病症等症状有效果。
3、坐车吐按摩百会穴
位置:连接两耳之问直线与眉间中心的直线的交点,即头顶处。
治疗:治疗者两手包住患者头部,左右拇指缓慢轻轻指压穴位。对于缓和宿醉引起的头痛、头重效果明显,且能抑制晕车呕吐时的心神不宁。
4、坐车吐按摩巨阙穴位
缓和胸部苦闷,对胃酸过多或胃痉挛及慢性胃病有效。
位置:心窝正中央。
治疗:使患者仰卧,治疗者跪在一旁,指尖朝患者喉咙方向两手手指并拢相叠,以中指尖反复指压心窝。如此,可缓和呕吐的胸部苦闷。对胃酸过多、胃积食、慢性胃病有效。
5、坐车吐按摩厉兑穴位
位置:脚第2指指甲边缘。
治疗:将两脚的脚趾指甲根部加以揉压。本穴位可缓和胃部病症症状。尤其感觉心窝胀、腹部不适、反胃时,加以刺激有效果。
如何按摩能缓解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胃内容物返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任何疾病只要影响到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都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胃部不舒服,随后就开始感觉恶心。妊娠呕吐是指妇女怀孕时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情况严重时我们还是要去看医生。
按摩主穴
按揉>
中脘穴
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处。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压中脘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摩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功效:治疗腹胀、腹痛、腹泻、反酸、恶心、呕吐、便秘等。
按揉>
天枢穴
位置:肚脐两侧约三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天枢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佳。功效: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等。
宝宝呕吐怎么缓解 按压穴位止吐
孩子呕吐后,家长可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推拿至肚脐,由上向下反复5-7遍,有很好的宽胸理气、止呕的效果。
合谷穴属大肠经,按压此穴能安和胃肠、降逆止呕。对于呕吐患儿有效。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向下按压并揉动3-5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之中)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能快速止吐。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内关穴止吐
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脾胃属中焦,内关穴可通常三焦之气,故可治疗心,胸,胃等方面的疾病,相对于中焦而言,内关为止吐常用穴,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恶心呕吐,刺激本穴均能迅速起到止吐作用。
定位:在前臂掌侧, 当大陵与曲泽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肌腱之间。
按摩手法:双手交叉相互按揉内关穴,连续3-5分钟,每日2-3次。
呕吐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中脘穴止吐
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多用于治疗腹胀,呕吐,恶心,反胃,腹痛腹泻,腹鸣,吞酸,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缺乏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定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手法:用双手掌心,掌根或全手掌向下按在此穴位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揉搓3-5分钟,每天坚持进行按摩,可有效改善胃胀,呕吐现象。
按摩足三里有什么好处 缓解恶心呕吐症
足三里调理脾胃要穴,有止吐作用,因为胃经气血在足三里形成了较大的气血场,按摩可以生发胃气。足三里和手三里穴搭配按摩可以帮助调胃气,缓解恶心和呕吐现象,因为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血,有助消除腹胀,吐泻等肠胃不适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按摩法有效缓解孕吐
针对在怀孕期孕吐的孕妇,可以采用以下的按摩指法来按摩可有效缓解怀孕初期的孕吐:
1、用大拇指在涌泉穴上轻按3次,每次持续4秒钟。
2、再输尿管反射区用大拇指滑动搓摩9次以上。
3、用大拇指在膀胱反射区上按下4~5次,每次持续4秒钟以上。
4、在每两个脚趾之间的部位是淋巴系统的反射区,在这一区域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外抽拔,每个部位重复1~2次。
5、在肠胃的反射区用大拇指进行挤压,一共3次,每次4秒。另外在胰脏和十二直肠的反射区内用大拇指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漩涡式旋转。结束之后在这三个区域之间从上到下缓慢的搓摩,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
6、用双手握住整个脚背,模仿掰开一个苹果的动作来进行按摩,重复4~5次。
宝宝呕吐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
(2)家长可以将自己的双手拇指放在宝宝的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进行两旁分椎1~3分钟,效果哦非常好。
(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
2.随证加减
(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推揉太阳穴50次。
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
(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捏脊5~7遍。
③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
小儿呕吐按摩哪里 伤食呕吐按摩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肚胀腹痛,大便酸臭,或秘或溏,苔厚腻。
治疗原则:消食导致,和中降逆。
按摩处方:揉板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按弦走搓摩。
按摩方法:
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上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桡侧缘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分腹阴阳:用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200次。
按弦走搓摩:用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50-100次。
反胃想吐按什么穴位
1、反胃想吐按摩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反胃想吐按摩中脘穴
在胃部正上方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穴,这个穴位是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很重要的一个穴位,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反胃想吐按摩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
上吐下泻没药怎么缓解 按摩缓解
1.以一指禅推从中脘穴开始缓慢向下操作至气海、关元穴,往返3~5分钟。
2.双掌相叠按压腹部,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次。
3.逆时针摩腹5分钟左右。
4.滚、推其背、腰部肌肉,重点配合按揉脾俞、大肠俞、肾俞等穴,操作3~5分钟。
5.用掌根部按揉腰骶部处2~3分钟,并以小鱼际从尾骶部沿脊椎向上推擦,以热为度。
6.以拇、示(食)指捏紧其尾骶部肌肉,一松一捏渐向上移动直至大椎止,反复操作5~10次。
7.按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上巨虚、下巨虚、太溪等穴各30~50次。并向上向下擦大腿、小腿内侧面,以热为度。
8.拿捏曲池、合谷各30~50次。
9.搓擦涌泉至热,不拘次数。
功效:上述按摩方法有健脾温阳、益气、止泻的作用。在上吐下泻没有药的情况下,按摩是非常方便、管用的方法,每日可按摩治疗1~2次,持续2~4天。
帮助孕妈妈缓解妊娠呕吐的按摩
按摩选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冲阳穴、太白穴、商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饶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冲阳穴位于足背最高处,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踇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商阳穴位于示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按摩步骤:
步骤一:孕妇坐在椅子上,先用左手示指和中指的指腹揉按右腕的内关穴,然后换右手揉按左腕的内关穴。各揉按20~30次。孕妇再用双手拇指揉按两侧足三里穴,各揉按20~30次。
步骤二:孕妇坐在椅子上,按摩者半蹲在孕妇的前面,将孕妇的足部放在膝盖上,用拇指揉按冲阳穴与太白穴各10分钟。还可以揉按示指指甲旁的商阳穴3~5分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