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桔的形态特征
朱砂桔的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两端尖。果扁圆形
或圆形,我国南方古老品种。幼树直立性强,树势强健高大,树冠圆头形。大枝开张,分枝中等,一般无刺。]
叶
叶片椭圆形,长约4.6~6.7厘米,宽约2.1~3.6厘米,长是宽的约1.8~2.2倍。翼叶细小,叶柄短,叶脉不明显。叶缘浅波状或全缘,叶尖钝或微尖凹。新叶淡绿色,老叶深绿色。
花
一年开1次花,花期从正月开始,至清明以前。小花黄白色,芳香,单朵或2~3朵集生于叶腋。
果
幼果绿色,10~12月成熟后变成朱红色,果实比四季桔大。果形扁圆形,果顶有小脐、凹入。果表面粗糙,油胞大而突出或细密凹入,果皮松软、易剥离。果肉囊瓣肾形,9~10瓣,汁泡较大,果心空。果肉可食用,味甜带酸、柔软化渣,有异味。
蔓菁形态特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与萝卜的区别:芜菁与萝卜同属十字花科,并且萝卜部分品种跟芜菁的形状很相似,都是圆球状,所以有些人就会将其混淆。
但是两种植物还是有区别的。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小颗芜菁的肉质较为硬,水分较少,芜菁成熟后肉质较为松软,所以可作为主食加以食用。萝卜成熟后脆嫩多汁。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跟食用价值上都十分接近。其外形与甘蓝或苤蓝也不相同。
朱砂桔的栽培技术
砧木繁育
培育盆栽朱砂桔的砧木苗有枳壳、枸椽、红柠檬、四季桔、酸桔等。根据我市气候条件我们选枸椽作砧木苗,其嫁接后根系浅,须根发达,发梢快、多。采取扦插繁殖方式繁育砧木苗,方法如下:于8~9月份,选1~2年生粗壮的养分积累充足的枝条,剪成长15~20cm带4~5芽的枝段,两端剪口距芽约1cm,下方削成较长斜面,摘去插条下端叶片,上留2~3片叶,每片叶剪去1/2,插条基部浸生根粉。按3~5cm×10cm株行距,插于沙床上,深度为插条长2/3,注意叶面和沙床喷水,保持空气土壤湿润,进行促根培育。待地上部第1次新梢老熟后即可分床到大田,培育健壮砧木苗。
嫁接育苗
采取小芽切接。大寒前至立春后一段时间进行嫁接效果最佳。嫁接前1周先剪砧,并适当淋水,使树液流动更加旺盛,以提高嫁接成活率,接后半个月不施肥水,以后每10天左右施肥1次,并结合根外追肥。砧木上萌发“脚芽”要及时抹除,第1次梢老熟后应结合整形进行短截修剪,并可进行解缚,促长第二级分枝,以培育良好树冠。
选苗上盆
嫁接苗新梢老熟后,于阴凉天气(除冬季低温霜冻天气外),选树冠圆正、枝粗叶绿、根系发达的苗上盆,并根据苗木大小、植株长势强弱来选择用盆大小,小苗用2.5kg洗净消毒的瓦盆,壮苗或半年以上苗用3.5kg瓦盆。上盆时,先将盆底的排水孔用小瓦盖上,以免漏泥并利于排水通气,盆土用透水、通气、保肥、保水力强的介质,以30%煤渣、70%塘泥为佳,盆土以装至7~8成为好。植后嫁接口要露出土面,以刚盖过苗木原土面为度,栽后淋透定根水。结合上盆逐株淋第1次水,盆摆好后再淋第2次水,使土粒吸足水分。
转盆
转盆是栽培主要措施之一,一般在每年秋季枝梢老熟后进行,转盆后在入冬前仍能长出一批新根,转盆前泥土要稍干,避免淋水,以免泥散根断,转盆时用木棍在盆底孔处用力上顶,将苗提起或倒扣出来,然后原株种于较大盆中。
朱顶红的形态特征
茎
朱顶红的鳞茎近球形,直径5-7.5厘米,并有葡匐枝。
叶
朱顶红的叶6-8枚,花后抽出,鲜绿色,带形,长约30厘米,基部宽约2.5厘米。
花
朱顶红的花茎中空,稍扁,高约40厘米,宽约2厘米,具有白粉;花2-4朵;佛焰苞状总苞片披针形,长约3.5厘米;花梗纤细,长约3.5厘米;花被管绿色,圆筒状,长约2厘米,花被裂片长圆形,顶端尖,长约12厘米,宽约5厘米,洋红色,略带绿色,喉部有小鳞片;雄蕊6,长约8厘米,花丝红色,花药线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3毫米;子房长约1.5厘米,花柱长约10厘米,柱头3裂。
朱顶红的花期夏季。
怎样种植朱砂桔
一、养主枝和骨干枝在嫁接成功后,在接芽或接穗萌芽生长后就要开始进行修剪。因为柑橘的芽是复芽,如果接芽或接稿上萌发出2个以上的枝梢,只需保留顶端一个枝梢作为培养主干,其余枝梢从基部抹除。当留下的枝梢生长至老熟后,剪去上部分枝条,只留下约10厘米作为主干,这称为定干,让其再萌芽产生侧枝。定干后手干上会萌发多个侧枝,这些侧枝作为骨干枝老熟后再进行修剪,每枝基部要留有5~6个节以上,让其再发第二级侧枝,第二级侧枝老熟后再进行如此修剪,以后都按这样进行修剪,每年修剪3~4次(根据枝梢抽生的次数),以让植株形成良好的树冠。在每次修剪之后,如果发现每个枝条发出的新梢太多而太密,也要抹去一部分过密、过弱的新梢。在植株上,若发现有不适合的徒长枝,也要随时剪去。
二、结果前的最后一次修剪不同种类品种,结果前的最后一次修剪时间并不相同;在广东,各生产者的修剪时间也并不相同。例如朱砂橘,最后一次修剪时间在前一年农历7月至8月15期间;对于四季橘,最后一次修剪时间在农历4月进行,45~60天后进行制水促花工作;对于金橘,最后一次修剪时间在农历5月进行,然后在大暑期间进行制水促花工作。
三、摘花抹梢部分年桔当年初嫁接上盆的植株,当年就能自然开花结果。但是由于此时植株还幼小,枝少、株形不好,或者开花少或者结果率低,而且自然果熟期不是恰逢春节前后,最终的植株观赏价值也就不大,因此一般当年都不让其自然开花结果,第二年才让其开花结果观赏。这样,第一年为了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保证枝叶更好地生长,当植株自然开花后,都要及时地把花蕾用人工摘去,避免结果。植株进入第二年开始就会多次开花结果,也即各个时期的枝梢都可成为结果母枝或结果枝,当年开花结果。如果要让其第三年才开花结果观赏,那么第二年开始每次枝梢开花时,都要及时地把花蕾和花用人工摘去,避免结果;而且对于枝梢太多太密者,也要抹去一部分过密、过弱的枝梢。如果要让其第四年才开花结果观赏,那么第三年也要象第二年进行摘花抹梢处理。
四、结果后的修剪对于年橘不同种类品种,开花结果一批后,往往还会继续开花结果。如果前期结果数量已足够多,则要人工摘去后期的花,否则就要让其继续开花结果,以保证最后整个植株有足够的结果数量。但如果结果数量实在太多,反而要进行适当的疏果的工作。另外,当植株结果之后,还会有新的枝梢发生,这些枝梢一般任其生长,在观赏或出售前约20天才进行剪短或疏剪,目的就是要使最后的观赏植株枝果密集均匀。
朱砂根的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 不分枝或分枝少, 高 1~2m。有匍匐根状茎。
【叶】:纸质至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5-10厘米或更长,宽2-3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短尖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有隆起的腺点,边常有皱纹或波纹,背卷,有腺体;侧脉12-18对,极纤细,近边缘处结合而成一边脉,但常隐于卷边内。
【花】:花序伞状或聚伞状,顶生,长2-4cm;花白色或淡红色,长4-6毫米;萼钝头,卵形或矩圆形,长1.5m,或更短点,有稀疏的腺点。花冠裂片披针状卵形,急尖,有黑腺点;雄蕊短于花冠裂片,花药披针状,背面有黑腺点;雌蕊与花冠裂片几等长。花期:6月。
【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有黑色的斑点;果柄长约1厘米 。
柑桔的形态特征
柑橘的组成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小乔木。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叶柑橘的叶片为常绿性的单生复叶,由叶身、叶翼组成。叶翼着生在叶柄上。柑橘种类品种不同,叶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根由主根、侧根、须根及须根端着生极短的根毛构成的群体,统称为根系。压条或繁殖的植株,无主根。树干与根交界处,叫根颈。枝干柑橘枝干由主干、主枝、侧枝组成。
果形种,通常扁圆形至近圆球形,果皮甚薄而光滑,或厚而粗糙,淡黄色,朱红色或深红色,甚易或稍易剥离,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瓢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汁胞通常纺锤形,短而膨大,稀细长,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或另有特异气味;种子或多或少数,稀无籽,通常卵形,顶部狭尖,基部浑圆,子叶深绿、淡绿或间有近于乳白色,合点紫色,多胚,少有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砂仁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2] 株高1.5-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中部叶片长披针形,长37厘米,宽7厘米,上部叶片线形,长25厘米,宽3厘米,顶端尾尖,基部近圆形,两面光滑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半圆形,长3-5毫米;叶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
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花梗长4-8厘米,被褐色短绒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苞片披针形,长1.8毫米,宽0.5毫米,膜质;小苞片管状,长10毫米,一侧有一斜口,膜质,无毛;花萼管长1.7厘米,顶端具三浅齿,白色,基部被稀疏柔毛;花冠管长1.8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宽0.5-0.7厘米,白色;唇瓣圆匙形,长宽约1.6-2厘米,白色,顶端具二裂、反卷、黄色的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二个紫色的痂状斑,具瓣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约6毫米;药隔附属体三裂,顶端裂片半圆形,高约3毫米,宽约4毫米,两侧耳状,宽约2毫米;腺体2枚,圆柱形,长3.5毫米;子房被白色柔毛。
蒴果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2-2厘米,成熟时呈紫红色,干后呈褐色,表面被不分裂或分裂的柔刺;种子为多角形,有浓郁的香气,味苦凉。花期:5-6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