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动作
养肾动作
1、握固动作要领: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撞背动作要领:《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这样可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
3、摩肾腧动作要领: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肾性高血压的病因
1.肾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瘢块;
2.肾动脉纤维组织增生;
3.非特异性大动脉炎;
4.先天性肾动脉异常;
5.肾动脉瘤,获得性或先天性;
6.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7.肾动脉周围栓塞;
8.肾动脉或迷走肾动脉血栓形成;
9.梅毒性肾动脉炎;
10.血栓性肾动脉炎;
11.肾动脉损伤,外伤或手术创伤;
12.肾蒂扭曲;
13.肾动静脉瘘;
14.腹主动脉缩窄伴或不伴肾动脉梗阻。
养肾的运动方法有哪些
养肾的运动方法有哪些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可连续做3至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对年老、体弱、气短者有缓解作用。
养肾的运动方法有哪些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至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的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养肾的运动方法有哪些3、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至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做动作时全身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常练此动作,腰、膝得以锻炼,对肾有益。
养肾的运动方法有哪些4、端坐,松开腰带,宽衣,将双手搓热,置于腰间,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养肾的运动方法有哪些5、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出声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6个小动作可以帮助你养肾护肾
1.握固
动作要领: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攥握宝贝一般。
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撞背
动作要领:《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
这样可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
3.摩肾腧
动作要领: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俞穴,至有热感为止。
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4.提踵颠足
动作要领: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
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
5.用脚后跟走
动作要领: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
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6.三元式站桩
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
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哪些小动作帮助女性养肾
1、握固
方法: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功效: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握固。
2、提踵颠足
方法: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
功效: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
3、用脚后跟健走
方法: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
功效: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4、摩肾腧
方法: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
功效: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5、三元式站桩
方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
功效: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热水泡脚
方法: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每晚7-9时,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泡脚用的容器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
功效: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坚持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
7、深呼吸
方法:做深呼吸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
功效:深呼吸使血液循环得以加强,对于解除疲惫、放松情绪很有好处。
8、撞背
方法: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身放松,身体后仰,用整个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撞击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
功效:长期坚持可强壮腰肾、疏通经络、循行气血、平调阴阳。
男性中医养生原则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男性的根本在于肝和肾,其中肾为水肝为木,水能生木,因此中医认为男性最根本的还是肾。中医提倡养肾要侧重在养精蓄锐。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学上的男性养精5法:
⑴ 寡欲
中医里有,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为保证肾气的充足,我们就要控制精动,这样心就不动。所以寡欲是男人养肾的第一条大法。
⑵节劳
人不可过度劳累。中医认为,精成于血,精是血的变现。所以要保护好血。
⑶ 息怒
怒则伤肝,肝主藏血,人老生气的话就会伤肝血,耗精。所以,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制怒,学会心平气和地接人待物。
⑷戒酒
酒能够动血。酒有生发之性的,少饮能调动身体的生发之机,但饮酒过度就会造成气血的紊乱,所以喝酒要有节制。
⑸ 慎味
慎味就是不要暴饮暴食,要以五谷来养精。中医里有一句话:五谷最养精。
怎样养肾固精最佳
养肾功
所谓“肾藏精”就是说肾是机体营养的供给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肾脏是生命的根本。
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壮,与肾的强弱有关。当寒冬到来时,人体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热量以御寒,倘若肾功能虚弱,自然就会出现“火力不足”,甚至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腰膝酸软、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闭等症状。
上面说的是肾阳虚,还有的人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灼热,盗汗,小便短黄等。此为肾阴虚。
养肾纠虚的方法很多,但从“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养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更是值得提倡。这里,向您介绍一种养肾功。
1、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肋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复原。可连续做3-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5遍。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或猛。这种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同时,使气归于丹田,这对年老、体弱的人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遍。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略快,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之作用与第一动作相同。
哪些小动作能护腰养肾
1、规律的扭动腰部
当你久坐一段时间之后,你一定会感到腰部肌肉十分的僵硬,而此时不妨起身,然后双手自然的放在腰部的位置,使身体保持定力不动,然后来回的扭动自己的腰部。
在扭动的过程中能有效的促进腰部处肌肉的“活性”,并增强腰部经络的气血运行,改善淤滞的经络,而腰部也是肾脏所在的位置,于是肾脏也能得到更充足气血的滋养。另外腰部肌肉也会慢慢的变轻松,这对于防治腰间盘突出是相当有益的。
2、撞击后背
你可以依靠墙面,然后用后背慢慢的进行撞击,通过撞打背部的过程中,可对背部上的诸多经络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于是可起到一定的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效果。
而在撞击后背的时候,实则也相当于在对整个背部及腰部进行了一个按摩,但得记住,一定要轻点撞击,别太野蛮。
3、站桩练习
你整个人要像“木头人”一样,双脚自然分开,微微弯曲,然后双手就好像在拥抱一样,保持这个姿势不动,背部要挺直了,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实际练习时,你会发现整个腰背部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能很好的疏筋通络。
4、按摩腰部
每天坚持对整个腰部进行按揉,尤其是腰眼的部位,因为在对腰部进行按摩的时候,可通过与肌肤的不断接触升发腰部处肌肉的温度,使得肌肤的毛细血管处于一个良好的扩张状态,这对于增强血液循环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