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措施
一、并发症的护理
1、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处理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开放静脉
通路:血压高时首选硝普钠静点治疗。
2、发生心力衰竭时处理吸氧,4~6l/min,急性肺水肿时乙醇湿化吸氧,6~8l/min.
二、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可联合数种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应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得自行增减和撤换药物。
一般患者需长期服药;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因可减少组织血液供应,尤其老年人,可因血压过低而影响脑部供血;某些降压药物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内分泌疾病引起哪种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还有一种大家知道的比较少,这就是内分泌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是一种什么样的高血压?是由什么引起的?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种,是由内分泌腺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医学上又称为内分泌性高血压。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垂体肿瘤、肾素瘤。其中最常见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皮质醇增多症,典型表现有向心性肥胖,水牛背,多血质外貌;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的特点是高血压、低血钾;嗜铬细胞瘤所引起的高血压,发作时常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多汗、心悸、焦虑、恐惧等。
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并正确治疗,内分泌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至少会明显减少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包括心、脑、肾)损害: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
可能对于这种高血压大家了解的比较少,也很少听别人谈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和用药上与其他高血压可能会有所差别,不过在日常的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却是一样的。因此,判断高血压的种类才是治疗的关键。
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法
药物组成
干地龙200g,白酒500ml。
制备方法
将干地龙捣碎,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7日后滤过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每次服10至15ml。
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鉴别诊断
在诊断高血压病进行鉴别诊断时一定要牢记两个多数:一是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二是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多数病因与肾脏有关,包括肾实质(肾实质性高血压、肾素瘤等)、肾动脉(肾血管性高血压),以及与肾上腺皮质有关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肾上腺髓质有关的嗜铬细胞瘤。对高血压患者作鉴别诊断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实施每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的每项鉴别诊断措施。因此,应该有一定的思路和程序,也就是对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高血压患者,想到不同的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再采用某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加以排除或证实,从而使高血压的病因得以明确,同时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诊断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线索:
1.20岁前或60岁后出现的高血压。
2.血压水平>180/110mmHg(24.0/14.7kPa)。
3.动态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明显昼夜节律变化,而夜间SBP/日间SBP或夜间DBP/日间DBP>90%,对继发性高血压得诊断敏感性更高。
4.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特征性表现,如无诱因的低钾、腹部杂音、心动过速、出汗、震颤等。
5.常规降压治疗效果不佳。
根据以上的线索,通过综合分析,按继发性高血压有关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加以组合,联想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各种相关疾病,初步确定某种继发性高血压的可疑对象,再通过进一步的生化检验和特殊检查完成对某种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排除和确诊。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有非常确定的疾病,或者是病因,比如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 而原发性高血压一般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一般比较年轻,血压一般为中到重度, 加药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差,或者是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有明显升高。 部分患者有急进性或者是恶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而原发性高血压只能延缓进展。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 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 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 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 血流灌注不足。
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但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需首先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不断下降。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掌握了肾性高血压好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之上,其实是可以减小其病的治疗难度的。而也只有知晓了这两种高血压的具体差异,我们才能够及时区分开它们,以免造成误诊,以免造成治疗的错误。最后,希望所有患上高血压的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高血压类型,之后再来对症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能做的运动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同时原发性高血压也是诱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但是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和原发性高血压能做的运动,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
高血压初期可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不宜登高、提取重物、跑步等。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料理。避免脑力过度兴奋,可组织病人听音乐、看画报、下棋、做体操等调节紧张情绪。对于易激动的病人,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头痛、头晕护理及时进行病情解释,松弛因对疾病思考过多造成的压力,使头痛减轻;给以合适的治疗控制血压;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动增加,血压升高。因此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可通过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说明疾病过程,教会病人训练自我控制能力,消除紧张和压抑的心理。
另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时,有些事项也是需要注意的!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可联合数种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应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得自行增减和撤换药物,一般患者需长期服药;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因可减少组织血液供应,尤其老年人,可因血压过低而影响脑部供血;某些降压药物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总之,做好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大家带来有利的帮助。最后提醒高血压患者,一定坚持长期用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分别是什么
高血压肾病作为病因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称为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90%以上的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肾脏疾病,这种叫做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直接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指在肾脏病过程中出现的高血压表现。约占成人高血压的5%---10%,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某些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面色大多潮红,有“红脸高血压”之称。而肾性高血压患者由于肾功能的减退并且伴有肾性贫血,因而脸色苍白,有“白脸高血压”之称。此外,肾性高血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年轻人发病较多。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肾性高血压以肾脏病变为主,而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就会出现眼底病变。因此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肾性高血压是以肾脏的实质性病变或血管性病变为基础,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更为复杂。
产后高血压该怎么办
原因一
原发性高血压。部分病人由于本身有高血压易患因素存在,妊娠期激发引起妊高征,产后即成为原发性高血压。妊娠是促发因子。如生育期患过妊高征的妇女,到中老年得高血压的有50%--70%。
原因二
肾性高血压。原来患有肾脏疾病,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妊娠前未曾发现患有该病,或因病情轻未引起注意,妊娠后激发表现出来,发生妊高征。虽然妊娠终止了,但原有肾性高血压加重了,产后的高血压也不能降至正常。
原因三
神经系统激发性高血压。由于产后精神紧张,孩子哭闹,劳累,睡眠不足,或家庭纠纷,月子里精神不愉快等因素激发引起产后高血压。
原因四
产期应用升压药物引起的。可能由于妊高征在分娩时大出血,血压下降,医生用过升压药物,使血管对这种药物及其他因素敏感性增加而致产后高血压。
家庭治疗方法可通过干预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不同环节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利。[1]?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到是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其中降压护腕的降压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需要高血压患者积极运用。它在平时对任何发病阶段的高血压患者都是适用的,对防治高血压有特别明显的作用,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使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使用降压护腕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这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
对于产后高血压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还需要提醒的是,产后高血压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积极的配合饮食调理,此外新手妈妈还需要积极的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这样对于产后高血压也是有一点的调理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