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本病可分为颈型、痹痛型、瘫痪型、眩晕型,以颈型及痹痛型多见。
1.颈型:中年以后体质渐衰,肝肾气虚,如兼有气血亏虚或劳损、外伤等因素,可致经筋松弛,椎间盘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颈背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转,头痛等间断发作。
2.痹痛型: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致椎间孔变小,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外感风寒及劳累可明显加重症状,表现为一侧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无力等。
3.瘫痪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渐觉肢体沉重,步履不利,肢冷不温,肌肉萎缩。如兼气血不足,筋骨失养则症状加重,肢体萎废,二便失控。
4.眩晕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尤以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头痛、头重脚轻、恶心呕吐、急躁易怒,偶有气血俱弱、气陷而突然晕厥跌倒者。
颈椎病的疾病诊断
辅助检查
颈椎MRI1、颈椎 X 线片:颈椎病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2、颈椎CT: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3、颈椎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
4、椎-基底动脉多普勒:用于检测椎动脉血流的情况,也可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对于眩晕以主要症状的患者来说鉴别价值较高。
5、肌电图:适用于以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主要用途为明确病变神经的定位,与侧索硬化、神经变性等神经内科疾病相鉴别,但对检查条件要求较苛刻,常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鉴别诊断
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但也要与非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如同样有眩晕症状,应先排除耳源性眩晕,前庭功能紊乱,听神经瘤等。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腕管综合症。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往往难以鉴别,做这一诊断应慎重,以避免误诊,耽搁其它疾病的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鉴别诊断
(1)脊髓肿瘤病人有颈、肩、臂、手指的疼痛或麻木,同侧上肢为下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症状逐渐发展到对侧下肢,最后到达对侧上肢。压迫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及运动障碍的情况开始为Brown_Sequard综合征,最后发展为脊髓横贯性损害现象。其特点是:①X线平片显示椎间孔增大、椎体或椎弓破坏。②脊髓碘油造影,梗阻部位造影呈倒杯状,脊椎穿刺Queckenstedt试验阴性。③在完全梗阻病例,脑脊液呈黄色,易凝固,蛋白含量增高。
(2)后纵韧带骨化症因为后纵韧带的骨化使椎管狭窄,影响脊髓血液循环。严重者可以压迫脊髓引起瘫痪。脊髓造影和CT及核磁共振对其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3)枕骨大孔区肿瘤其症状是枕后痛,同侧上肢痉挛性麻痹,并发展到下肢、同侧下肢和对侧上肢。手和前臂肌肉有萎缩现象。有时可出现感觉改变。其特点是:①脊髓造影,梗阻的位置较高,碘油难以到达颅腔。②可出现颅凹脑神经的症状。③晚期可引起脑压升高,有眼底水肿、脑膜刺激征。
(4)脊髓粘连性蛛网膜炎其表现为脊神经感觉根(前根)和运动根(后根)的神经症状,或有脊髓的传导束症状。Queeckenstedt试验有不全梗阻或完全梗阻。细胞数及蛋白的增加无一定数值。其特点是:脊髓造影时,碘油通过蛛网膜下腔时困难,呈蜡泪状变化。
(5)合并硬化症这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进行性脊髓病。病变部位在脊髓后索及侧索,以下颈段、上胸段为多。多见于中年患者。①有深浅感觉障碍及痉挛性瘫痪。其特点是:有胃酸缺乏或贫血。②Queckenstedt试验通畅。③脊髓碘油造影无梗阻。
(6)脊髓空洞症(1)概述:本病与延髓空洞症均属慢性退行性病变,以髓内空洞形成及胶质增生为特点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影响上肢呈节段性分布当空洞逐渐扩大时由于压力或胶质增生不断加重可使脊髓白质内的长传导束也被累及本病临床上易与脊髓型颈椎病混淆。好发于颈胸段,有时感到臂部疼痛。其特点是:①发生于年轻人,多为20~30岁。②痛觉与其它深浅感觉分离。以温度觉减退或消失为明显。
(2)鉴别要点:
①感觉障碍:本病早期为一侧性痛觉及温度感觉障碍当病变波及前连合时则可有双侧手部、前臂尺侧及部分颈、胸部的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及深感觉则基本正常此现象称为感觉分离性障碍。颈椎病患者则无此种现象。
②营养性障碍:由于痛觉障碍不仅可在局部引起溃疡烫伤皮下组织增厚及排汗功能障碍等病变且可在关节处引起过度的增生及磨损性改变甚至出现超限活动而无痛感,此称为夏科关节。应注意与因脊髓痨所致者鉴别(主要根据冶游史病史及血清梅毒反应等)。
③其他:尚可参考其他体征年龄颈椎X线平片颈椎椎管矢状径测量及腰椎穿刺等检查。归纳上述内容,列表2,供参考MRI、CT或脊髓造影等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确诊。
以往对本病不主张手术,但近年来发现:采取脊髓后正中切开减压及硅胶管植入引流术可以减轻髓内压力约半数病例的远期疗效可维持多年。作者曾遇到疗效持续10年以上的病例本病发展较慢预后较前者为好。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副肿瘤性脊髓病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副肿瘤性脊髓病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抗体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前易误诊。
临床遇到持续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难以解释时对本综合征的警惕性尤为重要。
系统检查未发现癌肿,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血清或CSF特异性自身抗体可确诊PNS和提示潜在的肿瘤性质。
注意与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鉴别
得了颈椎病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食管炎、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鉴别。
6.颈型颈椎病与慢性颈部软组织损伤鉴别因长期低头工作,头经常处于前屈的姿势,使颈椎间盘前方受压,髓核后移,刺激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从而产生不适症状。
腰椎病鉴别诊断
腰背疼痛:腰部和背部疼痛,疼痛时间数天或数年。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大脚趾麻木:穿鞋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于是出现穿鞋、走路时用不上力,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麻或脚掌麻等。
腿疼:表现为一条腿(少数人是两条腿)疼、麻、凉、热胀,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腿疼的症状。
腰容易扭伤:腰很容易被扭到,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发生腰痛,很可能是腰椎间盘发出的信号。
脊柱侧弯:如果发现脊柱变得左右扭曲,即便没有腰痛的症状,也可能是腰椎病变的前期症状。
脊髓空洞的诊断
MRI检查:空洞显示为低信号,矢状位出现于脊髓纵轴,横切面可清楚显示所在平面空洞的大小及形态。MRI对本病诊断价值较高。
鉴别诊断
编辑
本病早期有双手内在肌萎缩,无力,痛温觉障碍,以后下肢可有上运动神经元轻瘫与脊髓型颈椎病需认真鉴别,尤其成年人X线平片多有颈椎关节病征更易混淆。但本病常有节段性分离型感觉障碍,手及上肌萎缩范围广,神经营养障碍多比颈椎病重。颈椎病无延髓症状,Queckenstedt试验梗阻机会比脊髓空洞多,如诊断疑难,MRI可明确诊断。脊髓空洞所致Charcot关节肿胀,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病变需与其他关节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结核鉴别。关节肿胀及骨软骨破坏,而相对不痛为本病特点。
鼠标手鉴别诊断
1、鉴别诊断中最主要的要与末梢神经炎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相鉴别。
末梢神经炎以手指麻木为主,疼痛较轻,多为双手,呈对称性感觉障碍,鉴别时困难不大。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鼠标手的鉴别很重要,二者均可有手指麻木,疼痛,但治疗完全不同,同时,二者有可能同时存在,即同一个病人同时患颈椎病及腕管综合征,需要仔细区分,分别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点是疼痛呈放射性,从颈部,肩部向远端放射,患者同时有颈部,肩部,上肢及手的症状,疼痛与颈部活动有一定关系,颈椎X线片及CT可显示颈椎退行性变,相应神经根孑L狭窄,疼痛及感觉障碍范围广,肌电图可提供鉴别诊断依据,腕管综合征表现为夜间手指疼痛,压指试验阳性,肌电图检查从近侧腕横纹到大鱼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延长。
3、此外,还必须与周围神经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等相鉴别。
上肢麻木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偏瘫。本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象检查,但在条件许可时,借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奎根氏试验、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颈椎静脉造影等。奎根氏试验即通过腰4~5穿刺达椎管内珠网膜下腔而测定脑脊液的压力来断定有无梗阻。
也可以从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根据其蛋白量的升高来推断其梗阻程度,了解脊髓受压情况,从而有助于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脊髓造影,是向椎管内注入碘制剂或空气来进行脊髓造影。它有助于对椎管及椎管内各种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脊髓本身疾病、肿瘤、颈椎病所致的脊髓受压及椎管测量等。
还可以明确脊髓受压部位与范围。但由于椎管穿刺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使用造影剂可出现各种反应,具有一定危险性,临床要从严掌握。椎动脉造影是通过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进行穿刺造影,或者切开肱动脉或股动脉进行插管造影。主要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是减压术前的常规检查,可确定施术部位及范围。
如何对颈椎病鉴别诊断呢
如何对颈椎病鉴别诊断呢?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但也要与非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如同样有眩晕症状,应先排除耳源性眩晕,前庭功能紊乱,听神经瘤等,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往往难以鉴别,做这一诊断应慎重,以避免误诊,耽搁其它疾病的治疗。
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介绍了。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的情况,这是因为脊椎出现了劳损,出现了疲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就会因为坐姿不正确等进一步加重脊椎的疲劳或者劳损,这样就会再进一步加重症状。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发于劳动者和中年人群。下面看下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象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
最后,小编真心的提醒朋友们: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千万不要拖延治疗,这样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在病情加重后,治疗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还有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慎重。
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少见,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需与食管炎、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鉴别。
6.颈型颈椎病与慢性颈部软组织损伤鉴别
因长期低头工作,头经常处于前屈的姿势,使颈椎间盘前方受压,髓核后移,刺激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从而产生不适症状。
颈型颈椎病应与3种疾病鉴别
颈型颈椎病表现为头、肩、颈、臂的疼痛,有压痛点,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主要与以下3种疾病鉴别:
颈部扭伤
颈部扭伤多数由于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被扭伤。
压痛点鉴别方法:颈型颈椎病压痛点为棘突及两侧椎旁处,按压时疼痛可以忍受;颈部扭伤压痛点为两侧肩胛内上方,急性期疼痛难以忍受。
肌肉痉挛可鉴别两种疾病:颈型颈椎病患者不伴有颈部肌肉痉挛,可与颈部扭伤相鉴别,另外,颈型颈椎病通过颈部牵引可以缓解症状,而颈部扭伤牵引使症状加重。
肩周炎
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局限于肩关节及其周围处,而颈型颈椎病有特定压痛点;颈型颈椎病一般不影响肩部活动,而肩周炎肩部活动受限;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肩周炎患者X线平片无以上表现。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具有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红肿、类风湿因子阳性等特征性表现,可与颈型颈椎病鉴别;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患者局部症状以酸痛感为主,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而颈型颈椎病压痛点为棘突及两侧椎旁处。
预防颈椎病要认清误区、注意生活细节
预防颈椎病要注意改正不良习惯
由于颈椎病的类型多,其症状表现也呈现出多样性,除了明显的肩颈酸痛、上肢麻木等比较显性的症状外,偏头痛、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等都有可能是颈椎病的症状。“还有些颈椎病的患者有心慌、胸闷的症状,这就需要与心血管、高血压等心脑疾病鉴别诊断。”段主任指出,颈椎病病因复杂,出现疑似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就诊。
另外,很多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相关,颈椎病的预防也要注意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从细节上规避可能造成颈椎病的各种因素,避免积恶成习,才能有效预防颈椎病。段主任就颈椎病的预防做了以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1.久坐的上班族和学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经常低头的人每半小时应活动颈部。
2.空闲时有意识地进行颈背部肌肉锻炼。
3.避免外伤。
4.冬季寒冷,要注意颈脖保暖,防止颈部的肌肉、血管因受寒冷刺激而收缩、痉挛。
5.选用合适的枕头、鞋子。
6.饮食均衡、作息有律,多摄入含钙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