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分析

乳腺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乳腺癌根治术对病人患侧上肢的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常常导致患肢功能活动受限,肩部僵硬,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规范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减少肢体肿胀,促进肢体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笔者自2007年6月起对乳腺癌手术后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功能锻炼,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6月-2009年5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共218例,均为女性,年龄30~74岁,平均50.6岁;左侧乳腺癌123例,右侧乳腺癌95例;手术方式:乳腺癌根治术13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1例。

1.2 方法

1.2.1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当被确诊为乳腺癌后,病人对形体改变常表现出焦虑、忧虑、沮丧等不良情绪,担心切除一侧乳房会影响工作和操持家务,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病情及情绪,以文明、普通、大众化的语言,丰富的知识与病人交流。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思想顾虑,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去配合医务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减少肢体肿胀,使之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1.2.2 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方法术后病人取平卧位6 h,将患侧上肢屈臂过肩内收位,腋下垫纱垫,胸带加压包扎。将枕头置于患侧肩下、胸壁及上臂下,起支持作用。6 h后病人可取半卧位或半坐位,保持肩关节处于内收位制动3d,避免外展上臂。一般在术后第1、2天即可开始做前臂、肘关节屈伸运动及掌握的动作,如伸屈手指、翻转手掌、握拳、屈腕和屈肘等动作,每天约5—6次。术后第3、4天患侧上肢前臂做前后、左右、上下摆动,但不宜长时间下垂,每天约3—5次。术后第5天,解除胸带包扎后,可用健侧手托起患侧肘部慢慢向前上方抬举,使之超过头部,尽可能伸直,每天2-4次。术后第6天可用患肢的手指顺着墙渐渐向上滑行,逐渐提高,俗称爬墙或爬杆,每天3—4次。术后第7~10天,使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做梳头动作,先同侧,再逐渐至对侧,以摸到对侧耳廓为止,每天3—4次。手术第10天左右拆线,可根据体力、伤口愈合情况,以肩关节为轴心用患肢逐渐做上肢抬举、旋转、外展等各种运动。注意幅度不宜过大,需循序渐进。每天3~4次。术后第13—14天练习患侧手掌至颈后,开始时低头位,逐渐达到抬头挺胸,即患肢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向前抬高伸展,逐渐上举等活动。术后第15—30天行吊环运动,经上肢抬高上举,肘关节伸直并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前后旋转运动。出院后根据病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可选择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爬山、打太极拳、跳交谊舞等,可进行负重训练,逐渐加量,以锻炼患侧上肢肌肉。功能锻炼的同时可配合患侧上肢轻柔的向心性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皮肤愈合,预防病人肌肉神经萎缩,帮助消除肢体肿胀、淤血,减少瘢痕增生。

1.2.3 注意事项锻炼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力、切口愈合等实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锻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最好帮助病人设计一个锻炼计划表,记录每天锻炼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动作及活动量。增加动作时不增加量,加量时不加动作,循序渐进,争取患侧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最终达到功能锻炼的要求,即患侧上肢能绕过头顶摸对侧耳廓。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的多使用患侧,可以参加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应避免用患肢搬动或提接重物,不宜在患肢测血压及行静脉穿刺。

2 结果

通过规范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179例病人患侧上肢功能完全恢复,32例可以生活自理,总有效率为96.8%。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由于创伤较大,加上胸部包扎时间较长,刀口疼痛,多数病人不愿进行自主患肢功能锻炼。而手术后及早对患侧上肢进行系统规范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促进肢体恢复功能。这就要求责任护士向病人讲清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在及时观察病情的情况下,指导病人及早进行规范的患肢功能锻炼,为恢复肢体功能赢得时机。

肢体按摩有利于局部皮肤愈合,并能预防病人肌肉神经萎缩,促进胸部神经支配的肌肉群功能恢复,按摩对皮肤刺激可使组织胺样物质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除肢体肿胀、淤血,利于皮肤愈合,减少瘢痕增生。

早期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配合肢体按摩可以促进患肢血液、淋巴液的回流,松解软化瘢痕组织,有效地减少患侧上肢水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乳癌功能锻炼

(一)乳癌锻炼的目的:

⑴有利于静脉回流及引流液的排出,利于术后上肢水肿的消退。

⑵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

⑶减少瘢痕挛缩的发生,提高了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及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方法及步骤:

⑴术后平卧6小时,将患侧上肢置于功能位,肘关节自由放置,用枕支持前臂和手,与胸壁同高或高于胸壁。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保持肩关节制动3天。

⑵1---2天可做伸指,曲腕动作3---8遍/次。每天3次平卧时上肢外展30°

⑶3---4天做曲肘运动,前臂上下,左右,前后摆动,练习肘关节屈曲内收10—15分钟/次,每日3次

⑷第5天肩部可间断进行前曲、后伸、外展

⑸5—6天做握球运动,尝试生活自理,患侧手掌摸对侧耳廓。

⑹7---8天可做肩部运动,活动角度扩展为60°

⑺9---12天可锻炼抬高患侧上肢,行手指爬墙运动

⑻13---14天练习患侧手掌至颈后,开始时低头位,逐渐达到抬头挺胸,即患肢内收,外展、内施、外施、向前抬高伸展,逐渐上举等活动。

⑼15---30天行吊环运动,经上肢抬高上举,肘关节伸直并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前后旋转运动。

⑽2---3月,此时皮瓣已经与其下方软组织愈合,肩关节屈伸,外展角度可扩到90°,达到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

(三)功能锻炼的原则

⑴强调自主性的功能锻炼,要反复不间断的进行,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

⑵锻炼中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

⑶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发生疼痛,肿胀为原则

注意事项:

⑷术前必须向病人及家属讲清楚,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现实意义

⑸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⑹锻炼时患侧上肢不能过久下垂,不能提握重物,肩不可负重。

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

1、乳腺癌卧床期的乳腺癌功能锻炼

乳腺癌根治术后,为了使乳腺癌患者皮肤愈合良好,避免乳腺癌患者体内发生积液,乳腺癌术后须放置橡胶引流管,并用胸带加压包扎。乳腺癌患者回病房后,即将橡胶引流管接通负压吸引器,故乳腺癌术后1-3天为乳腺癌患者卧床期。此期乳腺癌患者主要应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乳腺癌患者可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等锻炼。

2、乳腺癌患者下床期活动的乳腺癌功能锻炼

乳腺癌下床活动期为拔除皮瓣下的负压吸引管后,乳腺癌患者开始下床活动至乳腺癌患者出院时为止。此期主要为乳腺癌患者肩关节的锻炼,由于接近腋下切口处的癍痕组织尚为形成,故乳腺癌患者早期进行锻炼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尽快恢复功能。这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

下床期乳腺癌功能锻炼的方法为:(1)乳腺癌术后的3-4天,乳腺癌患者可坐起,乳腺癌患者开始进行屈肘运动;(2)乳腺癌术后5天解除固定乳腺癌患者上肢的胸带后,可练习乳腺癌患者手掌扪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动作;(3)乳腺癌术后9-10天以拆除切口缝线。此时,乳腺癌患者可锻炼抬高患肢上肢,将乳腺癌患者患侧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

初时可用建侧手掌托扶患侧肘部,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与肩平;(4)乳腺癌术后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使患责侧上肢逐渐抬高至患者自开始锻炼时的低头位,达抬头、挺胸位、进而能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为了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此时还可做扶墙锻炼,加强抬高患侧上肢的功能。

3、乳腺癌患者出院后上肢功能的锻炼

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乳腺癌患者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乳腺癌患者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患肢上肢自然下垂,无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亦可从反方向进行锻炼;(2)上肢后伸运动:乳腺癌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此外,乳腺癌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提、拉、抬、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30M。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对有特殊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不可停止练习。

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很重要

一、心理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按摩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可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

三、站、立、走的指导

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首先选取半坐卧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患者坐于床边,或床边站立,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体位平衡后才可逐步练习行走。

四、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以上是对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脑血栓患者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折磨,所以家属一定要做好脑血栓康复期护理,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小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1、预防并发症

(1)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

(3)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灌肠。

2、心理护理

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

(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 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乳腺癌有什么症状表现 乳腺癌怎么治

对于恶性(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需要根据病例分析,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等等情况来具体而言的,并不是说有一个现成的完完整整的一套方案是适合一个人的,不是的,它是要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那么乳腺癌包括的治疗方式,第一个是手术,手术分为全乳切除的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是乳腺癌保乳术,需要根据这个淋巴结的转移,病理分期来看的。那么第二个包括放射治疗、第三个内分泌治疗、第四个化疗、第五个靶向治疗、第六个以后可能会出现免疫疗法。

乳腺癌要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乳腺癌这个疾病比较严重,一定要进行治疗,不要因为各种原因拖延了治疗,不然会有严重后果出现。乳腺癌疾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此病发生以后,肯定都会及时的治疗,但是对于此病的护理,我们一定要重视,患者本人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劳累,多注意休息,另外出现了乳腺癌疾病我们患者该做好哪些护理呢?

患上乳腺癌要怎么护理呢

乳腺癌的基本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患者就应该进行自我的保健。患者应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自我保健,而且需要坚持。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即可开始,先锻炼手腕的屈伸功能,再进行肘关节的屈伸,两周左右可以开始进行肩关节的运动锻炼。方式有如下几种摸高运动:人面壁而立,手臂上举沿着墙壁逐渐向上摸高。可以在墙上从低到高制定几条线,循序进行,以利于肩关节上举功能的恢复。摸对侧耳运动:患侧可先进行横向抬高运动,然后过渡到模对侧耳朵。梳头运动:将患肢举置额前,手掌置于前额,然后作梳头样运动,直至后枕部。此运动可促使肩关节旋转功能的恢复。

此外,乳腺癌的基本护理措施除了要求患者做好自我的保健工作以外,要想做好乳腺癌的护理,还应该要做好饮食的调理。患者在治疗过后,身体需要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病人每日的蛋白质需要量比正常人高,脂肪不宜过多,碳水化合物应是粗细粮结合,食物种类丰富多样。要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要注意营养成分的平均,过多过少均不可取。

如见有乳房肿块,不痛不痒,皮色不变,质地坚硬,并见胸肋胀痛,串痛,情绪激动,月经常超前时,可选用下列调补品:

乳腺癌食疗方一:瑰花10克,茉莉花2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本品具有舒肝健脾,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作用,对本病胸肋胀痛者甚适合,可以此为茶,连服4-6周。

乳腺癌食疗方二:绿茶10克,金橘15克.先将金橘用刀背或木板打扁成饼,与茶叶同置一杯中,用沸水冲泡,待10分钟后即可饮用.本品又丰富的维生素和茶色素,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功效,且能理气止痛,对消散肿核也有帮助,可常服.鲜金橘缺货时,可用金橘饼(糖腌制成的)代替。

患上了乳腺癌疾病,所有的患者都会及时的治疗,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做好一些护理工作,这样对于乳腺癌疾病的缓解和治愈都是起着事半功倍效果的,愿每个入夏来患者能够早日摆脱疾病困扰。

乳腺癌会出现什么症状 乳腺癌怎么治

对于恶性(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需要根据病例分析,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等等情况来具体而言的,并不是说有一个现成的完完整整的一套方案是适合一个人的,它要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乳腺癌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个是手术,手术分为全乳切除的乳腺癌根治术,或者是乳腺癌保乳术,需要根据淋巴结的转移,病理分期来看。

第二个包括放射治疗、第三个内分泌治疗、第四个化疗、第五个靶向治疗、第六个以后可能会出现免疫疗法。

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负压吸引或胸带包扎、沙袋加压以助皮片附着,避免皮下积血、积液。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

2.防止术侧肢体发生水肿和功能障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行静脉穿刺,并适当抬高。术后3天开始帮助病人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扩展到肩部。锻炼方法为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3.加强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病人的形体美,因此多数病人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护士除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协助生活护理。术后病人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责任护士应依照Orem的自理模式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

5.饮食护理。术后病人的饮食相当重要,除需增加热量外,还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

6.出院指导。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帮助病人认识和预防疾病、促进和恢复健康起到一定作用。在护理和治疗中,向病人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及时复诊,定期化疗和放疗,把治疗和护理方案记录于出院病历上,嘱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乳腺癌术后护理,家属应尽早进行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帮助和督促病人对水肿肢体皮肤的保护,不要搔破,避免水肿肢体操持重物。此外,乳腺癌病人需要终生随访,家属应协助进行。因此无论是医院随访或是答复的随访信,家属都应尽力协助配合完成。这除了对病人的治疗有好处外,还可以为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有利于乳腺癌防治工作的开展。

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患上脑出血病后,基本上每位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患者要相信脑出病在当今的医学技术里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2、预防并发症

(1)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

(3)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灌肠。

(4)病人瘫痪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褥疮。应用软枕或海面垫保护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下肢肿疼,应迅速诊治。

3、保持功能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

4、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

(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5、日常生活动作锻炼

最后要说的护理措施是家庭护理,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度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自理,一直坚持下去,那么在康复好后患者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

乳腺癌术后锻炼很关键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的48小时内肩关节多应处于内收位,这一段时间要尽量避免上臂外展,可行伸指、握拳动作。乳腺癌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托扶患肢,以免造成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伤口愈合。进行功能锻炼是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但是锻炼中要注意一些事情,在锻炼中既要防止因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也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锻炼的效果。

锻炼要持之以恒的进行,活动量可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以及身体情况逐步的增加。乳腺癌患者在出院后要注意以后不要使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或用患侧肢体提重物等,以免影响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要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才能增强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机体器官的功能恢复以及预防患侧肢体畸形。

乳腺癌术后不妨试试上肢功能锻炼

乳腺癌可以说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性激素的改变和紊乱有关,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乳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两种类型。

尽管目前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正在朝着缩小切除范围的方向发展,但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工作仍不容忽视。上肢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其具体操作如下。

1、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动作。

2、术后1~3天,患者可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度,后伸小于15度。

3、术后4~7日,鼓励患者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适当进行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4、术后1~2周,患者可适当进行肩部活动,待伤口愈合后可循序渐进地增加肩部功能锻炼,如手指爬墙运动、患侧梳头或经头到对侧耳廓等动作,以尽量恢复上肢功能。

患者在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时,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

脑出血后遗症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1、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2、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1)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2)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3)下肢功能锻炼: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 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也可让病人坐在凳子上,进行行走练习,进一步可搀扶病人行走练习。

(4)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度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自理。

脑出血后遗症怎样进行康复训练的知识就为大家介绍这些,希望大家早日的了解,积极的治疗疾病,让疾病早日的远离我们的健康生活。同时生活中早日的掌握脑出血后遗症症状有哪些,早日的发现疾病的症状,积极的治疗疾病,让我们早日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愉快。

乳腺癌发病原因有哪些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三大点:

第一大点是全乳切除的乳腺癌根治术,它分为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第二大点是包括乳腺癌保乳手术。

第三大点是包括乳腺癌术后的一期改造,包括全乳切除乳腺癌根治手术以后的乳房重建,也包括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术。

乳腺癌手术要根据病人的要求还有身体状况,还有病理分期、医院的条件,来具体决定手术方式,并不是说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鼻咽癌患者功能锻炼护理方法

1.茶漱:每次进食后用温茶水漱口,鼓颊与吸允动作交替结合,充分含漱1~3分钟,消除齿缝间的食物残渣,达到洁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作用。

2.叩齿:上下牙齿轻轻叩打或咬牙,每天2~3次,每次100下左右,最后用舌尖舔牙周3~5圈结束。这样做可坚固牙齿,充分锻炼咀嚼肌,预防其纤维化。

3.咽津:经常做吞咽动作,使津液下咽,可刺激唾液分泌,、湿润咽喉部,减轻口舌干燥,并能运动舌头,牙齿及颊部的肌肉,防止口腔功能退化。

4.鼓腮:闭住口唇向外吹气,让腮部鼓起来,将双手大母指放在鼓起来的颊部,轻轻按摩颊部和颞颌关节,顺时针做,以防因颞颌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组织的纤维化而引起的张口困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弹舌:微微张开口,让舌头在口腔里弹动,通过舌头在口腔的运动,锻炼其灵活性,预防舌肌发生萎缩而功能退化。

6.摇头:可以预防因颈部关节肌肉纤维化而引起的颈部发紧和颈部活动受限。

相关推荐

预防炎性乳腺癌的方法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和其他类型乳腺癌一样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炎性乳腺癌的预防同一般乳腺癌。值得一提的是炎性乳腺癌的患者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可能有关。 由于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还没有确切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乳腺癌的预防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 5.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长期过量饮

乳腺癌的生活护理

乳腺癌术后护理之康复锻炼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家属应尽早进行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帮助和督促病人对水肿肢体皮肤的保护,不要搔破,避免水肿肢体操持重物。 一般在术后第一、二天即可开始做前臂、肘关节屈伸运动及掌握的动作,每次10遍,每天约5—6次。术后第三天可试用健康的一侧上肢帮助手术的一侧上肢做前面上举动作,使患侧肢体举高到与头部相平,每次3—4遍,每天约3—5次。术后第四天,可用健康侧手握住患肢的大拇指,帮助患肢向上抬举,直到超过头部,每天3—4次。术后第五天,可用健侧手托起患侧肘部慢慢向前上方抬举,使之超

预防炎性乳腺癌需要做哪些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居妇女癌症发病率之首。在我国上海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乳腺癌也可发生于男性,占乳腺癌患者1%左右。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和其他类型乳腺癌一样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炎性乳腺癌的预防同一般乳腺癌。值得一提的是炎性乳腺癌的患者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可能有关。 由于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还没有确切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乳腺癌的预防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

怎样排除乳腺癌

1、注意家族遗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除了坚持自我检查,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较全面的检查。这种乳腺癌的预防比较常见。 2、体育锻炼:要加强健康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等,可以加强上肢功能锻炼。 3、关注自我:乳腺癌的预防还要避免不必要的胸部x线照射,避免高龄婚育,尽量哺乳喂养,更年期忌用雌激素。如发现胸部、乳房、腋窝或锁骨上下的包块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4、生活饮食宜忌配合:治疗要灵活。病人在手术前后努力进餐、增补营养。在放疗期间,病人的饮食应力求清淡适口,不宜多进厚味腻胃之品。合理安排巧烹调。乳腺癌病人在完

如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

一般护理乳腺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病人的形体美,因此多数病人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护士除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乳腺癌病人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对症

乳腺癌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乳腺癌患者术前护理措施: 1、提供多方面的生活护理 指导病人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病人的食欲,以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并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术前准备工作 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并使其理解手术可能造成胸部外形改变及上肢功能受限。合并妊娠者,应劝其中止妊娠,哺乳期者应立即断乳。 术前作好常规准备,包括内脏功能检查及皮肤准备。 手术后乳腺癌患者在饮食需要吃一些适宜有利于癌症康复的食物 【 宜 】

脑出血偏瘫的康复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2、语言功能训练: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3、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1)坐卧练习:由家属扶病人反复作起坐、躺下动作;或在床的脚端拴一根绳子,让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绳子自行作起卧训练。 2)上肢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

乳腺癌发病的5大因素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三大点: 第一大点是全乳切除的乳腺癌根治术,它分为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第二大点是包括乳腺癌保乳手术。 第三大点是包括乳腺癌术后的一期改造,包括全乳切除乳腺癌根治手术以后的乳房重建,也包括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术。 根据病人的要求还有身体状况,还有病理分期、还有医院的条件,来具体决定手术方式。并不是说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为什么会出现肿胀呢

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出现肿胀,这是因为乳癌手术时清除了腋窝部大量的淋巴组织。淋巴被清除、淋巴管被结扎后患侧上肢淋巴液回流受阻,术后局部组织发生粘连、感染以及术后放疗等因素都会加重这一症状,而以体型肥胖患者更易发生。 因此,病人术后更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应经常锻炼患侧上肢,可做一些轻微上肢劳动,避免患肢下垂过久,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患侧提重物。在术后3-6个月内尽量避免在患侧肢上量血压、输液。 乳腺癌专家特别提醒:对乳腺癌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肿胀时间比较久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有肿瘤复

乳腺癌术后护理5大注意

与癌同生,讲乳腺癌变为慢性病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向,这样一来,乳腺癌患者的家庭护理的位置变得更为重要。乳腺癌术后护理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1、乳腺癌术后护理之饮食篇 乳腺癌病人除了在治疗期间服用药物或因病情变化需要注意按医嘱忌食外,一般在饮食上和正常人并无特殊之处。下面这些饮食建议可供病人和家属参考。 ①饮食要配合治疗:乳腺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应当努力进餐,补充营养,丰富的营养可促进机体顺利地经历手术关,促进切口愈合,早日恢复健康。在放疗、化疗期间,由于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病人的味觉和食欲有所下降,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