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味觉发育从何时开始
婴儿味觉发育从何时开始
胎儿出生后,最为灵活的五感就要数味觉和嗅觉了。实验证明,胎儿在7个月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味道了。那么,胎儿的味觉发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感觉味道的“味蕾”,在妊娠3个月时逐渐形成,在妊娠7个月左右已大致完成。相比于其他味道,胎儿对于甜味与苦味的感觉,发展较为迅速。
4个月大的胎儿之所以能够适应宫内环境,原因之一便是他有味觉,能辨别羊水的味道,从而决定吞咽与否,或吞咽多少。尽管羊水稍具咸味,胎儿还是能够津津有味地品尝。
孕早期胎教有哪些重点
1~2个月胎教重点:听觉
孕后6 周,胎儿的听觉就开始发育了。但由于还处于最初的发育阶段,胎儿还听不到声音。所以,孕初期,听觉胎教的重点是准妈妈通过音乐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所有能安抚准妈妈情绪的音乐都可以作为听觉胎教音乐。
3个月胎教重点:味觉、触觉、视觉
味觉胎教:孕11 ~ 12 周,胎儿的味觉发育完成,可以感受甜、酸等多种味道。所以,这时候准妈妈应该吃各种味道的食物,最好做到五味俱全,以利于胎儿味觉的发育。触觉胎教:孕后8 周胎儿皮肤的感觉开始出现,到12 周左右其发达程度与成人相比也不逊色。此时,准妈妈可以进行轻柔的运动和舞蹈,使羊水轻轻晃动从而达到刺激胎儿触觉的目的。有人将皮肤称为人的“第二大脑”,对胎儿皮肤的刺激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视觉胎教:孕后 4周胎儿的视网膜开始形成,至 28周时胎儿能感觉到光线的明暗。虽然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不可能看到外界事物,但他可以通过妈妈的视觉间接感受外在世界。所以,准妈妈可以观赏展览会、画展,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观赏自然风光,这些都可以加强对胎儿的视觉刺激。
怀孕早期主要是胎儿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胎教应针对于此四点进行,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胎儿的发育起到辅助的作用。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 错选宝宝补钙产品
现在很多给宝宝吃的钙剂都是很甜的,为了让宝宝喜欢吃。但是婴儿时期是婴儿味蕾发育和味觉偏好发展的关键时期。给宝宝补钙时,如果味道选择不当,会影响味蕾的正常发育。
婴儿嗅觉发育从何时开始
胎儿的鼻子早在妊娠第2个月就开始发育,到了第7个月,他的鼻孔就能与外界相互沟通。但是,由于胎儿被羊水所包围,所以他虽然已经具备了嗅觉,却毫无用武之地,其嗅觉功能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尽管如此,胎儿的嗅觉一出生就能派上用场。新生儿在吃奶时能闻出母体的气味,而且以后只要他一接近母体就能辨别出来,所以新生儿在辨识母亲时不一定需要睁眼,光凭嗅觉就能敏感地加以分别。
为此,母亲在喂奶的时候尽量不要擦香水、抹香粉,以免带来的异味影响新生儿辨别母亲的能力,从而表现出不安的心理状态。
法科学家发现婴儿味觉深受母亲影响
法国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周刊上。由伯努瓦斯特·沙尔领导的一个味觉科学研究小组比较了24名新生儿的味觉反应后发现,他们对香味的喜好与其母亲对香味的爱好有密切关系。在实验中,一组孕妇在妊娠期间常吃带茴香味道的食物,她们所生婴儿一出生就被茴香味道所吸引,4天后更有喜好茴香味道的表现。另一组孕妇在妊娠期间不吃带茴香味道的食物,她们的婴儿一出生就对茴香气味表现出反感或无反应,表现反感的婴儿在4天后反应更加强烈。
这个研究小组的专家认为,上述比较研究说明,孕妇妊娠期间对一些味道的好恶对胎儿味觉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他们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将对胎儿在母亲腹中养成对某些健康食品的喜好,从而有利于未来发育成长有积极意义。
婴儿嗅觉与味觉发育
第1~4周
宝宝的舌头和嘴唇发育较早,而且由于羊水的变化,在你体内就已经体验了各种味道(酸、甜、苦、咸),因此出生后,他(她)不仅嗅觉灵敏,而且非常喜欢母亲初乳的芳香。还喜欢舒舒服服地躺在你怀里,你的体味会给他(她)一种安全感,但是相比之下,他(她)对父亲的怀抱就没那么感兴趣了。出生后5天左右,宝宝就能识别出你的体味,并且也是通过灵敏的嗅觉来认地儿。
Tips:嗅觉和味觉小提示
● 尽可能地多抱抱宝宝,肌肤之亲能增进你们之间的情感。
● 宝宝主要靠嗅觉来认人,并且也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和熟悉,因此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气味对宝宝而言比成人更重要。
● 在陌生的地方要抱好宝宝,最好带一床他(她)熟悉的小毯子在身边,这样会给他(她)一种安全感。
● 如果厨房的气味太呛,要记得把窗户打开,因为宝宝的嗅觉比你灵敏。但是也没必要把他(她)和所有陌生的气味隔开。每一样事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气味、外观和声音,给宝宝发现的机会,你会发现他(她)能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 不要吝惜宝宝认识新气味的机会——在秋天的树林里,能闻出风的味道,挨得更近一点儿的话,还能闻出树皮的味道。如果经过一家烤饼屋,不妨进去,让他(她)闻闻新鲜出炉的烤饼的味道。洗衣服时,也不妨让他(她)闻闻湿衣服的味道。
● 等宝宝的小嘴儿开始喜欢吮吸东西的时候,记住给他(她)玩没有危险的东西。实际上,他(她)能从家里的很多东西中找到乐趣,比如木制的汤匙、天鹅绒或丝制的垫子、粗斜纹棉布或灯芯绒的裤子、棉的或木制的盖子,还有纸板等等。
第5~8周
在第5~8周,宝宝在嗅觉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了。这对他(她)认人和事物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记忆发育亦是如此。你会发现当他(她)闻到什么难闻的气味时就会把头转开,或对有诱人气味的地方流连忘返,那会儿你可能还没闻到这诱人气味呢。
第9~12周
这段时间里,宝宝的舌头发育非常快。会把玩具、小毯子等东西放到嘴里,然后用舌头、唇还有嘴等感官来判断质地以及味道。此时,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好,不能消化固体食物,因此记住不要给宝宝吃冰淇淋或你吃的食物。
Tips:触觉小提示
● 宝宝并不是通过手来感触外界的,他(她)的小手儿总是攥成拳头。但是不要因此就忽视了抚摸宝宝,实际上他(她)身体的任何部位对你的抚摸都很敏感,而且也非常喜欢这种被抚摸的感觉。抚摸对他(她)而言就像牛奶、睡觉一样重要。
● 宝宝喜欢你给他(她)温柔的按摩,喜欢水,喜欢洗澡时你给他(她)一个爱的拥抱。
● 帮助、鼓励宝宝用手去熟悉不同的东西:松软的毛巾、硬塑料、木头、纸片、湿海绵、起皱的丝织物等等。每种东西都会带给他(她)不同的感觉,这也是他(她)熟悉外界不可缺少的环
如何喂宝宝喝中药
1、新生儿喂药,每日药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儿味觉发育尚未健全,可将药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入口内。
2、1~3岁的婴幼儿,每日药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这时期的婴幼儿的味觉非常敏感,所以喂药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药汁的温度要低于37℃,这样可以减轻苦味,另外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可以在药汁中适当加入些冰糖、白糖等辅助品来减轻苦味。
3、4~7岁的幼童,每日药量在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用。此阶段的幼童已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因此可对他们进行诱导、说理,切不可用粗暴打骂的方式,否则病儿就会产生对抗情绪。
4、对极个别不愿服中药的幼童,可以采用被动喂药法。首先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吸管吸满药汁,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颊黏膜与臼齿之间慢慢挤滴。被动喂服中药时,切不可捏鼻子灌药以防药汁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孕中期宝宝的发育特点有哪些
第4个月‧胎盘完成期
宝宝的话
我现在已经厉害到会喝东西还会尿尿了唷,但是拜托你们不要告诉妈咪,因为我怕妈咪嫌我脏,都泡在自己的尿尿里。
13~16周发育重点
胎儿发育指标
大小15公分。
重量130公克。
味觉:胎儿舌头上开始出现味蕾,并产生味觉。
感觉:脑部的神经通道开始发育,胎儿已能感受到身体其他部位以及子宫内的环境。
四肢:四肢于此时已发育完全,且有动作产生。所以妈咪们会于此时开始感受到胎儿的活动,此现象称之为「初觉胎动」。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开始运作,胎儿会藉由喝羊水,学习如何吞咽且排尿。
双胞胎不一样!
肢体互动更多:双胞胎与多胞胎可在手足的协助下,发展本体感觉-有个胎儿会踢腿或移动,另一个胎儿则会做出反应。
羊水影响食物喜好:有些母体所摄取的食物味道会流入羊水,影响胎儿味蕾的发育。由于多胞胎是在同一个子宫内品尝相同食物,因此他们长大后,对食物的喜好可能会相同。(参考数据/国家地理频道)
大蒜煮水婴儿可以喝不 多大的宝宝可以喝大蒜煮水
宝宝虽然从胎儿发育开始,肠道就可以发育,出生开始排便之后就发育完全了,但是一岁以前的婴儿的消化能力没有发育完全,肠道娇弱,因此小于一岁的宝宝不建议饮用大蒜煮水。
千万别给新生儿喂葡萄糖水
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
对于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吃是头等大事,很多家长都做足各种准备。不少孕妇入院的待产包里都塞着葡萄糖粉或奶粉。
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绝对不应该是葡萄糖水、普通的水或者是奶粉,而应该是母乳。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在奶水不足、乳头下陷、剖腹产的情况下也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哪怕是部分母乳喂养,也能对婴儿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母乳不足,也不提倡用奶瓶和橡皮奶头喂奶,因为这会减弱婴儿的吸吮力以及对母亲乳头吸吮的兴趣,还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所以提倡用杯子和汤勺喂水或奶。
美国儿科医学会也明确反对给黄疸婴儿喂水、糖水或者任何非奶类液体,因为这会加重黄疸。消化道充满葡萄糖的婴儿会没有胃口吃奶,吃奶次数和量都会降低,从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疾病加重。
新生儿黄疸无需停喂母乳
还有一些地方流行给新生儿喂黄连水,寓意“先苦后甜”,而且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
专家指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俗,黄连性偏凉,而且任何药物都含有毒性。新生儿肠胃发育不完全,吃多了当然有毒性。另外,所谓的先苦后甜的说法更没有科学根据,因为新生儿味觉发育还不完全,对苦和甜的感觉并不灵敏。
另外,很多人认为新生儿患了母乳性黄疸,就要停喂母乳。对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新生儿黄疸的建议是:
加强喂养次数,保证每日12次,黄疸通常不构成停喂母乳的原因,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大约是200个宝宝中会有一例,且无论是否给予治疗,都基本没有影响宝宝健康的可能。
早开奶,勤吸奶、保证孩子的奶量,让孩子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非常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