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除湿气吃什么好 茼蒿
春天除湿气吃什么好 茼蒿
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病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貌不惊人的皇帝菜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蔬菜,茼蒿生于农历九月秋风萧瑟、万物凋零之时,在风刀霜剑中努力成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它“茎叶肥嫩,微有蒿气,故名茼蒿,花深黄色,状如小菊花”。不过其实茼蒿的得名以及最早记载更要追溯到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著作《千金方》中将茼蒿归入蔬菜类,记述作:“味辛,性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茼蒿的食疗作用。而现代科学研究则更加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茼蒿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
茼蒿独特的个性和品格,还有丰富的内涵,都为它赢得了历代文人的喜爱。宋代陆游“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中的“蓬蒿”,以及大诗人苏轼“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中的“青蒿”,指的都是茼蒿。前者用以寄托自己的满腔忧愤所凝结的遁世思绪,后者则借物咏志,寄托思归之情。与古人的幽思伤感不同,今天人们多把茼蒿视作爱情的象征。这不仅因为茼蒿的发音与“同好”相近,更因其在烹调以及进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女儿姿态,叫人浮想联翩。
茼蒿在古代受到帝王将相的宠爱,因而“烹茼蒿羹”“炙茼蒿鱼”“拌茼蒿菜”和“烧茼蒿元”都是当时流行的菜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的菜谱中已难觅其迹,如今的茼蒿,多以简单朴实的烹饪方法做客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主要的方式便是清炒或凉拌。而在寒冷冬天,茼蒿最好的吃法是用来涮火锅——既暖胃,又可增加汤底的鲜美,别有一番风味。在潮汕人常喝的鱼丸汤中,也包含些茼蒿,目的即是令汤味更香浓。在台湾还流行一种汤圆吃法——在汤圆中加入茼蒿一起煮,一番水乳交融后,汤圆散发出茼蒿的异香,与甜腻的口感搭配,成为绝佳美食。
茼蒿的营养价值
茼蒿,别名蒿子杆、蓬蒿菜、蒿菜、菊花菜、茼笋、茼莴菜、春菊、打妻菜、艾菜、花冠菊。这是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瘦果棱,高二三尺。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材使用,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一般营养成分无所不备,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超过一般蔬菜,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来食用。
茼蒿属长日照蔬菜,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茼蒿的品种依叶片大小,分为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类。
民间以鲜茼蒿煮水代茶饮,治咳嗽痰多。鲜茼蒿捣汁冲开水慢饮,可治高血压、头昏脑涨。烦热头晕、睡眠不安,则可用鲜茼蒿与菊花煎汤饮服。取茼蒿菜半斤,每天煮食。可治口臭、便秘。
茼蒿怎么做好吃
茼蒿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蔬菜,由于它自身的一些价值非常的惊人,因此,人们经常做茼蒿来当成一种食疗保健品来食用,那么茼蒿怎么做好吃?
茼蒿是在春、夏季采收,新鲜食用为好,其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都可食用。
茼蒿的制作技巧
茼蒿中的芳香精油遇热易挥发,烹调时应以旺火快炒。
汆汤或凉拌有利于胃肠功能不好的人。
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利用率。
食用茼蒿的日常注意事项
茼蒿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茼蒿?
熬夜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茼蒿?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茼蒿?
胃炎,传染性疾病,皮肤性病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茼蒿?
阳虚体质。
茼蒿怎么样种植
播种:茼蒿一般采取播种繁殖,播种时间一般春、秋两季栽培为好。在南方,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
茼蒿播种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多以直播为主。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培养土上,播后覆土后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浇透水,保温保湿。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需要间苗。
盆具:在没有大片土地的城市,可以在阳台天台、或庭院种植茼蒿,用花盆、木盆、专业栽培箱、泡沫塑料箱等,耕层深度以20厘米为宜。茼蒿的生长周期一般生长期在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而且茼蒿采收之后还会继续长出新芽
温度:茼蒿性喜冷凉,不耐高温,在10-30℃温度方位内均可生长,以15-20℃为最适生长温度。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
光照: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茼蒿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
浇水:茼蒿喜水,生长期内不可缺水,应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茼蒿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苗高10-12厘米开始追肥。茼蒿可连续采收2-3次,每采收一次,追施相同数量的肥料。
蒸茼蒿的食材选购
茼蒿又叫蓬蒿。蔬菜市场上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尖叶种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种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春季易抽薹,不要买抽薹的。茼蒿病虫害少,农药污染轻,10、11、12和3、4月为最佳消费期。在挑选茼蒿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选择:
第一,选品种。蔬菜市场上的茼蒿通常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
第二,看颜色。茼蒿颜色以水嫩、深绿色为佳;不宜选择弃叶子发黄、叶尖开始枯萎乃至发黑收缩的茼蒿,茎杆或切口变褐色也表明放的时间太久了。
第三,看茎部。茼蒿挑选茎短,且粗细适中者。通常茎越短越鲜嫩,而粗茎而又中空的茼蒿大多生长过度,叶子又厚又硬。另外,茼蒿春季易抽蓑,不要买抽薹的,选择没有花蕾的更好。
学会了选择茼蒿的技巧以后,大家就可以将选购的时间加快,早一点享受蒸茼蒿这道美味佳肴啦!
如何挑选茼蒿
1.选品种
蔬菜市场上的茼蒿通常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
2.看颜色
茼蒿颜色以水嫩、深绿色为佳;不宜选择弃叶子发黄、叶尖开始枯萎乃至发黑收缩的茼蒿,茎杆或切口变褐色也表明放的时间太久了。
3.看茎部
茼蒿挑选茎短,且粗细适中者。通常茎越短越鲜嫩,而粗茎而又中空的茼蒿大多生长过度,叶子又厚又硬。
另外,茼蒿春季易抽蓑,不要买抽薹的,选择没有花蕾的更好。
芦蒿和茼蒿的区别
两长相气味均大不相同茼蒿(chrysanthemum cornarium var.spatisum)【概述】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潮湿,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耐食用。欧洲将茼蒿作花坛花卉。茼蒿属浅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青层。茎圆形,绿色,有蒿味。叶长形,圳缘波状或深裂,叶肉厚。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褐色。栽培上所用的种子,在植物学称瘦果,有棱角,平均千粒重1.85克。茼蒿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适温20℃左右,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属长日照蔬菜,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较短的春秋季节。肥水条件要求不严,但以不积水为佳。茼蒿的品种依叶片大小,分为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类。【性味归经】性温,味甘涩;人肝、肾经。
蒿子粑粑是茼蒿做的吗
不是。
茼蒿一般是用来炒菜或者凉拌食用,蒿子粑粑是用一种叫白蒿的野菜进行制作的,茼蒿和白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蔬菜,白蒿味道清新,而且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春天适量的食用野菜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因此,在春天或者清明节前后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蒿子粑粑来养护身体。
蒸茼蒿的食材选购
蒸茼蒿是茼蒿的烹饪方法之一,这种用蒸的方式烹饪出来的茼蒿,它的口感较之炒的茼蒿有所不同,蒸出来的茼蒿口感更软。对于蒸茼蒿,如果想要做的好吃,不仅需要掌握蒸的时间与火候,还有一点就是要选择好的食材,食材选择好了美味就成功了一半。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蒸茼蒿的食材选购方法与技巧!
茼蒿又叫蓬蒿。蔬菜市场上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尖叶种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种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春季易抽薹,不要买抽薹的。茼蒿病虫害少,农药污染轻,10、11、12和3、4月为最佳消费期。在挑选茼蒿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选择:第一,选品种。蔬菜市场上的茼蒿通常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第二,看颜色。茼蒿颜色以水嫩、深绿色为佳;不宜选择弃叶子发黄、叶尖开始枯萎乃至发黑收缩的茼蒿,茎杆或切口变褐色也表明放的时间太久了。第三,看茎部。茼蒿挑选茎短,且粗细适中者。通常茎越短越鲜嫩,而粗茎而又中空的茼蒿大多生长过度,叶子又厚又硬。另外,茼蒿春季易抽蓑,不要买抽薹的,选择没有花蕾的更好。
学会了选择茼蒿的技巧以后,大家就可以将选购的时间加快,早一点享受蒸茼蒿这道美味佳肴啦!
蒿子杆的栽培技术
栽植方法
茼蒿(14张)
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播种
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4]
田间管理
温度
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
茼蒿 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4]
间苗除草
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4]
浇水施肥
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4]
茼蒿草酸含量高吗
比较高。
茼蒿是菊科茼蒿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被称为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等,其草酸含量是比较高的,直接生吃的话口感比较苦涩,所以一般是需要煮熟之后再吃的,这样口感会更好一些。
而且茼蒿中的具体草酸含量与天气气候、温度、湿度、土壤酸碱性等因素也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光照越少、温度越低,那么草酸的含量就会越高。
春季养肝吃什么好 茼蒿
中医讲绿色入肝,所以多吃点绿叶蔬菜对清肝火也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茼蒿清肝火的作用也比其它绿叶菜要更好一些。春季里多吃茼蒿菜有清血、养心、润肺及消痰等功效。茼蒿营养成分高,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超过一般蔬菜。适合高血压患者、脑力劳动人士、贫血者、骨折患者等。但因茼蒿辛香滑利,胃虚腹泻者不宜多食。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一盘清炒茼蒿,真是色绿油亮,鲜嫩清香,吃后令人回味无穷。
如何挑选茼蒿
如何挑选茼蒿
茼蒿又叫蓬蒿。蔬菜市场上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尖叶种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种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春季易抽薹,不要买抽薹的。茼蒿病虫害少,农药污染轻,10、11、12和3、4月为最佳消费期。
1.选品种
蔬菜市场上的茼蒿通常有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茼蒿又叫小叶茼蒿或花叶茼蒿,叶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浓;圆叶茼蒿又叫大叶茼蒿或板叶茼蒿,叶宽大,缺刻浅,吃口软糯。
2.看颜色
茼蒿颜色以水嫩、深绿色为佳;不宜选择弃叶子发黄、叶尖开始枯萎乃至发黑收缩的茼蒿,茎杆或切口变褐色也表明放的时间太久了。
3.看茎部
茼蒿挑选茎短,且粗细适中者。通常茎越短越鲜嫩,而粗茎而又中空的茼蒿大多生长过度,叶子又厚又硬。
另外,茼蒿春季易抽蓑,不要买抽薹的,选择没有花蕾的更好。
吃茼蒿有什么好处
【如何选购】
茼蒿喜凉爽,厌高温,春秋两季都可播种,但以秋播为主,因为秋季生长期长,产量高,11、12和3、4月为最佳食用期。
茼蒿以嫩茎叶供炒食。春秋季正是虫害盛发季节,但因茼蒿具有特殊气味,很少生虫,不必喷洒农药,所以无农药污染之虑,可以放心食用。
【营养成分】
现代营养学研究指出,茼蒿富含矿物质、胡萝卜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胆碱、挥发油等。可见,茼蒿是一种污染轻,营养丰的绿叶菜,是一种高水分、低热能的蔬菜。
【药用功效】
民族传统医学认为,茼蒿性平,能补脾胃、清血、养心、降压,助消化,利二便,去痰湿。脾胃虚弱,气胀食滞,口臭痰多,二便不畅者,吃茼蒿有益。
【食用方法】
茼蒿食用部分为幼嫩茎叶,其味道清香,脆嫩可口,可切断加盐、香油、味精等凉拌,十分爽口。也可荤素炒食,烧豆腐、做汤、做馅等。此外可做冬季火锅涮料,别具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