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生育
乙肝孕妇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生育
这是广大乙肝妇女迫切想知道的问题。虽然并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有导致胎儿畸形的证据,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的妇女均不宜妊娠。因为妇女在妊娠时,由于需要为胎儿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会增加孕妇肝脏的负担,加之妊娠时机体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的变化,常使原有的肝病加重;肝功能的减退,也会增加孕妇分娩时的产科并发症,如大出血的可能性,从而危及母子安全。为了母子的安全,对于患有乙型肝炎的妇女,可在肝功能正常一年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受孕。
乙肝孕妇有哪些注意事项
通常而言,乙肝孕妇的饮食其实没有过多的特殊要求,饮食需要保证的就是一定要有营养,不对肝脏造成损伤,乙肝孕妇要注意蛋白质和糖的摄取量,还有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补充。不过在这些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乙肝孕妇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体重增长情况。
1、在乙肝孕妇妊娠早期,乙肝孕妇食欲不佳,食物以少油质清淡为主,适当增加糖量,以保证热量的充足。
2、虽然乙肝孕妇妊娠晚期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但需增添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并力求做到美味可口,多样化,以促进食欲。
3、乙肝孕妇要注意蛋白质和糖的摄取量,还有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补充。但是在这些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乙肝孕妇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体重增长情况。
4、乙肝孕妇妊娠后期体重有明显增长趋势,应及时控制油脂和糖量,防止脂肪肝。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孕妇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因而乙肝孕妇在餐饮安排方面最好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乙肝孕妇饮食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还要注意养肝护肝。乙肝孕妇饮食要注意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过于油腻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及含有添加等加重食物都不要吃;此外,乙肝孕妇还应注意不吃硬、冷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肝脏负担,对自身及腹中的胎儿都是很不利的。
与孕妇谈谈孕期肝炎
乙肝孕妇患乙肝(或隐性感染)时不仅症状比较重,易转为慢性甚至是重症肝炎,使早产率增加60倍,死胎率增加30倍,还易发生产后出血,使乙肝孕妇的死亡率增加到8%以上。因此,患有慢性肝炎的妇女一旦怀孕,宜及时中止妊娠。在加强监护基础上,病情较轻者方可继续妊娠。另外,“大三阳”孕妇分娩时,通过胎盘发生母婴垂直传播者占80%以上,故于分娩后24小时内(最好是在6小时内),给新生儿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30微克),以后还要按规定时间注射两针(各30微克)。若母亲健康情况尚佳,可予母乳喂养。孩子1岁后,还应加强注射1针乙肝疫苗(10~30微克)。
丙肝孕妇合并丙肝的后果比乙肝还要严重,而且目前尚无丙肝疫苗可供预防注射,即使侥幸分娩,也难免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因此,一旦发现孕妇合并丙肝,应果断采取措施中止妊娠。所幸的是,丙肝发病率很低。
丁肝丁肝常与乙肝狼狈为奸,或同时感染,或在乙肝基础上合并感染。孕妇一旦得了丁肝,或与乙肝同时感染,更容易出现流产、早产、死产、产后出血、重症肝炎、肝昏迷等,因此,应尽早中止妊娠。
乙肝孕妇的饮食注意事项
1.乙肝孕妇应该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这是因为各种维生素都是乙肝孕妇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多数维生素不能由人体合成,只能由食物供给。例如鲜枣,木耳、紫菜、核桃仁、瓜果和各种新鲜蔬菜等。
2.乙肝孕妇应该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和海参。
这样才能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另外像鹌鹑、海参等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具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的功能。
3.乙肝孕妇应该补充适量的钙
如果乙肝孕妇缺钙,胎儿生后易患佝偻症,而乙肝孕妇则易患软化症,牙齿脱落、腰腿痛、手足抽槒症。含钙的食品很多,如牛奶、豆类和干果等。
4.乙肝孕妇每天应该必须摄入足够的叶酸
这样才能满足胎儿迅速发展的需要。含叶酸丰富的食物有牛奶、牡蛎、菠菜、白菜等。为预防胎儿神经管缺损,还需要多吃含有叶酸的食物。
5.乙肝孕妇在平时饮食应注意少食动物肝脏类食物
乙肝孕妇过多食用动物肝脏易导致体内维生素A达到危及胎儿的水平,并可能有致畸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乙肝孕妇生育的宝宝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孕期使用抗病毒的药物风险较大,所以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妊娠后3个月采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方法来降低孕妇体内乙肝病毒的传染能力。其具体方式如下:
1、孕中期测定乙肝病毒DNA的浓度,如果乙肝病毒DNA浓度低于500meq/ml,有肝功能异常且可除外重叠感染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者,也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被动免疫,但是如果肝功能正常,则可以不必进行此治疗。
2、孕中期测定乙肝病毒DNA的浓度,如果高于500meq/ml,即可分别在孕7、8、9三个月各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用药期间要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的浓度等。
3、新生儿出生时除采取必要的产科措施外,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于0,1月龄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200IU,再于2、3、5月龄各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然后在7月龄时取血化验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应该随访三年,如果观察孩子的保护性抗体低于或接近10IU/ML,可再次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
乙肝孕妇怎么应对肝功能异常
乙肝孕妇出现肝功能异常怎么办?乙肝孕妇如果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说明肝脏受损加重,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为了保证母婴健康,应该立即检查原因对症治疗。
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但要考虑到自己的健康问题,也要考虑到宝宝的安全,而当孕妇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时候,说明肝功能受到了损伤,如果不注意则会可能造成流产,那么孕妇肝功能异常怎么办?
孕妇肝功能异常,首先就应该查明原因,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再对症治疗。
如果乙肝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不要过度紧张,放松心情,如果肝功转氨酶小于200,不要急着用药,注意观察,两周后复查情况,避免用药不当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早孕反应和胎儿本身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即使健康人怀孕后也可能会有肝功能异常的情况,所以早期肝功能轻微异常应保持镇定,放松心态,对肝功的恢复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转氨酶持续超过200以上,则应该引起重视,防止恶化。
如果乙肝孕妇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症状较重,尤其是凝血机制影响明显,首先应考虑孕妇的生命安全,考虑是否终止妊娠;若肝功异常乙肝孕妇怀孕已有6个月,可视肝功能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予降酶治疗。
乙肝女性可以生小孩吗
乙肝女性是可以怀孕的。
据有关数据吸显示,乙肝孕妇生出健康宝宝的概率可高达97%。乙肝女性通常以三种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宝宝:
1、分娩时。在分娩时,由于宝宝的皮肤、黏膜或胎盘发生损伤,接触到母亲血液中病毒,而发生传染,这也是目前婴儿感染乙肝病毒最大的可能性。
2、在子宫内发生感染。主要是由于婴儿在子宫内发生感染,这种情况发生几率不高,因为胎盘具有屏障作用。
3、分娩后,日常生活中发生感染。如哺乳时,乳头破裂、乳汁中带有病毒等。
孕妇是否可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灭活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即乙肝表面抗原。因其本身无核酸,不能在胎儿组织细胞内复制,无传染性,也不会损伤细胞,对胎儿无致畸作用。并且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对HBsAg进行了灭活,故对孕妇、胎儿均不会造成危害。
怀孕了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吗?从大量的实验证明,乙肝孕妇是可以打乙肝疫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如果在产前产后实施有效的免疫,能使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的阻断率达到90%以上。如果孕妇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为预防孕妇得肝炎,并使胎儿免遭乙肝病毒侵害,可以注射乙肝疫苗。注射时间按照0、1、6的程序注射,即从第一针算起,在此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因此,建议在孕前9个月注射乙肝疫苗。
在中国,乙肝患者比较多,而且大部分乙肝患者都是母婴传播的,所以乙肝孕妇一定要做母婴阻断,在乙肝孕妇怀孕的最后三个月,每个月要分别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等孩子出生后24内注射乙肝疫苗,这种双管齐下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成功率是95%以上,孕妇可以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孕妇传染给婴儿最有效的方法,并使胎儿免遭乙肝病毒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