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注意什么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产褥期注意什么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产妇在产褥期间应当除注意配合医生在每日同一时间测量子宫底高度,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外,还应当注意每日恶露数量、颜色以及气味,做到及时准确的告知医生,如果发现红色恶露增多并且持续时间延长或恶露有腐臭味时应当及时就医治疗。
孕妇产后护理方法
关于产后的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的主要是要注意头发以及的护理的日常生活中要观察保持室内空气,空气的新鲜同时那的生活中要注意的还是很多方面的。
1、每日应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凡是超出正常量,或色、气味改变,以及时间的延长,均视为异常。首先是量的异常。刚刚分娩后,如果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及有凝血功能异常造成,即称为“产后出血”,这往往在医院发生,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处理而化险为夷。还有一种在分娩后2~3周以后出血量增多,甚至发生大出血,这需要产妇特别注意,往往在出院后红色恶露一直未净,然后突然出血量增多,可能为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或蜕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其次,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色或洗肉色,有恶臭气味,同时可伴有发热、腹痛、子宫压痛,为产褥期感染。如仅恶露时间延长,超过正常时间,量少,不伴有量的增多和色的改变,也无气味,也属于异常。可能为子宫复旧不良、产妇体质差气虚、内分泌失调,也应警惕。另外,还有其他少见的原因造成的,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甚至宫颈癌。
2、顺产和剖宫产的护理区别。剖宫产由于产妇经过手术创伤,身体虚弱,并且子宫上有创面,故其红色恶露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产后出血量上也较顺产多。另外,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时,考虑的原因侧重有所不同,顺产首先考虑子宫复旧不良,胎盘附着处血块脱落出血,再次就是胎盘胎膜的残留,而剖宫产则首先要考虑子宫切口感染发生的出血。
教你怎样观察产后恶露
教你怎样观察产后恶露?你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恶露”这个词。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总量大约为500~1 000毫升。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
1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
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可以估计子宫恢复的快慢,有无异常。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6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淋漓不断,到“满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6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等,都是子宫复旧不全的表现。
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1、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产妇做月子要学会观察恶露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总量大约为500~1 000毫升。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
1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可以估计子宫恢复的快慢,有无异常。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 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6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淋漓不断,到“满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6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等,都是子宫复旧不全的表现。
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1.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所以,你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恶露情况,发现其中有问题时,就要早些与医生联系解决。
如何判断恶露异常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可以估计子宫恢复的快慢,有无异常。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 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6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淋漓不断,到“满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6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等,都是子宫复旧不全的表现。
1、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 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产后出血怎么护理 健康教育
告知产妇子宫复旧及恶露的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学会按摩子宫及会阴伤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产褥期禁止房事和盆浴,产后6周到医院复查。
产后出血要多久才好
产褥期是指分娩之后的6周。这一阶段有两件事最重要,即观察恶露排出及子宫恢复,因为它们可以反映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产后会出血多久。成为了产妇最关系的问题。
产后出血其实是恶露所产生的症状,恶露是指分娩后由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它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粘液等。产后最初数天,恶露量多、色鲜红,称红色恶露。1周后,恶露颜色变淡,称浆性恶露;约2周后恶露呈淡黄色,称白色恶露,持续2-3周。总之产后满月时,恶露应当停止。当子宫复旧不良,或宫腔内有残留胎盘、胎膜或感染时,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并混有臭味。
产后恶露要排多久正常
产妇恶露多长时间排完呢?通常情况下来说,在产后的大约20天左右恶露就会排完。
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总量大约为500~1 000毫升。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
1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 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6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
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淋漓不断,到“满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6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等,都是子宫复旧不全的表现。
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总的来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最多3天,浆液性恶露持续时间大约20天左右。
冬季坐月子如何护理
谨防产后疾病
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等,故应在产房由助产人员严密观察。
尽早排尿
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产后4~6小时内应督促产妇排尿。如排尿困难,可采取听流水声及下腹部热敷诱导的办法。产后10天内产妇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容易便秘,鼓励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
饮食易消化有营养
产后1小时,由于产妇分娩劳累,消化能力减弱,可进食粥、汤类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应注意饮食调节,以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饮食为宜。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子宫复旧是指子宫收缩至正常的过程。产后早期的14天内,宫底通常可在下腹部触及,为一间歇性鼓起的硬块。每日应于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红色恶露多在产后3天变淡,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告知医生并给予积极处理。
产后恶露哪些情况属异常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分娩后两天来,阴道里仍然淋漓不尽,不断有些像血水一样的液体流出来。医生说,那是“恶露”,是正常现象。但是,看到那些鲜红色的黏液,中间还混有血块,心里总是不放心……
你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恶露”这个词。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总量大约为500~1 000毫升。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
1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3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尤其是要注意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可以估计子宫恢复的快慢,有无异常。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6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淋漓不断,到“满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6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等,都是子宫复旧不全的表现。
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1、如果产后2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所以,你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恶露情况,发现其中有问题时,就要早些与医生联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