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卵泡成熟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卵泡成熟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卵泡生成素偏高是由疾病引起的,而且常常是重要疾病。我们知道,卵泡生成素是腺垂体分泌的,在卵巢功能正常情况下,卵泡生成素是不高的。
当卵巢功能低下的时候,卵泡不能正常成熟与排出,而作为卵巢“上级”的“指挥部”,就会发出更多的指令,促使卵巢功能,来实现女性排卵正常的环境。卵巢越是功能下降,这种“听招呼”的信息就会反馈到垂体,垂体就会更多地释放卵泡生成素。
因此,凡是卵巢功能不足的时候,促卵泡生成素分泌的量就会越高。可以这样说,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越高,卵巢功能越低,而且这种检查结果高低与病情程度成正比关系。所以说,促卵泡生成素的高低,可以判断卵巢功能。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可以诊断为卵巢功能早衰或者更年期的来临。
1、不孕。当体内泌乳素过多时,可以明显地抑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分泌,从而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排卵功能和孕育功能。如促卵泡生成素分泌减少,就会直接导致卵巢中的卵泡发育障碍,发育弱小或不健全,最终导致不排卵而不能受孕。
2、月经稀少、闭经。催乳素分泌过高还会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引起月经稀少或闭经,排卵减少或不排卵。严重者可出现类似更年期的诸多症状,如阴道干涩,性交疼痛,面部潮红等。
3、溢乳。溢乳为显性或挤压乳房时出现、为水样、为浆液、或为乳汁。
雌激素六项正常值
雌激素六项正常值是衡量雌激素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具体范围如下:
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正常值:在排卵前期为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
2、促黄体生成素(LH):促使排卵,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等。正常值: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
3、催乳素(PRL):是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正常值: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
4、雌二醇(E2):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正常值: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nmol/L,排卵期为70-1835nmol/L,排卵后期为272-793nmol/L,卵巢功能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5、孕酮(P):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正常值: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6、睾酮(T):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来自卵巢。促进阴蒂和阴阜的发育。正常值:女性血T正常浓度为0.7-3.1nmol/L。血T值高,引起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怎么回事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病征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
1、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这是主要的患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有些患者有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柯兴氏病时,也常伴随无排卵的表现,经治疗后可恢复有周期性排卵的正常月经。
2、卵巢类固醇生成发生功能性障碍:主要是合成卵巢类固醇的酶系统功能缺陷导致,多囊卵巢综合症可能是由于卵巢酶系统发生紊乱造成的,影响了丘脑下部周期中枢的功能,造成促卵泡成熟素与黄体生成素比例失常。
3、内分泌失调:主要表现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内分泌失调,这是引起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下丘脑通过持续中枢和周期中枢来激素的分泌,包括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在促卵泡成熟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
女性生殖密切相关的6个激素
促卵泡激素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的激素,血液中促卵泡激素正常值分3个不同时期:排卵期前约为1.5~10U/L,排卵期则增加为8~20U/L,排卵后期回落为2~10U/L。
如果检查值比正常值高,可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功能衰竭及闭经、两侧卵巢切除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正在用药、原发性生殖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前期等。
反之,测量值低于正常值时,可见于雌激素、黄体酮的治疗期,继发性生殖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晚期等。
黄体生成素是促进排卵和形成黄体分泌的激素,血液中的浓度也是随女性排卵周期而变化。排卵前期为2~15U/L,排卵期为20~100U/L,排卵后期为4~10U/L。
如果检查值低于5U/L,可提示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无生殖力综合征、性功能减退、女性染色体病(两性畸形)等。
若是检查值高于正常值时,可见卵巢衰竭、过早绝经等。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均高,则可以肯定卵巢功能已经出现衰竭;如果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的比值超过3,则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催乳素顾名思义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激素,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是随着昼夜有节律地发生变化的,一般夜间睡眠时浓度高,清晨降至基础水平。在非哺乳期,催乳素血液浓度正常值为0.08~0.92nmol/L,如果血液浓度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其增加可预示着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素瘤等问题,而高催乳素血症也是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
雌二醇具有使子宫内膜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其血液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pmol/L,排卵期为370~1835pmol/L,排卵后期为272~793pmol/L。雌二醇检查如果低于正常值可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
孕酮孕酮的主要功能为促进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它是了解卵巢功能和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在黄体期最高,在卵泡期最低。排卵前期孕酮浓度的正常值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
排卵后期孕酮血浓度低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睾酮睾酮的主要功能为促进阴蒂、阴唇、阴阜的发育,对雄性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液中睾酮水平在0.7~2.1nmol/L,睾酮高于正常值时,可提示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女性血液中睾酮含量高可引起女性不孕。
Tip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闭经、不孕、多毛、肥胖,检查可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持续无排卵。
性激素检查是什么
一、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FS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卵泡成熟及分泌雌激素。
正常值: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
FSH值异常:FSH值低常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综合征等。FSH值高常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二、促黄体生成素(LH)
L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女性排卵和黄体生成,以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正常值:血LH浓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
LH值异常:LH低于5U/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见于席汉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三、催乳素(PR1)
催乳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乳房发育及泌乳,与卵巢类固醇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及腺体发育。
右卵巢囊泡的表现是什么
产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可能与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①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 丘脑下部通过持续中枢和周期中枢,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在促卵泡成熟素(FSH) 和黄体生成素(LH)的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当病人由于情绪紧张、药物、疾病等因素引起丘脑下部的功能失调时,可使垂体分泌的LH/FSH失去正常比值,卵泡就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由于 FSH的持续少量刺激,使卵巢不断出现许多不成熟的囊状卵泡;LH的分泌持续高于正常,使卵泡膜细胞增生和黄素化,造成卵巢的多囊性病变。
②卵巢类固醇生成所需酶系统的功能缺陷有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可能是由于卵巢酶系统发生紊乱造成的,影响了丘脑下部周期中枢的功能,造成LH与FSH比例失常。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有些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柯兴氏病时,也常伴随无排卵无类似多囊性卵巢的表现,经治疗后可恢复有周期性排卵的正常月经,故认为肾上腺的雄激素过量可引起多囊卵巢综合症。
出现右侧卵巢囊泡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病,这种病会直接导致不孕不育,严重的可能还会危及生命,引起卵巢囊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出现这种病症的话,应该及时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查明病因,对症治疗比较好,另外在平时如果有症状显示的话,应该及时关注自己。
孕期内分泌异常引起习惯性流产
(1) 黄体功能不全与流产:排卵后卵巢中正常黄体的形成决定于以下条件:排卵前卵泡内有足量的颗粒细胞。这些颗粒细胞有分泌孕酮的功能。卵巢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有对促性腺激素产生反应的受体。如果以上条件不具备,就可能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导致血清孕酮水平低下。高浓度孕酮对增大的子宫起着明显的镇静作用,对早期妊娠的支持十分重要。而血清孕酮水平低下则是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内分泌因素。血清孕酮的检测可提供一种评价黄体期及早孕时黄体功能不全的方法,也可作为对黄体功能不全治疗效果的监测手段。
黄体功能不全常因排卵前卵泡发育异常,造成雌二醇分泌不足。在增生期,由于卵泡分泌雌二醇不足,致使子宫内膜发育迟缓。排卵后,由卵泡发育而来的黄体分泌雌二醇功能仍未得到改善,使孕激素不能充分作用于子宫内膜,更加重了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致使胚胎着床受到障碍而流产。
(2) 促卵泡成熟素不足与流产:促卵泡成熟素是卵泡成熟不可缺少的激素,习惯性流产的患者常表现为卵泡早期和中期促卵泡成熟素水平较低,或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成熟素的比值偏低,这种促卵泡成熟素的不足可能与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脉冲频率增加,使黄体生成素脉冲频率增加,却使促卵泡成熟素分泌减少,故对反复流产患者应于卵泡早期常规检测促卵泡成熟素。
女性生殖密切相关的6个激素
很多做过检查的不孕不育夫妇,对“女性生殖激素6项检查”都不陌生,这6项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素,它们是衡量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
促卵泡激素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的激素,血液中促卵泡激素正常值分3个不同时期:排卵期前约为1.5~10U/L,排卵期则增加为8~20U/L,排卵后期回落为2~10U/L。
如果检查值比正常值高,可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功能衰竭及闭经、两侧卵巢切除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正在用药、原发性生殖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前期等。
反之,测量值低于正常值时,可见于雌激素、黄体酮的治疗期,继发性生殖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晚期等。
黄体生成素是促进排卵和形成黄体分泌的激素,血液中的浓度也是随女性排卵周期而变化。排卵前期为2~15U/L,排卵期为20~100U/L,排卵后期为4~10U/L。
如果检查值低于5U/L,可提示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无生殖力综合征、性功能减退、女性染色体病(两性畸形)等。
若是检查值高于正常值时,可见卵巢衰竭、过早绝经等。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均高,则可以肯定卵巢功能已经出现衰竭;如果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的比值超过3,则可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之一。
催乳素顾名思义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激素,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是随着昼夜有节律地发生变化的,一般夜间睡眠时浓度高,清晨降至基础水平。在非哺乳期,催乳素血液浓度正常值为0.08~0.92nmol/L,如果血液浓度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其增加可预示着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素瘤等问题,而高催乳素血症也是引起不孕的常见原因。
雌二醇具有使子宫内膜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其血液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pmol/L,排卵期为370~1835pmol/L,排卵后期为272~793pmol/L。雌二醇检查如果低于正常值可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
孕酮孕酮的主要功能为促进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它是了解卵巢功能和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在黄体期最高,在卵泡期最低。排卵前期孕酮浓度的正常值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
排卵后期孕酮血浓度低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睾酮睾酮的主要功能为促进阴蒂、阴唇、阴阜的发育,对雄性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液中睾酮水平在0.7~2.1nmol/L,睾酮高于正常值时,可提示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女性血液中睾酮含量高可引起女性不孕。
Tip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闭经、不孕、多毛、肥胖,检查可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持续无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