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BMI减肥指标
全面了解BMI减肥指标
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其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
当BMI指数为18。5~24。9时属正常。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如:
1。 未满18岁
2。 是运动员
3。 正在做重量训练
4。 怀孕或哺乳中
5。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如果认为BMI算出来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体重问题,请带着结果与医师讨论,并要求做体脂肪测试。
减肥最重要的是瘦腰
全身肥胖危害大
使用简易的人体测量学指标预测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的积极作用,BMI(体重/身高2)和腰围均为评估肥胖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然而人们往往通过BMI来衡量肥胖的程度,从而忽略了腰围的增加对健康危险的指示作用。近来苏州大学医学部在研究中发现,以BMI为判定指标的全身性肥胖和以腰围为判定指标的腹型肥胖,在一些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不等同,其中腹型肥胖者患并发症的危险要比全身肥胖者大得多,这在他们升高血压和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几率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专家在对2778名对象的追踪观察中发现,部分个体BMI降低的同时,其腰围可能并没有显著下降,甚至会升高;而BMI在升高的同时其腰围也可能降低,因此,仅仅通过体重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是误区,容易将BMI正常但腰围高出正常范围的人划入低风险人群,但事实上这部分人的疾病风险依旧很高。腹型肥胖反而比全身性肥胖危害更大,尤其应引起重视。
全面了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传染
据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主要为EV71为常见。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发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数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因此,家长应细心观察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就应及时上医院,以排查出健康隐患。
人群密切接触是传播主要途径
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尽管手足口病传染方式多样,但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所以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人发病,则很容易传染。
实际上,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身的完善,大多数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而儿童则因为免疫能力较差,容易被传染,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唾液、泡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污染病毒的水源也可以经水传播。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积极采取措施防控手足口病
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各单位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版要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继续加强与教育部门联系,推进学校防控工作开展。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防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内传播。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孕前肥胖的标准
有很多女性在婚前都是在不断地的减肥,这也是怕自己在结婚后怀孕,使用影响到胎儿的成长,那孕前肥胖对怀孕的影响很大吗,这也是很多女性不了解的,同时也不知道,怀孕前,进行减肥,是不是最佳的方法,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会不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那孕前肥胖对怀孕的影响有没有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女性减肥的时候,也都是可以放心选择,对身体各方面,尤其对怀孕都是没有任何的影响。
孕前肥胖对怀孕的影响:
孕前肥胖的标准:
孕前肥胖标准可以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按照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公斤/m^2))计算出个人的BMI数值。以BMI=22为基准,介于18.5-24间为标准体重;低于18.5为体重过轻;高于24为体重过重;若BMI超过27就算是肥胖。EX:50kg/(1.60×1.60)=19.53为标准体重。另外腰围及体脂肪率也可以用来做评估工具。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公分、女性腰围大于80公分,属于肥胖;若30岁以上男性体脂肪率大于25%、女性体脂肪率大于30%,即使体重不重、腰围不大,也属于肥胖族群。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孕前肥胖对怀孕的影响也都是有着一些认识,那女性在结婚前,可以选择一些运动减肥方法,这样对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伤害,但不要选择减肥药品,这样使得对怀孕,还是自身都是有着一定危害,那这点也都是要牢记的。
全面了解髋关节积液
有髋关节积液的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长时间的治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会使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所以,预防股骨头坏死,阻止股骨头坏死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是非常重要的。
股骨头坏死这种骨科常见的疾病,从早期发展到晚期的过程并不漫长。股骨头坏死期间会出.
对于一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髋关节积液就是一个典型的症状。由于人体的髋关节负重大,最易受到损伤,而滑膜主要分布在关节周围与关节腔是相通的,它会分泌润滑液润滑关节,在受到各种原因诸如:骨质增生、关节炎、关节结核、风湿病等和创伤性外伤、骨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损伤产生炎症反应,而滑膜对炎症的刺激的反应是分泌渗液,产生疼痛,只要关节内有渗出积液,就证明滑膜炎症时存在的,这个病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关节充血肿胀,疼痛,渗出增多,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
髋关节积液的形成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就是产生积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所以治疗滑膜炎主要是调理微循环系统,只要微循环畅通了,积水也就循环消失了,同样炎症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对髋关节积液的治疗期间患者尽量不要劳累,减少抽液注射的频率,过多的抽水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 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再治疗就比较麻烦。在对股骨头坏死引起的髋关节积液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上.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超重和肥胖人群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指标是BMI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腹部脂肪蓄积(中心型肥胖)的程度。两个指标都可以较好地预测心血管病的危险。
成年人正常BMI(体重kg/身高m2)为18.5~23.9,BMI在24~27.9为超重,需要控制体重;BMI≥28为肥胖,应开始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cm(男/女),如腰围>90/85cm (男/女),同样需控制体重,腰围≥95/90cm(男/女),应开始减重。
在饮食方面,除要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外,还要平衡膳食。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身体锻炼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以每周减重0.5kg~1.0kg为宜。
如何判断我们是否肥胖
BMI指数是Bo 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 肥胖程 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 重 的千克 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其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理想体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 (单位m)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 1 .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当BMI指数为18.5~23.9时属 正常。 B 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指数简单、实 用、可反映 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不过需要 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指数的。
如:⒈未满 18岁;
⒉是运动员;
⒊正在做 重量训练;
⒋怀孕或哺乳中;
⒌身体虚 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如果认为BMI指数算 出 来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体重问题,请带着结果与医师讨论,并要求做体脂肪测试。
合理修正导致肥胖的行动
合理的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油炸和膨化食品也不要吃,坚持不懈的锻炼( 陆星妙与肥肉说再见 )里分享的方法还是不错的,适合大多数人的情况
1基本概述
前言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热量来源于摄入食物中的供能物质:蛋白质(4kcal/g),脂肪(9kcal/g),碳水化合物(4kcal/g),热量消耗主要由三方面: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减肥的中心在于使热量达到负平衡(热量摄入量小于热量消耗量)。基础代谢的高低主要与人体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有关,因此过午不食实质上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减肥方法。身体活动量与运动量并非一个概念,科学研究表明,大强度运动不利于减肥。食物热效应一般为2~3小时,这是很多减肥专家所说,少食多餐有益减肥的理论依据。
所有减肥方法均是直接或间接围绕热量为中心,有效指标为减少热量,健康指标为保护基础代谢,持续指标为食欲控制中的饱腹感和满足感[1]。
减肥指标
BMI指数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BMI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平方(米为单位)。
其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
理想体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 (单位m)
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当BMI指数为18.5~23.9时属正常。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BMI指数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指数的。如:
⒈未满18岁;
⒉是运动员;
⒊正在做重量训练;
⒋怀孕或哺乳中;
⒌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如果认为BMI指数算出来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体重问题,请带着结果与医师讨论,并要求做体脂肪测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标BodyMass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过重。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中国肥胖参考标准
BMI 分类WHO 标准 亚洲标准 中国参考标准 相关疾病发病的危险性
偏瘦<18.5<18.5<18.5低(但其它疾病危险性增加
正常18.5~24.918.5~22.918.5~23.9平均水平
超重≥25≥23≥24-----
偏胖25.0~29.923~24.924~26.9增加
肥胖30.0~34.925~29.927~29.9中度增加
重度肥胖35.0~39.9≥30≥30严重增加
极重度肥胖≥40.0---------非常严重增加
全面了解痔疮
痔疮的历史沿革
早在夏商时期,痔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阐述了痔疮的主要成因。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秦汉时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将痔分为四类,首先描述了痔的症状和痔的结扎术。《神农本草经》中,有五痔病名,首载治痔瘘药物21种。晋代《针灸甲乙经》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痔疮的疗法。
隋唐时期,对痔的认识更加深入,《诸病源候论》中,详载了五痔(牡痔、牝痔、脉痔、血痔、肠痔)的病名和症候,并增加了气痔、酒痔。《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又在七痔的基础上,增加了燥湿痔、外痔,分为九痔,并详细介绍了其治疗方法。《外台秘要》除将痔分为九种外,又将痔分为内痔和外痔,比西方医学论述内、外痔早1000多年。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首创枯痔钉疗法,对痔列为专章讨论。《魏氏家藏方》中,详载了使用枯痔法的具体方法和治疗过程。
明代,《秘传外科方》中将痔分为二十四种。《疮疡经验全书》对痔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二十五痔的分类法。《外科启玄》中,也分痔为二十四痔,并记有里外痔(即混合痔)病名。《外科正宗》在理论上对痔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介绍了枯痔散、枯痔钉等疗法,同时还介绍了砒中毒的防治方法。
到了清代,《外科大成》和《医宗金鉴》中,对痔疮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论述更为详细而系统,并分痔为二十四种。《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分痔七十二种,对痔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提出了裂肛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