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肥胖标准
中国人的肥胖标准
在近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人的肥胖标准有了重新定义:当体质指数(BMI)大于24时为超重,大于28时为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判断肥胖最常用的标准,即将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本次对中国人肥胖的定义是在汇集了13个大型调查数据(覆盖了我国大陆21个省市和台湾的24万余人群)以及4个前瞻性调查数据(随访时间长达4.7年?15年,共约6.2万人)的基础上制定的。
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不同的体质指数、腰围切点与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以及肥胖与总死亡率和冠心病、脑卒中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做了主题报告。专家们特别指出,肥胖其实就是一种疾病,除给生活带来不便外,还能导致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
然而,目前公众对肥胖问题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肥胖不是病,是营养过剩,对肥胖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许多肥胖患者在选择减肥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在选择减肥药品时,不问成分和药理作用,也不向医生咨询。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2%的减肥者不知所用药物的作用方式,14.3%的减肥者仍然在使用国外早已禁用的芬氟拉明。对此,专家们一致呼吁,应提高全社会对肥胖病的认识,并树立“减肥安全第一”的观念,在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注意其药物机理,以确保减肥安全有效。
什么是肥胖指数 肥胖指数的标准
体质指数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针对西方人的体质指数并不适合我们亚洲人,亚洲人制定了适合我们的新标准,将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肥胖的症状
1、体重超标: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状态称为肥胖。标准体重是依大多数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而制定的。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48
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50
如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发现体重超标,即为肥胖。
2、内分泌失调:肥胖女性易内分泌失调而使得更胖,使子宫内外脂肪细胞过多而不易受孕。所以肥胖的女性可能存在月经不调等情况。
3、皮肤病:肥胖者常患对磨疹,多发于头部、腋窝、阴部及股间等皮肤皱折处,造成红色发痒的湿疹。且常在腰部、大腿等处出现妊娠纹样的线纹,称为肥胖纹,是由于真皮组织迅速生长时断裂所产生。
4、糖尿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并且实验发现,较胖者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较少,或是在接受胰岛素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若是体重减轻,则会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
肥胖如何全面影响人类生殖健康
肥胖在近年已成为全球性疾病,肥胖多在儿童期即已出现,在育龄期更为常见。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根据我国人群特征,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BMI)>24 kg/ m2界定为超重,与国际通用肥胖标准BMI>25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在较低的BMI水平发生代谢相关性疾病。
肥胖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殖健康。30-47%的超重或肥胖妇女有月经周期的紊乱。儿童期或青春期肥胖可增加育龄妇女月经紊乱的风险。多数肥胖妇女存在与排卵异常相关的不孕症,18岁时BMI值与后续无排卵性不孕密切相关。BMI介于24-31km/m2患者,无排卵性不孕的相对危险度是1.3,而BMI>32 kg/ m2患者无排卵性不孕的相对危险度是2.7。肥胖无排卵妇女在减重之后其排卵功能及妊娠率均明显好转。在BMI>29 kg/ m2妇女中,BMI每增加1 kg/ m2,自然妊娠率降低4%。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卵子内含有多量的脂滴,对卵子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是进行辅助生育治疗的人群,肥胖患者促排卵时间、促性腺激素的使用量及因反应不良的周期取消率均增加,而获卵数目减少。与正常体重妇女相比,肥胖妇女妊娠率0.73,病态肥胖妇女为0.5。此外,肥胖可增加流产及多种产科合并症的发病率,如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肥胖妇女剖宫产率增加。肥胖不仅增加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对子代在儿童期及成年后有着更长远影响。另一方面,男性少、弱精症发病率也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
肥胖与人类生殖健康密切相关,肥胖妇女应进行孕前咨询,明确体重控制方案、产科、新生儿并发症及后代的长期并发症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及锻炼是肥胖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只有在生活方式改变之后肥胖状态不能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才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
女人过度肥胖易患妇科癌症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首要高危因素肥胖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更年期妇女肥胖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更高。所以,肥胖女性一旦出现月经紊乱、绝经期延迟或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40%的乳腺癌患者是胖子肥胖还易导致乳腺癌,外国统计资料表明,肥胖者在乳腺癌病人中约占40%。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血液中雌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对这两种激素特别敏感的妇女来说,可能是一种致癌因素。另外,肥胖还同乳腺癌病人的病情及生存时间有关。日本学者对术后复发率作了研究,手术后生存到5年的,肥胖病人为56%,非肥胖病人则高达80%。体重多少算肥胖?女人腰围超89厘米需警惕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
计算的方法是: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平方。()世界标准是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 为超重,MBI大于30为肥胖。但是,这个标准并不适应于中国人,专家建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20-22,BMI大于22.6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另外,腹型肥胖比例大是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和潜在危险。体重指数正常或不很高的女性,若腰围大于89厘米,或腰围/臀围比值大于0.85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与体重指数高者一样大。
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缩写为BMI)
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正常人的BMI为18.5-24.9,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而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 18.5-22.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现在BMI指数不仅用来评价肥胖,在许多与肥胖有关疾病的死亡危险判断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暂不详述。
超重百分比
理想的体重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最常用的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 (cm)- 105或100(女性),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得出的超重百分比在20%-30%之间为轻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在30-50%之间为中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大于 50%为重度肥胖。肥胖者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含量比例失调,大大影响了体型美。
标准体重(理想体重,IBW)
Broca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男性×0.9,女性×0.85。
简易计算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cm)
一般实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为消瘦;实测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为正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而小于20%者,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
目前评估肥胖最简便而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
BMI = 体重(kg)/(身高)2(m2)
国外诊断标准为:25为正常上限,25~30为超重,≥30为肥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4万人资料的横面分析和7万多人的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于2001年提出了“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认为中国人BMI在18.5~23.9为适宜范围,24.0~27.9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由于体质指数是按体重与身高的关系计算的,对于骨骼较粗和肌肉比较发达者就无法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诊断,必须参考其它检测方法。如体脂百分率(体脂百分率测定(F%):F%=(4.570/D-4.142)╳ 100% 。D为体密度,对于成人男性D=1.0913-0.0016 ╳ X 女性D=1.097-0.0013 ╳ X X=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mm)+右上臂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m),成人男性F%=15%,超过25%为肥胖,女性F%=22%,超过30%为肥胖)、腰髋周径比值、皮肤褶厚度测定等。
腰围(WC)及腰髋周径比(WHR)
腰围是衡量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将腰围的测量方法规定为: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 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环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吸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mm。WHO规定亚太地区,男性腰围≥90 cm(2尺7寸),女性腰围≥80cm(2尺4寸)即为肥胖。
髋部周径是指臀部最大周径,腰髋周径比(WHR)男性>0.9, 女性>0.85即定为中心型肥胖又名内脏型肥胖。
另外,平卧时腹部的高度超过了胸骨的高度也可诊为肥胖。
皮肤褶厚度测定
常用测定部位为肱三头肌和肩角下肌部位,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70mm(女性)可认为是肥胖。
肥胖标准是什么
1、肥胖标准是什么
对于肥胖的判定标准,目前国际间皆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作为标准。所谓的“身体质量指数”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有利于健康与寿命的理想值为22,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都是符合理想的范围,但如果BMI指数大于25,就应该要注意是否必须开始减肥了。
不过BMI值是世界卫生组织抽样外国人所订定的参考标准,并不见得适用东方人的体型。严格来讲,肥胖的定义是指体内脂肪过量,如果以体重为基准,正常体脂肪含量男性应为12%~20%,女性为20%~30%,过高表示肥胖,但过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有可能会有停经的情形。
2、肥胖的计算式
BMI 法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 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40
肥胖指的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肥胖症病友康复指南过消耗量,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症状。目前认为,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体重指数,BMl)>25kg/m2 (国外以男性>27kg/m2、女性>25kg/m2为指标)时,就称为肥胖。
导致高血压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它
一:高盐饮食
吃盐越多,血压越高,中国人都是重口味,吃蔬菜,加盐,我们叫酱菜,吃肉,加盐,我们叫腊肉,炒菜,我们不光放盐,我们还加中国人特有的调料——酱油。中国人每天盐的摄入量是8-15g,是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上限5g的2-3倍。
二:肥胖
胖子的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近些年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其中4600万人“肥胖”,3亿人“超重”。
三:过量饮酒
中国人的喝酒是人生的第二赛场,“感情深、一口闷”、“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高血压中有10——15%是饮酒过量引起的。
四:精神长期过度紧张,压力过大
中国人是没钱没车没老婆,紧张,有钱有车好几个老婆也紧张,上班紧张,下班还紧张,整个一个弓弦上的中国人,所以弄的血管也紧张,血压就上去了。
中国人最缺绿叶菜
“三日可无肉,日菜不可无”。尽管中国人自古就意识到了吃菜的重要性,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仍然表示:“其实,中国人吃菜也不够,其中最缺的就是绿叶菜!”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程义勇教授也说,美国人吃菜少与他们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有关,他们更偏爱吃高脂肪、高蛋白类的食物,蔬菜、水果吃得很少,导致美国人肥胖率过高、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也大大超过中国。而且,与中国的几百个蔬菜品种相比,美国的蔬菜种类太少,常吃的只有几十种。
“虽然中国人吃的蔬菜比美国人多得多,但仍然不够。”上海市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柳启沛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天应吃100—200克水果和400—500克蔬菜。”而2002年相关部门进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每人每天吃的蔬菜类只有276克,水果类45克,远远低于所建议的标准。“特别是深色绿叶蔬菜,中国人吃的还不够,其中含有较多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多种抗氧化成分,恰好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我们希望深色绿叶蔬菜最好能占到所食蔬菜数量的一半。”柳启沛教授说。程义勇教授则建议,尽可能多吃菠菜、小白菜、油麦菜等绿叶蔬菜,红辣椒、胡萝卜、番茄等红色蔬菜,以及土豆、南瓜、红薯等黄色蔬菜。
“在中国,18岁以下青少年和60岁以上老人吃菜不够。”程义勇教授认为,青少年偏食、挑食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耽误”了蔬菜、水果的摄入。老人很容易便秘,这跟蔬菜吃的不够有关。因此,柳启沛教授建议,在天然饮食上,每天最好能坚持吃500克左右蔬菜,最好包括5个不同的品种,其中一半为绿色蔬菜;100—200克水果,最好2种以上,儿童可取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