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疮和外痔疮的区别症状是什么
内痔疮和外痔疮的区别症状是什么
1.内痔
根据内痔发生部位,分原发性内痔(母痔)及继发性内痔(子痔),这与血管分支有关,直肠上动脉主要终末支分布在右前,右后及左侧正中的直肠柱内,该3处并行的直肠上静脉比较屈曲,称内痔静脉丛,如右前,右后及左正中3处内痔静脉丛扩张,迂曲和充血,即成为原发性内痔,继发性内痔可有1~4个,常与右后及左正中母痔相连(因该处静脉又再分支),而右前母痔处静脉多不再分支,故常为单个发生,无子痔并发,但母痔及子痔的位置也有变异,有的孤立,有的数个连在一起,若母痔及子痔都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者,称环状痔,若内痔脱垂水肿不能回纳,称嵌顿性内痔,若有血循环障碍,称绞窄性内痔。
(1)症状与体征:
①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②痔块脱垂: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以至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状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2.外痔
外痔以血栓性及结缔组织性多见。
(1)血栓性外痔:是外痔最常见一种,常因便秘,排粪,咳嗽,用力过猛或持续剧烈运动后,肛缝静脉破裂,血液在肛缘皮下形成圆形或卵圆形血块,但也可以是无原因的自发性破裂,血块大小可自几毫米至几厘米,主要临床表现:病人突觉肛缘出现一肿块,由于血块将肛门皮肤与皮下组织分开,引起剧痛,行走不便,坐立不安,疼痛在发病后48h最剧烈,数日后疼痛减轻,肿块变软,逐渐消散,检查:早期在肛缘皮肤表面可见一暗紫色圆形硬结,界线清楚,较硬,压痛明显,血块可破溃自行排出,伤口自愈或形成脓肿和肛瘘。
(2)结缔组织外痔:简称皮垂,大小形状不等,可以单个或多发,常是血栓性外痔或肛门手术的后遗症,多无明显症状,偶有瘙痒,小坠及异物感,如有炎症则感疼痛。
(3)静脉曲张性外痔:为肛门皮下静脉曲张形成的软性肿块,一般为肛门部肿胀不适,发展缓慢,如有并发症,可出现疼痛,出血,检查见肛门处有肿块,质软,皮下有曲张的静脉。
(4)炎性外痔:为肛门部皮褶发生炎症,水肿,本病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检查时有触痛,局部充血水肿,并有少量分泌物。
内痔疮和外痔疮的区别症状是什么呢?上文讲解了两种痔疮的症状,我们能从痔疮的症状上区别其类型,医生视诊即可判断,但是要准确的诊断出疾病则要进行痔疮的相关检查。两种疾病的医治有相似,用药上可借鉴起来,治疗时还要重视其饮食的控制,便秘、食物摄入不当则会加重病情,痔疮的治疗则会有阻碍。
求痔疮的食疗方法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内痔脱出、瘙痒、疼痛还会伴有黏液流出。外痔通常在肛门边缘,不能送入肛门内,不出血,疼痛、发痒或者有异物感。混合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治疗痔疮的食疗方
1、无花果炖瘦肉
原料:无花果干品100克,猪瘦肉200克。
制作:将无花果、猪瘦肉洗干净,放入瓦煲中,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理肠,可以帮助缓解痔疮症状。
2、丝瓜煮猪瘦肉
原料:丝瓜250克,猪瘦肉200克。
制作:将丝瓜去皮,切成小薄片,猪肉切成2厘米长细条状,加入适量清水煲汤,出锅前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肠,专治上火引起的痔疮。
3、桑仁糯米粥
原料:桑仁100克,糯米150克
制作:桑仁加清水熬1小时取汁和糯米一同煮成稀粥。空腹食用。
功效:滋补养血,清理肠胃。
痔疮的症状有哪些
痔疮症状:
内痔疮的主要症状为便血和肿物脱出。内痔初期症状以便血为特征。痔核较小,质柔软,痔面鲜红色,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痔核越来越大,到了后期甚至行走、咳嗽、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便血症状为手纸带血或是滴血,不与粪便相混。随着内痔的加深,疼痛也会越来越强烈。
外痔疮症状:
外痔疮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等。
混合痔疮症状:
混合痔以便血,肿物脱出,肛门坠胀疼痛瘙痒等为主要症状。便血:早期主要症状,喷射状或点滴出血,血色鲜红,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物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
内痔疮症状是什么
一、改掉一些坏习惯,比如边上厕所边看报,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不少痔疮患者都有这样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远离痔疮的第一步。
二、每当有明显便意时,就应立即如厕,排便时要集中精力,不要一心二用。因为排便时间延长,会加重肛管、直肠充血,使静脉丛的淤血扩张,长期如此,很容易引发痔疮。
三、不少便秘患者在排便时往往用力过猛,这也会造成肛管、直肠充血。对此,专家建议,不妨试着用手在左下腹部按压,使粪便向下运行,或在尾骨前方,即肛门后方向上按压,以帮助粪便顺利排出。
要防止便秘,关键在于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起床后,空腹饮一杯淡的盐开水,有通便软坚的作用,不但能增加胃肠蠕动,还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有利于排便通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蔬菜和水果却只吃一点点,也会引发痔疮。专家指出,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纤维素含量的蔬菜,如青菜、菠菜、芹菜、韭菜、生菜等。四、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是远离痔疮的必需。因为辣椒、浓茶、咖啡、芥末等刺激性食物,不但会加重肛门局部充血和肛窦发炎,还会减弱血管壁的抵抗能力。
内痔脱出应该怎么办
痔疮痔核早期的脱出能自行回纳,中期的脱出需要用手回纳,后期的脱出不能回纳,且痔核有被嵌顿的可能。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在防治上要坚强身体锻炼,配合中西医治疗等。
防止产后痔核脱出
1、首先要加强妊娠期的自我保健。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以预防便秘,到了妊娠晚期应适当休息,避免久站及久蹲。只有预防及减少了妊娠痔疮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产时及产后的痔核脱出。
2、其次,有痔疮的产妇若出现产后肛门部位的剧痛,应及时虑及痔核脱出,告之医护人员并及时将脱出的痔核还纳。还纳后,疼痛即会显著减轻或消失,但要注意继续坐浴数日,同时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排便,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水果和新鲜蔬菜。若有便秘迹象,可小剂量口服缓泻剂如果导,或用开塞露、甘油栓,使大便滑润容易排出。一般情况下,产后若不发生痔核脱出,随着腹内压的减小,产妇的痔疮症状将逐渐减轻或消失。
痔疮分类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痔疮的症状表现是什么?相信大家不是很清楚,只有了解症状你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因此了解痔疮的症状很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痔疮的症状有哪些吧。
痔疮症状一、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主要原因为内痔痔核结节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
痔疮症状二、便血:痔疮的症状表现,有喷射状出血、点滴出血、手纸带血等,血色鲜红,外痔不会引起出血。
痔疮症状三、瘙痒:晚期内痔反复脱出,可引起肛门扩约肌松弛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缘周围常潮湿不洁,出现瘙痒和湿疹,严重时还可引起擦摩痛和痒痛,内痔出血还可引起贫血,头晕、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痔疮症状四、坠痛:可为痛性外痔的主要症状,内痔无炎症时不痛,坠痛常发生在内痔感染、嵌顿和绞窄性坏死,也常导致剧烈的坠痛。
痔疮症状五、其他:晚期内痔反复脱出,可引起肛门扩约肌松驰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缘常潮湿不洁,出现瘙痒和湿疹,严重时还可引起擦摩痛和痒痛,内痔出血还可引起贫血,头晕、倦怠乏力、精力不佳、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是贫血的常见症状。这也是痔疮的症状表现。
以上就是对痔疮的症状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痔疮很可怕,但是我们总会有预防和治疗痔疮的方法,小编祝愿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白领女性容易长痔疮
痔疮在白领女性中发生的几率很高,但是很多女性在发现了痔疮症状以后不以为然。女性朋友要在早期对痔疮进行治疗,那么痔疮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大便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还可能感觉有东西脱出肛门外,或肛门疼痛、分泌物增加,都可能是得了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与外痔。外痔少见,以疼痛瘙痒为主;而内痔则以出血及便后痔核脱出常见。尽管不危及生命,但痔疮带来的一些不适症状如肛门疼痛、坐立不安等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特别是内痔出血,量多或时间长会造成贫血、营养不良或者因感染形成肛周脓肿、肛瘘等疾病。
大便带血除了是痔疮的症状,还可能是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所以,发现大便有出血应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防患于未然。
痔疮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肛管的刺激。便后要温水坐浴,局部应用痔疮栓或痔疮膏。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及物理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包括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痔切除等。
白领女性有痔疮应早治疗。痔疮尽管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由于处于人体排泄口,稍有不适,则会影响人的情绪,防碍学习、工作。特别是内痔,常常会出血,出血量较多时,可造成贫血、营养不良。内痔日久,还易使粘膜糜烂、感染形成肛门周围脓肿、肛瘘等疾病。
盐水洗痔疮管用吗
盐水洗痔疮是日常护理方法中的一种,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痔疮患者在痔疮发作的时候,可以用温热的淡盐水进行清洗或者坐浴,能够起到清洁、促进直肠周边血液循环、缓解痔疮症状的作用。
但是注意,盐水清洗无法治愈痔疮,痔疮患者在平常还是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宜食用辛辣、燥热、肥腻、油炸的食物,适当用药,情况严重、反复感染时需要手术治疗。
我有内痔疮,这几天感觉肛门涨涨的
看了叙述,有内痔,最近几天感觉尾骨那里胀胀的,这个考虑痔疮有关。
经常上夜班,长期坐着,这个都会导致痔疮症状加重的,经常起来活动一下吧,方便的话去看一下肛肠科或普外科,治疗一下痔疮。
痔疮内痔有什么症状
一、便血:无痛性间断性便后出鲜血是其特点,是内痔和混合痔的早期症状。病人常在便池中滴入鲜血或便纸上发现染血。重者为喷射状,可因排便时用力过猛擦破黏膜引起,便血可自行停止。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是出血的诱因,如长期出血可导致贫血。
二、脱出: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时期(第二、三期)即可脱出肛门外,多先有便血而后脱出,待脱出体积增大时,逐渐与肌层分离,排便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在大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重者需用手方能回纳,否则脱出的痔块可被嵌顿。由于脱出的痔块不断地变大和脱出,肛管括约肌收缩力逐渐减退,以至病人行走、咳嗽等增加腹压时就能脱出。
三、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少数有坠胀感。当内痔和混合痔黏膜受损感染时或血栓形成时即感疼痛,疼痛常与大便不尽感同时存在。内痔和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局部疼痛剧烈。排便、走、坐、咳嗽时均能引起疼痛。
四、瘙痒:内痔晚期,痔块脱出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有黏液分泌物流出而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甚至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
五、贫血:因痔疮反复出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早期常有感觉会有缺乏生机、易疲惫的痔疮的症状。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症状。
六、坠胀:可为痛性外痔的主要症状,内痔无炎症时不痛,坠痛常发生在内痔感染、嵌顿和绞窄性坏死,也常导致剧烈的坠痛。轻者仅见局部胀满下坠;重者则为里急后重,频频登厕,便后重坠依然,十分痛苦。
七、直肠坠痛:肛门直肠坠痛主要是外痔的症状。如果内痔没有炎症时,一般不会产生痛疼感。如果内痔被感染、嵌顿、出现绞窄性坏死,这样会导致剧烈的坠痛。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八、分泌物:直肠粘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污染内裤,病人极不方便。在内痔脱出时,分泌物更多。
孕期有痔疮怎么护理
孕妇痔疮一般是在妊娠后期比较明显多见,在前期的话一般比较少,为什么说在妊娠后期大部分孕妇都会出痔疮症状呢?因为在妊娠后期胎儿增大了,孕妇腹内压在妊娠也增高,这样的的话肛门静脉回流在一程度上受到了阻碍,从而进一步的导致了直肠上下静瘀血状况,从而就会产生了内痔或者是外痔。这是因为妊娠后期一系列因素所导致的,所以说孕妇痔疮的发病率可以说是相当之高,据相关数据统计,孕妇痔疮的发病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痔疮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大便出血,不过一般情况下出血多体现于混合痔和内痔。我们大家都知道孕妇在妊娠时期,供血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关系到孕妇本身的身体健康,又直接关系到胎儿的正常健康发育,而孕妇本身又是最容易产生贫血症状的。如果再加上痔疮出血的话,则有可能导致孕妇贫血情况加重,这一情况对于胎儿的发育是非常不利的,有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胎儿体重低,严重的话甚至传导致早产或者是死胎,所以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所说的内痔或者是混合痔,如果发展的一定的程度有可能会脱出肛门外,而痔疮痔块还会不断的变大,不断的脱出,这样的话就非常不利于孕妇的一些身体活动,本来孕妇在情孕期间情绪及精神方面相对就比较紧张,那么这样一个情况更会加大了孕妇的精神和体力的负担,给整个孕期带来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
从以上情况来看,孕妇如果得了痔疮,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一定不能拖延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孕妇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哪些呢,对于孕妇治疗痔疮的方法,首先要考虑到孕妇是特殊群体,所以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疗法。
内痔疮的症状
根据内痔的发展和变化分为4期。
Ⅰ期:便血或滴或射,便后多自行停止,痔体不脱出,镜检示齿状线上黏膜隆起多在右前位,直径超过一个方位,黏膜表面色淡红呈草莓状,为血管肿型。
Ⅱ期:便血色鲜红,排便时伴有痔体脱出,内痔的表现为便后自行还位,镜检示齿状线上黏膜隆起常在右前,右后或左位(母痔)表面黏膜有纡曲的静脉团,为静脉瘤型。
Ⅲ期:便后或久立久行、咳嗽、劳动用力、负重远行增加腹压时痔体脱出、不能白行还位,需休息或手推才能还位。脱出黏膜表面暗红色、肥厚,便血减少,为纤维肿型。
Ⅳ期:痔体增大,持续脱出或还位后仍易脱出或便血。
1.嵌顿性内痔 痔体大,脱出不能自回,激起括约肌痉挛而嵌顿。静脉回流受阻,动脉血压力大,仍继续进入内痔,使充血肿胀,肛缘水肿,最终血行停滞凝固而致血栓形成,内痔的症状为疼痛加剧,脱出痔体发硬,触痛敏感,肛缘水肿加重。还位困难,可用高野简易复位法全部还位后,肛外无痔块残留。
2.绞窄性内痔 嵌顿时间过久,血行停滞及血栓形成,由于缺血痔体表面发黑坏死,渗出较多,最后痔体全部坏死,但肛缘水肿未坏死。1915年Lockhart- Mummery和Joshi报道:内痔血栓向上延伸,导致直肠壁坏死,引起盆腔严重的脓毒症。坏死后感染多在局部,引起里急后重。此时强行还位,感染易扩散,引起直肠黏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甚至脱落的带菌栓子沿静脉上行,发生门脉菌血症或脓毒血症,尚可形成肝脓肿。1934年Lockhart- Mummery、1948年Gabriel分别报道了绞窄痔并发致死性门脉败血症。尽管少见,但应重视。
3.内痔发炎 平时内痔症状较轻,但内痔细胞变性和水肿组织免疫力降低,常因便秘、过劳、刺激和摩擦而感染,肿痛灼热,内痔的表现有搏动感及异物填塞感,因干便压迫表面糜烂出血,常有里急后重感,持续1周,治疗得法,肿胀渐消,疼痛减轻,痔块变软缩小而缓解。也称痔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