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西医治疗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西医治疗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本病一般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进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
2、对症治疗
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给普鲁本辛15—30mg口服,或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或山莨菪碱10mg肌内注射。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精神紧张不安时应给镇静剂。积极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脱水严重甚至休克者应注意积极补充液体及抗休克处理。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过敏型以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为主,如苯海拉明等,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抗菌治疗
本病通常不用抗菌药物,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者,细菌未明前可选用抗菌药物,如喹诺酮或头孢类药物,一旦明确细菌后应改用有效抗生素。
食物中毒西医治疗
1、催吐
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
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变质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病因
(一)发病原因
葡萄球菌属细球菌科,为球形或椭圆形,革兰阳性细菌,直径0.5~1.2μm,典型的排列呈葡萄串状,无鞭毛,无芽孢。在固体琼脂培养基上孵育24~48h后,菌落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初为白色,后为金黄色。引起食物中毒仅限于产生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肠毒素是一种外毒素,为一组单股多肽,分子量为27500~30000。该毒素对热稳定,100℃ 30min仅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不能破坏肠毒素。并且对各种消化酶有抵抗力,但pH2时,可被胃蛋白酶所破坏。该毒素有八个血清型,即A,B,C1,C2,C3,D,E和F。同一菌株能产生两型或以上的肠毒素,但常以一种类型毒素为主。A型与E型、B型与C型之间,分别有交叉免疫存在。各型肠毒素都可引起食物中毒,但以A型、D型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最多见,B型、C型次之。肠毒素对人的中毒剂量一般认为20~25μg。当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后,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温度20~30℃,经4~5h繁殖,即产生大量的肠毒素。人若进食含有肠毒素的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发生食物中毒。
(二)发病机制
本病病程短暂,其胃肠道功能的变化是肠毒素对胃肠黏膜直接作用的结果,与葡萄球菌本身无关。从动物实验表明,静脉注射极少剂量肠毒素可致动物呕吐、腹泻、发热、低血压、心率加快、肺水肿等综合征。口服肠毒素2h后,即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4~6h达高峰。其机制有人认为肠毒素是通过迷走神经和脊髓传人至呕吐中枢所致。但大多数认为主要是肠毒素作用于肠壁上皮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激活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胞质中的腺苷三磷酸(ATP)脱去两个磷酸,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cAMP量增加,促进胞质内蛋白质磷酸化过程,引起一系列酶促反应,抑制肠上皮细胞对钠、水的吸收,促进肠液与氯离子分泌,致消化道大量液体蓄积而引起吐、泻症状。由于本病很少致死,重症死亡尸检和动物实验观察可见胃和小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糜烂、出血、坏死,肠腔内充满气体和液体。部分病例尚见结肠炎症和出血;肝、肾、肺等内脏淤血中毒性病变。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以下几类: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有哪些呢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按致病菌分类,分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等。
潜伏期短,超过72小时的病例可基本排除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由积蓄在食物中的肠毒素引起,潜伏期1~6小时,产气荚膜杆菌进入人体后产生不耐热肠毒素,潜伏期8~16小时,侵袭性细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6~48小时。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较明显,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多见,腹泻频繁,多为黄色稀便和水样便,侵袭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粘液脓血便,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样,产气荚膜杆菌A型菌病情较轻,少数C型和F型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莫根变形杆菌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当心5类食物中毒
天气回暖,细菌也开始抬头,当心以下几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嗜盐菌、肉毒杆菌、大肠杆菌。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因进食肉、动物内脏、蛋、鱼而引起。潜伏期6~24小时,表现为发热,黄绿色水样便,时有脓血、里急后重。如果抢救不及时,重症患者可死亡。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主要因食剩饭、剩菜引起。潜伏期多为3小时以内,来势凶猛,吐比泻严重。可吐出黄色苦水,不发热或低热,多数病人1天即可恢复。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3.嗜盐菌食物中毒:因食海鱼、海蟹、海蛤蜊或盐渍食物引起。潜伏期8~18小时,临床症状有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大便为洗肉水样或有脓血便,多无里急后重感。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因食用罐头、腊肠、咸肉或其他密封储存的食品引起。潜伏期为12~48小时或更长,不发热,胃肠症状少见,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散大、失音、咽下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麻痹以至死亡,死亡率达50%以上。
5.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多由饮食不洁或餐具污染引起,潜伏期短,4~12小时发病,腹泻较轻,无里急后重,很少发热。
预防策略:
1、加强食物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食变馊发酸食品。
2、冰箱冷藏室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下。
3、不要吃从冰箱内取出来放置2小时以上的熟肉和禽类腌制品。
4、冰冻的肉类和禽类在烹调前应彻底化冻,再充分均匀加热煮透。
5、已化冻的肉禽及鱼类不宜再次保存,鱼、肉等罐头食品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概述
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度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菌种有哪些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菌种主要有以下六种:
1.肠炎孤菌食物中毒。吃了被肠炎孤菌污染的鱼或贝类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可在食用后5-24小时内发病,在10小时后发病为最多,一般在3天内能治愈。
2.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带菌的鸟、猪肉、鸡蛋等,未经煮烧,吃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吃后10-24小时内发病,一般在1周内能治愈。
3.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大肠菌中约有20来种菌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发病后4-5日内症状可好转。
4.产气荚膜杆菌食物中毒。受产气荚膜杆菌污染的肉、鱼、贝类等食品,虽经煮烧,但放置数小时后食用的话,也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5.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食用了被葡萄球菌污染的牛奶、白脱、奶酪、盒饭后,3小时左右发病。
6.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平均1-2天,重病者可导致死亡。
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诊治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例暴发集中,来势凶猛,呕吐剧烈,伴失水及虚脱,但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患病,痊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本病无传染性。
病原菌仅限于产肠毒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A~E等五种血清型,以A型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为多见,毒素耐高温。病原菌常存在于人体的皮肤、鼻腔、鼻咽部、指甲下及各种皮肤化脓性感染灶中。患乳腺炎的病牛、病羊也携带此菌。本病传播媒介为被本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本病起病急骤,病例暴发非常集中,一般于进食2~5小时发病,很少超过6小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剧烈吐泻每导致虚脱、肌肉痉挛及严重失水等。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个别病例可出现酸中毒与休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进食可疑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而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克食物含菌可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粪便中也可分离出此菌,因此,单从病人粪便与食物中分离出此菌不一定有诊断意义;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相当的耐高温性,即使食物于食前100℃水中煮30分钟仍未被破坏,细菌虽已死亡,仍有可能中毒,此时标本培养虽为阴性,而未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本病的诊断必须慎重。
本病的治疗以保暖、输液、应用ORS及饮食调节为主,一般不须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本病的预防,以加强饮食管理为主;隔离患乳腺炎的病牛、病羊;有皮肤化脓灶的炊事员或从事饮食业者应暂时调离。
轻微食物中毒什么现象呢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急,发热不高,也有呕吐、腹痛、腹泻,多在一周内恢复。生食鱼蟹或进食被细菌污染的肉、咸蛋、咸菜等均可引起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时,可表现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等,重者可出现抽搐和昏迷,抢救不及时可死亡。常因进食被细菌污染的肉、蛋、水产品,特别是病死的牲畜肉而引起。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特别是呕吐较严重。常因进食被细菌污染的奶制品、肉制品、剩饭等引起。
轻微食物中毒的现象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食物中毒会出现的症状了吧,轻微的食物中毒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治疗,才不会引起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