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中医推拿 乳痈推拿取穴方解
乳痈中医推拿 乳痈推拿取穴方解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故推与按揉中脘,天枢,胃俞,脾俞,足三里诸穴,以清阳明之血热;按揉肝俞,三阴交,以疏厥阴之气,按揉乳根等穴位,配合摩与按揉乳房肿块周围以及抹乳房,取其活血,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实为治疗本病之要法,拿风池,按揉少泽,合谷疏风清热;拿按肩井调和气血。
辩证加减:邪热壅盛者去气海,足三里,加按揉大椎,肺俞;肝胃不和者去气海,加掐太冲,按揉章门,期门。
乳腺增生什么穴位
1、乳腺增生按摩太冲穴和行间穴
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和行间穴,可疏解郁闷情绪,缓解乳腺增生病症。泡脚的时候可以按压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铅笔按揉,注意按揉力度以可以承受为佳。
2、乳腺增生按摩檀中穴、乳根穴
防治乳腺增生除了疏通脚上的渠道外,胸部的渠道也得疏通,首推膻中穴,还有檀中、乳根穴,可以用拇指旋转按揉,具体操作可按个人习惯进行。再就是对包块部位的按摩,按揉、点压均可。
3、乳腺增生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弹压此处可调节肝胆气机,也可以预防乳腺增生病,还有安神定惊的功效。
4、乳腺增生按摩期门
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为肝经募穴。常按此穴可以疏肝利胆,解郁开胸,预防治疗乳痈。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如果能够每天坚持推拿,一般在经过2~3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改善乳腺增生症状,肿块变小直至消失。
乳腺增生还可以通过按摩后背的肩井、天宗和肝腧穴,手腕的外关穴,腿部的丰隆、太溪、侠溪等。通过按摩穴位可以有效减轻乳腺增生的病症,但要持之以恒。
小儿经常咳嗽怎么推拿治疗
一般将咳嗽分为两类,外感咳嗽极内伤咳嗽,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多见。小儿咳嗽时,若精神尚佳,且不发烧,则可用推拿法治疗;若精神尚差,伴随发热,则最好就医治疗后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外感咳嗽症状表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怕冷。外感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风热者痰,涕黄稠。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穴位(乳旁),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穴位(乳根)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两指按揉(或掌根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穴位(脾俞)50-100次。
8.推拿者用拇指从下往上直推位于小儿两眉的中间到发际的线状穴位(攒竹)30-50次。
9.推拿者用双手拇指分推自小儿眉头起沿眉向眉梢的线状穴位(坎宫),30-50次。
10.推拿者用双手中指推位于小儿眉后凹陷的穴位(太阳),30-50次。
11.推拿者以一手扶定小儿前额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置颈项两侧的穴位(风池),轻柔1-2分钟。
1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小儿胳膊掌内侧缘(小指侧)从肘关节至手腕的线状穴位(六腑)。从肘关节推向手腕,100-300次。
13.推拿者以手拇指指端置合谷穴处捏掐2-3分钟。
治疗内伤咳嗽的推拿方法
内伤咳嗽症状表现:久咳,身体消瘦,微热,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无力。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按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乳旁穴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乳根穴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按揉(或用手掌擦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脾俞穴。
8.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桡侧(即拇指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脾经),由指根推向指尖200-600次。
9.推拿者用拇指推位于小儿小指指纹面,由指尖到指根的线状穴位(肾经),用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10.推拿者用掌根按揉位于小儿肚脐上方的穴位(中脘)100-300次。
11.推拿者用拇指按揉位于小儿膝盖外斜下方的穴位(足三里)50-100次。
12.推拿者用食指和中指按揉位于小儿第2腰椎下两侧的穴位(胃俞)50-100次。
穴位丰胸的最佳方法
神封穴:改善母乳
封穴位在胸口的两侧,在介于胸口正中与乳头之间,距胸中行各5厘米处。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推拿。对于有母乳分泌不足、心脏病、胸闷咳嗽的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改善。
少泽穴:打通乳腺
少泽穴位在小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地方,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面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推拿,其它功效有改善产后乳汁过少、乳腺炎、中风昏迷,达到丰胸、促进乳腺畅通。
乳中穴:胸部坚挺
乳中穴位在于乳头的中心,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做圈状推拿,其它功效有改善性冷感,月经调理。这种方法可以使胸部更坚挺。
期门穴:通乳丰胸
期门穴位在左右乳头正下方第六肋间内端处,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推拿,其功效有治疗乳痛、肋间神经痛、肝炎。丰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丰胸。
治疗乳腺增生的穴位
1、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属于任脉,是心包的募穴。本穴位居胸腺的部位,三焦与胸腺相络,可参加机体的细胞免疫,为卫气的表现形式之一。常揉按膻中穴可起到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可预防心脏病,预防乳腺疾病及有一定的丰胸效果。
2、乳根穴: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对乳上部的肌肉物质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常按此穴,可起到缓解减轻乳胀、乳痛的现象。
3、库房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乳头直上,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常按此穴即可预防治疗咳嗽、气喘、咳唾脓血等呼吸系统疾病,又可缓解胸肋胀痛,预防治疗乳腺疾病。另外,库房与乳根为调节乳肌的二个重要穴道,若单纯为胃气不足所致的乳房扁平细小或乳房下坠,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疗有奇效。
4、期门:该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为肝经募穴。常按此穴可以疏肝利胆,解郁开胸,预防治疗乳痈。
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如果能够每天坚持推拿,一般在经过2~3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改善乳腺增生症状,肿块变小直至消失。
乳痈的推拿手法有哪些
乳痈主证:乳房肿胀,疼痛,皮色红赤,或有结块,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随形寒,发热,周身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两三天后,可见肿块增大,发红疼痛,发热不退,纳食不振,口渴,苔黄,脉数或弦数,若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是已成脓,数天后,破溃而流稠脓,脓出热退,肿痛渐消。
治则:活血通络,清热散结。
取穴:乳根,屋翳,膺窗,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肩井,少泽,合谷,风池,脾俞,胃俞,肝俞,三阴交等穴。
推拿手法:按,揉,抹,摩,拿,一指禅推等法。
操作手法
胸腹部
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一侧。先摩乳房肿块周围,继之按揉乳根,屋翳,膺窗及乳房肿块周围(手法均宜轻柔,不可接触肿痛部);再用抹法自乳根部抹向乳头部;然后按揉中脘,天枢,气海,继之用一指禅推法依次往返推2-3遍,最后按揉足三里,三阴交。
肩背部
患者坐位,推拿者立于后侧,先拿风池,肩井,然后按揉脾俞,胃俞,肝俞(亦可用㨰法),最后按揉少泽,合谷,按肩井。
取穴方解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故推与按揉中脘,天枢,胃俞,脾俞,足三里诸穴,以清阳明之血热;按揉肝俞,三阴交,以疏厥阴之气,按揉乳根等穴位,配合摩与按揉乳房肿块周围以及抹乳房,取其活血,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实为治疗本病之要法,拿风池,按揉少泽,合谷疏风清热;拿按肩井调和气血。
辩证加减:邪热壅盛者去气海,足三里,加按揉大椎,肺俞;肝胃不和者去气海,加掐太冲,按揉章门,期门。
乳痈中医推拿 乳痈推拿治疗方法
主证:乳房肿胀,疼痛,皮色红赤,或有结块,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随形寒,发热,周身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两三天后,可见肿块增大,发红疼痛,发热不退,纳食不振,口渴,苔黄,脉数或弦数,若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是已成脓,数天后,破溃而流稠脓,脓出热退,肿痛渐消。
治则:活血通络,清热散结。
取穴:乳根,屋翳,膺窗,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肩井,少泽,合谷,风池,脾俞,胃俞,肝俞,三阴交等穴。
推拿手法:按,揉,抹,摩,拿,一指禅推等法。
乳痈的推拿手法 乳痈推拿操作手法
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一侧。先摩乳房肿块周围,继之按揉乳根,屋翳,膺窗及乳房肿块周围(手法均宜轻柔,不可接触肿痛部);再用抹法自乳根部抹向乳头部;然后按揉中脘,天枢,气海,继之用一指禅推法依次往返推2-3遍,最后按揉足三里,三阴交。
患者坐位,推拿者立于后侧,先拿风池,肩井,然后按揉脾俞,胃俞,肝俞(亦可用㨰法),最后按揉少泽,合谷,按肩井。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外感咳嗽症状表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怕冷。外感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风热者痰,涕黄稠。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穴位(乳旁),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穴位(乳根)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两指按揉(或掌根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穴位(脾俞)50-100次。
8.推拿者用拇指从下往上直推位于小儿两眉的中间到发际的线状穴位(攒竹)30-50次。
9.推拿者用双手拇指分推自小儿眉头起沿眉向眉梢的线状穴位(坎宫),30-50次。
10.推拿者用双手中指推位于小儿眉后凹陷的穴位(太阳),30-50次。
11.推拿者以一手扶定小儿前额部,另一手拇指,食指分置颈项两侧的穴位(风池),轻柔1-2分钟。
12.推拿者用拇指直推小儿胳膊掌内侧缘(小指侧)从肘关节至手腕的线状穴位(六腑)。从肘关节推向手腕,100-300次。
13.推拿者以手拇指指端置合谷穴处捏掐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