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摆好抢救体位

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 摆好抢救体位

使患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上。如过患者位于垂直体位,必须放平躯干,必要时可抬高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增加人工循环的排血量。

肋骨骨折会引发什么疾病

1、急性心力衰竭

肋骨骨折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多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此病的病人早期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心肺功能衰竭。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组织抢救,严防发生心跳骤停。心跳一旦停止不宜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因胸外心脏按压术能使肋骨骨折断端加深对心肺的损伤,影响抢救效果危及病人生命。应立即作开胸,胸内心脏按压术。胸内心脏按压心排血量高于胸外心脏按压,效果较好。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住院后,应立即用胸肋固定带或其它方法。固定胸壁,防止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导致心肺功能损害,产生不良后果,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2、肺不张

肺不张的病因中由肿瘤引起者占59. 5 %居首位,炎症占32. 7 % ,结核占4 %居第3 位。而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引发右侧肺不张显然是由感染引起的。原因分析如下:

①从解剖特点来说,右支气管较短粗,与主支气管纵轴所成夹角较小,痰液容易坠入右肺部。

②从体位来分析,由于入院后常强调病人需健侧卧位,一方面使呼吸道分泌物借重力作用流入右侧肺部,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右侧卧位影响限制了右侧呼吸肌和胸廓运动,使得肺活量减少、潮气量降低。

③如果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也会促使病人并发肺不张。由于深呼吸、咳嗽时局部疼痛加重,如果病人不配合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不敢变动体位而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④多见于没有及时行胸壁固定的患者。

肋骨骨折可以合并胸腔内脏器损伤等。

心跳骤停急救五个要点

一、抢救场地要硬一点。

心脏按摩必须在硬床或台子上进行, 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按压胸骨才有效。

有些人在做心脏按摩时,拼命挤压左侧胸壁,是错误的操作方法。其实心脏大致位于胸腔中央,一定要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1/3处,用另一手放在它上边加强力量,使心脏受到挤压,迫使心脏内的血液流出,恢复血液循环。

三、压迫减压要彻底。

压迫胸骨时,手腕要挺直,慢慢地把体重加上,压迫胸骨使之下沉4~5厘米,然后突然放松减压。

不管是压迫还是减压,都要完全彻底,但是减压时,手仍然不能离开胸壁。

四、频率不能太慢。

心脏按摩的胸部按压频率要达到每分钟100次,过慢不能发挥作用。

五、按摩呼吸配合好。

由两个人抢救一个人时,应该由一个人做15次心脏按摩后,另一个人做2次人工呼吸。做人工呼吸的人,应特别注意心脏按摩者手的动作,在其停止按压的间隙,立即吹气,吹气要大要深要快,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2秒以上。如果是一个人独立抢救,也要掌握心脏按摩15次、人工呼吸2次的频率。

需要提醒的是抢救儿童时,力度一定要小一些,比如心脏按摩时按压胸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了,压力大约为成人的1/2左右,但频率要较成人略快,要大于每分钟100次。

如何抢救触电伤者

1、症状较轻者: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实施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2比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1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也应按2比15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7、如果触电者有皮肤灼伤,可用净水冲洗拭干,再用纱布或手帕等包扎好,以防感染。

触电者抢救秘笈

1、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先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

2、切断电源拨开电线时,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戴上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电线。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得中途停止,一直等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由他们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措施

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依据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心脏突然衰竭,不能搏出足够的血液保证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需要;呼吸突然停止,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一般在心跳呼吸停止5至8分钟内称临床死亡期,处于此期的患者是有可能被抢救过来的。但如果超过8分钟,则进入生物学死亡期,患者无法被抢救过来。因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心跳呼吸骤停的标志是:一、神志完全消失;二、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三、呼吸停止;四、心音听不到;五、瞳孔散大、各种生理反射消失。

现场抢救步骤

一、通畅呼吸道:抢救者一手使患者头后仰,另一手把患者下颏向前提起或使颈抬升、舌根上移而不影响呼吸道通畅,并用手或器具去除口腔内的异物。如果异物在气管内,则可用腹部按压法,即使患者仰卧,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上腹部剑突下方,另一手重叠在前一手掌背上,双手用力向胸部方向推压,使腹压剧增,把气管内异物迫出。

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患者仰卧于硬地或硬床板上,抢救者一手使患者头后仰、口张开,另一手拇指和食指紧捏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气后对患者口内猛吹气至患者胸部抬起;随后开放鼻孔,使患者被动呼气,这时可见胸部回缩。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4至16次。

三、胸外心脏按压:患者仰卧在硬地或硬床板上,双腿稍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抢救者位于患者一侧,把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掌与患者胸骨纵轴一致),另一手掌根部重叠于该掌背,双肘关节伸直,借助双上肢和自身体重垂直下压,使患者胸骨下沉约3至4厘米,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弹起(这时抢救者手掌要始终轻贴患者胸壁),如此反复。按压频率为每分钟60次。

抢救注意事项

一、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交替进行。

二、操作次序:如两人同时进行抢救,每按压心脏5次,吹气1次;如果仅一人抢救,则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

三、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出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如能测到血压和发现散大的瞳孔缩小、紫绀消失、皮肤转红,则表明大脑血流灌注已经建立。

四、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并发症有肋骨骨折,偶可致肝、脾破裂。故抢救者应根据患者年龄和胸廓弹性灵活按压,对胸部损伤者则不可施术。

五、心跳呼吸骤停恢复后的处理:抢救者要尽快向附近医院求援,或火速将患者送往有条件的医院继续抢救。

心肺复苏法的五项注意事项

(1)即吹气二次(单人)或一次(双人),胸外心脏按压15次(单人)或5次(双人),吹气与按压的次数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可单人或双人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单人抢救15: 2,双人抢救15:2

(4)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120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起。

(5)复苏的成功与终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尤反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挣扎、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等),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心肺复苏成功。若经过约30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不出现上述复苏的表现,预示复苏失败。

若有脉搏,收缩压保持在60mmHz以上,瞳孔处于收缩状态,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病人深度意识不清,缺乏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表明脑死亡。心肺复苏持续一小时之后,心电活动不恢复,表示心脏死亡。患者出现尸斑时,可放弃心肺复苏抢救。

肋骨骨折并发症

1、急性心力衰竭

肋骨骨折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多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此病的病人早期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心肺功能衰竭,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组织抢救,严防发生心跳骤停,心跳一旦停止不宜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因胸外心脏按压术能使肋骨骨折断端加深对心肺的损伤,影响抢救效果危及病人生命,应立即作开胸,胸内心脏按压术,胸内心脏按压心排血量高于胸外心脏按压,效果较好,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住院后,应立即用胸肋固定带或其它方法,固定胸壁,防止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导致心肺功能损害,产生不良后果,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2、肺不张

肺不张的病因中由肿瘤引起者占59. 5 %居首位,炎症占32. 7 % ,结核占4 %居第3 位,而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引发右侧肺不张显然是由感染引起的,原因分析如下:

①从解剖特点来说,右支气管较短粗,与主支气管纵轴所成夹角较小,痰液容易坠入右肺部。

②从体位来分析,由于入院后常强调病人需健侧卧位,一方面使呼吸道分泌物借重力作用流入右侧肺部,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右侧卧位影响限制了右侧呼吸肌和胸廓运动,使得肺活量减少,潮气量降低。

③如果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也会促使病人并发肺不张,由于深呼吸,咳嗽时局部疼痛加重,如果病人不配合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不敢变动体位而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④多见于没有及时行胸壁固定的患者。

肋骨骨折可以合并胸腔内脏器损伤等。

心肺复苏法的五项注意事项

进行心肺复苏法的注意事项有以下五个:

(1)即吹气二次(单人)或一次(双人),胸外心脏按压15次(单人)或5次(双人),吹气与按压的次数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可单人或双人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单人抢救15: 2,双人抢救15:2

(4)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120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起。

(5)复苏的成功与终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尤反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挣扎、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等),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心肺复苏成功。若经过约30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不出现上述复苏的表现,预示复苏失败。

若有脉搏,收缩压保持在60mmHz以上,瞳孔处于收缩状态,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病人深度意识不清,缺乏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表明脑死亡。心肺复苏持续一小时之后,心电活动不恢复,表示心脏死亡。患者出现尸斑时,可放弃心肺复苏抢救。

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 猝死详细急救方法

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脏猝死的病人,在心跳停止4-6分钟内能得到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能明显提高救愈率。因此,一旦发现猝死患者,应当及时进行合理的现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边抢救边派人打电话请救护车。当心跳、呼吸恢复后,可将患者送医院继续抢救。

让患者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松开领口当患者伴有呕吐症状,应将患者持侧卧位(如有假牙须及时将患者假牙取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而死。侧卧时须将患者心脏一侧朝上,防止压迫心脏加重病情。如患者裸身倒在浴室等冰冷潮湿场地,须用棉被为患者保暖。打开气道抢救者用一只手掌放置于病人前额,用力向下压,使病人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中指将病人下巴向前抬起。

人工呼吸抢救者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拇、食指夹住病人鼻翼,作口对口密封吹气,以每分钟16次的速度进行。第一次可作2 次吹气,使已萎缩的肺张开。吹气见效的特征是呢感看到病人胸部起伏,病人呼气时可听见和感觉到有气体逸出。

人工循环抢救者一手的手掌根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 处,另一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上方,双手垂直向下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每分钟胸外按压频率为100 次,深度约3.5~.5 厘米。急救的同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的状况,尽快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抢救。

心肌缺血性心脏病发作时应如何处理

行急救的。那心脏病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呢?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博动。

2.若脉博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在对心脏病突发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则需要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Ⅵ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6.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博动或有无脉博。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博,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博动情况,随时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猝死如何急救呢

如何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现场急救?

1、将病人平卧于木板或水泥地上

让患者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松开领口当患者伴有呕吐症状,应将患者持侧卧位(如有假牙须及时将患者假牙取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而死。侧卧时须将患者心脏一侧朝上,防止压迫心脏加重病情。如患者裸身倒在浴室等冰冷潮湿场地,须用棉被为患者保暖。打开气道抢救者用一只手掌放置于病人前额,用力向下压,使病人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中指将病人下巴向前抬起。

奥美员工猝死

2、人工呼吸抢

人工呼吸抢救者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拇、食指夹住病人鼻翼,作口对口密封吹气,以每分钟16次的速度进行。第一次可作2 次吹气,使已萎缩的肺张开。吹气见效的特征是呢感看到病人胸部起伏,病人呼气时可听见和感觉到有气体逸出。

3、胸外压

人工循环抢救者一手的手掌根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 处,另一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上方,双手垂直向下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每分钟胸外按压频率为100 次,深度约3.5-4.5 厘米。急救的同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的状况,尽快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抢救。

对身体的保养是要掌握好方法和方式的,上面就是对猝死的最佳急救时间及急救方法的介绍,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常识,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就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另外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的质量。

触电急救心脏按压频率

1、触电急救心脏按压频率

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下压深度为4~5公分,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对儿童进行闭胸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与按压频率与成人相同,但按压深度为3公分,动作要平稳,不可用力过猛。

2、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2.1、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流通处的地面,以便施术。

2.2、抢救时,如必须搬运伤员,也必须坚持人工呼吸。

2.3、口内有异物,必须清除,必要时要用纱布包住舌头牵出,以免舌后缩阻塞呼吸道。

2.4、头要侧向一边,以便口鼻分泌物流出。

2.5、注意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2.6、在没有确认患者死亡的情况下,不得停止。

3、触电如何急救

3.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3.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3.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

3.4、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3.5、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来进行救护。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有哪些

胸外心脏按压是过去的名称,为了和开胸心脏按压相区别,现在将胸外心脏按压称为闭胸心脏按压,但胸外心脏按压似乎更易于接受,所以在此仍称为胸外心脏按压。

这种方法是通过连续的、有节律的压力按压胸骨下部1/3(“心窝”上两横指),可通过增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流,使血流进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有效的循环创造条件。

(1)患者体位: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等平坦、坚实的表面,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操作者位置:紧靠病人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力量垂直作用于病人胸骨,操作者应根据抢救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站立地面或脚凳上,或采用跪式等体位。

(3)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部1/3

(4) 按压方法(成人)

按压正确位置本身会影响到复苏的效果,通常手应放在胸骨下半部,简便的确定方法是两乳头连线的中间。救护者手掌根部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定位之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按压者上半身前倾,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伸直),有节律地、冲击地垂直向下用力,借助自身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操作,按压深度以能使胸廓下陷至少5厘米。按压与放开时间比例为1:1,让胸廓自行回到正常位置,但手掌不要离开胸壁;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

(5) 按压与通气的协调

①一人操作:

现场只有一个人抢救,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即连续吹气2次,按压30次。

②两人操作:

负责按压者位于病人一侧胸旁,另一人位于同侧病人头旁,负责吹气,同时也负责监测颈动脉搏动。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图16-3)。为避免疲劳,按压质量下降,二人工作应互换,调换应在每2分钟或每5个CPR(心肺复苏)循环后间隙中进行。在按压过程中可暂停按压,看看病人是否恢复心跳。但核实过程和术者调换所用时间,均不应使按压中断10秒以上。

(6) 按压有效标志

① 可触及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面色由紫绀变为红润。

② 动脉血压收缩压>60mmHg。

③ 意识改善,瞳孔由大变小;睫毛和瞳孔对光放射恢复、眼球四肢有活动表现等。

上面就是关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的这一方面知识的详细讲解,相信现在大家对于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是哪应该已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大家在对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急救时能正确熟练的运用心肺复苏技术。

干性溺水如何急救

1、清除体内杂物

发现干性溺水的情况了就要及时将体内的杂物清除处出来,以免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将淹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延误心脏复苏的时间。

2、心脏复苏

采用尽快行口对口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先人工呼吸啊,将气道打开,然后做胸外按压。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按压为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按压深度5~13岁者3cm,婴、幼儿2cm。

3、及时抢救

在进行前两项急救措施的时候如果发现情况严重,需要立即送完医院进行救治,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推荐

心脏病急救方法

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迅速采取十大抢救措施: 1、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

突发性心脏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在突发性心脏病突然发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在发病者周围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能让患者的心情过于烦躁,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联系到急救中心,而且切记一定不要碰病人,应该及时解开患者的领结,裤带等地方必要时应该做人工会吸已达到救援的目的,而且中途不能够停顿,人工呼吸需要一直做到医院去,而且心脏病患者怕吓,不能惊吓心脏病患者,否则容易出现意外,引发身亡。 突发心脏病怎么办 急救有技巧 一、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注意:让病人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事项: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事项: 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复苏抢救

若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并同时行人工呼吸,及时复苏抢救生命。

心肺复苏的步骤是怎样的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ABC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

婴儿心肺复苏的过程

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在心肺复苏中,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1-8岁为儿童。其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但有以下几点特殊之处。 一、判断意识: 婴儿对言语如不能反应,可以用手拍击其足跟部,或捏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二、人工呼吸: 采用仰头举颏法畅通呼吸道,由于婴儿口、鼻开口

异物卡喉的急救知识

旦发生儿童憋闷窒息的情况,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 从背后抱住患儿的腰部,使患儿骑坐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背朝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重复而有节奏进行,直到异物排出。以上方法未奏效,应马上让患儿取右侧卧位,使异物由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拍背法,让儿童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拍其背部,使儿童咯出异物。注意!婴儿异物堵塞千万不能顺着拍背,大多数市民以为顺着拍背能

心脏病如何急救

1、头部后仰气道通畅 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

心脏按压部位注意事项有哪些

1 按压部位为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按压部位需正确 如部位太低 可能会损伤腹部脏器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过高 可伤及大血管 若部位不在中线 则可引起肋骨骨折 肋骨与肋骨软骨脱位等并发症) 2 按压部位要均匀适度 过轻则达不到效果 过重易造成损伤 3 按压姿势要正确 注意肘关节伸直 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 手指不应加压于被救助者部 在按压的空隙的放松期 操作者不加任何压力 但手掌不应离开壁 以免移位。 4 被救助者头部应适当放低 以避免按压时呕吐物反流至气管 也可防止因头部高于心脏水平而影响血流 5 心

心肺衰竭抢救

我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对于这类突发的心血管疾病,心肺复苏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分钟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到1%。 先做按压 根据最新指南,把按压放到了急救程序中最重要的位置,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第一步。这是因为要求一个非医护人员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太强调这一点,反而会降低人们救人的积极性。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单纯的按压亦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