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发育异常症状
卵巢发育异常症状
1、卵巢未发育或发育不良:
单侧或双侧卵巢未发育者极罕见。单侧或双侧发育不良卵巢外观色白,呈细长索状,又称条索状卵巢(streak ovary);发育不良卵巢切面仅见纤维组织,无卵泡。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或初潮延迟、月经稀少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常伴内生殖器或泌尿器官异常。多见于特纳氏综合征(Turner Syndrome)患者。血清内分泌检查、B型超声检查、磁共振显像、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行活组织检查和染色体核型检查。
2、异位卵巢:
卵巢形成后仍停留在原生殖嵴部位,未下降至盆腔内。卵巢发育正常者无症状。
3、副卵巢:
罕见。一般远离正常卵巢部位,可出现在腹膜后。无症状,多在因其他疾病手术时发现。
什么是卵巢发育异常
1、卵巢发育不全
原发性卵巢发育不全多发生于性染色体畸变女性,以45K最常见,均为双侧性。卵巢细长形,淡白色、质硬、呈条索状,伴有其他畸形。可有单侧卵巢发育不全,常伴有同侧输卵管,甚至肾脏缺如,也可能在患侧出现单角子宫。
2、卵巢异位
卵巢在发育中受阻,仍停留在胚胎期的位置而未下降至盆腔,位置即高于正常卵巢部位,如位于肾脏下极附近,或位于后腹膜组织间隙内,常伴有卵巢发育不良。如下降过度,可位于腹股沟疝囊内。所有异位的卵巢都有发生肿瘤的倾向,应予以切除。
3、多余卵巢
第三卵巢。除双侧卵巢外发生第三卵巢者极为罕见,它可能远离正常卵巢,与附近的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卵巢韧带或阔韧带均不相连。可能在胚胎期中肾嵴某区发生异常,第三卵巢即来自这一与正常分隔的原基。常伴发囊性畸胎瘤或粘液性囊腺瘤,偶然发现第三卵巢或副卵巢,均应同异位的卵巢组织一样,寓意切除。副卵巢即在正常卵巢附近出现多余的卵巢组织。
卵巢发育异常的饮食宜忌
卵巢位于盆腔中,其病变不如浅表的组织易于觉察,发现时往往已属晚期,是威胁妇女健康的最主要的肿瘤之一。良性卵巢肿瘤发展较慢,小的良性肿瘤多无症状;中等大小的良性肿瘤可有腹胀及下腹不适感,患者常可摸到肿块,巨大的肿瘤可产生压迫症状。
患有卵巢囊肿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宜清淡为主,同时也需要富含足够的营养,纠正偏食及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鲎、海马、鳖、龙珠茶、山楂等。卵巢肿瘤患者宜吃食物:出血宜吃羊血、螺狮、淡菜、乌贼、荠菜、藕、蘑菇、马兰头、石耳、榧子、柿饼。感染宜吃鳗鱼、文蛤、水蛇、针鱼、鲤鱼、麒麟菜、芹菜、芝麻、荞麦、油菜、香椿、赤豆、绿豆。腹痛、腹胀宜吃猪腰、杨梅、山楂、橘饼、核桃、栗子。患者要忌吃一些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同时患者还要忌吃油腻的食物。对于女性患者,忌吃的东西一定要避免进食,否则有加重病情的可能。忌吃食物:忌肥腻、油煎、腌制食物。忌烟、酒。忌葱、蒜、椒等刺激性食物。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温热动血食物。
专家介绍,卵巢肿瘤对女性的危害很大,所以没有患这个病的女性朋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平时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受到卵巢肿瘤的危害,影响生育或发展成卵巢癌。
原发性闭经名词解释 什么是原发性闭经
原发性闭经是指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这种疾病多见于子宫发育不全或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疾病。
卵巢发育异常病因
1、垂体问题
卵巢发育不良原因之一,导致排卵异常的常见疾病,包括垂体泌乳素瘤、高泌乳素血症、及席汉综合征等,高泌乳素水平可抑制排卵。
2、下丘脑性不排卵
原发性器质性因素、原发的功能性因素、继发性器质性病变、继发性功能性因素。
3、卵巢早衰
部分女性卵泡发育不良是由于卵巢早衰导致的。患者早期月经正常,甚至有生育史,但随后月经稀少,直至完全闭经,这类患者卵巢内的卵泡已经耗竭,不可能再用促排卵药物使卵泡发育,或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
4、多囊卵巢综合征
患多囊卵巢是卵泡发育不良的原因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不排卵最常见的原因。其卵巢的特点,是卵巢体积增大,有多个小卵泡,但是,却不能发育成熟,因此,需要用药物来促卵泡发育。
女性先天性阴道畸形是怎么引起
由于胚胎本身内在的缺陷(如染色体的异常),或者因为生存条件的变异都可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即出现发育停滞或异常,这些现象统称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也就是通常说的“畸形”。例如,副中肾管发育停滞可发生先天性无奶道、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
女性生殖器畸形系女性生殖器官在胚胎发育形成过程中受到某些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可导致发育异常。常见的有:处女膜闭锁、阴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宫颈闭锁、子宫发育异常、输卵管及卵巢发育异常、两性畸形等。
阴道发育异常常见哪些?
先天性无阴道、阴道闭锁、阴道纵隔及横隔。若是先天性无阴道,多半无子宫或仅为始基子宫,少数人有正常的子宫及卵巢,外阴及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可行阴道成形术,手术多半于婚前进行。阴道闭锁及完全性阴道横隔的症状与处女膜闭锁相似,治疗应尽早手术。阴道纵隔及中央有孔的横隔,经血可正常流出,多半至生育期体检或人流,生产时被发现,若隔不厚,可行切开术,若隔膜过厚,生产需改行剖宫产。
其中,先天性宫颈闭锁较罕见,青春期后因宫腔积血而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痛,治疗以手术穿通宫颈,若宫颈未发育,则行子宫切除术。
卵巢发育异常治疗
1、免疫治疗:
查获明有抗体因素存在者可行免疫治疗。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可用皮质醇治疗,注射免疫疫苗已经成为一种较可靠的治疗手段。
2、手术治疗:
对于因卵巢血管因素导致卵巢营养缺失而发生的卵巢早衰(pof)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在卵巢功能丧失怠尽前尽早行血管搭桥手术,如将卵巢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或肾动脉等吻合,恢复卵巢血管供应,使卵巢再现生机。对于已处于pof晚期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卵巢缺如者,卵巢移植已成为很成功的一种治疗手段,借助她人的一小部分卵巢即可来完成女性生理功能。
3、雌激素治疗:
卵巢发育不良的患者不能建立生育功能。应用雌激素治疗可促进乳房发育,使阴毛、腋毛稍稍生长,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有撤药性子宫出血,形似月经。另外,雌激素治疗还有利于性生活,对患者有良好的欣快和安慰作用。主张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以诱发周期性子宫出血,一方面对患者是一种心理安慰,另一方面由于子宫内膜定期剥脱,可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子宫发育异常症状
一、子宫发育异常的几种类型
(一)先天性无子宫及子宫发育不全:
后者指子宫发育停留在胎儿期至青春期前之不同幼稚阶段。
1.先天性无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伸延而会合,如未到中线前即停止发育,则无子宫形成,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但可有正常的输卵管与卵巢,肛诊时在相当于子宫颈,子宫体部位,触不到子宫而只扪到腹膜褶。
2.始基子宫:如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延伸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则这种子宫很小,多无宫腔或虽有宫腔而无内膜生长,因此亦无月经来潮。
3.幼稚子宫:妊娠晚期或胎儿出生后到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可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全,这类子宫的宫颈相对较长,多呈锥形,外口小;子宫体比正常小,常呈极度前屈或后屈,前屈者往往子宫前壁发育不全,后屈者则往往子宫后壁发育不全,幼稚子宫可造成痛经,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
(二)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受阻:
这种类型最为常见,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其会合受阻的时期及程度不同,可有如下表现:
1.单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完好,形成一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伴有一发育正常输卵管,对侧副中肾管发育完全停止,单角子宫的功能可能正常,如妊娠,则妊娠及分娩经过可正常,但亦可能引起流产或难产。
2.残角子宫: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另一侧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停滞等异常情况,而形成不同程度的残角子宫,多数仅通过纤维条束与对侧的单角子宫联接,由于内膜多半无功能,常无症状出现,如有功能,则在青春期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等经血潴留症状,有些与对侧子宫有一狭窄腔道相通,这种情况下可发生残角子宫妊娠,其症状一如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常在妊娠3~4个月破裂,发生严重内出血。
3.盲角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发育均较好,但一侧子宫角未与阴道沟通,形成盲角子宫,青春期后月经来潮,有周期性下腹痛,且日渐严重,长期不被发现,经血潴留,可造成子宫积血,输卵管积血,甚至经血可经输卵管伞端开口流入腹腔,可在下腹部触及日益增大的肿块,有的盲角子宫本身具有发育不完全的阴道,但不与正常阴道相通,形成阴道积血后可误诊为阴道囊肿,处理办法:通过矫形手术将盲角子宫与对侧子宫腔或阴道腔沟通。
4.双子宫及重复子宫(对称型):这两种畸形极相似,前者系由于副中肾管发育后完全没有会合,各具一套输卵管,子宫,宫颈及阴道,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后者亦称双角双颈型双子宫,系副中肾管完全会合,但中隔完全未吸收,两者区别仅在于,前者两子宫间之间隙较后者宽大,双子宫可有或可无阴道纵隔。
5.双角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尾端已大部会合,末端中隔已吸收,故有一个宫颈及一个阴道;但相当于子宫底部会合不全,导致子宫两侧各有一角突出,称双角子宫,如此类畸形程度更轻,表现宫底向内凹陷,根据不同程度,形成所谓马鞍形子宫,心形子宫,弓形子宫,如妊娠可引起流产或胎位异常。
6.纵隔子宫: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纵隔未被吸收,将宫体分为两半,但子宫外形完全正常,有时纵隔不完全,导致两个分开的子宫—宫颈间有小通道,故称相通子宫,常伴有阴道纵隔,通道常位于子宫峡部,有时一侧阴道部分闭锁,潴留的经血可通过峡部通道向对侧通畅阴道缓慢流出,因而病人可因经常有陈旧性血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而就诊。
7.马鞍形子宫:宫底凹陷,程度可不同。
(三)副中肾管会合后管道未贯通:
副中肾管会合后形成子宫的部分,其一部或全部未贯通而形成实质性子宫,亦无内膜,这种子宫除较小外,外观似正常子宫,但无月经。
(四)先天性子宫异位:
子宫或双子宫之一可象卵巢,输卵管一样,移位于腹股沟疝内,子宫亦可停留在胚胎时期的较高位置而不降入盆腔。
子宫脱垂偶可见于出生后各时期,常与脊椎裂并存,多合并有盆底肌肉发育不良。
(五)医源性先天性子宫异常:
先天性子宫异常可发生于某些副中肾管发育异常,伴已烯雌酚综合征病人,在宫内发育阶段受过已烯雌酚影响,导致发生已烯雌酚综合征或有阴道上皮改变的病人中,82%子宫输卵管造影有异常发现,这些异常包括子宫发育不全或子宫增大,T形或弓形子宫,宫腔内出现纤维肌性缩窄带或子宫角,子宫任何部位发生缩窄或子宫下段相对宽阔,宫腔边缘不整齐或息肉状病变,宫腔粘连等。
二、子宫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
有些子宫畸形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月经,性生活,妊娠,分娩等亦均无异常表现,以至终身不被发现,或于体检时偶被发现,但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到性成熟时,婚后,或孕期,产时,因出现症状才被发现。
(一)月经异常:先天性无子宫或始基子宫患者无月经,幼稚型子宫患者可无月经,亦可有月经过少,迟发,痛经,经期不规则等表现;双子宫,双角子宫患者常可出现月经量过多及经期持续时间延长。
(二)不孕: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型子宫等子宫发育不良者,常为不孕主要原因之一。
(三)病理妊娠:发育异常之子宫于妊娠后往往引起流产,早产或胎位异常,偶可发生妊娠期自发性子宫破裂,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残角子宫内,但由于其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常于孕期破裂,症状同宫外孕。
(四)产时,产后病理:发育畸形之子宫常并存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分娩时可因产力异常,宫颈扩张困难,而造成难产甚至子宫破裂,经阴道分娩可能发生胎盘滞留,产后出血或产后感染,双子宫患者妊娠后,妊娠之子宫发育成长,非妊娠之子宫如位于子宫直肠窝,分娩时可造成阻塞性难产,双子宫,双角子宫或纵隔子宫患者,于产后可因非妊娠侧宫腔排出蜕膜而发生出血。
什么导致没子宫
一、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肾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而形成各种发育异常的子宫。先天性无子宫系两侧副中肾管中段及尾段未发育和会合所致,常合并无阴道,但卵巢发育正常,第二性征不受影响。直肠-腹部诊扪不到子宫。
二、属于先天发育问题,没办法治疗的。可以看下是否有阴道,卵巢等生殖器,如身体出现不适及时到权威妇科医院进行检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康复,祝你健康!
三、先天性无子宫又谓子宫缺如。系两侧副中肾管中段及尾段未发育和会合所致,常合并无阴道,但卵巢发育正常,第二性征不受影响。直肠、腹部诊扪不到子宫。患者常因原发性闭经而就诊。合并无阴道者,可行阴道成形术。
四、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肾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而形成各种发育异常的子宫。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但可有正常的输卵管与卵巢。肛诊时在相当于子宫颈、子宫体部位,触不到子宫而只扪到腹膜褶。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型子宫等子宫发育不良者,常为不孕主要原因之一。
卵巢发育不良怎么调理 引起女性流产
这是因为女性如果卵巢发育异常,那么它可能导致女性本身的卵泡发育不好,卵巢发育不好则卵子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不成熟的受精卵是很容易引起流产的。
原发性不孕的原因是啥呢
1、子宫异常:主要症状表现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子宫,各种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舟状子宫、双子宫、子宫横隔或纵隔、幼稚型子宫等均可造成原发性不孕症。
2、卵巢异常:主要表现为:性腺形成不全症、染色体染色质异常、真性半阴阳、寒九性女性化、卵巢的卵泡组织欠缺、外阴器官及卵巢发育不全、多失卵巢等均可引起原发性不孕症。
3、输卵管异常原因:将近有一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中都是因输卵管不通而不能受孕。常见原因有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形态异常、输卵管痉挛、输卵管结核、输卵管积液等。
4、阴道异常原因:包括有发育异常与症两类。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处女膜闭锁、狭窄、僵硬,先天性无阴道,阴道纵隔、横隔,阴道狭窄或上段闭锁等均可造成不孕。另外滴虫、霉菌、细菌等感染破坏阴道自然防御机能,改变正常的酸性环境,引起阴道炎症,均可降低精子的活动能力和缩短精子的生存时间,造成暂时性不孕。
卵巢发育异常可致黄体功能不全
卵巢不全
原发性卵巢发育不全多发生于性染色体畸变女性,以45K最常见,均为双侧性。卵巢细长形,淡白色、质硬、呈条索状,伴有其他畸形。可有单侧卵巢发育不全,常伴有同侧输卵管,甚至肾脏缺如,也可能在患侧出现单角子宫。
卵巢异位
卵巢在发育中受阻,仍停留在胚胎期的位置而未下降至盆腔,位置即高于正常卵巢部位,如位于肾脏下极附近,或位于后腹膜组织间隙内,常伴有卵巢发育不良。如果下降过度,可位于腹股沟疝囊内。
多余卵巢
发生第三卵巢者极为罕见,可能远离正常卵巢,与附近的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卵巢韧带或阔韧带均不相连。在胚胎期中肾嵴某区发生异常,第三卵巢即来自这一与正常分隔的原基。常伴发囊性畸胎瘤或粘液性囊腺瘤,偶然发现第三卵巢或副卵巢,均应同异位的卵巢组织一样,寓意切除。
卵巢发育异常检查
1、内分泌激素检查
测定FSH、LH水平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低落,可达到绝经期水平,需化验3次后始能确诊。血PRL正常。
2、阴道脱落细胞
显示雌激素水平低下,出现底层细胞或以低层细胞为主。
3、B超检查
显示卵巢小,未见卵泡者属卵巢早衰;卵巢正常大小,可见多个小卵泡者属无反应卵巢或多囊卵巢综合征。
4、腹腔镜检查
卵巢早衰者可见卵巢小,萎缩,卵泡不明显,镜下未见始基卵泡,卵巢间质纤维化,卵巢内可找到抗卵巢抗体。无反应卵巢综合征,则见到卵巢正常大小,肉眼及镜下均可见多个小卵泡,卵巢组织内可找到抗卵泡膜细胞,抗颗粒细胞,抗FSH抗体。
5、卵泡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自月经周期的第8天起,每2天B超监测1次,当发现卵泡直径达17毫米时,则每天监测1次,当卵泡发育成熟直径达20-23毫米时,必要时每天测2次,直至排卵为止。
卵巢发育异常的中医治疗措施
(一)辨证选方
1.气滞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
方药:香棱丸加减。
组成:木香10g,丁香15g,三棱25g,枳壳15g,莪术2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
加减化裁:月经不调加丹参20g,香附15g;带下过多加茯苓15g,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田七15g。
2.血瘀
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结。
方药:桂技茯苓丸加减。
组成:桂枝15g,云苓20g,丹皮20g,芍药15g,桃仁15g。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
加减化裁: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15g,五灵脂20g;带下过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乳香15g,没药15g;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20g,泽兰15g,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蜈蚣等。
3.痰湿
治法:理气、化痰、消症。
方药:二陈汤加味。
组成:制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
加减化裁: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
(二)中成药
1.桂技茯苓丸: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主治妇人小腹宿有症块,按之痛,腹挛急。或经闭腹胀痛,白带多等证。对子宫肌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6g蜜丸,1次1丸,1日1~2次,口服。温水送服。
2.大黄蛰虫丸: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消痞兼清热的功效。主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经团不行之症瘕,口服3克蜜丸,每次1~2丸,每日l~2次,温开水送服。
3.宫瘤清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痞散结的功效,适用于血瘀癥瘕,每次3-4粒,每日3次。
(三)针灸
气滞为主,痛无定处,包块推之可移,运用体针疗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取穴:中极、三阴交、内庭、关元。毫针直刺,用泻法,捻转提插,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