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治疗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治疗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每种药物的具体作用不完全的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三、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四、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五、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高血压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1、高血压病人用药大有学问。抗高血压药物有六大类,并非使血压降得越快越低的药物就最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自己最适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药物。使用能够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抗高血压药物才是最佳的选择。
高血压病人应做到“宁可一顿不吃饭,也不能一次不吃药”。认为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吃药,或者症状一减轻就停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停药会使血压反弹,重新升高,医生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停药综合症”。病人也不可擅自增加用药剂量,因为血压骤降会引起心肌缺血和脑血管意外。
2、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时辰,更有说道。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并非恒定,存在着自发性的波动。夜间睡眠状态时,血压最低。如果白天忘了服药,到临睡前再补吃降压药,那就相当危险,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睡前忌服降压药。究竟什么时间服药合适?临床实践表明,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血压最高。药物的作用一般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个小时达到高峰。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吃药较为合适。目前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因为它的降压作用温和平稳,药效持续24小时以上。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最好是固定在早晨起床之后。
3、高血压治疗的目标血压,因年龄、是否有并发症而有所不同,一般老年人血压维持在138/83毫米汞柱左右是安全的。如果你的血压未达到目标,必须采取适当加大剂量或改换它药、或联合用药等措施,以防靶器官的继续受损。
4、服药的剂量也有讲究,尊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当血压恢复到正常(低于140/90毫米汞柱)以后,在医生的认可下,剂量可缓慢减少,直到摸索出最小剂量也能控制住血压为止。
5、定期监测血压是尽早发现高血压症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经非同一日至少三次以上的随机测量,血压均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症。除继发性高血压外,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认,病人基本上都需终身接受治疗、终生服药。
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误区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 ,但若步入误区 ,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 :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 ,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殊不知 ,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 ,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 ,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 ,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二 :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 ,见症状好转 ,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 ,便自行停药 ,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 ,又再用药。就这样 ,用用停停 ,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 ,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不利于进一步治疗。
误区之三 :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 ,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 ,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 ,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 ,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 ,可使病情加重 ,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之四 :降压过快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 ,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 ,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 :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 ,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人在睡眠后 ,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 ,血压比白天要下降 20%左右 ,如果睡前服药 ,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 ,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 ,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 ,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误区之六 :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 ,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 ,不按医嘱服药 ,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 ,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 ,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 ,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因此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 ,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高血压吃中药能治好吗
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中药来治疗它,关键是高血压患者要食用正确的中药配方,所以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适当的采用中药抑制它的病发,希望高血压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建议。
可以。控制血压肯定是没问题,要是想治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能把血压稳定到正常范围内已经是不错了,但有可能不能断药,一旦停药就血压升高;如果是继发性的,也就是没有家族病史,那么如果找到病因,还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高血压尽量用中药,因为现有治疗高血压的西药的副作用比较大,而且药物副作用的潜伏期比较长,能用中药控制尽量用中药,要是控制不住就上西药。
中药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不过比较慢。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是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使用降压护腕,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中药一般都调理血压的,如果已经是高血压患者了,最好还是吃西药治疗,中药可以辅助治疗。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适当服用尼群地平片或厄贝沙坦片。
根据文章的介绍,相信高血压患者应该都知道中药是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只要你们根据医生开的降血压配方,你们在生活中是可以控制高血压这种病情的。同时,高血压患者应该要多锻炼身体,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
正确护理抽动症孩子 科学合理辅助治疗
一、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专家说,患儿正确的用药指导,切实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关注抽动症的孩子正确用药,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依从性。
二、注重健康的饮食习惯:科学研究发现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是导致孩子患上抽动症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抽动症患者的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患儿日常营养的供应很重要。
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抽动症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语言行为障碍性疾病,它的病因复杂性,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对患儿进行情绪的疏导和心理的安慰,但是对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有助于提高抽动症的自信心和面对此病的勇气。
高血压患者用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①忌有病乱服药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有病就乱投医的习惯,因为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对药品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药物的治疗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并且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不适合患者们经常服用,所以高血压患者们用药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②忌以凭感觉估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和降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显现出来,所以高血压患者不要以自己的感觉来评判估测血压的高低,而且还会导致错失治疗的时机,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测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二次。
③忌不遵医嘱服药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谨遵医嘱进行用药,不要按照自己的推断进行药物治疗,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的治疗,因为一旦药物的选择不当或者是不按照医生的知道进行用药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
④忌血压降得过快
高血压患者不要觉得血压降得越快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压的时候要注意缓慢的降血压,不雅求之过急,否则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怎样预防高血压 控制体重
超重者应努力减肥,这是降压的最佳方法。我国医学家指出,无论是高血压患者,或者正常血压的肥胖者,减轻体重均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浆尿酸,胆固醇和血糖减少,而且可减少用药剂量。
高血压吃白果有效果吗
因人而异
白果虽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仅能辅助治疗高血压,并不能代替药物的作用。每个人对白果药效的吸收程度不同,疗效也是因人而异的,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医生诊断下用药治疗。
老人治疗高血压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老人治疗高血压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一说到高血压,想必大家对此疾病都不感到陌生吧!这种疾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且以肥胖患者较为多见。发生高血压后,需要患者定期按时服药,才能控制血压范围。说到服药,有句话讲是药三分毒,药这个东西可不能乱吃,只有吃对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那么,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平时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老人治疗高血压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一、患者擅自用药
目前市面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有很多的,五花八门的降压药让很多患者有些迷茫。就目前而言,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虽然多,但是其作用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些降压药对某一类型的高血压才有治疗效果,而有些降压药则是对另一类型的高血压才有效。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药,而不能擅自更改治疗药物或者增减药量,以免出现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情况,有时会被误以为“降压药不灵”。
二、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在使用降压药的时候服时停,血压一高就吃几片,血压一降就马上停药。对于这种间断的服药方式来说,不仅不能使得我们患者的血压趋于稳定,而且还可能会使得病情发展的更加严重,因此患者应该坚持长期服药,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四、忌临睡前服降压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五、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六、忌单一用药
除了轻型或是刚发病的高血压患者之外,我们应该尽量不要单一的用药治疗,应该尝试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因为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产生协同的作用,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抵消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来说,会更好一些。
七、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以上就是对于“老人治疗高血压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治疗高血压的西药比较多,患者在选用药物治疗的时候,还需咨询主治医生,以免用药不当,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