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枕大神经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常因风寒、感冒引起,也可因颈部外伤、增生性颈椎病等颈椎病变所致有的病因不时确。
枕大神经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病人不敢转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查体可见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c2-3)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
枕大神经痛应该做哪些检查?
1.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
2.头、颈mri可正常。
3.肌电图。
枕大神经痛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体征不难与相近部位的疼痛相鉴别。如器质性病变引起可用影像学帮助鉴别诊断。
头晕头痛可能是枕大神经痛
“左侧头时不时地就会一跳一跳地痛,还有点头晕、恶心,睡一宿觉第二天症状就消失了,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突然出现,我这是颈椎病引起的还是患上脑梗了?”进入冬季,偏头痛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光顾35岁的张女士,虽然去医院做了一大堆头部核磁、CT检查,但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最多就是有点轻度的颈椎退变。
那么没来由的头痛是如何引起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叶启彬教授提醒,头晕有一种常见原因就是枕大神经痛。这种头晕常同时合并有后脑勺发沉、偏头痛、眼睛发懵、好像睡不醒,严重时伴有恶心、天旋地转、不敢转头等。
枕大神经痛多半是由于长期低头造成的,多数患者都有枕头过高或者白天长时间低头看电脑、手机、打牌等习惯;头痛偏侧,且是由后向前散发的头痛;多数的枕大神经痛早晨重,活动一天后可以缓解;在大概风池穴的位置,用拇指按压,头痛的一侧会有压痛,而没有头痛那一侧就没有压痛。
枕大神经痛怎么办
1.消除淤血水肿,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疼痛明显者可用扶它林25mg 每日3次,饭前15分钟口服,或晚上加用0.2的卡马西平口服。局部用法:斯通乳胶或风油精按摩枕外粗隆的骨隆起的地方,按摩后,头颈部会立刻觉得很轻松,眼睛马上发亮。斜方肌腱、提肩岬肌下方都附着在肩胛骨内上角(上图打×处)和同侧肱三头肌肩岬止点(腋窝打×处),这两点常同时患病, 可同时在打×处粘贴麝香壮骨膏。
2.封闭治疗 如1%~2%奴佛卡因或利多卡因2ml,加得宝松1ml在枕外粗隆骨隆处封闭,症状可立刻缓解。但易复发。
3.枕大神经痛的运动医疗体操,可增强颈部肌肉,改善颈椎的稳定性,是治疗和防止反复发作的根本措施。通过颈部放松性运动,可促进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同时可增强颈部肌肉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抵抗天气变化、湿冷等对人体的刺激,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做椅子操是易行、有效的方法。
椅子操——颈、腰脊椎伸展运动1.坐在一个牢固的椅子上,臀部紧贴椅背,张开上臂向后伸展脊柱,头颈后伸。
2.当肩背部贴靠椅背时,头颈部的肌肉继续收缩后伸。同时用力扩胸两次。上述动作主要锻炼治疗肩背疼。头颈后伸要很轻柔、缓慢伸展(一分钟做8~10下),再慢慢向前弯腰放松, 这样来回做。每天做2~3次,每次20~30分钟。累了可以小憩一会儿,白领每工作一小时,锻炼5分钟。
左耳疼的原因
耳朵后面神经痛是指以一侧耳颞部发作性头痛,并伴有皮肤潮红,出汗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
典型表现为一侧耳颞部发作性疼痛伴有皮肤潮红, 多汗,且发作常与进食有关.疼痛为发作性灼痛,主要位于一侧外耳道前壁及深部,耳前,下颌关节及颞部,严重时可向该侧下颌及颈部放射痛.疼痛常由进食活动引起,尤其是在进用刺激性或坚硬食物时易发生,但亦可在夜间,空气闷热,情绪过度激动时发生.发作期间常伴有耳颞神经分布区内皮肤潮红,多汗,该侧唾液分泌增多及颞浅动脉搏动增强.在外耳道与下颌关节突之间常有显著压痛,偶尔触压该处可引起疼痛发作.
其实对于耳朵后面神经痛得重视,耳后是许多神经,最常见的是迷走神经耳支,三叉神经,都会造成疼痛。
如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脑血管病,颈椎病,中耳炎,饮酒和吸烟,感冒都可能诱发。所以要找到原因指导下的治疗。
枕大神经痛是怎么回事
1.枕大神经在浅出斜方肌腱膜处受到卡压
2.肌肉收缩而产生的神经压迫症状,肌内段穿行于头半棘肌、头最长肌之间时;
3.枕大神经周围组织的综合作用导致枕大神经痛。
有学者研究颈神经后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时认为枕大神经在穿过头半棘肌和头最长肌之间的腱性组织和穿出上项线处的骨纤维孔时,易受痉挛的肌肉或腱膜的卡压,认为该特征是临床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
也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枕大神经肌肉段起始部分有纤维间隔包绕易形成卡压,筋膜内段在斜方肌腱膜下与深筋膜之间纤维入管道中穿行易引起卡压,穿出上项线处骨纤维孔时最易被痉挛的肌肉或腱膜卡压。认为该特征为临床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颈部活动时,活动区和固定区交界处的神经处“扭折”状态,浅出点腱膜组织对神经的固定作用,可加重对神经的“卡压”。在局部受到损伤、瘢痕、粘连及肿大淋巴结压迫等因素下,易致枕大神经痛。指出解除枕大神经行程中的压迫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关键。由于颈椎活动频繁,可使神经在关节肌肉韧带等走行转折处或骨纤维孔、纤维管道内受到长期的慢性刺激,而产生慢性水肿,纤维化及华勒氏变性等病理改变,并通过轴浆流的改变引起末梢效应器和中枢神经元的病理损伤。最新研究显示感觉神经轴突的异常电活动和临床症状存在明显平行关系,各种末梢感受器脱髓鞘产生的后放电是疼痛产生的病理学基础。
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神经痛
神经痛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不经常见到,或者说很多是神经痛的症状被我们忽略了,因为大家对神经痛了解的还是很少的,神经痛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神经痛。
周围神经性痛
1、三叉神经痛:常见于炎性浸润、动脉粥样硬化压迫以及桥小脑角肿瘤、鼻咽癌、三叉神经节肿瘤、脊索瘤、多发性硬化等。
2、蝶腭神经节痛、翼管神经痛、膝状神经节痛:见于副鼻窦炎、蝶窦炎、筛窦炎、鼻腔结构变形、鼻中隔弯曲因机械性压迫中鼻甲、颅底骨折、转移癌、带状疱诊病毒感染等。
3、枕大神经痛:常见于神经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疟疾、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病,酒精、铅中毒,枕部、颈部外伤,颈椎病、类风湿性脊椎炎或转移癌,颅底凹入症、枕大孔狭窄、寰枕融合、寰枢脱位、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小脑扁桃体下疝,椎管内肿瘤、枕大孔区肿瘤、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椎半脱位、颈肌损伤等。
4、肋间神经痛:常见于感染性和中毒性神经根炎、胸膜炎、慢性肺炎、主动脉瘤、二尖瓣狭窄、胸腔器官病变、胸椎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脊髓瘤、脊髓炎症等脊柱病变,肋骨瘤、肋骨骨折、骨痂、带状疱疹。
5、颈肩臂神经痛、臂丛神经炎:常见于颈椎骨关节病、颈部肿物、肿瘤、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斑诊伤寒流及疟疾等感染,受寒、接种异种血清疫苗。
6、尺神经痛、正中神经痛和股外侧皮神经痛见于神经炎、外伤、局部的炎症及压迫性病变。
7、股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见于神经根病变如肿物压迫,腰椎间盘突出、肿瘤、炎症等疾病。
8、尾骨痛 :见于外伤、骨折等。
9、灼性神经痛:见于外伤如刀割伤、挤压伤、重击伤、尤其是火器伤,化学性损伤、感染等。
10、带状疱疹:病因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
中枢性疼痛
1、脊髓痛:
1后角痛多见于外伤、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2脊髓后索性痛见于多发性硬化、脊髓痨等。
3脊髓丘脑束痛以脊髓空洞症多见。
2、丘脑痛:丘脑痛以脑血管病变、肿瘤多见。
3、脑桥、延髓痛:见于脑血管病,肿瘤、多发性硬化等。
4、大脑皮质痛:大脑皮质痛少见,一般为肿瘤、血管病等。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引起神经痛的原因还是很多的,也比较复杂,我们需要先判断清楚是哪些原因引起的神经痛,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除此之外,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一定不能忽视了神经痛,不知道原因的疼痛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枕大神经痛是什么病
枕大神经痛指枕大神经分布范围内(后枕部) 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也可以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 性加剧,疼痛多为跳痛、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随着颈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连接各个颈椎的 小关节、钩椎关节以及其他结构的正常关系也发生 改变,从颈椎发出的颈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绕过颈椎 小关节柱,造成颈肩部疼痛,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 颈椎小关节源性颈肩痛。
什么是枕神经痛
枕神经痛是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枕下神经 和第3枕神经痛的总称。广义的枕部是指四对枕神 经的分布区,即顶结节以下、两侧耳根后、下倾角 水平向后的连线间;狭义的枕部指的就是枕骨的鳞 部。枕小神经是颈丛的分支,纯感觉,为第2、3 颈神经的前支,感觉成分主干分布于乳突区和枕外 侧区的皮肤;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的分支,主要 是运动成分,也有少量感觉成分。枕神经痛常由受 凉、潮湿、劳累、不良姿势的睡眠等因素诱发。枕 神经痛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兼含项部的 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患者不敢转 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耳顶线以下至发际 处有痛觉过敏或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