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宝宝腹泻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普通的泻药有哪些?
a.可以试试便塞停:服用方法:成人每次1~2片一日一次,整片吞服.或者可试试杜秘克:服用方法:一次一袋,一天1~2次.可根据便秘情况服用,中药可试试麻仁润肠丸:服用方法:一次一粒一天1~2次麻仁软胶囊:服用方法:每次0.6g一日1~2次孕妇忌服
b.泻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刺激性泻药如酚肽,大黄,番泻叶等;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等;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等;还有膨胀性泻药,表面活性剂等等。还有许多中成药虽然不归入泻药一类,比方像黄连上清片,新清宁片等等,虽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但对于某些以“上火”同时引起便秘的患者用此类药品,有时比单用泻药更合适。
c.一.西药非处方药(一.)缓泻剂如乳果糖、比沙可啶等。(二.)肠道菌群调节剂。二.中药非处方药1.苁蓉通便口服液等(脾肾阳虚引起的便秘)2.麻仁润肠丸等(阴虚肠燥引起的便秘)
d.诺氟沙星.泻利仃.易蒙仃.
e.一般常用的泻药为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与甘油,药物有开塞露,刺激性较小;用于胃肠检查一般选用容积性泻药如硫酸镁溶液;泻药不宜长期服用,否则可形成习惯性便秘.
春季宝宝腹泻治疗方法
一、宝宝腹泻不止,父母要怎么办?
除了去正规医院针对病因治疗外,腹泻期间的预防脱水和继续喂养也很重要。
1、对于无脱水的腹泻患儿,应予以多饮水或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继续喂养、合理调整饮食,促进康复:
腹泻期间不应禁食,除非疾病早期呕吐剧烈时可短期禁食。
继续喂养不仅能避免营养不良、还能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包括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素的能力。限制饮食或者给予稀释食物喂养,将减慢肠道功能恢复、减轻体重,延缓腹泻病程。但是继续喂养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相应调整。
避免乳糖不耐受加重腹泻:
急性腹泻后出现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导致婴儿腹泻病迁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文献表明婴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发病率达46.9%-70%。如不及时纠正这种状态,可进一步加重腹泻,甚至造成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适当限制含乳糖的饮食有利于病情康复。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
如果腹泻1周后没有好转,或者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可疑临床表现,如进食母乳后即出现水样泻,粪便检验提示乳糖不耐受,这时可转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人工喂养的腹泻婴儿,建议转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由于乳糖酶恢复过程比较缓慢,建议使用无乳糖婴儿配方粉,并至少持续使用2周,以使腹泻宝宝受损肠粘膜及乳糖酶活性恢复。
对于六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也可继续喂养奶以外的患儿已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肉末、新鲜果汁等),但应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且不应添加新的辅食。
建议少食多餐喂养:尤其在患儿进食量少时,要注意增加喂养餐次。
二、孩子腹泻“脱水”要如何补充水量?
对于腹泻婴儿,首先应充分评估有无脱水及脱水程度,及时补液纠正脱水:
重度脱水患儿应予以静脉补液,一旦患儿可以口服,及给予口服补液盐继续纠正脱水;
轻、中度脱水患儿予以口服补液盐(即ORS,一般药店均有售)补液,在累积损失量补足后尽早给予继续喂养。对于无脱水的婴儿,也应多饮水或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或ORS口服来预防脱水。
三、腹泻的孩子易致肛门周围皮肤的损伤,如何防止?
尿布必须勤更换,更需用清水清洗屁股并吸干。
四、妈妈可以自行给宝宝吃药吗?
要注意小心用药,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从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五、父母们时刻仔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
家长应该知道腹泻是否治愈,不能以腹泻暂停为依据,应注意疾病发展的过程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按医嘱用药,不要盲目停药。
宝宝腹泻病因有几种
进入夏季,腹泻等肠道疾病进入了易发季节,遇到宝宝腹泻,有一些家长认为就是吃坏了肚子,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腹泻病因复杂,并非“吃坏了肚子”那么简单。医生建议,遇到宝宝腹泻,父母应分清腹泻病因,可优选适用症更广泛的药物;当对宝宝腹泻病因难以辨别时,应及时就医。
腹泻并非“吃坏了肚子”
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小儿常见病,多见于夏季。大部分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农村或山区,平均每人每年发病2~3次以上。
据儿童健康专业网站——的专家介绍,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与感染性因素。
其中,非感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4个方面:
1、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频繁地调换新食品,超出宝宝肠胃承受能力,都容易引起小儿腹泻;
2、不良剌激:受凉、过热、精神情绪不佳,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也会引起腹泻;
3、过敏性腹泻:因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而致腹泻;
4、其他: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原性腹泻病等。
而感染性因素则包括肠道内及肠道外感染:
1、肠道内感染主要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病因,其中,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常因牛奶污染、牛奶未经煮沸、奶具(如奶瓶、奶头)未能每次清洗煮沸等;病毒感染常见轮状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等等。
2、肠道外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常有明确的原发灶。
由此可见,腹泻病是一种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绝非仅是“吃坏了东西”那么简单。
儿童腹泻宜对因用药
夏季是腹泻等肠胃类疾病的多发季节,有宝宝的家庭,可以在家常备一些儿童腹泻药。但由于腹泻病因的复杂性,医生建议,父母在遇到儿童出现腹泻时,应分清腹泻病因,再对因选药。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针对儿童腹泻的药物,但多属于止泻功能,或只针对单一症状的要求,因此,父母应该选择适用症更广的药物。比如,新上市的“度来林”就是一种对小儿适用的腹泻治疗药物,能治疗小儿受凉腹泻、小儿食物性腹泻、小儿季节性腹泻等三种常见小儿腹泻。“度来林”的收敛止泻效果较好,它能在肠粘膜表面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刺激、减少蠕动,能较快起效。同时,针对宝宝腹泻后肠胃道微生物环境改变、营养流失等情况,“度来林”成分中的干酵母富含维生素B族,有助于促进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其特别添加的葡萄糖,还能起到补充儿童营养的作用。
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一般比较轻的生理性腹泻无需治疗,妈妈可以继续哺乳。这样宝宝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的活性增加,逐步能够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
在饮食方面,可以喂鲜豆浆100ml加5g葡萄糖代乳,对于生理性的腹泻即可得到控制。豆浆喂养不宜长期单独应用,宜逐步加鱼蛋白。具体方法是用180ml米汤冲调5g鱼蛋白,一般来说,宝宝每日喂哺3顿就可以了。
对于严重的母乳性腹泻,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需要提醒的是,宝宝腹泻经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以后,也不能短时间恢复到原来的饮食,要慢慢添加,以免再次引起腹泻,妈妈应该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如再次发生腹泻,治疗就更困难了。
上吐下泻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小儿腹泻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比如胃肠炎)或细菌感染,也可能是寄生虫、抗生素或牛奶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年龄较长的宝宝发生腹泻,还可能与喝了太多果汁有关。造成宝宝腹泻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胃肠炎: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以发生在婴儿、儿童和成人。胃肠炎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宝宝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有上吐下泻的症状,除了拉肚子,还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等症状,那很可能是胃肠炎引起的。宝宝每日摄入的食物有限,如果发生腹泻可能会丢失很多水分,因此要及时给宝宝补水。
细菌感染:宝宝严重腹泻,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吐下泻症状,应该及早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之一。比如贾第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抗生素:有些抗生素使用不当会造成宝宝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宝宝腹泻。因此,如果你的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要及时告知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更换治疗方法。
食物因素:因为饮食不当造成宝宝腹泻是常见的腹泻原因。宝宝喝太多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含糖饮料也可能会使宝宝肚子不舒服,大便变稀。因此,应给宝宝少吃点这些食物,停用1周左右就能好转。建议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喝果汁,6个月以后,每天果汁的摄入量也不要超过大概113~170毫升。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所以当你冲奶时要按比例加水。
一岁宝宝腹泻的原因
1、急性胃肠炎是导致宝宝拉肚子的最常见原因。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
2、细菌感染一般会伴有呕吐、腹痛、发烧等情况,要及时送院求助。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
3、寄生虫感染也会造成宝宝腹泻。
4、药物过敏导致宝宝腹泻。如果你的宝宝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
5、食物尤其是果汁有可能会引起宝宝腹泻。
上吐下泻是怎么回事
胃肠炎: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以发生在婴儿、儿童和成人。胃肠炎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宝宝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有上吐下泻的症状,除了拉肚子,还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等症状,那很可能是胃肠炎引起的。宝宝每日摄入的食物有限,如果发生腹泻可能会丢失很多水分,因此要及时给宝宝补水。
细菌感染:宝宝严重腹泻,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吐下泻症状,应该及早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会给他做检查,还可能会做大便培养来看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之一。比如贾第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集体生活时寄生虫很容易传播,而且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抗生素:有些抗生素使用不当会造成宝宝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宝宝腹泻。因此,如果你的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发生腹泻,可能与药物有关。要及时告知医生,看看是否可以换用其他药物或更换治疗方法。
宝宝腹泻护理误区
误区1:宝宝腹泻怎么办之一定要禁食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腹泻,只要不吃,肚子里没食,就不会再泻了,这是不对的。以前的治疗,确实认为宝宝腹泻时要禁食,让胃肠道休息,但现在的观点则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宝宝腹泻情况。
所以在宝宝腹泻时,不必禁食,应该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只要宝宝想吃,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宝宝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另外,宝宝腹泻的时候还可以外用丁桂儿脐贴。丁桂儿脐贴的丁香、肉桂和苾茇的成分对散寒、健脾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针对着凉和吃坏了引起的腹泻可以直接起效,省去了妈妈喂药,宝宝吃药的烦恼。针对感染性宝宝腹泻,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误区2:宝宝腹泻怎么办之要大量喝白开水
宝宝腹泻后,确实存在体液丢失的问题,需要频频喝水,但如果腹泻严重,一天多于六次以上,则需要补充口服补液盐水。因为宝宝持续腹泻,丢失的钾和钠比较多,白开水中并不含这些成分,所以严重的腹泻只补充白开水是不行的。口服补液盐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成分,能够很好地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妈妈可从药店买回,按说明调制。如果宝宝拒绝喝口服补液盐水,可考虑用500毫升的米汤加糖10克加盐1.75克替代。
注意:如果腹泻造成宝宝皮肤干燥、眼窝深陷、口渴、尿少等,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这是轻度脱水的症状,可能需要补液治疗。
误区3:宝宝腹泻怎么办之一定要吃药打针
宝宝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宝宝腹泻约一半以上是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着凉或者饮食不当导致的。对这些原因引起的宝宝腹泻,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口服补液、食物疗法、外用贴剂在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药物对此时的肠道来说难以吸收,而打针输液药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肠胃并不理想。
对于饮食过多、消化不良引起的宝宝腹泻,其实外用丁桂儿脐贴就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孩子消积化食,缓解拉肚子的症状。丁桂儿脐贴是一种方便的外用贴剂,此药贴在宝宝肚脐上,通过其中所含的中药丁香、肉桂、荜茇,透过肚脐的皮肤吸收,达到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因此,脐贴对受寒引起的腹泻,效果也很明显,宝宝贴上之后,会觉得小肚子暖暖的,很舒服,一般贴上之后半天就可以有明显的效果。在不给宝宝服药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有效的缓解宝宝腹泻的状况。
哪些食物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呢
小儿腹泻的症状早期表现为孩子发热、呕吐,流鼻涕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很多家长可能会掉以轻心,按照感冒给孩子用药。但是孩子接着出现喷射性的腹泻,大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表为“量多”、“次数多”、“大便水分多”的“三多”症状。而且这时候孩子吃不了东西,很容易导致患儿水分及电解质的大量丧失,出现脱水的症状。如果不提高警惕,耽误治疗,后果就会很严重。那么,治疗小儿腹泻的食物有哪些呢?
胡萝卜:胡萝卜所含的挥发油能起到促进消化和杀菌的作用可减轻腹泻和小儿胃肠负担,并且胡萝卜中还含有果胶、木质素、黄碱素等物质能使大便成形并吸附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
酸牛奶:鲜牛奶消毒后经乳酸杆菌发酵而成。酸牛奶的凝块小,易消化,能刺激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同时有杀菌作用,适用于经常腹泻的婴幼儿。
苹果泥:取新鲜苹果一只切开,用金属小勺轻轻刮取。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富有碱性,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和收敛作用,对腹泻治疗有益。
焦米汤:先将米粉炒至焦黄,加水和适量糖煮沸成稀糊状。米粉遇水加热即成糊精,易于消化,而且米在炒制时表面部分炭化,具有吸附止泻作用。腹泻严重时可以选用。
专家介绍的这些食物,对治疗小儿腹泻都有帮助,大家在宝宝腹泻时不妨试一试,但是注意给宝宝的量要控制好,最好听从专业人员的建议后再喂宝宝,宝宝腹泻时一定及时看医生,以免时间一长,造成宝宝脱水,对宝宝伤害很大。
小儿腹泻治疗药物
1、中药类。现有的许多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宝宝服药的依从性,应避免饭后喂药引起呕吐,或硬喂导致宝宝强烈逆反,尽量寻求一些宝宝愿意接受的办法,使顺利喂药成为可能。
2、黏膜保护剂。这类药顾名思义,就是能覆盖在肠黏膜上,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常用药有思密达、必奇等。服这类药需注意它的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这两条做好了,会极大地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
3、抗生素类。这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品种很多,选药时医生往往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和便检结果,并结合孩子的用药史及过敏史等。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诸多,如家长心急,擅自加大药量;一种药不行,再加一种,盲目联合用药;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去药店买广告宣传的药或别人推荐的药,造成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时服时停,孩子成了试验品。这些做法都属于滥用抗生素,它最严重的后果是肠道菌群进一步紊乱,耐药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药物难以控制的肠炎,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因此,非细菌性”肠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否则后患多多。
4、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指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一些有益于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它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袭,调节恢复肠道的微生态,从而控制腹泻。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和与抗生素同服。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宝宝腹泻治疗宝宝腹泻的秘诀
第一个偏方:生姜
将鲜姜洗干净后剁成碎末,然后放在一块药布上,贴在宝宝的肚脐处即可。这种方法是偏方里最简单的方法,嫌麻烦的爸爸妈妈们不妨一试,也许对自己的宝宝有效。
第二个偏方:焦米汤
抓一把大米洗干净之后沥干,然后放在锅里干炒;注意火不能太大,不停地翻炒至焦黄色,然后放水煮,直到米煮烂煮软即可喂食宝宝。 除了大米以外,妈妈们也可以使用米粉或者奶膏研磨成粉之后,以同样的方式做好喂食。
第三个偏方:花生
将花生在锅里翻炒一下,之后将红衣全部剥下来泡水,让宝宝喝水即可。从中医的角度说,红衣是有收敛作用的,所以可以治疗拉肚子。
宝宝腹泻治疗应该从饮食下手
当宝宝出现腹泻的时候,应该适当的改变一下对宝宝的饮食,宝宝腹泻时的一般饮食原则是,减少膳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限制脂防以防止低级脂肪酸刺激肠壁,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肠内食物发酵促使肠道蠕动增加。也就是说应该给宝宝以清淡饮食,以利于其肠道修复。
如果是还没有断奶的孩子发生腹泻的话,我们也需要不要轻易的断奶。可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而母乳的后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类的物质,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这部分乳汁挤出来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喂养的,这时就不宜喂全脂奶,而应喂脱脂奶。脱脂奶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牛奶烧开再冷却后,用筷子把表面一层奶皮挑起来扔掉,反复三次,就成了全脱脂牛奶。不过,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喂脱脂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对于一些没有进行母乳喂养,而是一些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暂停牛奶奶粉等喂食。对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在腹泻时,无论病情轻重,都不应添加新的辅助食品。病情较重时,还应暂时停止喂牛奶等主食。禁食时间一般为6-8小时为宜,最长不能超过12小时。禁食期间,可用胡萝卜汤、苹果泥、米汤等来喂宝宝,以补充无机盐及维生素,这些食物易于消化,能减轻肠胃的负担。胡萝卜汤所含热量较低,含脂肪也较低(仅0.2%),富含碱性,含有果酸,有使大便成形、有吸附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少,也富碱性、含有果酸,其所含鞣酸又具有收敛的作用,所含的热能、脂肪较低,这些均符合治疗腹泻的原则。
宝宝腹泻期间饮食注意事项
宝宝发生腹泻之后,饮食应该多以流质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果汁、米汤、面汤等。从中医角度来看,腹泻是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牛奶、蜂蜜等食物性偏凉,有润肠通便的效果,会加重病情,不宜进食。此外,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黄豆等容易产气发酵的食物也要少吃。
当庆康得到缓解的时候,我们再适当的吃一些低脂低纤维的食物,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等到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宝宝可适当吃些低脂低纤维的食物。主食可以是细软易消化的大米粥、米粉、面条,搭配黄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不含粗纤维的蔬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吃米粉,要吃得清淡些,卤水和其他配料尽量不放或少放。油及脂肪多的食物既难消化又滑肠,会加重腹泻,所以不能吃,每天的脂肪应在40克左右。
腹泻的症状消失之后,就可以逐渐的恢复到正常的饮食,但是还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的食物,主食可以是细面条、软米饭、面片、馒头、花卷等,肉类要选肉纤维短而柔软的鸡肉、嫩牛肉、瘦猪肉。有腹胀的宝宝,不宜吃豆类和豆制品。此外,还需注意饮食卫生,不要给宝宝吃辛辣、刺激及生冷、凉拌食物。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腹泻还可以补锌吗
常规补锌可以作为口服补液的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腹泻的严重度,并在减少儿童腹泻的发生率。
对所有腹泻患儿连续10天每天补充20mg锌。2岁及以内的婴儿可连续10天每天补充10mg。补充推荐剂量的硫酸锌能减少随后3个月的腹泻的发生率,且能减少高达50%的非意外性死亡。
在营养不良和持续腹泻患儿的腹泻治疗中补锌尤为重要。
宝宝腹泻期间,一定要注意别让宝宝脱水了,脱水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这是腹泻最为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