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升麻怎么治脱肛
人参升麻怎么治脱肛
采用人参(另炖)、升麻各10克,炙黄 芪80克,乌梅3个。三味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 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2 次药液混匀,早、晚2次分服;并结合外洗 方: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 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 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补气生阳,涩肠举阳。主治脱肛。治疗脱肛12例,痊愈(脱肛完 全回纳,随访1年未复发),服药一般5~10 剂,最多16剂。
子宫脱垂吃什么好 党参小米粥
组成:党参30g、升麻10g、小米50g。
制法:将党参、升麻洗净,加清水适量同煮,去渣取汁,加入小米熬粥。
服法:食粥。
按语:本粥具有益气升提之功。用治中气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
治疗脱肛的常用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中医治疗脱肛偏方大全
干姜粳米治脱肛
【功能主治】温补固脱。主治脱肛。
【偏方组成】干姜9克,附子9克,赤石脂12克,粳米12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张某,男,75岁。患者脱肛已达9年之久,证见有腹泻,时有腹痛下坠,下利清水,多时日便20余次,并常有呕吐,食欲差。重用姜、附以加强温阳之功。连进5剂,诸症见转。
人参升麻治脱肛
【功能主治】补气生阳,涩肠举阳。主治脱肛。
【偏方组成】人参(另炖)、升麻各10克,炙黄芪80克,乌梅3个。
【用法用量】后三味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匀,早晚2次分服,并结合外洗方: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
【病例验证】治疗脱肛12例,痊愈(脱肛完全回纳,随访1年未复发),服药一般5~10剂,最多16剂。
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当归,党参,白术,柴胡,生麻,炙甘草,樗树皮,陈皮,罂粟壳。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二、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麦冬,黄芩,黄连,当归,生地,枳壳,厚朴,乌梅,白芍。
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三、收肛散
组成:蚯蚓,五倍子,炒浮萍草,龙骨,木贼草等。
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度。
四、脱肛液
组成:明矾,盐酸普鲁卡因,加水。
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
五、提肛汤
组成:黄芪,升麻,当归,枳壳,炒淮山药,沙参,麦冬,乌梅,白芍。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
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炙粟,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附片温补中阳。
脱肛的民间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健脾益气谈黄耆
黄耆为豆科植物内蒙黄耆、膜荚黄耆或其它同属相近种植物的根。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
临床上用法很多,现在介绍几种:
1.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黄耆健脾益气,且具升阳举陷的功效,故可用于气虚乏力及中气下陷等症。在临床上用于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朮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2.用于表虚不固的自汗症。
黄耆功能固护卫阳、实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配伍;如表虚易感风寒者,可与防风、白朮同用。
3.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
黄耆能温养脾胃而生肌,补益元气而托疮,故一般称为疮痈要药,临床上多用于气血不足、疮痈内陷、脓成不溃、或溃破后久不收口等症。如用于疮疡内陷、或久溃不敛,可与党参、肉桂、当归等配伍;用于脓成不溃,可与当归、银花、白芷、穿山甲、皂角刺等同用。
4.用于水肿、脚气、面目浮肿等症。
黄耆能益气而健脾,运阳而利水,故可用于水肿而兼有气虚症状者,多配合白朮、茯苓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可与活血袪瘀通络药如当归、川芍、桃仁、红花、地龙等配伍,用于中风偏枯、半身不遂之症,有益气活血、通络利痹的功效。对于消渴病症,也可应用,常与生地、麦冬、天花粉、山药等配伍。
黄耆一药,原名黄耆,始载于《本经》是一味临床常用药物。黄耆具有下列的特点,它不仅常与补养药同用以益气补虚;且常与袪邪药同用以扶正袪邪。在益气补虚方面,如配人参,则大补元气;配附子,则补气助阳;配白朮,则益气补脾;配当归,则补气生血;配参、朮、升、柴,则补气升阳。在扶正袪邪方面,如在玉屏风散中配白朮、防风,则补散兼施、固表止汗,治卫虚自汗,易感风寒;在四妙汤中配当归、银花、甘草,则内补托毒,治体虚痈疮疖肿难愈者;在防己茯苓汤中配茯苓、防己、桂枝、甘草,则益气运阳而利水,治皮水肢肿;在补阳还五汤中配归、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则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治半身不遂。诸如此类,可见它临床应用的范围至为广泛。
本品与人参、党参相比较,人参的补气作用较强,且能生津、安神;党参功专补肺脾而益气;黄耆的补气作用不及人参,但益气升阳,固表内托,且能利水退肿的作用则为人参、党参所不具。黄耆为补气扶阳的药物,故凡气滞湿阻、食滞胸闷、热毒疮疡、表实邪盛及阴虚阳亢等症,不宜应用。
补中益气汤:黄耆、人参、白朮、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甘草。治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子宫下垂、脱肛,以及肢倦气短、气虚发热等。
脱肛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黄芪鲫鱼汤材料:黄芪15克,鲫鱼250克,姜片、盐、味精、麻油适量。
用法:将黄芪用水煎煮2次,去渣留汁锅中;鲫鱼洗净切块与姜片和盐放入锅中,继续煮至鱼肉酥烂,加入味精、麻油即可。分1-2次,趁热食之。
功效:可以益气、补虚、升提,可用于治疗气虚所致的脱肛及胃下垂等症。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阴虚阳亢者不宜食用。
升麻四味敷贴材料:黄芪、升麻、枳壳、五倍子各等量,陈醋适量。
用法:将前4味药物研磨为细末,备用,然后取药末30克,以米醋适量调制成薄糊状,将药摊于纱布中间,制成敷贴,贴于肚脐。待药干后再换药敷贴,每日3-5次,频换药敷贴。
功效:可以益气固脱,缩肛,适用于脱肛久不能回缩,日久不愈者使用。
注意:使用期间应当戒烟、戒酒,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马勃粉材料:马勃15克,香油适量。
用法:将马勃焙干、研磨成细末,备用。使用时先以香油调和成糊状,将其涂搽于患处。
功效:可以解毒、止血。适用于治疗脱肛、肛门红肿出血者。
注意: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人参芦头粉材料:人参芦头20枚。
用法:用文火将其焙干,研磨成细末,分为20包。早晚空腹时各服用1包,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可以大补元气,主治脱肛。
注意: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鱼腥草薏仁方材料:鱼腥草30克,薏苡仁50克,南瓜蒂3个,枳实6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一起煎煮,取汁液两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功效:可以补中益气。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所引起的脱肛等症。
注意:孕妇不宜服用。
直肠粘膜脱垂中医治疗
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
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便秘加熟军;有热加连翘、栀子;阴虚加玄参、生地。
另外可以针灸百会、长强,病久加足三里。
治脱肛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
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
功效:收涩固脱。
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
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 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肠收涩。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5. 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喝黄芪水能减肥吗 黄芪的最佳搭配
1.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补气摄血。
2.黄芪+人参、升麻、柴胡: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3.黄芪+白术、茯苓:健脾利水。
4.黄芪+人参、紫苑、五味子:补肺益气。
5.黄芪+牡蛎、麻黄:益气固表、收敛止汗。
6.黄芪+白术、防风:补气固表、祛风散邪。
7.黄芪+天花粉、葛根:健脾益气、生津止渴。
8.黄芪+当归:补气养血。
9.黄芪+当归、川芎、地龙:补气、活血、通络。
10.黄芪+红花、丹参、三七:补气、活血、止痛。
黄芪能治什么病 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在血压升高、眩晕的同时,有上述脾虚下陷的表现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或益气聪明汤。
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如前,益气聪明汤的药物有炙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芍药、黄柏、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