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一、尿常规的常见检查项目:

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D)、白细胞 (WBC)、尿蛋白(PRO)、尿糖(GLU)、尿糖(GLU)、尿胆红素(BIL)、酮体(KET)、红细胞(RBC)、尿液颜色等。

在一张尿常规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或“++”、“+++”,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表明该项是正常的。

教你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二、尿常规化验单及临床意义:

1、尿酸碱度(U—pH)

正常参考值:4.5—8.0,均值为6.5。

临床意义:降低‘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发烧、白血病等。此外,—田氯化铵等药物时也可降低。增高’见于碱中毒、输血后、严重呕吐、膀肮炎等。

2、尿比重(SG)

正常参考值:1~5岁‘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1.002—1.03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

3、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如何看懂白带常规化验单

值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乳酸,以致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这是阴道的自净作用。化验时常用ph值来表示酸碱度,正常时ph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阴道清洁度可分为4级:

ⅰ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

ⅱ度: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阴道杆菌,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

ⅲ度:镜下见有少量阴道杆菌,有大量脓细胞与杂菌。

ⅳ度:镜下未见到阴道杆菌,除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杂菌。

ⅰ~ⅱ度属正常,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霉菌与滴虫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胺试验: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指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许多杆菌凝聚在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教你读懂大便常规化验单

一般性状检查

主要包括:大便的量、颜色与性状、气味、寄生虫体以及结石的检查。正常儿童大多每天排便2~3次,婴幼儿排便的次数相对增多。大便的量随吃的食物的多少、种类及消化器官功能状态而异。若粪便量明显增加说明胃、肠、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乱而致消化吸收不良。正常儿童大便排出时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久置后颜色可加深。儿童大便呈绿色粥样或水样变时,常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黏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炎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婴儿腹泻等;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黑便及柏油样便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炭、铋剂、口服铁剂以及食用较多动物血、肝等也可排出黑便;白陶土样便最常见的为阻塞性黄疸。正常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而有臭味,当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时常有恶臭,阿米巴肠炎时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服用驱虫剂后于粪便中肉眼即可分辨蛔虫、蛲虫及绦虫等较大虫体或其片断;应用排石药物后,粪便中可见到胆石、胰石、胃石、粪石等。

显微镜检查

主要是寻找细胞、寄生虫卵、细菌、原虫,并观察各种食物残渣以了解消化吸收的功能。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当中性粒细胞增多时,可见于小肠炎、结肠炎等。嗜酸性粒细胞较多时,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当出现红细胞时,可见于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等。伪膜性肠炎时,粪便中还可见到肠黏膜上皮细胞。正常粪便中的食物残渣系已消化的无定行细小颗粒,仅可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未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当大便中见到大量淀粉颗粒、脂肪小滴时,常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时。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1、尿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目前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蛋白(PRO)、红细胞(RBC)、尿潜血(ERY)、白细胞 (WBC)、尿比重(SG)、酸碱度(pH)、尿糖(GLU)、亚硝酸盐(NIT)、酮体(KE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及尿色、尿透明度、管型等。

尿常规检查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类符号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通常都是异常的;相反“-”就代表是阴性结果,是正常的。

2、尿常规化验单正常值

2.1、尿液颜色:正常范围:淡黄色。

2.2、尿透明度:正常范围:清

2.3、尿酸硷度(尿pH值):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2.4、尿酸硷度(尿pH值):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2.5、红细胞:正常范围:男:0,女:0-2(高倍视野)

2.6、白细胞:正常范围:男:0-3,女:0-5(高倍视野)

2.7、颗粒管型:正常范围:无

2.8、透明管型:正常范围:无或偶见

2.9、蛋白:正常范围:阴性

2.10、糖:正常范围:阴性

2.11、酮体:正常范围:阴性

2.12、尿胆原:男性0.3~3.55μmol/L;女性:0.00~2.64μmol/L;儿童:0.13~2.30μmol/L

2.13、胆红素:正常范围:阴性。

3、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不适合人群。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晚上九点以后不要进食,可喝水,检查当天早上起床后不吃东西也不喝水,便于检查准确。

检查时要求:

留尿液标本时预先选好能装20毫升以上的广口玻璃瓶,用前一定要洗干净。

最好留取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取尿时,最好先尿出一些再取。

女性患者在经期一般不宜取尿做检查。

尿常规的检查项目

1、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2、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值)、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5.0~7.0、1.015~1.025、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3、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尿常规的检查误区

1、红细胞陡然增多

红细胞的沉渣参考范围是0~2/HP,但常常会有病人拿着超出范围的验单找医生,担心自己“肾出血或是下尿道出血”,而实际上很多妇女检查完后都被排除在外,因为她们的“结论”是根据经期尿样得出的,不可靠。

2、尿蛋白增加

蛋白波动,有时显示阳性也不能就说明病人一定是肾炎,尿蛋白是一种比较“活泼”的东西,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的变化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定性试验又较粗略,有时显示阳性也不能说明病人一定是肾炎,故应多次测定才可确定。

3、尿酮体检查呈阳性

尿中出现酮体可能意味着机体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来代谢葡萄糖,需要脂肪来供能,多见于代谢不好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很多病人在进行饥饿疗法或是不吃早饭到医院验血,同时作了尿酮体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时没有的酮体呈阳性可能就出现了,但这未必表示病人酮体中毒。

如何看懂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在男性疾病诊断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检查,不少泌尿系统疾病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而且,尿常规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有帮助,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很多男性出现排尿方面的不适后,都做过尿常规检查,但是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不知道究竟自己怎么了。
尿的常规检查包括肉眼观察颜色、透明度、尿量;化学检查:蛋白、比重、PH、糖定性实验;及显微镜检查。目前一般医院均采用尿液自动分析仪,—次性可检测8个项目,包括PH、蛋白、糖、隐血、亚硝酸盐、酮体、胆红素、尿胆原,并配合显微镜检.使可满足临床—般需要。
1、尿量: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1200毫升—1500毫升,少500毫升。尿量增大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尿量减少见于尿毒症。
2、颜色: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状。深黄色尿见于尿中出现胆红素时;棕色尿可见于甲型肝炎、阻塞性黄疸患者;乳白色尿可见于尿中有大量磷酸盐存在,泌尿道化脓性感染或丝虫病时;血尿见于肾结核、结石或肿瘤。
3、蛋白、糖:正常尿含有微量蛋白.糖亦少,定性试验不能测出。尿蛋白++、+++以上,而红细胞并不过多,常表示很可能为非外科性肾脏疾病。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此外甲亢、食糖过多亦可出现糖尿。
4、红、白细胞:正常尿白细脑1个/高倍视野—2个/高倍视野,尿红细胞0个/高倍视野-1个/高倍视野。若高倍视野中白细胞超过3个-5个,揭示泌尿生殖系存在炎症。红细胞在高倍视野中超过1个—2个,亦属不正常。

教你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一、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

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

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

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二、 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正常成人WBC总数为(4.0~10)×109/L;分类百分比:中性粒细胞(Gran)占50%~70%,淋巴细胞(Lym)占20%~40%,单核细胞 (Mono)占3%~8%,嗜酸性粒细胞0.5%~05%,嗜碱性粒细胞0~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

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

②某些细菌、原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以及严重感染如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

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④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化妆品、不合格装修材料等。

教你看懂尿常规报告

如果,我们在检查尿常规的时候,发现尿液颜色呈现红色至棕红色,别急,首先,您得确认是否存在下面这些情况。

1)首先我们需要回想一下近期的饮食情况,看是否有食用含有色素的食物,或摄入甜菜、大黄番泻叶。

2)看检查的那段时间是否有服用药物,有无服用药物,如利福平(抗结核药)、氨基比林(解热镇痛药)、苯妥因那(抗癫痫药)等。

如果你发现你压根没占边,及早就医。这可能会是尿路结石、肿瘤、感染、肾炎,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等。

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据是最关键的,也是必须认真观察的。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携带氧分子,血红蛋白的正常浓度范围在110~150g/L,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大于150g/L时,有可能出现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或脱水的情况。当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同时减少时,有可能出现贫血的现象。

温馨提示

主要是判断是否贫血,其判断标准在国内和国外是有区别的。在国内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为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为重度贫血。而在国外血色素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白细胞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如果增多可能就会表现为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等。白细胞的减少,常表现为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着表明可能出现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但减少也不是好兆头,表明中性白细胞增多;

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患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4、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

5、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白细胞偏高的定义,应该联系中性粒细胞来一起观察。单纯的白细胞偏离没有一个绝对值。如中性粒细胞正常,且没有身体感染炎症的表现,仅白细总数升高有时甚至达20×109/L一般也不能说明有什么问题。

血小板

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围为PLT(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低于100×109/L,会影响凝血功能。

相关推荐

化验尿能查出肾病吗

答案是肯定的。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项很重要的检查,不少肾脏病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血尿或其它有形成分的异常,常给诊断提供重要线索或是泌尿系疾病的第一个征象尿常规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肾损伤。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尿常规化验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预报性作用是可以查出来的,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经过血常规检查之后得出的化验结果就会明确列在单子上,不同的细胞结论表现出不同的病症。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也近而血常规化验单列出的是相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如果这几项都在正常范围,基本上问题不大。但红细胞有可能升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这就是涉及看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项指项。血小板计数由于仪器计数的原因有可能升高,但不一定是真正升高,小红细胞也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这就需要血小

如何看懂肝功能化验单

因为肝脏功能广泛,在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肝功能检查中涉及的项目也很多,普通人拿到化验单总是一头雾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肝功能化验单上常见的项目都是什么意思吧。 血清胆红素检测 总胆红素(STB):3。4-17。1 μmol/L(微摩尔/升) 直接胆红素(CB):0。6-0。8 μ 间接胆红素(UCB):1。7-10。2 μ CB/STB: 临床STB、CB和UCB测定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 需要说明的是,肝功能检查与肝炎病毒检测是反映肝脏健康的两个方面,有时候虽能检测出肝炎病毒,但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

如何简单看懂乙肝化验单

一位机关干部电话咨询:单位组织我们二十余人到贵医院体检,今天拿乙肝化验单,发现结果各不一样,有的全部阴性,有的一项阳性,有的两项或三项阳性。我的化验单数据为:HBsAg阴性、HBsAb阴性、HBeAg阴性、HBeAb阴性、HBcAb 阳性。看完之后我很是担心,其中一项指标为阳性,希望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回事,是否被乙肝病毒感染,有无传染性。 我们大多数人都做过“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也都看到过这种乙肝标志物检验单,这种检测的直接目的就是检查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是否有抗体。但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会看这种检验

怎么看懂白带化验单

pH值正常情况:4.5左右 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阴道清洁度正常情况:Ⅰ~Ⅱ度 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线索细胞正常情况:无 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胺试验正常情况:无味 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白细胞正常情况:《15个/HP 》15个/H

尿常规正常值

如果尿里有血,说明的尿路有感染,可以把自己的尿分作三段,刚开始那一段尿有血说明的尿道有感染,中间一段是输尿管、后面是肾。这是简单肉眼可以判断的,复杂的做尿常规。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

怎么看懂白带化验单

pH值正常情况:4.5左右 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阴道清洁度正常情况:Ⅰ~Ⅱ度 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线索细胞正常情况:无 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胺试验正常情况:无味 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尿常规隐血阳性的治疗方法

当患者拿到尿常规化验单,发现尿常规隐血项目显示阳性时,会不知所措。接下来,小编为出谋划策,支几招吧! 在日常的检查中如果发现尿潜血的异常,应该这样做: 首先不要慌张,陷入有病乱投医的误区,最好先从自身反省是否出现过其他的症状,一系列的并发症状能够为确诊提供更好的依据; 其次,通过复查再次进行确诊,发现确定引起尿潜血的原因,根据病因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常见的肾性尿潜血的治疗中,随着尿潜血和蛋白尿的漏出,肾脏损伤程度不断加剧,因此治疗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治疗尿潜血,对引起炎症反应的炎性介质进行灭活,阻止

看懂宝宝大便化验单

怎样看懂大便化验单 宝宝粪便异常可以表现为量的变化、质的变化和次数的变化,便常规的检验项目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淀粉颗粒等食物残渣和寄生虫等。家长应关注白细胞、红细胞、脂肪小滴、寄生虫虫卵四项。 便常规化验单和尿常规一样会以“一”代表正常;以“±”表示结果可疑;以“+”表示阳性,从“+”到“++++”代表不同的严重程度。 白细胞:正常粪距巾不见或偶白细胞,肠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