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脱肛的偏方 升麻四味敷贴

治疗脱肛的偏方 升麻四味敷贴

材料:黄芪、升麻、枳壳、五倍子各等量,陈醋适量。

用法:将前4味药物研磨为细末,备用,然后取药末30克,以米醋适量调制成薄糊状,将药摊于纱布中间,制成敷贴,贴于肚脐。待药干后再换药敷贴,每日3-5次,频换药敷贴。

功效:可以益气固脱,缩肛,适用于脱肛久不能回缩,日久不愈者使用。

注意:使用期间应当戒烟、戒酒,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脱肛的分类

Ⅰ度:直肠黏膜脱垂或叫部分直肠脱垂。

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cm左右。脱出直肠黏膜呈圆形、半圆形,红色、表面光滑或呈放射状。

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4-8cm左右。脱出直肠黏膜呈“同心环”皱襞。

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8cm以上。脱出肿物呈环状脱出或呈牛角状脱出。

中医治疗脱肛的方法

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警惕脱肛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药物治疗脱肛:很多患者治疗脱肛采用内服外涂的方式,但是药物起不到治疗的作用,长期服用药物还可能带来更大的副作用。此外偏方治疗,对于脱肛而言也无效,患者在选择是要谨慎!

误区二传统手术疗法治脱肛:传统疗法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直接将脱出部分切除。这种疗法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慢,很容易造成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

人们对脱肛了解的并不多,对该病认识不足,常常会导致治疗的误区存在,而专家介绍说脱肛的危害很大,患者要及早治疗。为了自身的健康考虑,大家要转变观念,走出脱肛治疗的误区。

宝宝脱肛小妙招

五倍子熏患处

取适量五倍子研磨成细末,铺在纸上卷成筒状,放在便盆内点燃,让宝宝坐在上面使气熏如肛门,肛门可自行收回。

蝉蜕外敷

用蝉蜕9克,将蝉蜕研磨成细末,用适量香油调和成糊状。待儿童脱肛时,将其涂抹于拖出物上,片刻可自然回缩。此法可用于来治疗小儿脱肛,日久不收者。

肚脐敷贴法

取黄芪、枳壳、石榴皮各15克,一起打磨成粉状,装入沙袋中备用。使用时,先将患儿的肚脐部用温水搽洗干净,将药袋放于脐上,上盖塑料薄膜,外敷以纱布,周围用胶布固定。每日用热水袋或者毛巾热敷两次。每次15-30分钟,24小时换药一次。

棉花根升麻汤

用棉花根30-60克,升麻9克,防风1.5-3克,白术9克。用水煎煮分早晚两次温服。本方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升阳举陷的功效,治疗小儿脱肛效果明显。

乌梅外敷方

用乌梅5个,冰片0.2克。先将乌梅用温火焙干,研磨成细末;将冰片和乌梅和匀研磨成细末,再以香油调成糊状,涂抹于脱肛周围。每次大便后肛门脱出处涂药一次,直至不脱出为止。

熏洗法

用苦参30克,五倍子30克,石榴皮30克,明矾20克,黄柏20克,黄芩20克。

将上述材料加水煎煮至700毫升,带药液温度适宜后,坐浴20-3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涩,固脱之功效,治疗小儿脱肛效果较好。

脱肛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黄芪鲫鱼汤

材料:黄芪15克,鲫鱼250克,姜片、盐、味精、麻油适量。

用法:将黄芪用水煎煮2次,去渣留汁锅中;鲫鱼洗净切块与姜片和盐放入锅中,继续煮至鱼肉酥烂,加入味精、麻油即可。分1-2次,趁热食之。

功效:可以益气、补虚、升提,可用于治疗气虚所致的脱肛及胃下垂等症。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阴虚阳亢者不宜食用。

升麻四味敷贴

材料:黄芪、升麻、枳壳、五倍子各等量,陈醋适量。

用法:将前4味药物研磨为细末,备用,然后取药末30克,以米醋适量调制成薄糊状,将药摊于纱布中间,制成敷贴,贴于肚脐。待药干后再换药敷贴,每日3-5次,频换药敷贴。

功效:可以益气固脱,缩肛,适用于脱肛久不能回缩,日久不愈者使用。

注意:使用期间应当戒烟、戒酒,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马勃粉

材料:马勃15克,香油适量。

用法:将马勃焙干、研磨成细末,备用。使用时先以香油调和成糊状,将其涂搽于患处。

功效:可以解毒、止血。适用于治疗脱肛、肛门红肿出血者。

注意: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人参芦头粉

材料:人参芦头20枚。

用法:用文火将其焙干,研磨成细末,分为20包。早晚空腹时各服用1包,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可以大补元气,主治脱肛。

注意: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鱼腥草薏仁方

材料:鱼腥草30克,薏苡仁50克,南瓜蒂3个,枳实6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一起煎煮,取汁液两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功效:可以补中益气。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所引起的脱肛等症。

注意:孕妇不宜服用。

治疗骨刺偏方

骨刺,又称骨疣,是中老年人高发的一种疾病,随着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一些久坐、久站的年轻人也出现了骨刺的威胁,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骨刺的中医偏方!

治疗骨刺偏方一:将陈醋500克入砂锅煮开,浸入毛巾,温热敷病痛处,或者清洗浸泡患处,每次40—60分钟,每日午、晚各1次。热敷后,再做做腰背部运动、或按摩。同时用手压擦骨刺。

疗效:用于腰背部骨刺,一般2—3个月能见效,约半年可愈。

治疗骨刺偏方二:用料: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

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疗效:疗效极佳,一般数月即愈。

治疗骨刺偏方三:黑木耳,浸入老陈醋中,每次吃6克,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或:川芎,焙研极细粉,热敷。用后再炒敷,每日3次。)

治疗骨刺偏方四:白花蛇干50克,剪碎,丹参100克,同浸白酒2500毫升,密封15天,每晚睡前服10—20毫升。(适于关节痹痛)。

治疗骨刺偏方五:桑椹750克(鲜品1000克),洗净、泡发透,加水煮,每1小时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3次。再合并,大火烧开,小火熬至较稠粘,加蜂蜜300克,炼至滴水成珠为度,每次开水冲服1—2匙,每日1—2次。(适于老人气血不足、腰膝酸痛等)。

治疗骨刺偏方六:牛骨、干桑木各30克,木瓜20克,五味子12克,共研细末,以老陈醋调,加点凡士林,敷患处,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治疗骨刺偏方七:红辣椒12克,洗净沥干,浸白酒50毫升,密封15天,每服15毫升,每日2次,亦可外搽。(适于关节疼痛)。

治疗骨刺偏方八:海带丝、荸荠,去皮切片,各100克,和瘦猪肉片200克,加水煮熟,调味加麻油,分2次热食。(还适于慢性腰腿痛)。

治疗骨刺偏方九:夏枯草50克,浸入100克食醋中2—4小时,再煮沸15分钟,先熏后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治疗骨刺偏方十:生甘草、木瓜、黄芪、当归、白扁豆、党参各30克,抗芍50克,威灵仙、石菖蒲、苍白术、川芎各15克,桂枝、川椒、麻黄绒、五味子各10克,蜜制成丸,每次1丸(10克),黄酒或开水送下,每日2次。

治疗骨刺偏方十一:乌鸡1只,治净切块,入大瓷碗,加姜片,盐、黄酒和水400毫升,盖好,蒸至酥烂,下味精、麻油,分2次热服。(还适于骨中疼痛,不能踏地)

治疗骨刺偏方十二:治疗骨质增生特效偏方牛膝50克,红花20克,乳香20克,川芎20克共研细粉,用陈醋调成糊状,分5到6次敷于痛处,每次12小时,如果药还没有干,可延长时间。后如患处痒或者起泡,停止用药,可用去炎松软膏擦患处,一般5--6次可愈。

治疗骨刺偏方十三:取狗骨头150克,砸碎炒黄,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1日3次(最好同时喝此酒1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治疗骨刺偏方十四: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随即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盖上1层塑料纸再贴上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治疗骨刺的偏方有哪些了吧。我们想要治疗骨刺,需先得知道骨刺产生的原因。从上面的介绍来看,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多加练习来防御骨刺的发生,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脱肛吃什么药比较有效

1.中草药内服疗法: 黄芪、芡实各30克,白术、党参、陈皮、柴胡、升麻、当归各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2.涂敷疗法:

①蝉蜕(焙黄)、党参、黄芪各等量,共研细末,用菜籽油调匀,涂敷于肛门脱出的肿物上。

②生天南星30克,研成细末,温开水调和,敷于百会穴,肛门脱出物回缩后洗去。

③蓖麻仁、前胡根各10克,同捣如泥,敷百会穴。每日换药1次。此法还可治疗胃下垂及子宫脱垂。

④煅龙骨、煅牡蛎、五倍子各15克,共研细末,瓶装备用。每次大便之后,先用上法熏洗,再用此药粉撒在脱出的肛管及直肠粘膜上,再托回肛内。然后将两侧臀部合拢,用宽胶布贴紧固定。至再次大便时除去,大便后再洗再涂。

⑤诃子、五倍子、煅龙骨各等份,共研细末,撒于肛门脱出肿物之上。每日2次。

⑥蓖麻仁30克,去壳捣如泥,捻作饼状,直径约2厘米,敷贴于囟门上。适用于小儿脱肛初起。

⑦附子末、葱白、大蒜瓣各等量,共捣如泥,如上法制作药饼,敷于囟门上。适用于小儿脱肛日久手足发冷者。

3.烟熏疗法:

①皂荚1个,放碗内燃烧,将漏斗反罩在碗上,令患者将鼻孔凑近漏斗口吸烟,打喷嚏后,肛门脱出物即回缩。

②五倍子30克研粗末,艾绒100克,将五倍子末揉入艾绒内,放桶内燃烧,令患者脱去内裤坐桶上熏治。待肛管及直肠回缩肛内,再用明矾粉轻轻揉擦。此法对小儿脱肛效果较好。

直肠脱垂的中医治疗

中医疗法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便秘加熟军。有热加连翘、栀子。阴虚加玄参、生地。另外可以针灸百会、长强,病久加足三里。

第一、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第三、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禁忌: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两种外用方,待脱肛回收后即停止用药。

以上为您介绍的是直肠脱垂的中医治疗偏方,中医治疗无副作用,是很多患者都喜欢的治疗方法。但是得根据患者的症状由医生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相信偏方和祖传秘方。如果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是无效,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有患上其它疾病。

脱肛的偏方

偏方一

黄花木耳治脱肛

[配 方] 黄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

[制用法] 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服。

[功 效] 清热,除湿,消肿。用治脱肛、大便时肛门痛或便后滴血。

偏方二

陈醋煮大枣治脱肛

[配 方] 陈醋250克,大枣120克。

[制用法] 将大枣洗净,用陈醋煮枣,待煮至醋干即成。分2或 3次将枣吃完。

[功 效] 益气,散淤,解毒。用治久治不愈的脱肛。

偏方三

马勃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配 方] 马勃15克。

[制用法] 将马勃焙干,研末,香油调搽。

[功 效] 解毒,止血。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偏方四

王不留行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配 方] 王不留行30克。

[制用法] 将王不留行焙干,研为细末,每早、晚开水送服。

[功 效] 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偏方五

泽兰叶治疗小儿脱肛

[配 方] 泽兰叶30克。

[制用法] 将泽兰叶水煎,乘热熏洗1—2 次。

[功 效] 治疗小儿脱肛。

治疗脱肛的小偏方

一、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二、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三、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四、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五、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人参升麻怎么治脱肛

采用人参(另炖)、升麻各10克,炙黄 芪80克,乌梅3个。三味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 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2 次药液混匀,早、晚2次分服;并结合外洗 方: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 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 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补气生阳,涩肠举阳。主治脱肛。治疗脱肛12例,痊愈(脱肛完 全回纳,随访1年未复发),服药一般5~10 剂,最多16剂。

相关推荐

脱肛五个食疗小偏方来帮你

五个治疗脱肛偏方: 一、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二、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三、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

治疗脱肛的常用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脱肛怎么治疗好?简单有效的方法

治疗脱肛的小偏方|: (1)南瓜蒂3个,薏苡仁120克,加水煎服,连续服用数日可见好转。 (2)生萝卜捣烂后敷在肚脐眼上。 (3)大枣120克,陈醋250克,同煮至醋干后食用。 (4)木鳖子1个去壳,用淡茶水少许倒半碗在碗里面,将木鳖子如磨墨状,用棉球蘸药涂在患处,隔天涂一次。 (5)蝉蜕50-100克烘干碾成粉末,装瓶备用。使用的时候先用1%白矾水洗干净脱肛,然后涂香油,再涂抹蝉蜕粉,缓缓将脱肛还纳,每天一次。

穴位敷贴治疗自汗 自汗敷贴方四

穴位: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 敷贴方法:取五倍子30克,桂枝15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每取5分钱币大小,0.5厘米厚,敷贴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一个疗程。

中药治脱肛的小验方

很多人或许都依稀记得小时候脱肛的经历。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统称为外脱肛。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

中医治疗脱肛的经典药方

1、脱肛液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四周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2、参麦芩连回地汤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回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3、益气升阳汤组成:黄芪15克,当回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

脱肛吃什么药好得快

脱肛吃什么药好得快?很多人或许都依稀记得小时候脱肛的经历。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统称为外脱肛。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 外擦提肛膏:

脱肛吃什么药

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

关节炎的生活偏方

内服偏方 偏方一, 茄根,枸杞子,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共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偏方二, 桂皮、牛膝、乌药,松针一把,加180毫升烧酒,泡1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偏方三, 羊骨木瓜酒 配方: 羊骨10克(油炙酥),木瓜9克,白术根30克,桑枝12克,五加皮3克,当归3克,天麻3克,川牛膝3克,红花3克,川芎3克,秦艽2克,防风2克,冰糖(捣碎)100克,白酒1000克。 制法: 将上药同浸酒,密封浸泡3

三叉神经痛偏方

1、三叉神经痛食疗偏方 决明海带汤:三叉神经痛中药小偏方?决明子(捣破)10克、海带3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250毫升,弃渣饮汤。方中决明性味苦凉,清肝明目,治眩晕。海带性味咸寒,能清热软坚,化痰利水。 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12克、用清水500毫升、弃渣饮用,每日一剂。方中山楂性味甘,能化瘀散结。荷叶性味苦涩,外发清阳,治头风、眩晕。 天麻炖猪脑:猪脑1副(洗净剔去血筋)、天麻10克、生姜1片、清水适量共放瓦盅内炖熟。每天或隔天服一剂,趁热服食。方中猪脑能补头脑髓海,治神经衰弱、头风及訾晕。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