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经期外阴瘙痒用什么洗 黄连大黄方

经期外阴瘙痒用什么洗 黄连大黄方

方药:黄连6g、大黄、苦参、白芷、青蒿、艾叶各20g,大桉树叶30g

用法:

1.将上药放入锅中;

2.加水15000ml先煮沸,再继续煮15分钟。

3.将药液过滤后装入小保温瓶内,将瓶口对准患处熏洗15分钟。

4.待药温适宜后,缓缓冲洗患处,然后用消毒纱布擦干。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痛止痒的功效,经期可用此方治疗外阴瘙痒。

经期外阴瘙痒怎么办

经期外阴瘙痒小细节注意:

1、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热水清洗2次外阴。

2、如没有淋浴条件清洗,可以盆浴时要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水”。

3、阴部与足部要分开洗。

4、不要洗冷水浴。

5、因子宫内膜在月经期有无数个小伤口,宫颈口张开,因此不要坐浴。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注意一些“小节”,往往对预防妇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在公共浴室不乱放衣物;

2、清洗外阴、洗涤内裤后再洗脚;

3、不与其他人换穿衣服,尤其是内衣;

4、清洗阴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专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癣的妇女一定要早治疗,否则易引起了霉菌性阴道炎;

5、夏季衣着过单时尽量避免在公共汽车上久坐;

6、不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等等。

温馨提示:女性在经期的时候更加需要注意外阴部位的清洁工作,为了让外阴瘙痒不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

在此建议外阴瘙痒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美好的生活。

治疗更年期外阴瘙痒的中药

1、痰咳净片。该药由桔梗、远志、五倍子、冰片、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通窍顺气、清热解毒的功效。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取0.2克(1片)的痰咳净片,将其研为细末,将此药末涂抹于外阴瘙痒处。然后再取0.1克(半片)的痰咳净片,将其塞入阴道,可每日用药1次,连续用药7天为个1疗程,可连续治疗1~2个疗程。

2、六神丸。该药由牛黄、珍珠、麝香、冰片、蟾酥、雄黄共六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的功效。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取15粒六神丸,将其塞入阴道内,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6天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1~2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在月经期间应停用此药。

3、锡类散。该药由西牛黄、冰片、象牙屑、青黛等中药组成,具有消炎解毒、去腐生肌的功效。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取适量的锡类散,将其撒入阴道,可每2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1~2个疗程。

4、冰硼散。该药由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共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可取适量的冰硼散与0.1%的新洁尔灭溶液,按1∶150的比例配制成混合药液,每次用注射器抽取100~300毫升的此药液,将其注入阴道内,使其在阴道内停留10~30分钟,可每日用药2次,此法尤其适合阴道内严重瘙痒的患者使用。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也可取适量的冰硼散直接涂抹在瘙痒处,每日涂抹3次,可连续用药3~5天。

5、双黄连片。该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物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可取600毫克的双黄连片,将其研为细末。先取300毫克的双黄连药末,用100毫升的生理盐水将其溶成药液,然后用此药液冲洗阴道及外阴部,冲洗后用干棉球将阴道及外阴擦干,再将余下的300毫克双黄连药未涂抹在外阴及阴道内壁上,可每日用药1次,连续用药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1~2个疗程。

6、西瓜霜喷剂。该药由西瓜霜、硼砂、黄柏、黄连、山豆根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更年期外阴瘙痒患者可用一只手撑开阴道,用另一只手持西瓜霜喷剂的药瓶,将药物向阴道内喷射,待喷至阴道内有凉爽感后再喷外阴部,可每天喷3~4次,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

孕期外阴瘙痒有何特征

孕期外阴瘙痒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它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常在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诊断容易。

单纯外阴瘙痒应先查明原因,采取局部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以碱性液体清洗外阴,一般不主张口服或注射药物。或将抑制霉菌栓片或霜放入阴道内,孕期服中药要小心,孕妇不要随意服用中药妇发生流产,因为某些中药有堕胎的作用,可造成孕孕妇慎用的中药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等药,如桃仁、枳实、红花、大黄、附子、半夏等。这些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

经期外阴瘙痒用什么洗 雄黄苦参方

药方:雄黄30g、苦参、薏米各25g、蛇床子、薄荷各20g,黄柏、生苍龙、当归各15g

用法:

1.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放入药锅中。

2.加水25000ml煮沸后,继续煎煮20分钟;

3.过滤去渣后导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

4.待药温适宜时坐浴,清洗外阴及阴道处。

5.每次3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6.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此方可以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活血祛风止痒,经期使用此方对于治疗外阴瘙痒有很好的疗效。

女性月经期外阴瘙痒是怎么回事

专家指出,月经期间除了会出现月经不调现象以外,而且出现了经期外阴瘙痒,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多是由滴虫性阴道炎或者霉菌性阴道炎引起,这是一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伤害的妇科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导致其他疾病发生,影响以后的正常生育。其中月经期间导致女性外阴出现瘙痒的原因如下:

1、如果经期中使用了不洁卫生巾及阴道内藏式卫生棉条的纽带也可成为原因之一,这时如果用手抓或用卫生纸等用力擦拭阴部,或以肥皂用力清洗等动作,都可能使症状恶化。

2、经期期间,分泌物较多,下阴湿热,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勤于更换,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局部炎症引起瘙痒。

3、在经期常穿紧身衣裤也会导致外阴瘙痒,因为经期封闭得越紧,体味越不容易散发,长久聚积,怪味越来越大,且长久的密封状态还会造成外阴瘙痒。

经期外阴瘙痒怎么办

经期外阴瘙痒怎么办?

要避免经期瘙痒,就要注意经期卫生,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卫生巾。卫生巾不宜过厚,以保证其透气性;敏感体质和肌肤的人尽量选用棉面的,不要选用有香气或药物气味的;最好穿舒适透气的纯棉内裤;内裤和卫生巾都要经常更换。

月经期间勤换卫生巾和护垫,勤清洗;保持外阴清洁,但不要用热水烫洗,应该注意用温水,不要因为瘙痒就用手用力抓或擦拭阴部;由于阴道环境是酸性的,所以不宜选用碱性的洗液以免破坏阴部正常的酸碱性平衡的生理环境。

不要随便使用药物,更不要抓搔及局部摩擦;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需宽松、透气,最好是棉制品;局部如有破损、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浸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如果较为严重,需要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经期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 经期外阴瘙痒的原因

在月经期间出现外阴痒的症状,很可能与卫生巾过敏有关,比如更换了卫生巾品牌的女性,在使用这类卫生巾时,可能对卫生巾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存在过敏的情况,建议停止使用这种卫生巾,并更换其他的品牌。

在月经期间,一定要多注意私处的卫生,如果不注意私处卫生的话,会让更多的细菌繁殖、生长,从而引起妇科炎症而导致外阴痒。另外,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也会引起外阴痒,所以,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换新的卫生巾。

在月经期间出现外阴痒的症状,有可能是感染了霉菌性阴道炎,因为这种阴道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就是外阴痒。如果平时白带也出现了异常,比如颜色发黄、呈豆腐渣样、带有臭味等,那么,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能性非常高。

滴虫性阴道炎也会导致外阴痒,如果是滴虫性阴道炎的话,在非月经期间,白带也会出现异常现象,比如黄绿色泡沫样白带、有腥臭味等,同时也会伴随外阴瘙痒症状。

经期怎样护理外阴

女性月经期间外阴瘙痒怎么办?

专家指出,月经期间除了会出现月经不调现象以外,而且出现了经期外阴瘙痒,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多是由滴虫性阴道炎或者霉菌性阴道炎引起,这是一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伤害的妇科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导致其他疾病发生,影响以后的正常生育。

外阴瘙痒,找准病因是关键:

1、如果经期中使用了不洁卫生巾及阴道内藏式卫生棉条的纽带也可成为原因之一,这时如果用手抓或用卫生纸等用力擦拭阴部,或以肥皂用力清洗等动作,都可能使症状恶化。

2、经期期间,分泌物较多,下阴湿热,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勤于更换,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局部炎症引起瘙痒。

经期外阴瘙痒怎么办?

首先,由于经期期间女性分泌较多,下阴湿热,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勤于更换,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局部炎症引起的瘙痒。因此,女性在选购卫生巾时,可选择薄而透气型的。

另外,月经期使用不洁卫生巾及阴道内藏式卫生棉条的纽带也可致使外阴瘙痒,这时如果你不自觉的用手抓或用卫生纸用力的擦拭阴部,或用肥皂用力清洗等,可使瘙痒加重,应引起重视。一定要切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搔抓及局部摩擦。

最后,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痒,都应该先检查,及时明确病情,再规范,系统,科学的治疗,才能从根本的解决疾病。如果只是盲目的去做治疗,不仅浪费金钱并且治不好疾病,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经期外阴瘙痒小细节注意:

1、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热水清洗2次外阴。

2、如没有淋浴条件清洗,可以盆浴时要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水”。

3、阴部与足部要分开洗。

4、不要洗冷水浴。

5、因子宫内膜在月经期有无数个小伤口,宫颈口张开,因此不要坐浴。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注意一些“小节”,往往对预防妇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在公共浴室不乱放衣物;

2、清洗外阴、洗涤内裤后再洗脚;

3、不与其他人换穿衣服,尤其是内衣;

4、清洗阴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专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癣的妇女一定要早治疗,否则易引起了霉菌性阴道炎;

5、夏季衣着过单时尽量避免在公共汽车上久坐;

6、不长期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冲洗阴道,以防菌群失调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等等。

温馨提示:女性在经期的时候更加需要注意外阴部位的清洁工作,为了让外阴瘙痒不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

在此建议外阴瘙痒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美好的生活。

如何防治经期阴道瘙痒

外阴瘙痒,找准病因是关键。如果经期中使用了不洁卫生巾及阴道内藏式卫生棉条的纽带也可成为原因之一,这时如果用手抓或用卫生纸等用力擦拭阴部,或以肥皂用力清洗等动作,都可能使症状恶化。经期期间,分泌物较多,下阴湿热,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勤于更换,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局部炎症引起瘙痒。

经期外阴瘙痒防治细节。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热水清洗2次外阴。如没有淋浴条件清洗,可以盆浴时要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水”。阴部与足部要分开洗。不要洗冷水浴。因子宫内膜在月经期有无数个小伤口,宫颈口张开,因此不要坐浴。经期外阴瘙痒如果不重视。首先,由于经期期间女性分泌较多,下阴湿热,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勤于更换,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局部炎症引起的瘙痒。一定要切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搔抓及局部摩擦。

月经期间外阴瘙痒怎么办 药浴足疗

配方:茵陈、苦参各30g

制法:将上药水煎取汁,先熏洗,再足浴,1-3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5-10天。月经干净后可进行坐浴。

功效:此方可以清热解毒、利湿止痒,对于治疗经期外阴瘙痒有一定的疗效。

配方:透骨草15g、蒲公英、马齿苋、紫花地丁、黄芩、防风、独活、羌活、艾叶各10g,甘草5g。

制法:将上药水煎取汁,先熏后,足浴,每日1-3次,月经干净后可坐浴,每次15-30分钟,连续5-10天。

功效:次方可以解毒祛风,止痒利湿,对于治疗经期外阴瘙痒有一定的疗效。

经期外阴瘙痒护理方法

首先,由于经期期间女性分泌较多,下阴湿热,如果选用的卫生巾厚实又不勤于更换,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局部炎症引起的瘙痒。因此,女性在选购卫生巾时,可选择薄而透气型的。

另外,月经期使用不洁卫生巾及阴道内藏式卫生棉条的纽带也可致使外阴瘙痒,这时如果你不自觉的用手抓或用卫生纸用力的擦拭阴部,或用肥皂用力清洗等,可使瘙痒加重,应引起重视。一定要切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搔抓及局部摩擦。

最后,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外阴痒,都应该先检查,及时明确病情,再规范,系统,科学的治疗,才能从根本的解决疾病。如果只是盲目的去做治疗,不仅浪费金钱并且治不好疾病,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为什么经期外阴瘙痒 用错卫生巾

在经期外阴瘙痒,首先要检查使用的卫生巾是否适合自己,过于厚实、化纤材质、不明厂家的卫生巾、使用的内塞卫生棉条受到污染,或是没有及时更换等原因,都是可能会引起经期外阴瘙痒的。

相关推荐

女性外阴痒也是一种病

外阴瘙痒困扰着不少女性,当瘙痒加重时,患者多坐卧不安,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但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正常者。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会外阴瘙痒。 全身性原因 (1)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外阴痒时,常为全身瘙痒的一部分。 (2)糖尿病 由于糖尿对外阴皮肤的刺激,特别是伴发霉菌性外阴炎时,外阴瘙痒特别严重。不少患者都是先因外阴部瘙痒和发红而就医,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糖尿病的。 (3)不明原因外阴瘙痒 部分患者外阴瘙痒十分严重,但找不到

外阴瘙痒病因

一、局部原因 (一)特殊感染 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虱子、疥疮也可导致发痒。蛲虫病引起的幼女肛门周围及外阴瘙瘴一般仅在夜间发作。 (二)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 (三)药物过敏或化学晶刺激 肥皂、避孕套、新洁而灭、红汞等可因直接刺激或过敏而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瘙痒症状。 (四)不良卫生习惯 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月经、阴道内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经期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着不透气的化学纤维内裤均可因湿热郁

外阴瘙痒的常见因素

1.局部病因 (1)特殊感染:念珠菌阴道炎和滴虫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阴虱、疥疮也可导致发痒。蛲虫病引起的幼女肛门周围及外阴瘙痒一般在夜间发作。 (2)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 (3)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肥皂、避孕套、新洁尔灭等可因直接刺激或过敏而引起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出现外阴瘙痒症状。 (4)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经血、阴道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经期用不洁月经带,平时穿不透气化纤内裤均可因湿热郁积而诱发瘙痒。

孕妇外阴痒怎么引起的

你好: 孕期外阴瘙痒大多与局部因素有关,白带刺激、阴道毒菌感染是常见的原因。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再加上整个盆腔充血,使宫颈、阴道的分泌物大量增加,因此白带增多;会阴部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较多,如不注意局部清洁,不勤换内裤等,可刺激会阴部而引起外阴瘙痒。 阴道霉菌感染是孕期外阴瘙痒的另一个常见原因。霉菌可寄生于口腔、肠道中,在酸性环境中易于生长。怀孕后,雌激素的升高使阴道上皮细胞中糖原含量增多,阴道杆菌分解糖原而形成的乳酸增多而导致阴道酸性提高,有利于霉菌的繁殖而形成霉菌性阴道炎,从而可出现白带增

外阴瘙痒易发部位

外阴瘙痒常发生在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或肛门附近。常在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严重时会影响工作。引起本病的局部因素中最常见的有阴道分泌刺激物、长期大小便失禁、肛瘘、肛裂、外阴及阴道内用药引起过敏等。全身因素有糖尿病、贫血、白血病、黄疸、皮肤病等。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外阴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 局限性外阴瘙痒症的一种。可能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蛲虫病、阴虱病、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等疾病有关,有时避孕药亦可引起瘙痒。内裤太紧、月经带的刺

外阴瘙痒的原因

据专家介绍,女性外阴瘙痒有局部病因跟全身病因两大类。 1.局部病因 (1)特殊感染:念珠菌阴道炎和滴虫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阴虱、疥 疮也可导致发痒。蛲虫病引起的幼女肛门周围及外阴瘙痒一般在夜间发作。 (2)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 (3)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肥皂、避孕套、新洁尔灭等可因直接刺激或过敏而引起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出现外阴瘙痒症状。 (4)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经血、阴道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经期用不

外阴痒是怎么回事

一、全身性原因 1、不明原因外阴瘙痒 部分患者外阴瘙痒十分严重,但找不到明显的全身或局部原因,目前有人认为可能与精神或心理面因素有关。 2、妊娠期和经前期外阴部充血偶可导致外阴瘙痒不适。 3、糖尿病 由于糖尿对外阴皮肤的刺激,特别是伴发霉菌性外阴炎时,外阴瘙痒特别严重。不少患者都是先因外阴部瘙痒和发红而就医,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糖尿病的。 4、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外阴痒时,常为全身瘙痒的一分。 二、局部病因 1、药物过敏或化学晶刺激 肥皂、避孕套、新洁而灭、红汞等可因直

阴部瘙痒反复发作是什么情况

1.霉菌性外阴炎、阴道炎。常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烧感,外阴皮肤发红、水肿;严重者可发生水疱丘疹、脓疱或形成湿疹状糜烂,甚至发生溃疡、外阴疼痛。 2.阴道毛滴虫病。典型症状为外阴、阴道瘙痒,有泡沫样白带,常伴有特殊异味,搔抓后同样外阴部皮炎湿疹性改变。做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与其他病样区别开。 3.外阴急慢性湿疹。急性期:外阴奇痒难忍,局部皮肤掀红,水疱集簇成片,黄水淋漓,常伴糜烂、结痂、化脓等症状。慢性期:外阴湿疹日久不愈,转为慢性;外阴瘙痒时有时无,时缓时剧,皮色黯红、增厚、粗糙或滋水淋漓。 4.外阴白斑。

经期外阴瘙痒6个原因

1、外阴癌的前期症状也有皮肤瘙痒,有的人于瘙痒多年后,发生了外阴癌。 2、患有蛲虫病的人,蛲虫常常由肛门爬出,并刺激肛门周围及外阴部,而引起瘙痒,尤以夜间为重,甚至影响睡眠。 3、有的人经常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溶液清外阴,致使外阴皮肤干燥,缺少油脂而发痒。 4、由多种外阴部皮肤疾病而导致的瘙痒症状,如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外阴皮炎等,这些疾病不但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同时外阴部皮肤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白、萎缩或增厚的变化。 5、最常见的局部原因是白带增多,尤其是由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阴

阴部瘙痒的原因

特殊感染和不良卫生习惯 (65%): 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虱子,疥疮也可导致发痒,蛲虫病引起的幼女肛门周围及外阴瘙瘴一般仅在夜间发作。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月经,阴道内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经期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着不透气的化学纤维内裤均可因湿热郁积而诱发瘙痊。 全身性原因(10%): (一)糖尿病 由于糖尿对外阴皮肤的刺激,特别是伴发霉菌性外阴炎时,外阴瘙痒特别严重,不少患者都是先因外阴部瘙痒和发红而就医,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