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并发症及预防
垂体瘤并发症及预防
一般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如:
(1)尿崩症。
(2)蝶窦炎。
(3)水,电解质紊乱。
(4)脑脊液漏。
(5)视力障碍加重。
(6)脑膜炎。
(7)血管损伤。
(8)中枢神经受损。
(9)脑神经麻痹。
垂体瘤预防
一般多为手术后的预防保健,具体如下:
1、心理安慰,垂体瘤属脑内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痊愈后可参加正常工作。
2、加强营养,多食新鲜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使病后机体早日康复。
3、放疗时间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放疗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注意营养,定期测血象。
4、按医嘱服药,1年CT复查1次。
垂体腺瘤可以治好吗
垂体位于脑部,直径约0.5厘米。虽然很小,功能却很多,而且很重要,它是人体内分泌的中枢。垂体瘤并不是简单的脑部肿瘤问题,它还可引起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表现出来的是全身症状,比如身高过高、大手大脚、不明原因地分泌乳液、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等。
确诊垂体瘤并不难,到医院做个脑部CT或核磁共振即可,几毫米的垂体瘤都能检查出来。但在门诊,经常有被误诊的垂体瘤患者,因为患者和非神经外科的大夫很少会想到身体的不适症状是由垂体瘤引起的。那么,哪些人需要到医院排除垂体瘤呢?首先是育龄期的女性朋友,如果月经原来很正常,突然周期变长了,两三个月不来一次,那就应该注意了,除了排除妇科病外,也要想到是不是患上了垂体瘤。女性垂体瘤患者往往会月经不调,而且表现为两次月经的间隔时间拉长。
对于育龄期或者是青壮年朋友,突然出现性功能不好,或者不孕不育,除了要查生殖系统之外,也要注意垂体有没有毛病,因为垂体瘤患者也会出现这些症状。
与有2%~3%死亡几率的开颅手术相比,经鼻孔微创手术几乎没有手术风险,患者更容易接受。但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都可以做微创手术,应视垂体瘤的大小和生长方向而定。
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目的
手术治疗垂体瘤是最为传统的治疗垂体瘤的方法,由于垂体瘤在手术治疗上能够达到切除肿瘤的效果,因此被广泛的运用,那么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呢?
对于手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切除肿瘤,以解除腺瘤对视神经交叉和鞍区周围组织的压迫和破坏,减少或者制止有功能性腺瘤分泌垂体促激素太多所产生的症状,并且解除无功能性腺瘤压迫垂体所引起的垂体促激素不足,和相应周围腺体功能低下或者萎缩所导致的临床症状。
手术方法的使用当前应用者有经颅和蝶窦两类途径:
经颅手术方法:经颅手术就是平常意义上的开颅手术,最常应用者为经额下入路(硬膜内或者硬膜外),少数可以用颞侧入路和经额经蝶窦入路。经颅手术优点是手术野显露清楚,尤比较适用于肿瘤明显向鞍上和鞍外生长者,缺点是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很高。
经蝶手术:经蝶手术就是经鼻孔进入手术位置的入路手术方式,经蝶窦入路手术目前采用的是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可以直达手术部位,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缺点是容易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好吗
从临床效果来看,垂体瘤患者只要及时接受正规诊疗,多数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特别是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更是“微创神经外科”的微创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突出代表,治疗效果好。
垂体瘤的神经内镜手术解决了传统的开颅手术、显微镜经鼻手术创伤大、手术视角欠佳、术后并发症多,肿瘤易残留易复发等问题。手术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更好保护正常垂体,手术损伤也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神经内镜手术也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合垂体瘤患者的治疗选择!
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是率先开展神经内镜经鼻蝶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市级医院。科室成立以,张世荣主任始终致力于提升科室专业素养,并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引进先进神经内镜设备。目前,科室开展神经内镜经鼻蝶鞍区垂体瘤切除术、脑脊液鼻漏修补等鞍区病变微创手术治疗、神经内镜辅助颅内血肿清除、微血管减压等手术。受到患者和家属朋友们的一致认可,好评如潮,是患者诊疗的最佳选择!
胸腺瘤并发症
1.重症肌无力
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疲劳、复视等为眼肌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为躯干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为延髓型。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患者呼吸肌麻痹必须人工辅助呼吸。
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种刺激发生突变,多年来一直采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如吡啶斯的明,近年来又加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等。
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与胸腺瘤并存疾病之一是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可为原发的,原因不清,也可继发于药物、感染和肿瘤。
3.肾病综合征肾炎
肾病综合征肾炎与胸腺瘤的关系尚不明了。肾病综合征可以是某些肿瘤,如霍奇金病全身表现的一部分。可能的解释是,胸腺瘤与肾小球肾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交叉反应。
血管瘤并发症
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往往容易被患者及家属忽视。然而血管瘤的并发症却并不像人们所以为的那么轻微,事实上,血管瘤也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沉重的伤害。
1、呼吸道阻塞,这个并发症最严重的时候是在婴幼儿患者出生后的前几周,因为这时候婴幼儿是强迫鼻同气的呼吸方式。临床常见的是喉部血管瘤,会阻塞呼吸道甚至危及生命。
2、腮腺血管瘤会导致听力障碍,因为它会完全的阻塞外耳道并影响听觉,但患儿会正常的发育,不会受到影响。
3、视力障碍是血管瘤中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眶周血管瘤可阻挡视线,就会造成导致费用性弱视。即使视线不受影响,上睑血管瘤也可引起散光。眶周或眶内血管瘤可以引起眼轴破坏、散光、近视,从而导致废用性弱视。废用性弱视是失明的常见原因之一。
4、由于血管瘤的瘤体受容易在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破裂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患儿好动,血管瘤最容易受到创伤并导致严重出血,尤其是病变部位表浅者。血管瘤出血并不像其他创伤出血给予包扎或加压即可控制。溃疡性血管瘤具有自发出血倾向,受到轻微创伤后就会引起出血。
5、血管瘤的常见并发症有溃疡,其发病率大约为5%,处于快速增殖期或在特殊解剖部位(上唇、上胸部、肛周或会阴部)最易发生。
垂体瘤容易复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垂体瘤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复发性:垂体瘤的大小、质地和侵袭性都体现出了它具有复发性。垂体瘤一般位于前叶内,呈小结节状生长时为全切的最佳时期,如发现较晚,垂体瘤过大向鞍上生长时,肿瘤生长突破包膜或侵犯邻近正常结构,全切十分困难。还有多发性垂体瘤,垂体细胞增生(结节性和弥漫性增生),同样难以全切。
2、垂体瘤的切除程度和垂体瘤的残余量决定其复发性:手术过程中全切除垂体瘤,复发的可能性很小,仅大部分切除或部分切除者,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术后影像学上的肿瘤看不见了,血内分泌激素也正常,这样几乎不会复发。假如这个肿瘤是侵袭性的,没有完整地边界,肿瘤包绕双侧颈内动脉和双侧海绵窦内多处侵犯,无论通过开颅或者经蝶手术都难以全切,这类垂体瘤常易复发。
3、垂体瘤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决定其复发性:临床报道2组病人,单纯手术减压组,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3.5年,手术加放疗组为8.9年。故放疗对垂体瘤肯定的治疗作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可。但目前的最新观点为放疗可延长复发期,亦可降低复发率,但不能预防复发。鉴于术后放疗存在的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学者主张对微小腺瘤强调肿瘤全切及术后密切随访,而不主张术后常规放疗,对于大型、浸润性生长的垂体瘤和术后有肿瘤残留者,术后尽早放疗。
垂体泌乳素瘤会引起哪些疾病
术后并发症是垂体泌乳素瘤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状况之一,但是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只需做到在垂体瘤手术后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做好应急措施。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垂体瘤术后都会出现什么并发症。
1、头痛
头痛是典型的垂体瘤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可能因鼻粘膜水肿蝶窦内炎症等多因素引起,重者可服用止痛药对症处理。
2、鼻腔症状
鼻腔症状包括鼻腔分泌物和鼻腔出血、脊液鼻漏。手术后数月内,常出现鼻塞,鼻腔不断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者清凉液体以及血液流出。伴有头痛、可能有发热。严重者(出血数百毫升)需做血管造影检查。
3、低钠血症
一般发生在术后第4~8天,表现为低热、无力、头痛、恶心、呕吐、重者神志变差。化验血、氯数值低。诊断明确后输液补充高渗盐水,限制饮水。
4、尿崩症
尿崩症表现为饮水多和尿多。一天在4000毫升以上。适当控制饮水,记录好饮水量和尿量,口服弥凝片0.05毫克(半片),或双氢克尿塞50毫克(2片),每日3次,一般3到5日后多能好转。发生尿崩症期间应多饮用橘子汁和含盐量高的食品菜汤。
5、视力减退
垂体瘤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早期可能因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
6、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功能低下表现为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检查血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诊断明确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的松和甲状腺素治疗。
垂体瘤术后并发症
1、视力减退:早期可能因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
2、鼻腔出血:多发生在术后拔出鼻腔填塞的纱条后,个别在数天后,轻者鼻腔暂时填放棉球即可见效。严重者(出血数百毫升)需做血管造影检查。
3、头痛:可能因鼻粘膜水肿蝶窦内炎症等多因素引起。
4、垂体功能低下:表现为发热、全身无力、头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
5、尿崩症:表现为饮水多和尿多。
6、脊液鼻漏:鼻腔内不断流清水,低头时加重,伴有头痛、可能有发热。重者手术修补。
7、低钠血症:一般发生在术后第4~8天,表现为低热、无力、头痛、恶心、呕吐、重者神志变差。
8、鼻腔分泌物:手术后数月内,常出现鼻塞,鼻腔不断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者清凉液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