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怎么去做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怎么去做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建议5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至少做一个全身检查,才能早发现、早预防。平时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饮食结构平衡合理,有助于保持骨骼的质量。我们身体需要维持一定的矿物质储备以保证骨骼的强壮,钙是构造和维持骨的结构的主要元素,约占骨重量的67%。同时,骨骼也是身体最大的钙储备基地。当血液中的钙远低于正常水平时,骨骼内的钙质会释放出来,维持心脏、肌肉、神经等器官正常活动。
第二,多吃乳品、豆制品、海产、蔬菜、坚果、橙子、西柚和奇异果等,同时减少用盐量并少吃腌制食物。
第三,日光照射可以加快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质吸收。建议中老年朋友每天日晒时间超过半小时,这胜于多吃不少营养品。
第四,不抽烟,不喝咖啡,减少浓茶、可乐、酒精的摄入量,研究表明,碳酸类饮料可以抑制钙的吸收。
第五,运动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慢跑、散步、爬山、跳绳、登楼梯、骑自行车等能强化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
骨质疏松的治疗:
1、西药治疗是属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法之一。目前西医对骨质疏松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骨质疏松的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
2、手术治疗并不是首选的骨质增生的治疗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骨质疏松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3、中药治疗骨质增生,较之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骨质疏松的病理上进行根治。缺点在于,起效较慢或效果显著但流于秘方不为人所知。目前老百姓比较认可的效果很理想,没有副作用,能彻底解决骨质增生的痛苦。这也是属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法的一种。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怎么去做?预防骨质疏松的话,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不要挑食,老年人需要补充钙元素,可以适当的每天晒晒太阳,平时的时候多出去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而对于患者来说,则要今早的到正规医院治疗,谨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红糖鸡蛋红枣功效 预防骨质疏松
食用红糖鸡蛋红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补充丰富的钙质,红枣,红糖,鸡蛋中都含有钙质,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物质,因此小孩子,中老年人,青少年可以通过食用红糖鸡蛋红枣来补钙,促进骨骼发育,预防骨质疏松,预防佝偻症。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误区
仅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
一些中老年骨头不疼不痒,感觉良好,就以为不会发生骨质疏松,实际上,大多数的骨质疏松,在初期甚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现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如骨质疏松的早期适当进行一些检查,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发生。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好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是没有道理的。
认为年纪大了才需要补钙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误区?实际上,年轻人也同样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与其年纪大了出现骨质疏松时再补钙,不如年轻时就注意通过平衡饮食等防患于未然。这是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之一。
认为防治骨质疏松只需补钙也是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
这也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补充钙片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但合理膳食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补充钙片还重要。因为合理膳食,不仅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而且补钙通过食补,效果反而更好。
坚持运动的七大好处 对运动系统的好处
适宜的运动锻炼对骨关节和肌肉有良好作用,可以使骨骼和肌肉代谢加强,骨骼更加坚固,可承受更大的负荷,从而能预防骨质疏松,预防骨折,延缓骨骼衰老的过程。
重度骨质疏松的治愈率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常常可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每个人都有提升并促进骨骼健康的必要。定期做骨健康检查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尤其是65岁以上的女性和有骨折史的50岁以上的女性和男性都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
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从1997年起,把每年10月20日确定为“世界骨质疏松症日”,以唤起人们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高度重视。提高全民对于骨质疏松这一无声无息疾病的认识与了解,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良好的生活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降低因骨质疏松而造成的骨折的发生率非常关键。
1、病因治疗: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治疗骨质疏松首先要去除病因,特别是内分泌及代谢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一旦控制住病因,骨质疏松可逐渐好转。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之前,一定要全力找出致病原因及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
2、对症治疗: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由于骨质疏松与骨恪的衰老有关,因而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对于其它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也可在病因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治疗疼痛、肿胀、畸形等。
骨质疏松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什么人需要补钙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降低,钙及促进钙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不好,钙流失增加。补钙有降血压、防治骨质疏松、预防心脏病、防癌、延寿等功效。
怎么样做预防骨质疏松 怎么样做才能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而引起骨质疏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钙质摄入不够。
牛奶中的钙的吸收率很高,建议老年朋友每天补充400-500ml的牛奶,防止骨质疏松。
别小看晒太阳,它能帮助我们获得维生素D,这可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有助于骨骼的健康成长。
当然不是晒的越多越好,不论是哪个季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尤其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最忌长时间晒太阳。
一般深绿色的叶菜含钙、镁元素含量会比较高,远远高于水果。如果能够每天平均吃半斤到一斤的水果,再加上半斤深绿叶菜和半斤浅色蔬菜,对保护骨骼健康显然是最为有利的。
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腿勤,能走路就不要坐车,能散步就不要坐着看电视,能慢跑就不要睡懒觉。生命在于运动。
勤于运动,筋骨强壮,关节滑利,肌肉丰隆,气血通畅,对增强体质是很重要的。
长期久坐,骨关节无法获得关节液的润滑和营养,反而会加重关节损伤的几率。
第六件:伤膝动作做的少
“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40岁以上的人就应该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膝关节,避免登山、爬楼梯、暴走、过量活动、蹲着擦地板等使膝关节费力的动作。
有研究表明,肥胖妇女患双膝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普通妇女高18倍之多!其原因不仅仅是肥胖加重关节软骨的负担,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肥胖还会通过其他代谢并发症间接影响关节,如糖耐量异常、脂质异常等。
经常给腿部做做按摩“一拍二揉三勾四弯”,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软骨退变,缓解骨关节炎。
拍
将手搓热后,从大腿根部向脚踝的方向拍打,再拍回大腿根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带走疼痛因子。
揉
把手搓热后,搓搓关节。
钩
坐在椅子上,将腿悬空伸平,把脚尖尽量往上钩,再往下踩,能感觉到肌肉酸胀,持续个三五秒钟。
骨质疏松的危害与防治
一、骨质疏松症流行及危害
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照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生活条件改善、体力活动减少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现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人数已超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的总和。在我国,情况也不乐观。按调查估算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男1534万,女5410万)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390万人存在低骨量(男10043万,女11347万)。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可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医学界已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死”、“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放在同样重要位置。
二、骨质疏松的防治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下降,出现各种合并症,可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常重要。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防治,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药物干预、运动康复治疗及定期监测等。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环节。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骨质疏松有了深入全面了解,加强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才能更好的坚持骨质疏松的治疗,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2. 生活方式干预
(1)进食含钙、维生素D丰富、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2)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
(3)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4)采取防治跌倒的各种措施。
3.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mg(元素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
(2)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维生素D缺乏比较常见,推荐剂量为400-800IU/d。
4. 药物干预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分为抗骨吸收类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类药物。抗骨吸收类药物有:双磷酸盐、性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等;促进骨形成类药物有甲状旁腺激素、氟制剂等。
5. 运动康复治疗
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运动对骨骼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适量的负重运动不仅能够增加骨量,减少骨量丢失,而且还可以调节神经、肌肉功能,预防跌倒,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6. 定期监测
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持之以恒,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骨密度、肝肾功能、血钙磷、尿钙磷、碱性磷酸酶、骨代谢标志物,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骨质疏松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提高全社会对骨质疏松的认识,重视防治工作,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骨质疏松预防从青少年始
骨质疏松发病静悄悄
天津医院干部科主任、骨质疏松专家晁爱军指出,我国目前人均寿命已经达74.83岁,女性平均寿命更达到了77.37岁,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多。因为骨相关疾病的发病人群非常广泛,只要年龄足够大,不干预的话,几乎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骨质疏松。
与同为慢性病的高血压、冠心病等不同,骨质疏松早期没有症状,很多人是发生骨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了骨质疏松——要知道,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框架,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关注骨骼变化是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部分。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身高逐渐变矮,解释这是生理变化的同时也预示着骨质疏松症的侵袭;2.女性,有髋部骨折家族史,低出生体重,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3.体重指数偏低,提示越瘦的人越易患该病;4.绝经后妇女(原发或继发闭经),早绝经(小于45岁绝经),5.吸烟,酗酒;6.一些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溃疡病等。
具备危险因素越多,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可防可治的疾病
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既然是慢性疾病,其发展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无法预防和治疗,对此一中心医院龚宝琪主任说,骨质疏松是可预防的疾病。
青少年要多运动、多晒太阳、保证营养,增加峰值骨量储备;30-35岁成骨细胞对人体“骨骼大厦”的建设大于破骨细胞的“破坏”,因此骨量一直增长并达到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老化及疾病等原因,破骨细胞的作用逐渐超过了成骨细胞,人开始丢失骨量。
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激素下降之后,破骨细胞更加疯狂,骨丢失更严重。到了老年期,一定要经常监视骨变化,对骨质疏松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以维持肌肉力量和平衡,减少骨折发生。
在运动中,站立的负重运动如跳跃、跑步、跳舞等是对骨头最好的运动,有增加骨量的作用,游泳就差一些。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 雌激素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成分为雌二醇。研究表明雌激素除了促进女性生长发育、调控生殖系统外,作为女性的护身法宝,雌激素还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抗骨质疏松、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