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衰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衰对人的危害很大,是由心脏病变或长期心室负荷过重导致的心脏疾病,患上疾病后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治疗,因此掌握心衰的治疗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1、整体思维,平衡脏腑阴阳:心衰病位在心,“五脏相关”,它脏与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既可成为心衰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反之又可因心衰致他脏功能失调或损害。治疗心衰必须调补五脏之气血阴阳,不可局限于治心。我对心衰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采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心衰合并低血压、肾脏灌注不佳者,采用温肾健脾法;对容易外感的心衰患者,采用补肺益卫法调理;对心衰缓解期适当运用补肾护心法,对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心衰复发。
2、因人制宜,注重个体差异:心衰成因及诱因多样,个体差异非常大,常需要评估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期,其治疗方案也常常需要改变。
3、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心衰常常伴有诸多其他症状,如口干口苦、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胀、腰膝酸软等,西药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许多心衰患者因忧虑病情而导致抑郁焦虑,出现失眠、精神压抑、出汗等,这些又严重影响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症状是首要。
4、增强体质,预防心衰复发:感染是心衰复发的最常见诱因,如何预防感染发生,是一个困难而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心衰患者多数年龄较大,生病后容易情绪低落,不敢进行身体锻炼,消化功能减退等等原因,体质弱,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
5、减少药毒,降低患者死亡: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肺部感染等,由于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增加细菌耐药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导致西医治疗效果较差。通过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可减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性心衰怎么办
1.及早控制血压
早期降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要任务,应考虑SBP目标值<140mmHg。
2.逆转LVH的重要性
Framinghan心脏研究通过长期随访已经证实LVH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下降。逆转LVH包括非药物治疗:优化生活方式,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限酒;减少某些交感活性激素,如儿茶酚胺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应激状态等。降压药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可能预防LVH及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3.心衰治疗
心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死亡率就很高,因此要加强对早期无症状心衰(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功能减退)的防治。对于收缩性心衰,建议使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RB和/或醛固酮抑制剂,减少死亡率及住院率。对于舒张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高血压患者,至今尚无证据显示降压治疗或者任何降压药物是有益的。然而,对于这些患者以及高血压合并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应考虑将SBP降至140mmHg以下。
4.合并冠心病的治疗
有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但血压水平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血压水平在很大范围内与冠心病风险相关,SBP>140mmHg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急剧升高。
心功能衰竭要如何治疗
1、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心衰病人必须在医生的咨询支持、教育下戒烟、限盐、限水、限制摄入热卡过量。许多心衰的临床表现来自对外周循环的反应和肌肉代谢的改变。进行康复锻炼的病人能够有明显的进步。虽然没有过硬的资料提示康复锻炼延长寿命,但它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2、充分地处理血液动力学:心衰要怎么治疗?已有大量资料说明,降低后负荷,使心室的每搏量重新分布,由二尖瓣返流变为直接的心输出量,其作用如药物二尖瓣成形术。因此,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达到脑供血、活动及排尿所需的最低收缩压。
3、注意神经内分泌阻滞:当前心衰治疗的主要进步是认识到阻滞神经内分泌的种种“代偿”机制,尤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增高远期生存率。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上好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许多种β阻滞剂。治疗大多数病人时,医生可以根据价格和简便的原则选用药物。
4、注意维持电的稳定性:心衰要怎么治疗?临床已有充分的根据说明抗心律失常的重要性。医生必须密切关注病人是否有发生重大电事件“高危”,并给予干预。
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有哪些
常见的诱因有慢性心衰治疗缺乏依从性、心脏容量超负荷、严重感染、严重颅脑损害或剧烈的精神心理紧张与波动、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急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发作、肺栓塞、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负性肌力药物、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心肌缺血、老年急性舒张功能减退、吸毒、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或损伤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急性重症心肌炎;
(3)围生期心肌病;
(4)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等。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1)急性瓣膜反流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
(2)高血压危象;
(3)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
(4)主动脉夹层;
(5)心包压塞;
(6)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常见于老年人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治心衰需要多少钱
首先我们来看看影响心衰治疗费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心衰治疗费用的因素之一:地域差异。有些地方人均收入都稍高一些,消费水平也偏高,这样的地区医院收取住院费就会偏高。还有的地区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普遍较低,这些地方医院的收费情况也不会太高,所以心衰患者住院的费用也不会很高。
影响心衰治疗费用的因素之二:病情轻重不同。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也不一样,有些患者病情较轻,治疗起来比较容易,这样的患者治疗心衰花不了太多钱,也有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生病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样的患者治疗起来也需要时间,治疗的方案也更复杂,所需要的费用也就相对较高。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治疗心衰的费用到底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通常正规的公立三甲医院都是按照国家标准收费,这样的医院对于治疗心衰这样的疾病更有权威,医疗条件也相对较好,最重要的是不会出现乱收费的现象,这样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节省多余的花销。
慢性心衰吃药四阶梯
当各种原因导致我们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心室射血或充盈能力受损时,就可能出现慢性心衰。此时作为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脏的功能就会减弱或丧失,既无法将新鲜的血液挤压到全身各个器官,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吸纳回流的血液,于是患者就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液体潴留等各种症状。在心衰的治疗中,合理选择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慢性心衰是一个随着时间进展不断恶化的过程,而服用药物有助于延缓、遏止其进展。学者们根据心衰的不同进展阶段,将其进行了分级,每个级别又有相对应的推荐治疗药物。应引起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状态只能逐渐发展,而无法返回上一级,即无法从b、c甚至d级返回到a级,因而通过药物治疗延缓病情发展对于心衰患者格外重要。下面就分别介绍每个级别的特点以及它们相对应的适合的治疗药物。
1级
主要对应人群是慢性心衰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可能导致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史、酗酒、家族性心肌病等。
★治疗规律运动、戒烟、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脂血症、戒酒和杜绝滥用药物。有过心脏病发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acei类药物,有过心脏病发作也可应用β-阻滞剂。
2级
诊断收缩性慢性心衰,但无症状。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治疗应用a级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应当接受acei和β-阻滞剂治疗。医生和患者应讨论有因可除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如血运重建、瓣膜功能的矫正等。
3级
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并有症状。
★治疗应用a级治疗,且所有患者应当接受acei和β-阻滞剂治疗。可以应用利尿剂和地高辛,限制盐的摄入量,监测体重,适当限制液体入量。恶化心功能药物应当停用。如经以上治疗后,患者仍有症状应加用螺内酯治疗。
4级
尽管应用最佳的治疗,但由于心脏结构变化显着,患者症状突出,常常需要特殊的治疗,相当于终末状态。
★治疗应用a、b、c治疗。此时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评价患者是否需要下列方法治疗:左心辅助装置、心脏移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连续滴注正性肌力药物和终末关怀。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慢性心衰规范化治疗,准确地说是指经缜密设计的大型临床实验证实有减少慢性心衰恶化危险性,并改善症状和预后可能性的有效治疗药物,目前主要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阻滞剂),部分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其中,acei、arb、β-阻滞剂和螺内酯治疗有助于慢性心衰稳定、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循证医学肯定了这些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主导作用。而其他的药物仅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对预后没有影响,为慢性心衰治疗的辅助药物,如地高辛、一些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一些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则对预后有不良影响,仅在慢性心衰需要稳定病情时短期内应用,静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常为终末状态或等待移植者。
心衰治好大概要多少钱
路边的小诊所开的价钱可能会很低,这些都在不断的诱惑着你,但对患者来说未必就是幸事,人的身体是比较薄弱的,很多检查的仪器只有大医院才有,而小诊所仅凭着视诊加指诊就简单的作出诊断,显然对患者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七七八八的费用加起来并不算少,看病看的是疗效,去正规专业的专科医院治疗疾病更有保障。
早期医治心衰时,心衰的患病情况不是非常严重,医治起来难度系数小,费用自然也会低非常多。而且,从心衰的患病情况上看,越早医治花费的费用就会越少。生病虽然并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因为人体是比较虚弱的,再通过检查之后,一个大医院的仪器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小诊所,没有明显的诊断的仪器,显然对于的患者是没有责任感的,而且也会增加乱七八糟的费用。
有些人出现心衰的时候,它的发病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发病时间又会非常的短,这时候只要积极的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疗程是比较短的,康复起来就会比较快,治疗的费用相对就会比较少一些,有些患者发病时间比较长,病因就会比较复杂,再不积极的配合治疗,丧失一定的治疗信心,就会造成治疗的效果非常的差,费用也会增加。
慢性左心衰治疗方法是什么
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它是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
基本病因折叠
包括心肌炎,心肌缺血,高血压,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诱因折叠
①感染;
②心脏负荷过重;
③严重贫血或大失血;
④严重心律失常;
⑤妊娠与分娩;
⑥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停用洋地黄;
⑦使用对心功能有抑制的药等.
⑧高血压
⑨冠心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后遗症
病因防治折叠
积极寻找和治疗基本心脏疾病,如高血压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高度二尖瓣狭窄进行手术治疗等.此外,积极防治心力衰竭的诱因,控制感染和心律失常;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
减轻心脏负荷折叠
①休息:有明确左心衰竭的患者至少休息2~3周后才允许恢复活动.此外,还须解除患者恐惧感,必要时使用小剂量安定.
②饮食:少量多餐,易于消化,热量宜偏低,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限制在2.5~5g之间.
③利尿剂的应用:间断使用,以双氢克尿噻首选,速尿多用于重度心衰;双克,速尿副作用是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并可致血糖升高,双克还可引起尿酸增高,故糖尿病,痛风患者忌用;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可使血钾增高,故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④血管扩张剂:扩张周围小动脉与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和减轻静脉淤血.临床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肼苯达嗪,口服25~75mg/Tid;酚妥拉明,静滴0.1mg/分开始,每10~15分钟加0.1mg/分;硝酸甘油,舌下含0.3~0.6mg;哌唑嗪,口服,首剂0.5mg,以后1~5mg,每6~8h一次.
血管扩张剂应根据具体病情选用,如以肺淤血或肺水肿为主要表现者宜选用扩静脉药.
心衰患者饮食的几大注意
饮食保健是心衰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心衰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事项: 食物不要过精: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大便的形成,宜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适当选用多纤维食物,以有利于保持大便畅通。
饮食不宜过饱:进食过饱,尤其是大量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腹部膨胀、膈肌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出现心慌气短,甚至诱发或导致病情加重。 食物不宜过咸:食盐主要含氯化钠,过多摄入可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的负荷。
轻度心衰病人每日摄入食盐量约5克,中度心衰患者为2.5克,重度患者为1克。可选用硒加碘盐代替钠盐效果更佳。 不宜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和啤酒。酒精可以对心脏产生直接的损害,如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啤酒内含钠较多,摄入钠盐多,必然引起水的潴留,导致心脏负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