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如何鉴别诊断
硬皮病如何鉴别诊断
(一)局限性硬皮病需与下列诸病鉴别:
1.斑萎缩 早期损害为大小不一,呈皮色或青白色,微凹或隆起,表面起皱,触之不硬。
2.萎缩性硬化性苔藓 皮损为淡紫色发亮的扁平丘疹,大小不一,常聚集分布,但不互相融合,表面有毛囊角质栓,有时发生水疱,逐渐出现皮肤萎缩。
(二)系统性硬化症需与下列诸病鉴别:
1.成人硬肿病:皮损多从头颈开始向肩背部发展,真皮深层肿胀和僵硬。局部无色素沉着,亦无萎缩及毛发脱落表现,有自愈倾向。
2.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等病的混合表现,包括雷诺氏现象,面、手非凹陷性浮肿,手指呈腊肠状肿胀,发热,非破坏性多关节炎,肌无力或肌痛等症状。浸出性核抗原(ENA)和RNP的抗体均可呈高滴度阳性反应。
3.化学物、毒物所致硬皮病样综合征 接触聚氯乙烯、苯等化学物,以及食用毒性油或某些药物和接受硅胶乳房隆起术的人可以出现硬皮以及硬皮病的某些其他症状。但这些人临床无典型的硬皮病表现,血清中无特异的自身抗体,停止接触,症状可渐消失,易与硬皮病鉴别。
毛囊角化病的诊断及鉴别
毛囊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又名Darier病,是一种少见的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变化的遗传性疾病。一般在8~16岁发病,5岁以前少见,无明显种族及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病情可逐渐加重,特征性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的毛囊性坚硬丘疹,顶端覆以油腻性痂皮或糠状鳞屑。所以当患者患上该症是需要明确知道如何诊断及鉴别,这样才能及时确诊该症。
毛囊角化病的诊断:
根据褐色油腻性结痂性毛囊性丘疹,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化,阳性家族史,同晒后皮损加重和典型的组织病理,诊断不难。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系先天禀赋不足,脾虚蕴湿不化,凝集肌肤所致,自幼发生,炎症不著,多发于皱褶部位,表面结有疣性厚痂,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沉缓或沉细。
辨证:先天不足,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凝集肌肤。
毛囊角化病的鉴别诊断
轻型病例应和脂溢性皮炎鉴别,局限型线状损害应和疣状痣鉴别。
1.尚需和以下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如下:
(1)黑棘皮病:表现为柔软的乳头瘤样丘疹,多局限于颈,腋,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常合并内脏癌。
(2)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损害为扁平的较大的丘疹,常局限于躯干上部。
(3)疣状角化不良瘤:常为头部或颈部的单个疣状结节。
2.在组织病理上应和下列疾病鉴别:
(1)日光性角化病常有表皮细胞核的间变。
(2)慢性良性家族性天疱疮:无裂隙,但基底层上可见棘层松解的大疱。
腰椎病鉴别诊断
腰背疼痛:腰部和背部疼痛,疼痛时间数天或数年。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大脚趾麻木:穿鞋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于是出现穿鞋、走路时用不上力,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麻或脚掌麻等。
腿疼:表现为一条腿(少数人是两条腿)疼、麻、凉、热胀,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腿疼的症状。
腰容易扭伤:腰很容易被扭到,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发生腰痛,很可能是腰椎间盘发出的信号。
脊柱侧弯:如果发现脊柱变得左右扭曲,即便没有腰痛的症状,也可能是腰椎病变的前期症状。
甲癣的诊断鉴别
诊断:
甲下型甲癣由于其真菌量较少,且常位于甲板的最下部,较难诊断。其他真菌性白甲及甲癣从临床表现结合真菌检查诊断不难。真菌检查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等。真菌直接镜检简单易行,临床应用普遍。
根据病甲表现:浑浊、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变脆易碎、甲分层、变色、甲板翘起、甲板萎缩、甲板脱落、钩状甲、甲沟炎等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甲癣需与其他皮肤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甲改变的疾病相鉴别。例如银屑病的甲病、先天性厚甲症、先天性白甲症、湿疹、硬皮病、脊髓空洞症、雷诺氏病、连续性肢端皮炎、剥脱性皮炎等均可引起指甲的改变,这些甲病常累及数个指甲且常对称发生。
新生儿皮下坏疽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1.病史: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或尿粪浸泡史;与不洁物品接触史;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等。
2.局部特征性表现:身体受压或尿,粪浸湿部位皮肤有界限不清的红,肿,硬,伴婴儿发热及行为异常;或皮肤暗红,触及皮肤有漂浮感,或皮肤下空虚感。
3.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注意与尿布疹和硬皮病作鉴别,尿布疹的皮肤红布不肿,硬皮病的皮肤肿而不红,两者都无感染的全身症状。
1.尿布疹:尿布疹的皮肤发红,无肿胀。
2.硬皮病:皮肤有肿硬,不发红,多以双下肢僵硬为主,无感染的全身症状。
3.丹毒:病区广泛红斑,边界清楚,稍高出周围皮肤表面,无漂浮感,极少发生于新生儿。
硬皮病鉴别方法有哪些
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起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型。病人可无前驱症状,或有不规则发热,急性的可有高热。伴有头痛、周身不适、少数人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因横纹肌受累部位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与体症(下边详细叙述),如心肌受累可有心脏功能异常,呈心动过速、过缓,心脏扩大,少数病人可与其它自身免疫病同时存在。
2.皮肤损害为多形性,向阳性紫红斑是皮肌炎的特异性体征。表现以双眼上眼睑皮肤浮肿性紫红斑为特点。病变可延及眼眶周围、甚至整个面部,即前额、颊部、耳前、耳后、颈部、头皮均可受累,可见弥散性红斑伴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光过敏者日晒后加重。闭眼近睑缘可见明显扩张的树枝状毛细血管。躯干、肘、膝关节伸侧可见红斑及鳞屑。躯干皮损常呈境界不清楚的较大斑片,有萎缩性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又称异色性皮肌炎。个别病人在皮肤异色病变样皮疹的基础上呈红色、火红或棕红色,称“恶性红斑”,高度提示伴有恶性肿瘤。手指关节背面可见散在扁平紫红色鳞屑性丘疹,甲周红斑及脂(趾)末端皮肤潮红。
根据典型皮损,肌肉症状,血清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确诊,皮肌炎需要原因年青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协和性硬皮病鉴别,多发性肌炎需与进行从事性肌肉营养不良,肿胀肌无力等鉴别。
以上就是关于皮肌炎的简单知识。希望大家能了解皮肌炎,正确面对皮肌炎,不要忽略它,也不要把它当做是不可战胜的魔鬼。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治疗中是很有帮助的。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
副肿瘤性脊髓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副肿瘤性脊髓病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副肿瘤性脊髓病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抗体检查,未发现原发性肿瘤前易误诊。
临床遇到持续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难以解释时对本综合征的警惕性尤为重要。
系统检查未发现癌肿,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及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血清或CSF特异性自身抗体可确诊PNS和提示潜在的肿瘤性质。
注意与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鉴别
发热的常识
即低热(37.5℃-38.5℃,多在疾病初期)、间歇热(一段时间发热,一段时间不发热)、弛张热(一天内体温波动在2度以上)、持续高热(39.℃以上)。
发热的诊断是个复杂的问题。
低热需要与结核病鉴别诊断。
间歇热需要与免疫炎性疾病如Still病、木村病、Castleman病等鉴别诊断,也需要与自身免疫病如风湿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班狼疮、白塞氏病等鉴别诊断。
弛张热需要与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
高热需要与严重感染性疾病、白血病、坏死性淋巴结炎等鉴别诊断。
有些病人发热几个月、几年才明确诊断。
在长期的发热中,有些医生给病人应用了抗结核药或很多抗生素。有些医生给病人间断或持续应用了糖皮质激素(俗称激素)。有些医生或病人把激素当成了退热药。
这导致了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激素对淋巴瘤有杀灭抑制作用,但单用它的作用有限,单用激素无法治愈淋巴瘤,反而掩盖病情。
肺心病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厚为主的征象。
2.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疾患应与肺心病的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相鉴别。前者往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和肌炎的病史,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3.原发性心肌病
本病多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如何对颈椎病鉴别诊断呢
如何对颈椎病鉴别诊断呢?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但也要与非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如同样有眩晕症状,应先排除耳源性眩晕,前庭功能紊乱,听神经瘤等,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往往难以鉴别,做这一诊断应慎重,以避免误诊,耽搁其它疾病的治疗。
1、神经根型颈椎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外周的神经纤维瘤、肺尖附近的肿瘤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
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以上就是关于颈椎病鉴别诊断的介绍了。颈椎病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的情况,这是因为脊椎出现了劳损,出现了疲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就会因为坐姿不正确等进一步加重脊椎的疲劳或者劳损,这样就会再进一步加重症状。
骨性关节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2、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3、其它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硬皮病皮肌炎等。
骨关节炎的诊断依据
一、诊断依据
1.中老年男性多见。
2.好发部位为活动多和负重多的关节,如髋、膝、踝和脊椎的颈椎、腰椎为最常见。
3.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疼痛于活动时发生,休息后消失。也可以出现休息痛症状。
4.早期关节外形和活动无异常,晚期关节可肿胀、积液和畸形,关节压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有磨擦感。
5.X线摄片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软骨不硬化,软骨下骨质疏松、囊性变,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关节畸形和半脱位改变。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不难判断。
二、鉴别诊断
1、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
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
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
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
⑤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
2、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3、其它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硬皮病皮肌炎等。
硬皮病的诊断常识你了解吗
硬皮病的鉴别诊断
1、系统性硬皮病还需与混合结缔组织病、皮肌炎鉴别。
2、内脏损害则需与神经性胃无力、原因不明性肺纤维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鉴别。
3、主要根据皮肤硬化不难诊断,应注意肢端硬化型和弥漫性硬皮病的鉴别。后者有时也应注意与泛发性硬斑病鉴别。
4、对有硬皮表现者需与硬斑病、条形硬皮病、嗜酸性筋膜炎、新生儿硬肿病、硬皮粘液水肿病、卟啉病、淀粉样变等鉴别。
5、对仅表现为雷诺现象的硬皮前期患者应与下述疾病的雷诺现象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炎、肌炎、冷球蛋白血症、大动脉炎、冻伤、药物性硬皮病样症状。
6、系统性硬皮病与成人硬肿病的鉴别:后者常发生于感染、发热性疾病后,多自颈后皮肤深层呈坚实性硬肿,渐延至面部、躯干及肩臂部,无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变化、萎缩和雷诺现象等。病程有自限性,可在1~2年消退,不留痕迹。
硬皮病的分类标准
1、主要标准:有近端硬皮病,即手指及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以上的任何部位皮肤有对称性的变厚、变紧和浸润。皮肤上述改变可累及全部肢体、脸、颈和躯干。
2、次要标准:包括:指端硬化,硬皮改变仅局限于手指;指端有肿胀性疤痕或指垫缺乏,指端由于缺血而有凹陷区或指垫组织的萎缩;双肺底有纤维化,在X 线片双侧肺底部有网状的纹理或结节性密度增高影,可以是弥漫性斑点影或蜂窝样改变,并已明确不是因原发于肺部的疾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