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羊肚蘑的栽培技术

羊肚蘑的栽培技术

熟料脱袋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跟踪3年,终于见到人工栽培

记者听说羊肚菌可以人工栽培,是2013年的事了,当时是看到昆明市科技局编撰的一本技术推介的册子。后来,记者联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赵琪,想去采访羊肚菌的人工栽培。通电话后,他说在丽江有栽培,但不巧的是采摘时间已经过了,只有等明年。2014年5月,当记者再次联系赵琪时,又错过了采摘时间。

赵琪等研究人员开展的是羊肚菌的仿生栽培研究,模拟羊肚菌的自然生长环境,以实现人工栽培。2009年的《西南农业学报》就刊发了他和其他研究人员的科研进展《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介绍了仿生栽培技术。

上月17日,记者手机上接收到赵琪发来的消息说:“羊肚菌出了,最近一两周可以在基地拍摄,过了就木有了。”于是4月1日一早,记者赶到师宗,找到与赵琪等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羊肚菌仿生栽培的企业,终于见到了人工栽培的羊肚菌。

寻踪觅影

藏在杂草下,不细看很难发现

在师宗县城旁边不远的田地里,有一大片用遮阳网搭建的大棚。云南野菌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新拉开其中一个大棚的门,记者见到大棚里长着稀稀落落的小麦,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草。进到大棚里感觉很凉快,里面的湿气也很重。

找了半天,记者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羊肚菌。李志新望着心急的记者笑着说:“你只要看着有黑点的地方,就能发现羊肚菌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终于看到了生长在草丛里的羊肚菌。这种菌子的上半部分颜色较深,呈褐色;下半部分颜色较浅。常见的菌子长大后菌伞是撑开的,而羊肚菌的菌伞就像一直收起来的雨伞。

种植羊肚菌的大棚里也像种庄稼一样,分垅,两垅之间留一条窄窄的沟,羊肚菌就零星地躲藏在其他植物下。李志新说:“早上采过一回了,就有点少。”

价值估算

这菌子不便宜,每公斤卖400元

据李志新介绍,2013年初,他去丽江看了羊肚菌的栽培,觉得这个项目有市场前景,就回来小面积试种了1年。去年又换了个地方,把面积扩大到了50亩,还搭建了大棚,并到四川去学习参观。菌种一部分是从四川买回来的,主要还是靠省农科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筛选了十多个品种。去年10月~12月才把菌种播下去,今年春节过完3天就发现有羊肚菌发出来了。

现在,工作人员每天早上七八点就要采摘一回,预计可以采收到4月下旬。到现在,新鲜的羊肚菌采收了300公斤,市场价在400元/公斤,好点的能卖到500元/公斤。除了可以卖新鲜羊肚菌,还可以晒干后卖。

讲到羊肚菌的种植,李志新说:温度不能超过25℃,最好是在8℃~20℃之间;它喜欢湿气重的地方,每天早晚要各浇一次水。

李志新说,这50亩的基地,投资大概在每亩4万元左右,包括基础设施和人工费用。他说:“如果推广到农户种植,投资就不会这么高了。”他估计每亩的投资在1.2万元左右,但是好一点的遮阳网可以用两三年,第一年投资了后两年就不用投资,农户自己出工又不用算人工费,亩产能有个两三百公斤也算不错了。

羊肚蘑菇的吃法

1、羊肚蘑菇可以蒸着吃

羊肚蘑菇可以蒸着吃,味道特别不错,在蒸制以前需要把羊肚蘑菇清洗干净,再取适量的肉末加入葱姜末和一个鸡蛋与适量的食用盐调匀,调好以后把肉末装入到羊肚蘑菇的内部,把口封好,然后放在蒸锅中蒸制,开锅以后再蒸十五分钟,就能蒸好可以取出食用。

2、羊肚蘑菇可以炖着吃

羊肚蘑菇炖着吃也是一种不错的的选择,它可以与多种肉类食材搭配在一起炖制,像乌鸡和排骨等就是羊肚蘑菇的理想搭档,在炖制以前要把羊肚蘑菇用清水泡制关小时左右,取出洗好,再把排骨或者乌鸡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取出以后与羊肚蘑菇一起放在汤锅中炖制就可以,炖好以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调味料调匀即可。

3、羊肚蘑菇可以烤着吃

羊肚蘑菇可以烤着吃,大家可以准备适量的土豆和牛奶以及淡奶油,把土豆去皮以后切成片状,再加入牛奶和淡奶油煮熟,然后制成泥状,把羊肚蘑菇洗好以后把制好的土豆泥装入到它的内部,然后直接放入烤箱进行烤制,半小时以后就能烤好,取出装盘直接食用就可以。

羊肚蘑药用价值有什么

羊肚蘑是一种野生的食用菌类,因为长的像羊肚子,所以得名,由于是一种菌类,而且还是野生的,所以营养价值会特别的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类的维生素,而且还富含氨基酸,可以说是味道味美,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还在药用价值方面有很高的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羊肚蘑的药用价值都有什么。

羊肚蘑的功效与作用

羊肚蘑菇可食,其味道鲜美,吃起来有肉感而鲜脆。其还可入药,其性平、味甘寒,具有补气润肺、理气化疾、健胃补肾、补肾、壮阳、补脑、提神、延年益寿的功能。主治精肾亏损、阳痿、性欲冷淡,对头晕、失眠、肠胃炎症、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有治疗作用。另外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蘑营养价值

1. 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

2. 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形成。

3.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后,我们现在知道了羊肚蘑的药用价值都有什么了,这是一种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类,而且还特别的稀有,所以说价格也是特别的昂贵,广泛用于滋补身体,是一种对身体特别有益的补品,主要是在于它的味道也特别的鲜美。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咖啡黄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中国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

咖啡黄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生育周期

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2]

田间管理

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浇水施肥

浇水,咖啡黄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咖啡黄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调整

咖啡黄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采收

咖啡黄葵从播种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叶7-9片时即开花结荚,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10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

采收标准

总的要求嫩果应硬韧、色绿、鲜亮,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供鲜食的嫩荚,气温高时荚长7-10厘米,横径1.7厘米;温度较低时荚长7-9厘米,横径1.7厘米。供加工的嫩荚,长6-7厘米,横径1.5厘米为甲级品;长8-9厘米,横径约1.7厘米为乙级品;荚长10厘米以上为等外品。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荚长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采收时间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方法:采收人员要穿长裤和长袖衫,并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损伤植株;注意剪净,不要漏剪,如漏采或迟采,不仅单果老、质量差、影响食用和加工,而且影响其他嫩荚的生长发育。

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留种

咖啡黄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1.羊肚菌是一种昂贵的菌类

羊肚菌味道具是特别的香的,同时营养价价值也特别的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壮阳,可以补脑,也可以提神,所以说羊肚菌的价格特别高,羊肚菌在国内的价格是500-700元/KG,国际市场上面的羊肚菌的价格就会更高了。可是羊肚菌是一种野生菌类,资源是特别有限的,现在有人在做羊肚菌的人工养殖,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2.羊肚菌的生长条件

羊肚菌的菌丝生长温度是20-24℃,子实体生长需要的温度是15-18℃,菌丝体的生长是不需光线的,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过高,否则会产生畸形菌。PH要求的是7.0-8.0。

3.羊肚菌栽培配方

木屑(或棉子壳)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这些境况基和水的比例是1:1.3。先把这些培养基装进袋子里,每袋500-600克,先灭菌,然后再接种、然后再培养,菌丝满袋以后再培养上五六天就可以进行栽培了。羊肚菌的栽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

蘑菇越贵越好吗

蘑菇味道鲜美,但味道跟营养是两回事。鲜蘑菇中 80% 以上都是水,蛋白质含量通常不会超过 5%,这一点所有的蘑菇都一样。蘑菇中的脂肪含量很低,但烹饪时为了保证口感往往会加入大量油脂,减肥食用需注意。广告宣传蘑菇具有的神奇疗效,具体药理仍大多不明。蘑菇的价格更多是由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所决定,野生山菌生长周期长,目前还不具备人工栽培条件、只能依靠野外采摘,供不应求,价格才会这么高。

羊肚蘑炖鸡的做法步骤

食材:

童子鸡500克羊肚蘑 30克葱段 少许姜 5片枸杞子15颗红枣 4颗米酒少许植物油 1小勺水约1升盐少许

做法:

1.童子鸡洗净去除内脏放入沸水中烫过去除杂质与血沫备用,羊肚蘑泡发洗净,打造与枸杞用流水洗净备用。

2.锅中倒入少许植物油,烧开炒香姜片后加入适量的水与童子鸡(水量以刚刚没过鸡肉为益)放入葱段,羊肚蘑,大枣枸杞,盖上盖子大火烧开。

3.烧开后去除表面的浮沫后,加入少许米酒,转最小火烧2小时即可,食用前加入少许盐巴调味。

羊肚蘑非常珍贵,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菌王,滋补功效强大无比。喝上一口鲜美的汤头,然后品尝着鸡肉最最原始的味道。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的今天,老百姓们伤不起啊!只有自己做的料理才最放心了!

Tips:

1.一次加足水,中途加水会影响汤头的味道。

2.泡蘑菇的水不需要倒掉可以直接加入汤里,做出来的菜肴会更鲜美。

3.炖的时候尽量用煤气炉上的最小火。

相关推荐

苦瓜栽培技术

1.选种催芽 田间管理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大白苦瓜和绿苦瓜915等品种。用55℃热水烫种、搅动,当温度降到30℃时浸种12小时。若把种子轻轻嗑开一条缝,有利于种子吸水,浸种8小时即可。随后将种子洗净捞出,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30℃左右的温箱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一遍,4-5天开始出芽。 2.播种 露地栽培,可先在温室育苗。取没种过瓜类的田土、草炭、蛭石和人粪干按1:1:1:0.5混合,每立方米加磷酸二铵1000克过筛掺匀配成营养土。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或育苗畦)内,浇

沙糖桔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 沙糖桔与其他柑橘品种一样,抗逆性强,较粗生,对土壤和环境要求不严格,无论水田、山坡地、旱地都可种植,但要真正获得早结、丰产、稳产,最好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疏松、深厚,排灌方便,土壤PH值为5.5—6.5的地块种植。 二、种植前准备: 1、在山坡地、旱地种植应挖坑。坑宽0.8×0.8米,深0.6米,将表土填入坑中,并施足基肥,如厩肥、土杂肥等,将填土填到高于地面30公分。 2、在水田种植应起墩不必挖深坑。即将周围表土集中在一起,堆起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高30—40公分土墩或起垄进行栽培,并

丝瓜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技术 (一)播种时期:丝瓜可周年播种栽培,但以12月至8月播种最为宜。各地9月以后愈晚播种时,虽雌花发生愈早愈多,但生育后期渐进入低温期,生育愈弱,露菌病愈烈,易趋衰老。 (二)播种育苗:丝瓜种子的种壳较硬,尢以棱角丝瓜为然,故宜催芽播种,即种子浸种2小时后取出,再将种子脐丘部轧开,放在25—300C黑暗下催芽,待幼芽透出种壳时播种到装有介质的穴盘,种子平放,芽尖向下为原则,播种深约1.5公分,待本叶3片展时,定植到田间。育苗期间高温期约11—14天,低温期约15—18天。短日照品种在长日照期间育

苤蓝栽培技术

(一) 选用良种: 选择耐抽薹、球茎呈扁圆形的苤蓝品种,三宝主要种植长苤蓝,用于制作韭菜花原料 (二)适时播种: 苤蓝一般采用平畦育苗,适宜播种期为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提前播种,易引起未熟抽薹,影响球茎产量和品质;错后播种,苗小,成熟晚,效益低,所以要严格按时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要求苗床8—10厘米土层达饱和状态。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5克用亩用种约60克,干籽撒播。播种后覆一层过筛细土,厚度约0.5厘米,要求全苗床覆土厚度均匀一致。 (三)培育壮苗: 在幼苗出齐后,培土一次,厚度为0.5厘米,防止土面龟

丝瓜栽培技术

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酸的沙壤为宜。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偏低。整地时,一般每亩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NPK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饼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PK复合肥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饼肥30公斤。最好是一起混合腐熟后再做基肥施放。一般基肥的施放量占丝瓜总生产期用量的2/3。起畦一般宽为1.40米(包沟),畦宽为30-35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丝

薄荷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编辑对土壤要求不严,除了过酸和过碱的土壤外都能栽培。选择有排灌条件的,光照充足的塘边、屋边、水渠边等零散土地,土质肥沃,地势平坦为好。砂土,光照不足、干旱易积水的土地不易栽种。种过薄荷的土地,要休闲3年左右,才能再种。因地下残留根影响产量。整地、深翻地,施腐熟的堆肥、土杂肥和过磷酸钙、骨粉等作基肥,每公顷~45000千克,耙细,浅锄一遍,把肥料翻入土中,碎土,耙平做畦宽200厘米。 间套种秋季栽苗至出苗很长一段时间,可套种一些在3月前能收获的植物,如菠菜等短期作物,这样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又能保

黄芩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黄芩为深根植物,要求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宽120厘米,长短不限。 2.繁殖方法 (1)用种子繁殖 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种子发芽率60%。在15~18℃的温度下,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约11天出苗。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叉

荆芥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一般都用种子繁殖,在4月份播种。[3] 整地施肥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每 荆芥穗亩可施用堆肥、厩肥或熏土等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重茬地要增施底肥,禁用硝态氮肥。将基肥均匀撒于地面后耕深25厘米左右,深耕后,做成宽1.2米左右、高10厘米的畦。畦做好后,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应进行浇灌塌墒,待土壤干爽后,再进行浅翻。在翻地之前可撒施土壤处理颗粒剂,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造成为害,影响发芽率。翻地不宜过深。5~6厘米即可,整平后待播。[3] 浸种、播种播种前应对种

草菇栽培技术

问:目前我国哪些地方适宜种植草菇呢? 我国历来是产草菇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湖南、广西、台湾、江西等省。近年来草菇已不仅跨过了长江,还跨过了黄河,飞越了长城,现全国绝大部分省均有草菇栽培。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是出草菇的旺季,同时又是蔬菜的淡季。所以,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菜蓝子

芸豆栽培技术

施肥整地。 选择田园土或肥力中等的壤性土,底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公斤。 当早春地表化冻后,结合施肥翻耕做畦,畦宽50厘米,畦距50厘米,每隔3米用土打一横线。然后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覆膜,并将地膜压紧实,防止大风毁坏。 适时播种。 当温度连续5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在一些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期可提前到4月上旬在谷雨节气前播种完毕。 田间管理。 当幼苗破土后,用土将苗周围的地膜边压紧实,防止大风撕毁地膜。风雨天过后要仔细观察,膜上如有积水时要排除积水,被损坏的膜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