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祖国医学认为“梦遗滑精皆失精之病,虽其症有不同,而所致之本则一”,故将梦遗和滑精两者合并介绍。遗精之病,一般而论,有梦而遗者其因在心,无梦而滑精者多病在肾;有邪而遗精者多为实症、热症,无邪而遗精者为虚症、寒症;初病者轻,久病者重。根据中医理论辨症论治,将遗精分为四个类型:
A.君相火旺型:症见梦遗、阴茎易勃起、心悸怔忡、心烦面赤、腰痛身热、舌红少答、脉弦数,治以三才封髓丹(熟地、天冬、党参、黄柏、砂仁、肉苁蓉、炙甘草)加黄连、栀子、龙骨、牡蛎、龟板等或服中成药知柏地簧丸。
B.心肾不交型:症见梦交梦遗、心烦不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寸数尺沉,治以心肾同源方(熟地、山萸肉、山药、白术、人参、芡实、茯神、菖蒲、炒枣仁、五味子、麦冬、柏子仁)或服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C.湿热下注型:症见阴茎易勃起、阴茎涩痛、遗精、阴囊湿痒、尿黄或尿痛、口干口苦、脘腹胀痛、舌苔黄厚或腻、脉滑数,治以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黄芩、栀子)或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D.肾气不固型:症见无梦遗精、滑精频繁、精神萎靡、头昏耳鸣、形体消瘦、夜尿多、小便频、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治以秘精丸(菟丝子、锻牡蛎、锻龙骨、五味子、茯苓、桑螵蛸、榧子、白石脂)或服中药金锁固精九。遗精之病不治,则易导致早泄、阳痿,宜早治之。
肉苁蓉吃几次能壮阳 壮阳食物有哪些
1、虾。中医认为虾味甘、咸,性温,有补肾益精的功效,所以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壮阳。
2、狗肉。狗肉味甘、咸,性温,具有益脾和胃、滋补壮阳作用,所以多食狗肉也能帮助壮阳。
3、韭菜。也叫“起阳草”,可以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可以帮助治疗遗精、多尿、腰膝酸软等症。
4、牡蛎。牡蛎中含有锌、钙、蛋白质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滋阴补肾、固精等功效,可以辅助治疗遗精、阳痿、虚劳等症。
中医治疗遗精
1、君相火旺型:症见梦遗、阴茎易勃起、心悸怔忡、心烦面赤、腰痛身热、舌红少答、脉弦数,治以三才封髓丹(熟地、天冬、党参、黄柏、砂仁、肉苁蓉、炙甘草)加黄连、栀子、龙骨、牡蛎、龟板等或服中成药知柏地簧丸。
2、心肾不交型:症见梦交梦遗、心烦不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寸数尺沉,治以心肾同源方(熟地、山萸肉、山药、白术、人参、芡实、茯神、菖蒲、炒枣仁、五味子、麦冬、柏子仁)或服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3、 湿热下注型:症见阴茎易勃起、阴茎涩痛、遗精、阴囊湿痒、尿黄或尿痛、口干口苦、脘腹胀痛、舌苔黄厚或腻、脉滑数,治以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生地、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黄芩、栀子)或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4、肾气不固型:症见无梦遗精、滑精频繁、精神萎靡、头昏耳鸣、形体消瘦、夜尿多、小便频、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治以秘精丸(菟丝子、锻牡蛎、锻龙骨、五味子、茯苓、桑螵蛸、榧子、白石脂)或服中药金锁固精九。遗精之病不治,则易导致早泄、阳痿,宜早治之。
遗精中医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一)君相火旺证
治法清心安神,滋阴降火。方药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方中黄连清泻心火,生地滋阴清热;当归养阴润燥,酸枣仁、远志、茯苓宁心安神,莲子、天冬、熟地滋水养阴,人参、甘草宁心益气;黄柏坚阴泻火,从而使心火得清,相火得降,阴虚得润,遗精自止。若遗精频繁,心神不宁者,可加龙骨、牡蛎,既可宁心定志,又可收敛涩精。也可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若以阴虚火旺为主者,可改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
(二)肝火偏旺证
治法清肝泻火。方药龙胆泻肝汤或化肝煎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清泻肝火,柴胡舒肝解郁,当归、生地滋养肝血,泽泻、车前草、木通引火下行兼泻肝经湿热。
(三)湿热下注证
治则清热化湿。方药八正散加减。泽泻通利湿热,黄柏清热澡湿,三药善走下焦,以清下焦湿热为主,茯苓、白术健脾燥湿,以杜生湿之源。若偏于肝胆湿热也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此型遗精忌用补涩之品。
(四)脾虚不摄证
治则益气健脾,摄精止遗。方药妙香散合水陆二仙丹或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人参、黄芪益气健脾生精,山药、茯苓健脾补中,兼以安神;远志、辰砂清心调神;木香调气;桔梗升清;芡实、金樱子摄精止遗。若以中气下陷为主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五)肾虚不固证
治法温肾益精,固涩止遗。方药右归丸合金锁固精丸加减。方中鹿角胶、肉桂、附子温肾补阳;熟地、山药、山萸、枸杞子、当归补肾益精血;菟丝子、杜仲补肾壮腰摄精;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固肾涩精止遗。若虚寒症状不明显,可用斑龙丸或秘精丸。若以肾阴虚为主,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饮。
(六)瘀血阻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生地、桃仁、红花、赤芍、牛膝活血化瘀;枳壳、柴胡、川芎、桔梗行气疏肝、散瘀。可酌加三棱、莪术等破瘀之品。
针灸治疗遗精
可分梦遗和滑精。凡有梦而遗精者名梦遗;无梦而精自滑出的为滑精。
1.主证:梦遗每在睡梦中发生遗泄、睡眠不安、阳事易举。如久遗而又频繁者,可有头晕、精神不振、耳鸣腰酸等证。滑精则不拘昼夜,动念则常有精液滑出,形体瘦弱,脉细软,甚至心悸、阳萎等。
2.治法:梦遗以交通心肾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滑精以补肾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3.处方:关元、大赫、志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梦遗加心俞、神门、内关;滑精加肾俞、太溪、足三里。
中医针刺治疗遗精有效果
1.心肾不交
主证:梦中遗精,头晕心悸,心烦,腰酸耳鸣,小便黄,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取手少阴经穴,针用泻法;足少阴经穴,针用补法。以交通心肾,固精止遗。
处方:神门、心俞、太溪、志室。
2.肾虚失藏
主证:遗精频作,不拘昼夜,动念,见色则常有精液滑出,神疲体瘦,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法:取足太阳、足太阴及任脉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固精。
处方:肾俞、志室、命门、关元、三阴交。
3.湿热下注
主证:遗精频作,尿时有精液,心烦少寐,口苦而干,小便热赤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清热利湿,宁静精宫。
处方:中极、阴陵泉、三阴交。
刮痧治疗遗精
正常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每月遗精l~2次,或偶尔稍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未婚成年男子遗精次数频繁,每周2次以上,或已婚有正常性生活而经常遗精,则属于病理状态。
遗精以非性交时发生精液遗泄为主要特征,有梦遗、滑精的区别。梦遗为夜间有淫梦,精随梦泄;滑精为无梦而滑泄,甚或清醒时精液自流,或有所思慕而精液自流,或见色而精液自流。梦遗和滑精均有各自的特征,相比较而言,遗精病轻,滑精病重。患者多伴有头昏失眠、精神委靡、腰腿酸软等症状。
一、梦遗
(一)症状
以心烦不寐,梦中遗精阳兴不举,头晕目眩,心悸健忘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关元、太溪、神门、三阴交。
(2)定位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先刮腹部关元穴,再刮前臂神门穴,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腹部关元穴,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拭前臂内侧神门穴,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30次,出痧。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
二、滑精
(一)症状
以遗精遇思虑或劳累而作,头晕失眠,心悸健忘,面黄神倦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心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心俞至肾俞,再刮腹部关元,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心俞经脾俞至肾俞穴,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刮拭腹部关元穴,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外侧足三里穴,各30次,出痧。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肾俞至膀胱俞,命门及志室,再刮腹部关元至中极,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r肾俞至膀胱俞,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再分别刮拭背部命门穴和志室穴,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之后刮拭腹部关元至中极穴,不宜重刮,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30次,出痧。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
什么中药味道是酸的 覆盆子
覆盆子味酸,甘,温,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C等成分,为中医常用的补肾壮阳药,功能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常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虚劳,目暗等病症。临床上常与沙苑子,山茱萸,芡实等合用。治疗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与桑螵蛸,益智仁,金樱子等同用,治疗遗尿,尿频等;与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五味子等配伍,治疗肾虚阳萎,精滑不固及不育等症。
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中药处方(一)
【辨证】心脾气虚。
【治法】益气养心,健脾固涩。
【方名】断遗汤。
【组成】人参30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肾两虚,阴分不足。
【治法】益肾健脾。
【方名】培土养阴汤。
【组成】制首乌9克,丹参3克,白扁豆3克,谷芽3克,当归3克,白芍2.4克,车前子2.4克,莲子肉4.5克,猪腰1具,芡实3克,莲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心火上炎,心包火动。
【治法】益气养阴,清心止遗。
【方名】消炎汤。
【组成】山药30克,芡实30克,麦冬3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丹参9克,莲心6克,天冬3克,五味子1.5克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