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山药糖尿病人能吃吗 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饮食
主粮: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主粮最好以粗粮为主,比如:荞麦,豆麦,燕麦片,豆制品等。
副食:糖尿病患者的副食最好以白肉为主,白肉的脂肪含量较低,能减少总能量的摄入量,对糖分的消耗有益。蔬菜水果这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调节食品,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保证一定量的蔬菜摄入。
水果:糖尿病患者对水果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不宜食用糖分较高的水果,但是酸味的水果就可以适量的多食用一些。
吃水果对糖尿病患者有影响吗
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水果这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朋友们来说应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现在各色的水果纷纷上架,鲜美可口,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如果糖尿病患者哪样都不能吃的话那岂不是很痛苦。但在这里要提高广大糖尿病人的是,虽然糖尿病患者也能有吃水果,但是要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要有所讲究的安全吃水果,这样既吃了水果又保持了健康。
因糖尿病的疾病特点,对糖的摄入有很严格的要求,但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水果。水果中的糖类包括果糖和葡萄糖及蔗糖。这些糖都属于简单糖,食后血糖很快上升。其中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用部分水果。
糖尿病人吃水果是分情况的,盲目乱吃对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是极为不利的。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吃甜的水果,只有病情稳定,血糖基本控制的患者才可以吃。一般说来,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以下(140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以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7.5%以下,病情稳定,不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选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对于一些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只能选用含糖量在 5%以下的蔬菜、水果,像草莓、西红柿、黄瓜等。
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但不是哪一种水果都能吃。糖尿病患者选择水果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水果中含糖量及淀粉的含量,以及各种不同水果的血糖指数而定。
推荐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等。此类水果每100克可提供20-40千卡的能量。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等。此类水果每100克可提供50-90千卡能量。
不宜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包括红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干果,以及果脯应禁止食用。含糖量特别高的新鲜水果,如红富士苹果、柿子、莱阳梨、肥城桃、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枣、黄桃等也不宜食用。此类水果每100克提供的能量超过100千卡。
吃香蕉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香蕉100克含有91大卡热量,含有大量的糖分,能补充能量,却对糖尿病患者有坏处,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多食用香蕉。
糖尿病人能吃空心菜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空心菜吗
空心菜中含有类胰岛素成分,所以空心菜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益,是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的最好的蔬菜,糖尿病病人食用这种蔬菜,不仅可以给身体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还可以降低血糖,实在是糖尿病人的福菜。
糖尿病患者有脚气,怎么办
脚气又称足癣是由一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这种癣菌在比较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更易滋生。脚气看上去是小病,却奇痒无比,让人倍感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日常生活中,多数足癣患者当脚气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基本不去医院,往往自行买药膏来处理。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处理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足癣,因为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都可能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为坏疽导致截肢。所以,脚气虽小但不容忽视。
脚气都长什么样
临床足癣常见有以下三种,三者常可同时存在,也可以某一型为主。①水疱型(水疱鳞屑型):常于趾间、足趾及其侧缘反复出现深在性水疱,可疏散分布或成群发生,疱壁厚,不易破裂,伴有明显瘙痒,数日后疱液干涸、脱屑,瘙痒随之缓解。②擦烂型(浸渍糜烂型):常见于4~5或3~4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离,剥脱后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或蜂窝状基底。此时渗液多,有异臭,瘙痒难忍。易继发感染,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织炎等。炎症反应明显时还可引发癣菌疹。③鳞屑角化型(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跟、足趾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裂、无汗如树皮状。久之皮损范围扩大,冬季发生皲裂疼痛,夏季间发水疱,并伴以痒感。
脚气的防治
治疗脚气,必须及时、彻底地治疗浅部真菌病,消灭传染源。
预防脚气的8个办法:
避免酸碱物质对皮肤地损伤。
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浴盆、脚盆、剪刀和指甲钳等生活用品。
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家中足癣患者的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
汗脚的人宜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保持鞋袜干燥,足部干燥以及鞋内的清洁干燥,做到常刷洗。
晚上将鞋放在通风处,也可用枯矾或无水氯化钙、生石灰等用纱布包好,放在鞋内吸潮;
尽量不要在过湿、过热的环境下工作。
伴趾甲真菌病者应积极治疗甲癣,以免互相感染。
血糖高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影响
1、血糖升高,尿中排出大量葡萄糖,因而引起多尿,多尿能带走电解质,使电解质丢失,同时带走水分。机体为了补充水分,因而口渴多饮。
2、葡萄糖是人体宝贵的能量原料,大量葡萄糖经肾随尿排出,就白白地丢失了,人体只好利用蛋白质、脂肪提供能量。由于蛋白质、脂肪消耗过多,可引起乏力、体重减轻,同时为了补充机体的消耗,需多进食物,从而形成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
3、由于糖不能被利用,只好动用脂肪,大量的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生成酮体。当血酮、尿酮增高,超过机体排泄的能力时,会导致血和尿中的酮体增高,称酮症。酮体为较强的有机酸,可引起酮症酸中毒,重者可以出现昏迷。
4、严重高血糖时,血液浓缩,细胞内的水分被吸收到血液,造成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昏迷,称高渗性昏迷。
5、高血糖时,人体内各种蛋白质被糖化,可引起微血管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糖时常伴有脂肪代谢紊乱,是造成大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足坏疽等。
6、高血糖时,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结核病、真菌及某些病毒感染。
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饮食四法则
法则1
顺应基因特点:五谷为粮、五畜为辅
首先,中国人应选择适合自身基因特点的饮食。“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长期的进化使中国人适应了以五谷为粮、五畜为辅的饮食结构。而西方人则较适应肉食为粮、面食为辅的饮食结构。”
相比之下,中国人较适合摄入米饭馒头等淀粉类主食以及鸡肉、鸭肉和鱼肉等蛋白质类食物,而牛肉、羊肉等高热量食物一旦摄入过多,容易使人体内储存过多的能量。
法则2
顺应地域特点:入乡随俗、清淡为主
地域特点也是饮食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广东地区的一大气候特点是湿热,在这种气候环境下,人容易上火,因此饮食宜以清淡为主。而湖南、江西等地的气候以寒湿为特点,因此需要用辛温的食物来驱寒散湿。
凉茶、姜醋等都是广东地区的先辈根据长期生活的经验总结下来的特色饮食,到南方生活的北方人不妨也可一试。“入乡随俗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把原来的饮食习惯强加到新的生活地点未必对身体有好处。”
法则3
顺应季节特点:春夏季节不宜吃补药
此外,饮食还应顺应季节和个人体质的特点。现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吃些补药来补身体,但其实吃补药的时间、方式都是大有讲究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季的不同特点,人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秋冬季节进补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春夏季节则不适合吃补药。如果在万物生长的季节补药吃太多,反而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法则4
顺应体质特点:体质寒凉不宜喝绿茶
专家提醒说,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便是在同一个季节,人们对同一种食物的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阴、阳、寒、热、痰、瘀等不同类型,大家最好都能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偏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举例说,寒凉体质的人就不适合喝绿茶,热性体质的人则要少吃辛辣食物。
对于不少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我们要是想保持健康,那么饮食控制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了,而上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
喝豆浆对糖尿病患者有多大好处
糖尿病人可以喝豆浆的,常喝豆浆可以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但是糖尿病患者喝豆浆不要加糖,避免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在餐前喝豆浆,再搭配有饱食感的高纤食物,可以防止过度饮食。
糖尿病人可以将黄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米五种豆按3∶1∶1∶1∶1的比例配好,浸泡6—12小时后洗净,与适量清水一起打浆后煮开即可饮用。这种豆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长期饮用能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有很好的作用,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饮用。
长期吃降糖西药有副作用,吃了西药血糖还是不稳,这是一直困扰糖尿病患者的2大问题。1999年,新加坡的草本世家——永健集团研发的“金奈玛特选茶”成功解决了这2大难题。距今已销售13年,全球近1000万的糖尿病患者受益。其主要原料为天然名贵草本金奈玛植物和特选绿茶,糖尿病人5-7天血糖开始平稳下降,不含西药,即使长期使用也无副作用!
糖尿病不能吃的水果 葡萄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害。葡萄的含糖量较高,且以葡萄糖为主,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迅速升高血糖,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葡萄干的果糖含量高达60%,比葡萄的含量更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忌食葡萄干。葡萄含钾元素较丰富,特别不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食用。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注意什么
一、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类型选药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二、糖尿病患者依患者体形选药
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运用此类降糖药物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很合适。
三、糖尿病患者按高血糖类型选药
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四、按有无其他疾病选药
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五、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大小选药
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如诺和龙。
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力量训练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1、慢跑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因为糖尿病患者体质偏酸性,动汗可使体内环境偏碱性,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对伤口的愈合、皮肤的修整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散步
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肠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对糖尿病有好处,对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处。
3、健身操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远端的血管坏死,因此糖尿病后期很多患者会出现手指头痛、脚指头红肿麻木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