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巨厥穴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巨厥穴
位置:胸骨下端再下2寸处,位于身体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向下按压0.5寸,浅按5秒至有酸感后休息五分钟再继续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调理心脏气血,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对神经性心悸亢进,心脏瓣膜障碍来说,巨厥穴是特效穴。
冠心病心律失常胸椎附近有良方
无论是从中医角度,还是从西医角度,心脏不健康往往与胸椎不好有关,从而诱发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这两类病目前发病率很高,冠心病患者常有心脏突然跳动或心跳似乎暂停的感觉,头晕,全身乏力;心律失常患者多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对于这两种病症,可以采用简单易行的穴位按压治疗,主要靠胸椎附近的心俞穴、厥阴俞穴、膻中穴和巨阙穴。具体的指压点按方法为:请家人帮忙,用大拇指或中指与食指,点揉按压患者心俞穴、厥阴俞穴以及背部胸椎l~5节附近的压痛点,每穴位约5~10分钟;然后,摩揉膻中穴和巨阙穴。若病情较重,可辅以局部热敷或艾灸治疗,以局部皮肤微红、深层微有热感为度。
帮你找穴位
心俞穴:脊柱,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厥阴俞穴:脊柱,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膻中穴: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巨阙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处。
此外,除了指压点按上述四大主穴外,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还可在每晚睡前双手自上而下推拿按摩脊柱两侧的膀胱经10分钟左右;或用按摩棒轻轻拍打,力度以能够渗透到疼痛局部为度,叩击30~60下。这样在呵护心脏的同时,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贴心枕边语:
很少运动的女性应该在午休时出去散散步,用爬楼梯来代替坐电梯。若有闲暇时间更应尽量出去多运动。这对养护心脏及其他脏腑,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大有帮助
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
部分病人有哮喘症状,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病人的体质减弱,免疫力逐渐下降,遇寒冷天气或天气变化,容易患感冒,而感冒又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虽然不乏控制感染的药物,但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和合并病毒感染,疗效虽有,却不够彻底。
长期坚持穴位按摩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的疗效。
1 头部按摩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
[按摩手法]
①用双手中指指腹点按左右迎香穴各50-100次。
②用右手拇指指腹点按上星、百会、百劳各50—100次。
③用双手拇指指腹部抹桥弓20-30次。
④揉捏对屏尖6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⑤棒点耳部肺穴、气管穴各5分钟,频率每分钟120次,力度适中。
2 手部按摩
[有效穴位]太渊、鱼际、合谷、孔最等。
[按摩手法]以上穴位每天点按50—100次,每天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平复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摩1次,并做适当的身体锻炼。
[有效反射区]肺、支气管、心、脾、鼻、咽喉、胸椎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①肺、支气管反射区每次各推压20—30次。
②心、脾、胸椎、咽喉反射区每次各按揉20—30次。
3 跳部按摩
[有效穴位]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
[按摩手法]以上穴位每天点按50-100次,每天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平复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摩1次,并做适当的身体锻炼。
[有效反射区]肺、支气管、心、脾、气管、咽喉、胸部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①肺、支气管反射区每次各推压30-50次。
②气管、咽喉反射区每次各按揉30-50次。
③甲状旁腺、心、脾反射区每次各按揉30次。
④胸部淋巴结反射区每次刮压30-50次。
⑤胸部反射区每次各推压30次。
4 躯干部按摩
[有效穴位]中府、膻中、巨阙、肓俞、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志室等穴位。
[按摩手法]
①按压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志室各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佳。
②按揉中府、膻中、巨阙、肓俞各50次,力度轻柔。
肺俞穴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穴,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吐血、胸部痛很有效;中府是治疗气喘、呼吸困难的特效穴,对咳嗽也有效;手部的侠白穴位于肺经,对胸闷、咳嗽、咳痰、心悸、气虚等很有效。以上穴位可反复按揉,多按摩几次。
5 生活注意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戒除烟酒。
②避免胸背部受寒,冷天外出应戴口罩。
③居处要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勿去潮湿阴暗之所。
④急性发作或发热不退者,应到医院治疗。
冠心病该怎么办
冠心病除了采用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外,按摩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医生或患者家属如能正确地施行按、压、揉、推、拿等手法,同样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穴位和按摩手法简介如下:
(1)点按内关穴。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旁络三焦,其经络循行路线起于乳旁,外走上臂内侧,下行至中指指端。中医学认为,心经为本经,心包络经则与心经互相联络,心脏有邪,心包络直受其过,若心脏有病,可以反映于心包络经,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脏病。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2)揉灵道穴,灵道为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位于小指内侧腕关节上1寸(指中医的同身寸法)处。有人发现,约91%的冠心病患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的压痛。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3)选穴膻中或背部两侧膀胱经之肺俞、心俞、厥阴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禅点按法,每次15分钟,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强心药及其他药物。治疗一疗程后随访观察30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结果,胸痛心悸、气短乏力、阵发性呼吸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循经穴位,以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心俞穴,均有较为敏感的压痛点,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气血,强心止痛的效果。特别是重按内关穴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危急状态,及时救治病人有重要意义。
怎么打通冲脉 按摩法
冲脉起于会阴终于幽门,计13穴,左右共25穴,可通过按摩以下穴位来打通冲脉:
1、会阴:其部位在会阴部正中,男子当阴囊与肛门之间,女子当肛门与阴唇后联合之间。
2、气冲:其部位在脐下5寸,曲骨穴旁开2寸当腹股沟上方,股动脉内侧。
3、横骨:其部位在曲骨穴旁开5分处。
4、大赫:其部位在中极穴旁开5分处。
5、气穴:其部位在关元穴旁开5分处。
6、四海:其部位在石门穴旁开5分处。
7、中注:其部位在阴交穴旁开5分处。
8、肓俞:其部位在脐中穴旁开5分处。
9、商曲:其部位在上.脘穴旁开5分处。
10、石关:其部位在建里穴旁开5分处。
11、阴部:其部位在中脘穴旁开5分处。
12、通谷(腹):其部位在上脘穴旁开5分处。
13、幽门:其部位在巨厥穴旁开5分处。
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腹按压或按揉穴位,如保健按摩每周两次,每次5分钟;治疗每天按摩,每次3分钟。
暴食后多久变成脂肪 吃撑了按摩哪里消化快
巨阙位于上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鸠尾下1寸处,用手指指腹短,按揉腹部的巨厥约2分钟,可安神宁心,理气消食。
取坐位,含胸拔背,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全身放松,气息调和,静坐1-2分钟。或取仰卧位,以掌摩法作用于腹部,按胃脘部-上腹-肚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顺序按摩,可调整胃肠功能,促进消化与吸收。
中脘穴为任脉腧穴,胃的募穴,是治疗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要穴,有健脾和胃,理气祛湿的功能,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便秘等症,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只需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并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中脘穴5分钟,力度适中,至有发热感为度即可。
按摩心脏最好的部位 伏兔穴
伏兔穴是一个比较容易找到的穴位,它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伏兔穴。对于有心跳速度很快,心慌等症状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补养心血的功效,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多按摩按摩此穴位,来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按摩心脏最好的部位 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经常用到的穴位,对于心脏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内关穴在我们的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是同身寸,大约是我们的两横指的宽度。所以在碗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就是内关穴。按摩此穴位对于心脏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对于有心慌、胸闷、胸痛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在我们没有事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按摩此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按摩此穴的方法比较简单,直接用拇指按揉该穴位,力度适中即可,平时保健按摩2-3次,每次按摩5-10分钟即可起到保健心脏的作用。
按摩哪里对肝脏有益
肝俞柔肝养血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站立,双手放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肝主疏泄,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再者肝俞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气机正常。
章门疏肝理气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站姿,双手大拇指置于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屈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胀痛感为宜,按摩时间1-3分钟。
按摩功效:利气,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章门是脏会穴,统主五脏疾病。按摩章门能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期门疏肝活血
期门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环状按摩,持续2分钟。
按摩功效: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肝脏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肝失疏泄,体内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可见便秘,口臭等病症,刺激本穴可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太冲平泄肝热
太冲在正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坐位,两腿并拢屈曲,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按摩时间3-5分钟,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侧穴位。
按摩功效: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太冲”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按摩太冲能泄肝经湿热,柔肝养肝。
眩晕按摩哪个部位
按揉双内关
内关即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之间,按摩者用拇指端按摩内关穴,左右交替,按摩时先轻后重,直至有酸胀,麻木感后,再按压五分钟,直到呕吐为止。
指压,按摩双风池穴
风池穴为颈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大筋外侧凹陷处穴位。
按摩者用拇指食指指尖扣住双侧风池穴,指压后按摩2分钟,便会头脑清醒,解除眩晕。
指压,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后发际正中上7寸,相当于头顶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按摩时,范围要遍及后劲部,肩膀等区域内。
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眩晕时不要用按压方法按揉头部。
按摩心俞穴
用食指和中指按压心俞的左右穴位,可以治疗因血液循环不良所引起的眩晕症状。
心俞穴位于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第3胸椎棘突,再向下数两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处。
按摩厥阴俞穴
取俯卧位,用拇指稍加力按压厥阴俞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眩晕症状。
厥阴俞位于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为第3胸椎棘突,向下数一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处。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神门穴
位置:伸手,掌心向上,小指与无名指侧。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至有酸感,休息5秒继续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神门穴是精气神的“神”之进入处,神门穴通畅则心静神宁,同时该穴位还是治疗心脏病的要穴,有调节内脏器官的作用。在心悸,心脏不适的时候,按压该穴位能减轻痛苦。
眩晕按摩哪个部位图解 按摩厥阴俞穴
取俯卧位,用拇指稍加力按压厥阴俞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眩晕症状。
厥阴俞位于两侧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为第3胸椎棘突,向下数一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按摩治疗
冠心病除了采用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外,按摩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医生或患者家属如能正确地施行按、压、揉、推、拿等手法,同样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穴位和按摩手法简介如下:
(1)点按内关穴。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旁络三焦,其经络循行路线起于乳旁,外走上臂内侧,下行至中指指端。中医学认为,心经为本经,心包络经则与心经互相联络,心脏有邪,心包络直受其过,若心脏有病,可以反映于心包络经,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重要合穴,所以能治冠心病等心脏病。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2)揉灵道穴,灵道为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位于小指内侧腕关节上1寸(指中医的同身寸法)处。有人发现,约91%的冠心病患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的压痛。冠心病犯病时,可用拇指先轻揉灵道穴1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揉1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2~3天,可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揉按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亦有改善。
(3)选穴膻中或背部两侧膀胱经之肺俞、心俞、厥阴俞等穴,用拇指作按揉法,腕推法,一指禅点按法,每次15分钟,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强心药及其他药物。治疗一疗程后随访观察30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者,结果,胸痛心悸、气短乏力、阵发性呼吸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冠心病患者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循经穴位,以前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心俞穴,均有较为敏感的压痛点,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气血,强心止痛的效果。特别是重按内关穴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危急状态,及时救治病人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