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孩子饮食四个误区让宝宝不喜欢吃辅食

孩子饮食四个误区让宝宝不喜欢吃辅食

误区一:每天让宝宝喝果汁,而不是吃水果。

有的父母喜欢给宝宝喝鲜榨果汁,觉得这样既方便又利于吸收。可是,这种做法无形中却阻碍了宝宝咀嚼功能的锻炼,尤其是当宝宝已经长牙的情况下,更应该让宝宝多吃水果,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咀嚼能力,又可以锻炼发展语言能力的肌肉。

误区二:孩子不爱吃绿叶菜,过多添加淀粉类主食。

有的孩子从小就不爱吃绿叶菜,觉得咽不下去。所以父母就给宝宝偏重于土豆、山药、莲藕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大量淀粉,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可以准备一个料理机,把绿叶菜打成菜泥再做给宝宝吃。

误区三:加辅食就得加盐,觉得“不吃盐没力气”。

尤其是农村的老人,这种思想可能会多些,觉得孩子不吃盐怎么能行?盐虽然重要,但是宝宝辅食中含盐量不能过多,尤其是一岁内的宝宝辅食内最好不要放盐,因为盐要靠肾脏来代谢,而小宝宝的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体内不能负担过多的盐分。

误区四:让宝宝吃太多市面上的各种“磨牙饼干”等小零食。

现在市场上各种宝宝零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殊不知,这些零食往往含油和糖分都比较高,一方面容易造成宝宝肥胖,另一方面,宝宝出牙时吃太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造成龋齿。最好是自制辅食,例如蔬菜泥、肉松、饼干等,更加营养丰富、干净放心。

总之,大部分宝宝到了两岁后,基本能够和成人一起吃饭了,但是一岁前这个阶段,是宝宝发展消化功能、咀嚼功能的阶段,餐具的使用还可以锻炼精细能力的发展,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科学添加辅食,避免误区。

孩子不吃奶粉怎么办

1、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当确定要让宝宝吃某一款奶粉之后,一定要拿出充份的耐心。正常情况下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会排斥,甚至会拒绝,会哭闹。但是一般只要有耐心,哄宝宝吃,就会从少到多,慢慢习惯这一种奶粉的味道的。在这里提醒一下一定要对宝宝有耐心,切记打骂孩子,否则会引起反效果的。

2、选择合适的奶嘴

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妈妈奶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让它变软,可能宝宝会接受一点。

3、看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是不喜欢奶粉的味道

试着挤出母乳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换一个接近母乳味道的牌子试试。另外可以把奶粉调淡一点或冷一点或热一点试试。

4、及时准备辅食

要是有的宝宝确实不喜欢吃奶粉,那么我们就需要及时的为宝宝准备辅食。正常情况下,孩子到了四个月的时候,就需要准备辅食了。孩子的辅食准备需要选择好食材,比如可以准备面线或者是鸡蛋以及水果泥等。爸爸妈妈们及时的为孩子准备辅食,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的营养需求,做好营养的补充工作。宝宝不爱吃奶粉,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的渠道中选择好自己适合的奶粉,这一点很重要。

四个月宝宝不爱吃奶怎么办

若是四个月宝宝不爱吃奶妈妈们也不必太过恐慌,而是可以根据宝宝不爱吃奶的表现来判断宝宝厌奶的原因。若是因为宝宝健康状况引起的厌奶,则就要就医治疗。若是生理性引起的厌奶,则宝妈们也不必强求宝宝一定要吃奶,因为一般而言四个月的宝宝一般是可以添加辅食了,若是宝宝不想吃奶,则是可以亲手制作一些辅食来让宝宝保障营养。根据四个月宝宝的生长情况,一般宝宝辅食建议是做出流状或是糊状的。

还要选择适合的奶嘴,因为奶嘴很多时候是造成宝宝厌奶的一大因素,所以妈妈们在选择奶嘴时也是需要格外用心的,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妈妈奶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在奶嘴的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多购买几款,看看哪款是宝宝比较喜爱的。也可以让宝宝少吃多餐,若是宝宝不爱吃奶,一顿吃很少的话,就多吃几顿。有机会就喂,不吃就算了,不要勉强宝宝,在宝宝吃辅食前可以尝试着喂宝宝吃奶,若是宝宝还是不喜欢吃奶,则就直接喂给宝宝辅食。在应对四个月大的宝宝不爱吃奶的方面上,我们一般从不用强迫手段、改变喂食方式、营造用餐环境、奶嘴洞大小要适当、不要常换奶粉、适时添加辅食、轻松对待厌奶等方面来积极应对的。

辅食添加误区

误区之一:四个月添加辅食太心急

专家发现,大部分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四个月开始的,有的家长甚至算着天数,满四个月的第一天就开始喂辅食。赵主任说,四个月是比较传统的说法,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添加辅食的时间是满六个月。

通常妈妈们给宝宝添加的辅食有各种果汁,有的家长从两三个月开始就给宝宝喂蔬菜水、梨水等,这些都是不对的。个别家长甚至在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喂胡萝卜水、苹果水。我们讲纯母乳喂养,是什么都不喂,包括水。因为母乳里水分是足够的。多喝水的话,会影响孩子对母乳的摄入。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天气热的话,孩子可以适当补水,一般情况下则不需要。四到六个月之间,妈妈给宝宝喂了含糖的果泥,米粉和蛋黄。

提前喂辅食,一是孩子的胃肠道还不成熟,不具备消化这些东西的能力,喂果汁、蔬菜水会造成孩子过敏;二是严重影响孩子对母乳的摄入,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四到六个月之间添加辅食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如果加的话,一定要量很少,它的作用是训练孩子的味觉和口腔功能,让孩子练习吞咽并适应小勺子,而不是为了营养。六个月之前不主张给蛋黄,可以在孩子七八个月以后甚至更晚一些,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的话还应该更晚。如果添加米粉,则需要孩子体重长得快,各项身体发育指标都比较好的情况下才可以。对于体重偏低、营养状况不好、发育迟缓的宝宝最好不要加。

误区之二:添加辅食之后太保守

在给宝宝正式添加辅食以后,家长们往往进程比较缓慢,给宝宝准备的食物比较单调。传统的食品是稀饭面汤,一般人认为稀软对宝宝的肠胃好,但是八到十二个月之间添加辅食的原则不是越稀越软才好,它们满足不了孩子的营养需要,食物的营养密度远远不够,水分太多,含的热量低,优质的蛋白少。

太保守的表现之二是肉少。我们传统的观念怕孩子上火,吃肉多了会生病,会积食。但结果却造成很多孩子缺铁缺锌比较普遍,主要因为新鲜的肉类食品摄入不足,导致孩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一直在宝宝中高发。宝宝在六个月添加辅食后,可以适当地添加肝泥,瘦肉泥,包括鱼肉。而我们的家长给宝宝准备的素食偏多,菜和水果量偏大,远远超过标准。

另外,食物的软硬程度也应该有所递增,八到十二个月的孩子开始进食半固体食物,而不是泥糊状的。泥糊状的食物无法锻炼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十二个月的孩子的食物应该向成人化的食物过渡,孩子两岁后基本上吃和成人一样的食品,不需要单独制作,并且能够完全独立进食。

误区之三:家长对孩子进食过度关注

对孩子进食过度关注,会造成孩子对进食产生厌倦,甚至拒绝吃饭。大人总是嫌孩子吃得少,希望孩子多吃一点,其实孩子吃多少自己会掌握,偶尔吃得少一些没有关系,要培养孩子的饥饿感,下顿饿了自然就会多吃。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现在很多老人在家带孩子,给孩子喂饭,总是让孩子多吃,反复地劝,甚至形成强迫。如果这顿饭吃得少,过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会用别的食物来补充,导致孩子没有饱也没有饿的感觉,形成进餐节律上和胃肠功能的紊乱,让孩子对食物没有兴趣。

误区之四:不让宝宝单独进食

孩子从九个月开始非常愿意自己动手吃饭,而我们的家长通常担心孩子把饭撒了,弄得哪儿都是,大人喂饭更省事。一岁前后是自我意识萌生的关键期,孩子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喂自己吃饭,如果不让他做,长此以往,不仅抑制孩子能力的发展和对吃饭的兴趣,也抑制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当孩子表示自己想吃饭时,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一把小勺,让他们自己喂饱自己。

四个误区让宝宝不喜欢吃辅食

原因一:给得太急太多

许多新爸新妈急于给宝宝添加食物,喂养宝宝时往往过急过快。如果发现宝宝吞咽不及或者出现食物溢出的状况,记得调整每次的喂食量,每勺给的分量要少一些,方便宝宝食用。此外还要记得给宝宝喂完辅食后,要让宝宝休息一下,不要做剧烈的活动。

原因二:不懂得如何“吃”

4—6个月的婴儿,嘴唇肌肉和舌头的运动能力已经比较灵活,这时候家长可以开始训练他们吃米糊、果泥、蔬菜泥等辅食。不过,开始添加辅食时,有些宝宝会习惯性地用他们熟练的吸吮动作来获取食物,可是这些新食物,并不是用吸吮便能获取的,这时候宝宝会开始变得不耐烦,并将食物用舌头往外顶。这时候,并不是宝宝本身不喜欢新食物的味道,而是宝宝还不懂得如何把食物吞下去。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发现宝宝有这种表现,可以用勺子耐心多喂几次。只要给宝宝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获取辅食,宝宝会渐渐习惯用勺子进食的方式。

原因三:用餐氛围不愉悦

宝宝渐渐长大,逐渐对外界,特别是爸爸妈妈的情绪有感知。当宝宝拒绝吃辅食时,家长千万不要板起脸大声责备宝宝甚至将食物硬塞给宝宝,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用餐氛围,比如给宝宝一个小玩具玩,一边和宝宝说话,告诉宝宝要吃东西了,当宝宝情绪好时,便会比较容易接受新食物了。

原因四:不合口味

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往往因为图方便,就给宝宝吃固定一种口味的食物,经常吃,宝宝会缺乏新鲜感,容易倒胃口。为了刺激宝宝的食欲,家长们应当根据宝宝每个月龄的特点,适当创新食物种类。据了解,许多时候,宝宝拒绝某一种食物并不是因为不喜欢食物本身,可能和食用的形式有关。比如有的宝宝不喜欢吃纯米糊,不过如果米糊加了蛋黄或是青菜泥,宝宝却又会喜欢,家长不妨多花点时间发现宝宝的口味偏好。

给宝宝添加辅食3点不容忽视

宝宝添加辅食应有适应期

宝宝吃辅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并不能说一样辅食,宝宝一两次不吃就代表宝宝不喜欢吃。家长可以通过多喂几次来判断一个小孩喜不喜欢吃这样食物。一般一样食物家长喂了10~15次,宝宝还是不想吃,那就说明宝宝真的不喜欢这样食物。

20~30分钟完成辅食添加

为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有规律。有些家长时不时地添加辅食,一天添加辅食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还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害。一般家长添加辅食应在20~30分钟内完成。如果宝宝一次只吃几勺,那么妈妈可以过1个小时或2小时候再继续为宝宝添加辅食。如果宝宝胃口较好,一次可以吃10~15勺辅食的话,那么这次辅食的添加就可以当成一次正餐了。这时,妈妈可以选择3~4个小时之后为宝宝添加辅食,让宝宝有个消化的过程。

宝宝添加辅食也要多方注意

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宝宝很容易分心,因此家长要尽量减少环境的干扰。如避免开电视或者大声吵闹,也不要强迫喂食,当宝宝不适应添加辅食而拒食时,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慢慢适应。宝宝添加辅食,妈妈要尽可能每次搭配不同的食物,保证色香味俱全,从而吸引孩子的进食欲望。孩子吃饭时,家长要有耐心,不断鼓励孩子,不时用微笑、眼神与孩子积极交流直到宝宝用餐结束。

老人带孩子小心12个误区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宝宝最好六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谷物,因为宝宝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如果过早过多添加谷物类,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误区2:给宝宝喂米汤比母乳更有营养。

专家观点:小儿喂养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母乳喂养,如果母乳条件好、奶水足,就要保证母乳喂养,米汤可以作为补充,但不能给宝宝喝得太多。因为米汤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100毫升米汤中含有10克左右的糖,如果用米汤代替奶来喂养宝宝,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误区3: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有的老年人认为宝宝两到三个月就可加辅食,这样长得更快。

专家观点:添加辅食,是帮助婴儿进行食物品种转移的过程,使以乳类为主食的乳儿,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的幼儿。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按照月龄大小和实际需要来添加。2-3个月可以添加鱼肝油,5-6个月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可添加鱼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可添加稠粥、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1、由少量到多量,2、由单一到多种,3、由粗到细,4、由软到硬。

误区4:多给宝宝喂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大多老年人认为菜水比白水好,把食物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让宝宝喝下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应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误区5:宝宝不长牙就不能吃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或者晚,5-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黄、米糊等食物,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误区6:宝宝吃大人的饭没事。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成人的口味较重,菜里面放得盐较多,如果让小宝宝经常吃成人饭菜,摄入盐量过大,会影响肾脏功能,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误区7:给宝宝喝甜味的饮料对身体好。

专家观点: 宝宝应该少喝饮料,喝过多的饮料容易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降低消化功能,从而造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所以吃新鲜水果要比喝甜饮料好。

误区8: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长得胖胖的,这样才健康。

专家观点: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吃饱了总比饿着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其实宝宝的营养摄入很容易过量,造成很多肥胖儿,如果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容易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会经常出现不消化、积食的现象,孩子三天两头腹泻、发烧,其实就是吃得太多了,我们不主张饿着,但应该适量。

误区9:要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这样不容易感冒。

专家观点:给孩子穿衣服要讲究季节性,不能一年四季都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包得太严实反倒容易感冒。在此提醒老年人,给孩子穿衣服,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环境温度,天气冷就多穿点,天气热就少穿点。

误区10:宝宝一哭就是饿了,就该喂奶了。

专家观点: 孩子哭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如果是配方奶喂养,主张“定时喂养”。

误区11:宝宝胃口小就是缺乏食欲。

专家观点:宝宝食量大和食量小是有差异的,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妈妈不要以宝宝食量大小来衡量宝宝是否吃得好,有些宝宝虽然胃口小,但生长发育指标正常,宝宝就是健康的。

误区12:既然宝宝不爱吃饭,就让宝宝多吃零食。

专家观点:导致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很多,父母应该与医生好好沟通,尽可能寻找原因,而不要强迫吃饭,或者追着吃饭,更不要给宝宝多吃一些零食,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抑制食欲,导致宝宝更加厌食和喂养困难,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辅食计划时间表

1、6-7个月

六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大多数的宝宝此时开始萌出小牙,并可独自坐立,可以接受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不能随意添加,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在宝宝没有感冒、发烧、便秘、上火的情况下给宝宝添加第一口辅食—高铁大米米粉,不要冲得太浓,让宝宝有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观察三天左右,看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喜欢吃,并且没有任何异常,可以逐渐依次添加其他辅食,6-7个月的宝宝可以吃的辅食有土豆泥、胡萝卜泥、南瓜泥、娃娃菜泥等等,先添加蔬菜泥,再添加水果泥。注意,这一阶段要将蔬果煮熟后再打成泥,不能给宝宝吃生的。

2、7-9个月

这一阶段的宝宝肠胃对辅食的适应能力增强,而且宝宝很喜欢用手拿捏食物吃,家长们可以将宝宝的双手洗干净,把煮熟后的蔬菜水果让宝宝用手拿着吃,此时可以添加的辅食种类也是越来越多,红薯、菜花、苹果、梨等都可以,非常细小的小果粒是可以让宝宝尝试的。

妈妈们要注意,有些辅食可以放入料理机中搅碎,有些只能用勺子碾碎给宝宝吃,例如土豆、红薯等等,这些如果放入料理机搅碎,食物会变得更加黏稠,反而不利于宝宝的咀嚼和吞咽,很容易粘在上膛、堵塞咽喉。

3、9-12个月

九个月以后的宝宝,辅食添加可以选择一些半固体的食物了,例如一小块软饼干、碎肉末等等,这一阶段宝宝喜欢自己用手抓着吃,这是宝宝自主进食的一个学习阶段,家长们可以减少喂饭的次数,让宝宝多多尝试自主进食。可以逐渐添加猪肉、牛肉、玉米、豆腐、燕麦、鸡蛋等等食品。可以开始让宝宝用吸管杯或杯子喝水。

妈妈们注意,此时仍然不能给宝宝吃盐,以免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糖分也要少添加,摄入过多糖,会导致宝宝厌食挑食。

4、12-18个月

十二个月以后,宝宝的饮食基本上可以逐渐向正常的家庭饮食靠拢了,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与家人吃同样的饭菜,还是要少盐少糖为主,可以让宝宝学习自己用勺子或筷子吃饭,当然,最开始宝宝肯定是会浪费一些,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自主进食习惯要让孩子养成。

相关推荐

孩子补钙避开这些误区

误区1、喜欢孩子选择带甜味的钙剂补钙 大部分婴幼儿钙剂是都是甜甜的,因为孩子都很喜欢甜的东西,为的是孩子更容易接受,但是此举会正处于味蕾发育期的宝宝产生对饮食的偏好。因为婴幼儿味蕾娇嫩,记忆性极强,过早接触酸酸甜甜口味的钙剂会宝宝放弃喝母乳和白水。因此,应该选择淡口味且接近母乳的钙。 误区2、补钙同时多进食蔬菜,有助于钙质吸收 儿童的饮食需要平衡,但需要注意的是,钙和纤维素很容易混合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过量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抑制钙的吸收。此外,牛奶和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两者都是钙质补充

宝宝喜欢什么辅食

1.可以开始添加含蛋白质的食物了,如蛋黄、鱼、肉、豆腐等。切记,此时不能喂蛋白,以免造成宝宝过敏。 2.给宝宝辅食,要以流食或者是糊状食物为主,这样方便宝宝食用以及咀嚼。 3.五谷根茎类的食物种类,可以增加稀饭、面条、土司面包、馒头等。 4.纤维较粗的蔬果和太油腻、辛辣刺激或筋太多的食物,仍然不适合喂宝宝。 5.喂食前,先试试食物的温度,别烫着宝宝了。妈妈可以做如下食品给宝宝

孩子不喝奶粉应该怎么办

孩子不喝奶粉,这样妈妈们比较着急的,因为不喝奶粉,孩子的营养补充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建议要注意了解一些小技巧帮助解决,都可以把母乳挤进奶瓶当中给宝宝饮用,宝宝逐渐的去适应奶粉。 1、选择合适的奶嘴:虽然再好的奶嘴和妈妈奶的感觉仍会不一样,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奶嘴多煮煮,它变软,可能宝宝会接受一点。 2、看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是不喜欢奶粉的味道:试着挤出母乳在奶瓶里给宝宝,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换一个接近母乳味道的牌子试试。另外可以把奶粉调淡一点或冷一点或热一点

宝宝饮食观念的误区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都很关注的,对于宝宝饮食是都很关注的,宝宝饮食观念也是都关注的,对于宝宝饮食观念的误区也是有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宝宝饮食观念的误区误区1:早餐食谱单一 早餐是儿童摄取所需能量和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日三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每天早餐的儿童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在食用早餐的儿童中,有一半存在安排不科学、食品种类单一、营养成分不均衡的现象,只有3成左右的父母在准备早餐时,注意了营养搭配。 误区2:孩子喜欢这个,我就给他那个 孩子对新的食

家长怎么改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

1、未能及时添加辅食:在婴儿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没有给宝宝适宜的锻炼,使宝宝的咀嚼能力、味觉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 应对方法:从婴儿四个月起,随着月龄的增加,要依据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添加辅食。 2、零食过多:在宝宝添加离乳食品期间,发现了他爱的食物,以后就不断地买回来。餐前零食过多,正餐自然也就不下了。 应对方法:父母一定要了解幼儿营养的知识,还要孩子懂得可乐虽然好喝,但是会长胖;果汁很好喝,但是会阻碍食欲,也容易造成蛀牙。 3、玩玩: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爱饭,

四个宝宝辅食添加误区

可能很多妈妈听说过,添加辅食首选是蛋黄,其实应该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米粉引起宝宝过敏可能性较低,而且比蛋黄容易消化,妈妈们要注意了。下面一起了解四个宝宝辅食添加三大误区,以下错误妈妈们可别再犯哦。 误区一:辅食首选蛋黄 蛋黄营养高,可以给宝宝补充蛋白质和锌,但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最好先给宝宝含铁米粉。米粉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而且含铁的米粉也能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 误区二:给宝宝加盐和调味品 在四个宝宝辅食中不适合添加调味品,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盐,而且在辅食

如何宝宝喜欢蔬菜

妈妈做菜的时候,要讲究烹调技术和方法,要适合宝宝的年龄特点。宝宝年龄太小,牙齿发育不好,咀嚼能力差,做菜时应把菜切得碎些、炖得烂些。注意色彩搭配,平时经常变换花样,引起宝宝的食欲。 在饭前,妈妈可以给宝宝讲解各种菜的营养价值,对身体发育的作用。尽量说得浅显易懂些,抓住宝宝爱聪明、喜欢漂亮的心理,灌输多蔬菜会宝宝变得更聪明、更漂亮的意识。对不愿意菜的宝宝可先他喝菜汤,适应之后逐渐加菜,尽量少盛多添。妈妈对宝宝的点滴进步应及时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每餐以某一种青菜为故事主角,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宝宝

六个月婴儿体重偏轻或可这些原因导致

想要缓解宝宝体重偏轻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知道引发该问题的原因,爸爸妈妈们才能够纠正错误的护理婴儿习惯,正确的护理宝宝宝宝的体重回到标准值。 六个月婴儿体重偏轻之原因解析 1.只进行母乳喂养 有的妈妈觉得自己的母乳量已经足够宝宝饮食,因此到了宝宝六个月的时候,还仅仅提供母乳喂养。 可是正常情况下,宝宝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需要食用一些辅食了。另外除了母乳喂养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婴儿配方奶粉,这样混合式喂养才能够符合宝宝饮食需求。仅仅进行母乳喂养,容易引发孩子体重偏轻的问题。 2.宝宝热量消耗大于摄入 六个

宝宝胃口不好的原因

饮食习惯不好。有些孩子的胃口不好,其实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当宝宝喜欢零食,主食就比较不喜欢了。宝宝喜欢零食,胃口就可能变差了。 天气原因。当天气过于炎热,宝宝觉得很不舒服,食欲也会随着降低。此时孩子的胃口不好,也是需要通过环境的调节,宝宝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中饮食。 当宝宝胃口的比较不好,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宝宝的肠胃消化顺畅,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提高孩子的胃口。按摩的穴位要注意,脾胃的穴位在脚上,可以按摩隐白穴,大都穴以及太白穴。通过按摩,缓解孩子的脾胃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孩子的食欲

辅食添加新妈妈别犯这8个错误

1.妈妈: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宝宝辅食的速度? 营养师:刚开始辅食时,有些宝宝得很快,大约15分钟就可以完。有些宝宝得很慢,每次喂食可能要30~60分钟,妈妈伤透脑筋。 饿了或口感好自然得快 其实,宝宝辅食的速度,并不是由妈妈来决定的。如果宝宝已经很饿或者辅食很好宝宝自然就会得比较急或比较快。但是,如果妈妈准备的辅食口感不好、不容易吞咽或者宝宝并不是很饿,可能就会得比较慢。 提前30分钟喂食 如果妈妈不希望宝宝得太急,可以比平常喂食的时间再提前30分钟宝宝用餐。如果宝宝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