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采收与储藏
山药的采收与储藏
11~12月采挖,切去根头,洗净泥土,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选择粗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匀,再加微热,并用棉被盖好,保持湿润闷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将两头切齐,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炮制方法:山药:拣去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炒山药: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山药片100片,用麸皮10斤)。《本草衍义》:“山药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径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风紧则干速。
考 证:侯宁极《药谱》;①《唐本草》:“署蓣,日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②《本草图经》:“署预,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拔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亦曰山?。”③《植物名实图考》:“狂风藤,江西赣南山中有之。赭根绿茎,蔓生柔苒。参差生叶,长柄细韧,似山药叶而长,仅有直纹数道。土人以治风疾。”④章炳麟: “薯蓣一味,开血痹特有神效,血痹虚劳方中风气诸不足,用薯蓣丸。今云南人患脚气者,以生薯蓣切片,散布胫上,以布缠之,约一时许,胫上热痒即愈。”
生药材鉴定:①毛山药: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约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未除尽之栓皮,并少数根痕。质较硬,断面白色,颗粒状,粉质。气微,味甘微酸,嚼之发粘。
②光山药:呈平滑的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微甘味酸,嚼之发粘。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主产河南。此外,湖南、湖北、山西、云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四川等地亦产。一般以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古怀庆所属)所产质量最佳,习称“怀山药”。除上述正品山药外,在少数地区尚有以日本薯蓣diosco-rea japonica Thunb.(长江以南各省多有野生,其块茎习称野山药、土山药,原植物参见“风车儿”条)、三角叶薯蓣D. Deltoidea Wall.(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多种薯蓣属植物的块茎也作山药使用。
显微鉴定:(1)薯蓣 粉末:类白色。①淀粉粒单粒多扁卵形,也有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长至48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束甚大,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80-240μm,针晶直径2-5μm,先端稍尖或平截,碎断面略呈方形。③筛管分子复筛板上的筛域极明显,排列呈网状。此外,有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以及少数纤维。(2)参薯 与薯蓣粉末的主要区别是石细胞成片,形状多样,壁较厚,多含1-2个草酸钙方晶;厚壁细胞类方形,壁稍厚,纹孔及孔沟细密,偶含方晶。
豇豆的采收与贮藏
长豇豆播种后,约经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开始采收嫩荚,而开花后约经7~12天,荚充分长成,组织柔嫩,种子刚刚显露时应及时采收,质柔嫩。产量高。豇豆每花序有两对以上花芽,通常只结一对豆荚。如肥水充足,及时采收和不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时,可使一部分花序多开花结荚,这样可以提高结荚率,增加产量,采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采收期共约30~40天。矮性种亩产600~800kg,蔓性种1250~1500kg。
留种
豇豆留种可分夏播和秋播两种,留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结荚节位低、结荚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对种荚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齐,以选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荚做种,及时去除上部豆荚,使籽粒饱满。当果荚种壁充分松软,表皮萎黄时即可采收,挂于室内阴干后脱粒,晒干后乘热将种子装入缸内,密封贮藏或在缸内滴入数滴敌敌畏和放置数粒璋瑙丸密封贮藏,防止豆蟓危害。如少量种子,亦可将豆荚挂于室内通风干燥处,不必脱粒,至翌年播种前取出后脱粒即可,种子生活力一般为1~2年。秋播要注意时机。
贮藏
刚刚采摘的鲜鲜豇豆,应急时保鲜收藏,一般采用塑料袋密封保鲜。温度应保持在10~25℃之间,温度过低,烹饪出来的味道很差,也炒不熟;温度过高,会使豇豆的水份挥发太快,形成干扁空壳,影响烹饪的味道;也容易腐烂变质。
干品的收藏,用刚刚采摘的新鲜豇豆,经沸水煮至熟而不烂时捞出沥干,在太阳下晒干或用机械烤干;用时拿出经凉水浸泡至软备用,其味甘而鲜美,回味无穷。
紫薯怎么保鲜
紫薯的储藏方法大致有两种,即高温储藏法和低温储藏法。
1、高温储藏法就是在紫薯入窖后,烧火升温到35-38℃,并保持2-3天,将紫薯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再将温度降至10-14℃低温进行储藏。该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对分户储藏的农户来说,药剂处理的低温储藏法较为合适。
2、采用低温储藏法,首先在紫薯入窖前一周对薯窖进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在紫薯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及时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紫薯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第三,在紫薯入窖后,采用各种方法,始窖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窖内温度低于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进补的最佳时间 冬天进补最好
冬天进补是最好的,一般过了冬至之后就可以进补了,这个时候气候开始转变,冰天雪地、草木枯衰,阴盛阳衰,身体也处于养精蓄锐的状态,这个时候进补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储藏。
冬季进补可以多吃:羊肉、狗肉、猪肝、莲子、桂圆、薏米、茯苓、红枣等等。
紫贝齿简介
药名:紫贝齿汉语
拼音:zibeichi
英文名:Cowrieshel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uritiaarabica(Linnaeus)2、Cypraealymx(Linnaeus)3、CypraeatigrisLinnaeus
别名:紫贝、文贝、砑螺、紫贝子、南蛇牙齿、狗支螺、紫贝止、贝齿、海巴。
功效分类:平肝熄风药性味:味咸;性平归经:肝经;心经。
功能:镇惊安神;平肝明主治:小儿高热抽搐;头晕目眩;惊悸心烦;失眠多梦;目赤肿痛;热毒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打碎先煎。外用:适量,水飞点眼生态环境:阿文绶贝栖息于低潮区岩石块的下面或珊瑚礁的洞穴内,喜昼伏夜出、雌雄异体,产卵期在海南岛为4-6月。山猫眼宝贝生活于低潮线下一至数米深的岩礁海底,退潮后陷藏于珊瑚基部或珊瑚礁洞穴内,都昼含伏夜出黄昏后出来觅食时,外套膜展开后将贝壳完全包住,其上伸出许多触手,非常漂亮。产卵期在西沙群岛为3-4月。资源分布: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
药材基源:为宝贝科动物阿文绶贝、山猫眼宝贝、虎斑宝贝等的贝壳。采收储藏:每年5-7月间捕捉,除去贝肉,洗净,晒干贮存。
血鹿茸的资源分布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等的雄鹿密生茸毛尚未骨化的幼角。
采收储藏:鹿茸每年可采两茬。头茬茸包括“二杠锯茸”和“三杈锯茸”。另外还有计划地采收少量的“二械吹茸”和“三杈砍茸”。砍茸是将鹿杀死取下连同头骨的鹿茸,价格昂贵,头茬茸为高档产品,可出口换汇。鹿茸加工在我国传统方法为“水煮法”,后来又研究出“微波及远红外线法”,加工产品也分为“带血茸”和“排血茸”两种。第2次采收的二茬茸和幼鹿“初角茸”均骨化程度高,加工也简单,属低档产品。马鹿茸比梅花鹿茸大,一般都加工成“带血茸”。
炮制方法:
1、鹿茸片:用酒精灯火燎焦茸毛,刮净,以布带扎缠,用热酒从底部徐徐渗入,以灌满润透为度,然后切片、压平、晒干。
2、鹿茸粉:取干燥的鹿茸片,碾成细未。
3、《本草衍义》:茸上毛,先薄以酥涂匀,于烈焰中急着之,若不先以酥涂,恐火焰伤茸。俟毛净,微炙入药。
功能主治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豇豆的采收贮藏
采收
长豇豆播种后,约经60天(春播)或40天(夏播)开始采收嫩荚,而开花后约经7-12天,荚充分长成,组织柔嫩,种子刚刚显露时应及时采收,质柔嫩。产量高。豇豆每花序有两对以上花芽,通常只结一对豆荚。如肥水充足,及时采收和不伤花序上其他花蕾时,可使一部分花序多开花结荚,这样可以提高结荚率,增加产量,采摘初期每隔4-5天采一次,盛果期每隔1-2天采一次,采收期共约30-40天。矮性种亩产600-800kg,蔓性种1250-1500kg。
留种
豇豆留种可分夏播和秋播两种,留种株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结荚节位低、结荚集中而多的植株,成对种荚大小一致,籽粒排列整齐,以选留中部和下部的豆荚做种,及时去除上部豆荚,使籽粒饱满。当果荚种壁充分松软,表皮萎黄时即可采收,挂于室内阴干后脱粒,晒干后乘热将种子装入缸内,密封贮藏或在缸内滴入数滴敌敌畏和放置数粒璋瑙丸密封贮藏,防止豆蟓危害。如少量种子,亦可将豆荚挂于室内通风干燥处,不必脱粒,至翌年播种前取出后脱粒即可,种子生活力一般为1-2年。秋播要注意时机。
贮藏
刚刚采摘的鲜鲜豇豆,应急时保鲜收藏,一般采用塑料袋密封保鲜。温度应保持在10-25℃之间,温度过低,烹饪出来的味道很差,也炒不熟;温度过高,会使豇豆的水份挥发太快,形成干扁空壳,影响烹饪的味道;也容易腐烂变质。
干品的收藏,用刚刚采摘的新鲜豇豆,经沸水煮至熟而不烂时捞出沥干,在太阳下晒干或用机械烤干;用时拿出经凉水浸泡至软备用,其味甘而鲜美,回味无穷。
紫薯怎么进行保存
紫薯的储藏方法大致有两种,即高温储藏法和低温储藏法。
一、高温储藏法就是在紫薯入窖后,烧火升温到35-38℃,并保持2-3天,将紫薯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再将温度降至10-14℃低温进行储藏。该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对分户储藏的农户来说,药剂处理的低温储藏法较为合适。
二、采用低温储藏法,首先在紫薯入窖前一周对薯窖进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在紫薯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及时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紫薯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第三,在紫薯入窖后,采用各种方法,始窖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窖内温度低于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紫薯如何选购
一、高温储藏法就是在紫薯入窖后,烧火升温到35-38℃,并保持2-3天,将紫薯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再将温度降至10-14℃低温进行储藏。该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对分户储藏的农户来说,药剂处理的低温储藏法较为合适。
二、采用低温储藏法,首先在紫薯入窖前一周对薯窖进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在紫薯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及时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紫薯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第三,在紫薯入窖后,采用各种方法,始窖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窖内温度低于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青椒采后如何处理
采前防病作为储藏或长途运输的青椒,应选择抗病性强、果皮角质厚、色深绿、较耐储藏的品种进行栽培。采前10~15天,应适量喷洒杀菌剂,如喷洒1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等,以减少田间病原菌的密度和数量。
采收要求
已显红色的果实,采收后衰老较快,只能作短期储藏。长期储藏的青椒应选择果实已充分膨大、坚硬、果面有光泽的绿熟果。由于青椒不耐霜冻,采收必须在初霜降临前几天进行,受霜冻的果实不能作储藏用。采前3~5天要停止灌水,以保证果实质量。采收用具最好用锋利的剪刀或刀片,将果柄剪断即可。摘下的青椒,轻轻放入布袋或垫纸的筐中。
挑选整修
要注意剔除有病虫害及有伤的果实。用剪刀将入储青椒的果柄剪平,然后将挑选、修整好的青椒用克霉灵或3%噻唑灵烟剂熏蒸处理。方法是:将挑选好的青椒放入一密闭容器中,按每10千克青椒用2毫升克霉灵的比例称取药剂,分多点均匀放在筐缝处,密闭熏蒸24小时。
分级
挑选整修青椒的同时,按不同大小将青椒分成大、中、小3级,具体规格可按不同品种特性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达到大小整齐一致,分别放置。同一品种制订统一标准:尖椒按果实纵径分级,大果纵径超过12厘米,中果纵径9~12厘米,小果纵径在9厘米以上;圆椒按横径分级,大果横径超过10厘米,中果横径8~10厘米,小果横径8厘米以上。
预冷
青椒采收入库储藏前可先进行预冷,待青椒温度达到库温后再包装入储,减少储藏中的结露现象。在一般情况下不用水预冷,因为水冷会增加腐烂,但当果实温度为26.7℃或更高时,则需用水预冷,使之在3~4小时内降至12.8℃以下。预冷后要用厚度为0.03~0.04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制成50~60厘米长、30厘米宽的塑料袋,在袋口下方1/3处,用打孔器打2~3个对称的小孔,随后装入青椒,封住袋口,放于菜架上储藏。
包装
用于产品大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竹筐等,应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无虫蛀、无腐烂、无霉变等,内壁无尖突物,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塑料箱应符合GB/T8868的要求。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需摆放整齐紧密。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重量应一致,每件包装净含量不得超过10千克,误差不得超过2%.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包装应在低温或冷库环境下进行。
储藏
青椒储藏方法有沙藏、埋藏、窖藏,储藏适温10±1℃,低于适温以下,越低越容易产生冷害;高于适温以上,越高越容易衰老和腐烂,不能久储。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青椒对二氧化碳也较为敏感,所以要注意通风换气。储藏场所要在青椒入储前彻底清扫,老库房要进行药剂消毒,每立方米用硫磺粉5~10克,与少量干锯末、刨花混匀放在干燥的砖上点燃,立即关闭库门,密闭24小时后充分通风即可。喷洒其他广谱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也有杀菌效果。机械冷库是最理想的储藏场所,因为温度可以自动控制,能保持恒定。采用其他简易储藏方式要特别注意管理。青椒入储初期,由于外界气温较高,窖内温度也相对较高,所以需要在晚上打开通风口或换气口降温。储藏中期需要关闭通风口以降温。储藏后期需要加温。还要采用在地面喷水的办法增加相对湿度。储藏期间应勤检查,入储1个月后应翻倒检查1次,以后每隔15天倒1次,并剔除烂果及转红果。
防治储藏期病害
青椒储藏期常发生炭疽病、青霉病、果腐病、疫病、根霉蒂腐病、软腐病、萎蔫症、冷害、二氧化碳害等。
防治方法是:采收时要带柄采收,最好用无锈剪刀剪;要轻拿轻放,采用适宜的包装物,做好预冷工作,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包装材料要进行消毒灭菌,对储藏果品要进行必要的药剂处理,如用50%速克灵防治灰霉病等;要改善储藏微环境,如在包装物上打孔或在储藏帐内、储藏垛旁放置消石灰,调节二氧化碳浓度;要定期检查、翻库,及时清理烂果、病果等。
运销
销往远距离城市的辣椒,采收后要精选装入纸箱,在8~10℃、相对湿度85%~90%的冷库中预冷8~12小时后再保温运输。如果能用保温车运输最有利于保持辣椒的商品性。没有保温车的可以用普通卡车+棉被,或卡车+棉被+冰块进行运输,但货架期仅48小时左右,损失在10%以上。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
进入超市前要进行配送小包装,方法有:
①托盘或箱外一道薄膜包装。由托盘或箱组成,即在青椒装入包装后,在托盘或箱外缠一道收缩膜,托盘和箱的容量以不超过1千克为限。
②便携式薄膜袋和纸袋包装。方便袋可在袋上部1/3的表面打孔,孔径5毫米,打5个孔即可,一般每袋容量不超过2~3千克。进入超市柜台后,冷库温度要控制在10℃,若与其他耐寒蔬菜混放,冷库温度应控制在5℃。超市销售蔬菜冷柜温度一般控制在5~10℃,常温销售柜台要少摆放,随时从冷库取货补充柜台。
山竹的储存方法
1、山竹可以低温储藏
山竹是可以低温储藏的一种特色水果,平时在家庭中大家可以把新鲜的山竹放在保鲜袋中,再存入冰箱进行保存,能让山竹保存十几天不变质,如果想大量存放山竹,则需要把山竹存入冷库,存入以前需要用专门的保鲜膜包起,以免存放过程中,让山竹的水分出现流失。
2、山竹可以密封保存
密封也是人们储藏山竹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山竹果皮中的果胶酶,会不断的吸入氧气进么呼吸作用,它吸收过量的氧气以后,山竹的果皮就会老化,里面的果肉口感也会变得不再新鲜,因此大家平时储藏山竹时,可以把它密封起来,控制山竹与氧气的接触,也能让山竹的储藏时间延长到十天左右。
3、山竹的储藏温度
山竹的储藏温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保存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在外界环境温度处于二十度到三十度之间,把山竹放在阴凉的地方,能储藏三到五天,八度到二十度的自然环境中山竹能储藏一个星期左右,如果把它储藏在低于八高,高于零度的环境中,能让山竹的储藏时间长达二十多天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