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线状苔藓能治好吗
儿童线状苔藓能治好吗
又名条纹状苔癣,好发于儿童,原因不明,为自限性皮肤病。
表现:
_.1.多发于5~15 岁儿童,也可见于婴儿及成人。
_.2.皮疹初发时为止常肤色、灰白色针头至粟粒大小多角形丘疹,圆形扁平,发亮,有少量鳞屑,渐增多,簇集呈带状排列。多为单侧性可延续与肢体等长,多沿神经排列。
_.3.好发于四肢,以上肢多见,也可发于腹部、臀部等部位。
_.4.无自觉症。
_.5.通常在一年内消退。愈后遗留减色斑。
处理:
有自限性,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须治疗。
时久者可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可用低浓度煤焦油软膏或蛋黄油外涂。
小心反季节皮肤病
丘疹性荨麻疹 又名荨麻疹样苔藓、婴儿苔藓。为躯干、四肢伸侧群集或散在绿豆至花生米大小枣核状红色丘疹、丘疱疹。这种病与昆虫叮咬有关,所以一般会发生在昆虫、蚊子活跃的春秋季节,冬季非常少见。
时下虽是冬季,外面天寒地冻,但室内却温暖如春。在人们营造现代化生活环境的同时,不知不觉也给蚊子提供了适宜的越冬场所。而且,凡能熬过初冬潜入室内的蚊子都比较强壮,毒性大,人被叮咬后皮肤反应更强烈。
再有,就是现在很多家庭养宠物。天气冷后,人与宠物的接触更为密切。宠物一般都与人同室,有的人甚至让猫、小狗等宠物钻入被窝与人共眠。殊不知,猫、狗等动物体表多易寄生跳蚤。跳蚤喜嗜人血,且人比动物的皮肤薄嫩,跳蚤很乐意从寄生的动物体上转移到人体饱餐一顿。笔者曾见到一家三口群发性丘疹性荨麻疹的病例,经追查就是因为孩子趁家长不在时抱来邻居家的小猫在床上玩耍所致。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通风、整洁,消除卫生死角,不给越冬蚊虫留下栖息地。有婴幼儿童的家庭尽量不养宠物或避免幼儿接触宠物。
摩擦性苔藓样疹 此病又名青少年丘疹性皮炎,是学龄前儿童夏秋季节多发性皮肤病。患儿往往在双手背部出现散在或群集性谷粒大小圆形丘疹,可呈轻度苔藓样变,并伴痒感。若不及时治疗则逐渐向腕部、前臂蔓延。因其发病与孩子玩弄砂、土、泥及不卫生或粗糙的玩具有关,故俗称砂土皮炎。
冬季天气寒冷,孩子户外活动减少,接触刺激物的机会随之减少,摩擦性苔藓样疹自然很少发病。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有人闲暇之余在室内养起了花草、金鱼、乌龟。天性好玩的儿童会不失时机地玩起打捞鱼、龟,或给花草翻土、施肥的游戏。他们的棉衣袖口浸湿后易使手腕、手背部皮肤受到浸渍。这样,就会刺激小手娇嫩的皮肤而引发摩擦性苔藓样疹。
预防措施 家长要看管好孩子,不要放纵他们肆意玩水、土,袖口、手套浸湿后要及时更换。不给儿童购买或避免他们玩耍表面粗糙或质地较硬的玩具。
如何鉴别线状苔藓与线状扁平苔藓
线状苔藓是一种非感染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会长一些珠光白色的,有光泽的小丘疹构成条纹状。线状苔藓(lichen striatus)是一种以线状排列的多角形丘疹为典型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女孩多见,成人偶见。多突然发病。初发皮损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扁平丘疹,淡红色或皮色,上覆少量鳞屑,皮损增多后可形成1~3cm宽的条带沿肢体长轴呈线状排列,条带可呈延续性或中途断开,躯干亦可发疹,偶见于面部,常单侧发生;无自觉症状或偶有痒感。皮损延及指、趾时可累及指甲,出现甲板变薄、甲纵嵴、分裂、甲床角化过度。多数患者数月后皮损自行消退。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本病不难诊断。需与线状扁平苔藓、带状银屑病和条状分布的慢性单纯性苔藓等进行鉴别。
治疗:
多为自限性,无须治疗。顽固者或皮损显着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0.1%维A酸软膏。
扁平苔鲜为口腔粘膜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多见的损害为白色条纹,皮肤损害为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糜烂型及萎缩型扁平苔藓而又久 治不愈者要提高警惕。
线状苔藓吃什么好
线状苔藓病人的饮食情况来说,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糜烂溃疡型病人应给予软食,忌辛辣刺激之物,如生葱、生蒜、海产品、牛羊肉等。忌烫食,应尽量较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以有利于线状苔藓病人病情的迅速好转,加速愈合。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各种维生素。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应适量补充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牛奶、鸡蛋、瘦肉、河鱼等维生素;特别B族维生素、Vc、VE。
使用保健品要慎重。如人参,西洋参,股蓝及其复方制剂,因含人参皂,既能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这对非病人确实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能。但对病人由于能提高了免疫球蛋白使免疫复合物增多,激素抗核抗体。而加重或诱发疾病。
注意不吃羊肉、狗肉、马肉、鹿肉、驴肉。这类肉食温热食。用后不仅加重病人的内热症状,而且临床上发现有个别病人吃了这类肉类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
线状苔藓与线状扁平苔藓区别
线状苔癣是发生在儿童四肤的自限性病。常发生在上、下肢的屈侧,灰色,淡红色条状的斑,似用灰色的染料轻轼的涂上一层,内有散在的丘疹,有时丘疹光亮,轻痒,常单侧发病。本病只是一种苔藓样变,呈线状排列,其病因暂时不太明了。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扁平苔藓对皮肤有损害,扁平苔癣多发于前臂,手腕、下肢、颈部,亦可发生于腰、腹、躯干及生殖器。表现为散在或成簇针头大小的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亦可为绿豆或黄豆大小丘疹,开始色鲜红,陈旧则呈褐色,触之稍硬有韧性感,表面呈扁平稍凹,上覆盖鳞屑或痂皮,边界清楚,表面有蜡样角质薄膜,周围有灰白色细纹,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状,在躯干、阴囊等处可呈不规则灰白环状花纹,多对称发生。陈旧性皮损色暗紫红或呈褐色,中央萎缩稍凹,可高于皮肤表面,局部伴有剧烈搔痒,皮损痊愈后可遗留褐色色素沉着。
小孩怎么会得线状苔藓
线状苔癣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患者最短发病时间为2周,最长为4年,而介于3个月~1年的占57%.均未发现明确的发病原因.仅1侧有痒感,其余均无自觉症状.患病部位:面部,上肢,下肢.其中发生在4肢伸侧,屈侧,右胸,右大腿,右侧上下肢,背均有分布.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必要时可以用一些激素药,但同样是用激索类软膏治疗,有的几周痊愈,有的要几年才痊愈.所以,我们认为用激索类软膏治疗与不治疗区别不大,还是不要治疗较合适,是否可用抗病毒治疗,有待商榷 。
线状苔藓的危害有哪些呢
一、线状扁平苔藓的丘疹危害有哪些?
丘疹的形状像针头大小,微微隆起,此丘疹偶尔可见于伴白纹的颊粘膜,但要注意不应与皮脂腺异位症混淆,原因是二者可同时存在。而异位皮脂腺一般可呈淡黄色的颗粒状,可丛集或散在分布,除非常浅表的丘疹以外,一般都可隐伏于皮肤的粘膜之下,一般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此外,唇红部也是此种异位皮脂腺好发的区域,一般上唇多见于下唇。在观察线状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丘疹时必须要细心,因为有时会在你没有任何察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此种病症。
二、线状扁平苔藓的其他危害有哪些?
1、斑块:斑块发生损害区的乳头表现为消失而平伏。
2、水疱:水疱一般表现为粟粒状,可多见于软腭部位,但偶尔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
3、糜烂:糜烂型的线状扁平苔藓较为常见,发病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其发病几乎可遍及整个口腔粘膜。在某些区域中还可能隐约的看到白纹样的损害,因其没有较为典型的表现,所以不能为临床提供诊断的依据。
4、网状损害:网状损害病人一般自觉粘膜表面比较粗糙,口唇在活动时可能会因受牵拉与在进食时可能有轻度的刺激痛等,此种感觉也是与同白色角化病加以区别。
扁平苔藓除了有丘疹的损害以外,还有斑块、水疱、糜烂以及网状损害四种临床表现。如果您有此类疾病的症状表现,建议您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线状苔藓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显示,本病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婴儿及成人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某一肢体的一侧,上肢比下肢多见。皮损为肤色或灰白色,部分为淡红色的苔藓样小丘疹,沿肢体呈连续或间断的线状排列。多为单侧性分布,偶见双侧者。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发痒。部分病例合并白色糠疹、轻度异位性皮炎、甲营养不良等。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根据皮炎的特点,发疹部位,有无自觉症状、特征的皮肤病理改变,可诊断本病。但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线状扁平苔藓:好发于成人,皮损为多角型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可见Wickham纹,中央常有脐窝,同型反应明显,瘙痒强烈,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可见带状浸润,真皮乳头有胶样小体。②带状银屑病:基本损害为附有银白色云母状鳞屑的红色斑丘疹,刮除鳞屑后可出现薄膜现象,轻刮薄膜有点状出血现象。③神经性皮炎:有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持续时间长。④单侧性疣状痣:多在出生时存在,皮疹较硬,呈角质性疣状突起,无自愈倾向;组织病理特点为角化过度,棘细胞层肥厚,乳头瘤样改变,倾向于成为银屑病样型。而线状苔藓倾向于成为苔藓样型变化。
本病有自限性,皮损可自行消退而自然痊愈,诱因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一般不需治疗。迁延时间较久者可对症处理,或采用中医药治疗,如中药大枫子油或蛋黄油外搽。
线状苔藓的成因
线状苔癣是一种病因不明,好发生在儿童四肢的自限性病。多发生于5~15岁儿童,亦可见于婴儿及成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皮疹突然发生,初发时为正常皮色或灰白色,约帽针头大至粟粒大,多角形或圆形扁平丘疹,表面略有光泽,覆有少量鳞屑。
病程中丘疹增多、密集,呈连续或断续的、长短宽窄不一的条纹状或线状排列。发疹多为单侧性,双侧者少见,有时皮损可延伸至与肢体等长,多沿血管、神经分布。
皮损好发于颈旁、四肢,尤以上肢为多见,亦可见于腹部、臀部或躯干各处。自觉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有轻度痒感,如发生于婴儿尿布区,则有剧痒。病程慢性,通常发疹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消退,愈后皮肤恢复正常,或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少数迁延时间较久。
线状苔藓有什么特点
线状苔藓会有自身的一个局限性,不能过于过分的治疗,以防发生疤痕。必要时外用10%尿素软膏,也可以用氢化可的松霜或2.5%白降汞膏治疗,效果好。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12例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9.3岁(2~23岁),其中<5岁1例,5~10岁7例,10~15岁3例,>15岁1例。发病前有外伤1例,局部受压1例,带状疱疹愈后1例,其余9例无明显诱因。
合并白色糠疹3例,轻度异位性皮炎1例,甲营养不良1 例,家庭中无类似疾病。发病部位及分布:上肢6例(46.2%),下肢3例(23.1%),多为内侧;躯干1例(15.4%),颈部一侧1例 (7.7%),右上肢及左下肢1例。单侧性分布10例,双侧性分布2例。多沿着血管或神经,分布于四肢、颈部一侧,或围着躯干分布。
临床特点
早期损害为针尖至栗粒大扁平多角形活圆形苔藓样丘疹,表面略有光泽,附有少量灰白色鳞屑,多数簇集,逐渐发展呈燕尾服状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长短、宽窄不一的连续或断续的条纹状或带状,线条宽为0.2~0.3cm,有时可延伸与整个肢体等长。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实际上不是癣,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浅性、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口腔黏膜,也可发生在皮肤、生殖器、指甲或趾甲。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特点是口腔颊、舌、唇、腭等处黏膜上,出现白色颗粒状条纹或网状、树枝状、斑块状、环状丘疹或水疱等多种形式的病损,且往往具有明显的左右对称性。 一、典型扁平苔藓 本病多见于成人,30~6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和老人少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典型皮损为紫红色或暗红色,红褐色帽针头至扁豆大多角形扁平丘疹,边缘境界清楚,表面覆有一层薄的,有蜡样光泽的黏着性鳞屑图1,2,有时可见中央微凹,或有细小角栓,丘疹表面有灰白色斑点以及互相交错的网状条纹,称Wickham纹,如用液体油类涂拭后则显得更为清晰,皮损初发时为红色斑点,几周后形成紫红色的丘疹,有时可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播散,皮损可互相融合,呈大小形状不一的苔藓状斑片,周围可有散在皮疹图3,4,急性期搔抓后出现线状同形反应,皮疹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常对称发生,以四肢屈侧,股内侧,腘窝,臀及腰部为多见,颈部也常发生,自觉瘙痒,程度不一,甚至为剧烈瘙痒,少数无自觉症状。 二、药物性扁平苔藓 药物引起的扁平苔藓为注射,接触和吸入某种化学物质后发生,皮损出现的时间自用药后几个月至1年,或更长时间,与用药的剂量,个体敏感,曝光和药物的用法有关,皮损的消退时间不一,多为3~4个月,金制剂引起的苔藓样疹的消退可能要在停药后2年,皮疹可以是典型或不典型的扁平苔藓的表现,为局部的或泛发的湿疹样丘疹和斑块,不规则的多角形,有炎症后的色素沉着,脱发和失去典型的Wickham纹,多发于躯干和四肢,多对称发疹,黏膜受累较少。本病病程慢性,持续数月至数年,多数在1~2年自行消退,口腔损害可持续20年以上,愈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或萎缩性瘢痕。 三、非典型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不一,据其发病情况,皮疹形态及不同排列等特点,有多种类型,列举常见者如下。 1、条纹状或线状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liuearis:皮损排列呈长短不一的线条状,常沿神经节段或血管径路分布,有时可发生在外伤或抓痕处,形成同形反应,多发于四肢一侧,尤以下肢后侧为多,有时可延伸长达整个肢体,需与线状苔藓,线状银屑病,线状痣相鉴别。 2、环状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annularis:约占扁平苔藓的10%,多数皮疹排列呈环状,或皮疹向周围迁延,边缘微高起,中心轻微低凹或萎缩,损害多时可呈套环状,常见于阴茎,龟头,大阴唇或口腔黏膜,发生于躯干,四肢的损害直径可达2~3cm,周边高起,有色素沉着,易误诊为环状肉芽肿。
扁平苔藓的分类
扁平苔藓的分类有好多种,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类型。
急性播散性扁平苔藓:发作前数月有1~2片皮疹,始于前臂内侧,迅速扩散,累及身体大部分,常见于腹部、背下部、大腿皮肤弥漫性红肿,可见有扁平苔藓典型丘疹。
肥大性扁平苔藓:又名疣状扁平苔藓,常有家族史,好发于胫前、踝部,皮损常融合成疣状肥厚斑块,自觉瘙痒。
线状扁平苔藓:皮损沿血管或神经走行,路径呈线状排列,多见于一侧肢体。
水疱大疱性扁平苔藓:包括大疱性和类天疱样两型,在原有皮疹的基础上出现水疱,尼氏症常呈阴性。
毛囊性扁平苔藓:又名扁平毛苔癣,损害呈毛囊性圆顶或尖顶丘疹,中央有棘状角栓,多见颈、肩、胸四肢外侧,发生在头皮可致瘢痕性永久脱毛。
其他扁平苔癣类型如萎缩性扁平苔藓皮损呈萎缩斑片,光线性扁平苔藓多见于儿童、青年,春夏季发病,皮损为紫红色环状斑块,主要发生在暴露部位等。
线状苔藓怎么治疗
一旦确定自己得了线状苔藓,要怎样做呢?其实线状苔藓是可以自愈的,得了线状苔藓也不必要过分担心,要保持健康的心里状态,安稳并且充足的睡眠,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再阅读完下面的知识,相信你会很快痊愈的。
线状苔藓是一种以线状排列的多角形丘疹为典型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西医治疗只可激素药物缓解,无法彻底治愈,建议不要做过于强烈的治疗,以防发生疤痕。必要时外用10%尿素软膏、氢化可的松霜或2.5%白降汞膏治疗,效果比较好。建议患者考虑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中医中药治疗必须经过专业医师诊断后才能开药。
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类,维生素B类较多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韭菜、油菜、荠菜、马兰头、茼蒿、芹菜、南瓜、冬瓜、雪里红、小白菜、红薯、大葱、西红柿、柿子椒、杏、桃、甜瓜等。
口腔扁平苔癣不是传染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患者及家属尽可以放心,但是此病确1%产证癌变的可能,建议患者发病之后及早治疗。
口腔扁平苔癣不是传染性疾病只是一种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现今的医学对口腔扁平苔癣的发病机制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绝大多数意思横认为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与精神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微量元素缺乏或是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儿童一般较少发病。发病初期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但是当遇到辛辣、热、酸等强烈刺激的时候,患处就会出现灼痛感了。口腔扁平苔藓一般左右对称,皮损是一种网纹状病损,是由粟粒大小的白色或灰白色的丘疹所组成的线条构成的。严重者还可出现充血、糜烂甚或溃疡。
虽然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并不属于传染病,但是患了扁平苔藓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专业医生抓紧治疗,若不及时治疗,耽误最佳治疗时期,是有可能导致癌变的。
线状苔藓临床表现
一般情况:本组12例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9.3岁(2~23岁),其中<5岁1例,5~10岁7例,
10~15岁3例,>15岁1例。发病前有外伤1例,局部受压1例,带状疱疹愈后1例,其余9例无明显诱因。合并白色糠疹3例,轻度异位性皮炎1例,甲营养不良1例,家庭中无类似疾病。 发病部位及分布:上肢6例(46.2%),下肢3例(23.1%),多为内侧;躯干1例(15.4%),颈部一侧1例(7.7%),右上肢及左下肢1例。单侧性分布10例,双侧性分布2例。多沿着血管或神经,分布于四肢、颈部一侧,或围着躯干分布。
临床特点
早期损害为针尖至栗粒大扁平多角形活圆形苔藓样丘疹,表面略有光泽,附有少量灰白色鳞屑,多数簇集,逐渐发展呈燕尾服状增多,并相互融合,形成长短、宽窄不一的连续或断续的条纹状或带状,线条宽为0.2~0.3cm,有时可延伸与整个肢体等长。皮损为灰白色,部分为淡红色。一般无自觉症状,伴有轻度瘙痒2例。起病急,9例在3~6个月内自行消退,3例迁延时间较长,超过6个月,其中1例达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