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推拿取穴方解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推拿取穴方解

抹任脉以通经气;摩少腹则温经散寒,消瘀止痛;抹法与摩法在此同用,还能调任脉,和气血,用以治疗痛经;推并按揉关元,气海可补虚扶正;膈俞为血会,乃治血病之要穴,与血海同用,更可活血养血;按揉八髎有调胞脉气血之功,擦之则温通之效更著;三阴交乃治妇科病之主穴,拿揉则能行气活血。

中医推拿的基本介绍

推拿通常就是指,医者将自己的双手作用在病患的体表疼痛的地方,运用一系列的推、拿、摩、捏和拍等多种手法,最终达到疏通经络和缓解疼痛的目的。推拿手法一般来说适用于老年人、青年和儿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自我保健方法。

古代称推拿为按摩、按乔,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推拿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隋唐时期,甚至出现了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位。

理论依据

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在人体内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络肢体皮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起着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的作用。如果气血循经顺利运行。那么人自然身体健康,如果气血运行受阻,人就产生疾病。推拿疗法就是能够使经络畅通阴阳平衡,从而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推拿发展到当今,具体的名门各派有几百家。进而导致五花八门的手法的出现,但基本的要求都是动作要具备有力、均匀和深透的特点。而追宗到推拿的溯源,所有推拿的手法都来自于同一渊源。

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

选取穴位和部位

伤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为输,局部取穴,因为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病变,其症状表现部位大多即是病变部位的区域,但如果急性损伤,局部疼痛肿胀剧烈,就应该:先选取邻近的穴位和部位进行手法操作,待病情稍有缓解,再在局部操作。

内妇科疾患,需重视循经取穴和随症取穴,并且又可根据内脏传入神经与体躯传入神经的相互关联,在体表部位选取手法刺激点;小儿推拿取穴,不外乎按照伤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的不同范围而选部位的深浅以及不同的疾病而决定。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强壮的话,操作部位建议选在腰臀四肢,如果是运动器官损伤等病症,建议医者的手法刺激量可以适当的加大。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弱,尤其是小儿患者,操作手法刺激量就要求小一点。

中医推拿一般手法

1.按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面部推拿

2.摩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

3.推

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

4.拿

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捍起,随后又放下。

5.揉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

肘部推拿

6.搓

用单手或双手搓擦肢体。

7.掐

用手指使劲压穴位。

8.点

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9.叩

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病因病机

1.气滞血瘀: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运受阻,冲任失调,血瘀气滞而痛。

2.寒湿凝滞:经期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坐卧湿地,寒邪内侵,湿凝于中,寒湿阻滞,血脉不通而致经行腹痛。

3.气血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气血亏损,元气未复,气虚血少,无以运行,经脉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经行疼痛。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推拿治疗以通调气血为主,因气滞血瘀者,以行气活血为主;因寒湿凝滞而痛者,以温经化瘀为主;因气血不足而致痛经者,以温补为主。

痛经推拿取穴和部位

气海,关元,肾俞,肝俞,脾俞,膈俞,八髎,血海,三阴交等穴。

推拿方法:患者仰卧,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揉摩膻中至中极,继而摩少腹部(顺摩约5分钟或更长时间),再用一指禅推拿法施于气海,关元,中极,往返推2-3遍;按揉气海,关元,拿揉血海,三阴交,然后患者换俯卧位,推拿者利于一侧,按揉肝俞,脾俞,膈俞,肾俞与八髎主穴(亦可用㨰法),擦八髎及腰骶部。

推拿方解:抹任脉以通经气;摩少腹则温经散寒,消瘀止痛;抹法与摩法在此同用,还能调任脉,和气血,用以治疗痛经;推并按揉关元,气海可补虚扶正;膈俞为血会,乃治血病之要穴,与血海同用,更可活血养血;按揉八髎有调胞脉气血之功,擦之则温通之效更著;三阴交乃治妇科病之主穴,拿揉则能行气活血。

推拿对痛经有用吗 推拿治疗痛经常用手法

1.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在小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抚摩150次。

2.以手掌小鱼际部位,揉关元,气海穴约2分钟。

3.双手搓热,交替搓擦肾俞,命门穴,待发热后1分钟,移至骶部搓擦2分钟。

4.用食指点揉三阴交,足三里穴各1分钟。

痛经如何推拿 痛经推拿治疗原则

痛经推拿治疗以通调气血为主,因气滞血瘀者,以行气活血为主;因寒湿凝滞而痛者,以温经化瘀为主;因气血不足而致痛经者,以温补为主。

痛经推拿取穴和部位

气海,关元,肾俞,肝俞,脾俞,膈俞,八髎,血海,三阴交等穴。

推拿方法:患者仰卧,推拿者坐于右侧,先揉摩膻中至中极,继而摩少腹部(顺摩约5分钟或更长时间),再用一指禅推拿法施于气海,关元,中极,往返推2-3遍;按揉气海,关元,拿揉血海,三阴交,然后患者换俯卧位,推拿者利于一侧,按揉肝俞,脾俞,膈俞,肾俞与八髎主穴(亦可用㨰法),擦八髎及腰骶部。

推拿哪个部位治痛经 痛经推拿注意事项

1.推拿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7-10天时开始,而月经来潮后便停止治疗,待第2次月经来潮前7-10天再进行推拿。

2.腹痛剧烈时,应先点按肝俞,膈俞等穴,待疼痛缓解后再进行腹部操作。

3.经期注意保暖,切勿受凉,注意经期卫生。

4.经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暴躁,忧郁。

6.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医推拿治病的基本原则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则。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

就推拿临床具体而言,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部位,病变部位是本。

如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部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则是本,治本就要首先解除神经根或脊髓的受压,不解除受压,只在下肢使用手法,舍本求末,徒劳无效。

有些疾病,虽然推拿的作用不能及本,只能治标,但不了解本,治标也是盲目的。如骨折发生疼痛肿胀,在对位固定后,动静结合,适当地施以推拿手法,可帮助消肿止痛,恢复功能,可是在未明确疼痛肿胀是骨折造成的情况下,草率推拿,就会贻误病情,加重损伤。

所以,尽管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有其局限性,治病中还必须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则。

选取穴位和部位

伤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为输,局部取穴,因为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病变,其症状表现部位大多即是病变部位的区域。

但如果急性损伤,局部疼痛肿胀剧烈,就应该:先选取邻近的穴位和部位进行手法操作,待病情稍有缓解,再在局部操作;内妇科疾患,需重视循经取穴和随症取穴,并且又可根据内脏传入神经与体躯传入神经的相互关联,在体表部位选取手法刺激点;小儿推拿取穴,不外乎按照伤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的不同范围而选部位的深浅以及不同的疾病而决定。

一般情况下,如患者体质强,操作部位在腰臀四肢,病变部位在深层,运动器官的陈旧性损伤等,手法刺激量较大;患者体质弱,小儿患者,操作部位在头面胸腹,病变部位在浅层,运动器官的急性损伤及内妇科疾患,手法刺激量较小。

相关推荐

位丰胸的最佳方法

神封:改善母乳 封位在胸口的两侧,在介于胸口正中与乳头之间,距胸中行各5厘米处。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推拿。对于有母乳分泌不足、心脏病、胸闷咳嗽的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改善。 少泽:打通乳腺 少泽位在小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地方,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面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推拿,其它功效有改善产后乳汁过少、乳腺炎、中风昏迷,达到丰胸、促进乳腺畅通。 乳中:胸部坚挺 乳中位在于乳头的中心,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做圈状推拿,其它功效有改善性冷感,月经调理。这种方法可以使胸部更坚挺。 期

腰痛推拿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致腰痛

疗原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通经止痛。 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腰骶部,臀部,下肢部。 推拿方法: 1.患者俯卧位,推拿者用㨰法,按揉法于腰臀部及患侧下肢部,反复操作3-5遍。以放松肌肉,缓肌痉挛。 2.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按揉患者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阿是,每半分钟。 3.推拿者用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向下按压腰部,由轻到重,逐渐加压,然后放松,反复数次。 5.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推拿者面对患者站立,一手按肩前,另一手

宝宝胃疼怎么推拿

宝宝胃疼可以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消导摩腹法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用双手掌微屈,紧贴小儿腹壁,先沿正中任脉及两侧足阳明胃经,连推带摩由上腹推摩至丹田部,每次均由上向下进行,用力宜稍沉,但勿使过重,每日进行2遍,每遍上下推摩20次。 作用: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运化不健,食积而致之胃疼,腹胀诸症,亦可用于通导大便。 温通摩腹法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双手合掌,互相摩擦,然后用右手掌紧贴患儿腹壁,左手按于右手被上,以掌心着力,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

推拿有什么特点

推拿(Tuina),中医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疗。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

急性腰扭伤怎么推拿

急性腰扭伤简易推拿方法 1.患者俯卧位,按揉患者脊柱两侧肌肉。 2.点压腰椎两侧夹脊。 3.斜板腰部。 4.两手手掌重叠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压腰部。 急性腰扭伤推拿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络,也是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阳维脉,主要具有清热泻火,通经活络的功效。 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尖掐按位,力度不宜过重,每次3分钟。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具有强腰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疗腘筋缓急,腰腿疼,半身不遂及坐骨神经痛,脑卒

腰扭伤了推拿有用吗

腰扭伤了推拿有一定的疗效果。 通过适当的推拿,可以帮助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痉止痛。从而起到缓疼痛的作用。 腰扭伤推拿操作手法 先拿肩井,按天宗分别按揉之,再自大椎直至骶尾部推至;用八字推法,夹脊与沿膀胱经第1,2侧线分别自大杼推至骶部;按揉,分抹膀胱经诸俞(从上至下依次),按揉肾俞,腰骶部,摇腰,扳腰部(后伸斜扳);推腰部两侧并按揉环跳,阿是;然后患者仰卧,推拿者拿委中,做两下肢屈膝屈髋的被动活动。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每约2分钟。 3.患者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疗。 4.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

面瘫的中医辨证

面瘫是临床上比较难的疾病之一,临床医生对面瘫的研究也较多。中医针灸在疗面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手法和针法方面都有相应的疗法则,正确应用能够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针灸的位有地仓、承泣、颊车、太阳、阳白、鱼腰、患侧合谷、风池,以及头针等,针刺可采疗法。一般在针刺过程中不用电针,当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的表现后,留针大约20~30分钟。 手法也就是推拿,其与针刺的位基本相同。手法上一般会在双侧面部轻柔地按摩与推拿,重点按摩的部位是患侧,推拿

推拿对咳嗽有效果吗 燥热咳嗽推拿

燥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口干烦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疗疏风清热,润肺止咳。 推拿手法:患者俯卧位,施术者先在患者膀胱经背腧上寻找压痛敏感点,用指揉法及点按法,操作2分钟左右,得气为度,配以按肺俞,拿肩井及拿风池,疏散太阳经表邪;患者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施术于天突,膻中,中府,气户,屋翳等,每1分钟,得气为度,以宣肺止咳,一指禅推或指揉人迎,5-10分钟,至咽干,咽痛明显缓,以清咽润喉。

推拿可以疗什么病 推拿病的作用

推拿具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位,痛点,并通过经络的连属与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达到疗疾病的目的。 如:按揉脾俞,胃俞可调理脾胃,缓肠胃痉挛,止腹痛。一指禅推法在肺俞,肩中俞上操作能调理肺气,止咳平喘。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期的作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如搓摩胁肋可疏肝理气而使胁肋胀痛缓;掐按合谷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