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指征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指征
1)T2N0的患者,如果存在高危因素(肿瘤分化低或组织学分级高、淋巴血管浸润、神经浸润以及年龄小于50岁),术后应接受辅助性放、化疗,无高危因素的T2N0患者可以随访观察。 莆田市第一医院肿瘤化疗科黄伟明
(2)对于达到RO切除的T3、T4或任何伴淋巴结转移(即N1-3)的患者应接受放、化疗。贲门癌的T2处理同远侧胃癌Ro切除后的治疗。
(3) R1切除及无转移的R2切除的患者术后均应接受放疗(45 - 50Gy),加上以5-FU为基础的化疗。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功能主治
转移性乳腺癌:
本品适用于HER2 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受过1 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醇或者多西他赛联合,用于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辅助治疗:
本品单药适用于接受了手术、含蒽环类抗生素辅助化疗和放疗(如果适用)后的HER2 过度表达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临床治疗胃癌的西医疗法有哪些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在胃癌手术前给予辅助化疗。手术前给予辅助化疗的时间不可能太长,一般给予3个疗程左右。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
手术后化疗
过去手术治疗一直是胃癌的治疗的重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不断扩大的手术方式并不能改善胃癌的整体治疗效果,因为多数病人在手术时已经出现了超越手术范围微小转移或者种植,而这少数未被消灭的肿瘤细胞却会成为复发和转移的根源,但手术切除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手术后应当早期配合全身化疗,抓住大部分肿瘤已被切除的机会,及时消灭已转移的微小病灶。在中国,早期胃癌比例极低(约10%),而多数患者术后都需要接受辅助化疗。
姑息性手术
已经出现远处转移或手术无法根治的胃癌患者以基本失去治愈的可能,但是化学治疗可以有效的延缓疾病的进展并达到延生存期的作用。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整体生存时间和身存质量。但是,由于多数的患者经历手术切除后消化道功能恢复不理想,所以对化疗的整体耐受性较差。故胃癌在有经验的医院和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非常重要。
胃癌新辅助化疗
一、手术治疗:主要的胃癌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在早期和中期可以做根治性切除,对于晚期患者可以做姑息性切除。这种胃癌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手术切除癌细胞。
二、放射治疗:以往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方法中较少应用。通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一些胃癌病人术前或术中进行放疗可有效的提高切除率,改善切除后的癌细胞转移现象。胃癌治疗方法,个别病例,还可用放疗以缓解症状。
三、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主要是服用一些化学药物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但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胃癌治疗方法中的化疗,主要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对于晚期患者,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乳腺癌化疗的原则是什么
一、适应证
目前认为,对于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应给予术后辅助化疗。回顾性研究显示:无论对绝经前还是绝经后患者,化疗均能降低死亡率。国际权威乳腺癌研究机构——早期乳腺癌研究试验协作组(earlybreastcancertrialistscollaborativegroup,EBCTCG)研究表明,化疗不但使绝经前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而且对绝经后乳腺癌也有效。
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肿瘤直径大于1cm、雌激素受体(estrogen,ER)阴性、组织学分级Ⅲ级、脉管瘤栓和HER-2/neu阳性都是给予术后辅助化疗的指征。
70岁以上乳腺癌辅助化疗资料很少,化疗也可能有生存益处,但应考虑毒性,还应考虑伴随疾病及非癌死亡也将影响总的益处。
二、化疗药物及方案
乳腺癌化疗有效的单药包括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长春瑞宾、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吉西他滨等。联合方案有多种。大量研究证实,多药联合方案优于单一用药方案。
三、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开始时间
尽管乳腺癌化疗开始的较好时间存在争议,但人们对早期应用化疗越来越持支持态度,甚至将化疗提前至手术前(详见新辅助化疗章)。既往研究中,化疗开始时间多在乳腺癌诊断或手术后1~2个月。
四、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持续时间
大量研究显示,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化疗以4。6个周期(3。6个月)为宜。对于化疗中选择两种非交叉耐药化疗方案者,化疗周期可增加至8个周期。遇有特殊情况,化疗亦应该在手术后1年内完成。
五、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与放疗的顺序
改良根zhi术后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放疗,保乳手术后应常规行放疗。长期以来,乳腺癌手术后化疗与放疗的先后顺序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支持先行放疗者认为可使局部控制率提高,但延迟化疗可能对远处转移及死亡率造成影响。200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m)召开的乳腺癌辅助治疗发展共识会议推荐:术后放疗宜在手术后6个月内应用,且不应与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同时应用。
六、乳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减轻
由于放化疗药的作用是抑制增殖迅速的肿瘤细胞DNA合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胞毒作用”,这就造成放化疗药“敌我不分“,对体内其他分裂增殖快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细胞、免疫细胞等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而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临床实践证明,放化疗药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放化疗药的毒副反应。
目前很难找到严格遵从医嘱单用放化疗的患者,许多人都在医生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采用各种中药或保健品预防并减少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其疗效。灵芝是其中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临床研究证明,高浓缩灵芝制剂(医用级灵芝孢子粉)与放化疗合并使用时,对肿瘤有较好的协同治疗效果。其疗效特点如下:减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抗感染免疫力降低、肝肾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增强化疗效果,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体质,延长生存期。
目前认为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需要接受化疗,但就某一患者个体而言,寻找更好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依据尚不充分。虽然经大宗随机临床试验显示某一方案优于另一方案,但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同一方案不可能适于所有病例。因此需要结合自身病情具体制定治疗方案。
化疗在治疗胃癌中起什么作用
在各类癌症中,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经国家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后,发现其早期信号主要有:上腹部疼痛占83.3%;食欲减退占39,5%;胃部闷胀占37.8%呕酸占37.5%;上腹不适占36%;消瘦占35.8%。
目前,诊断早期胃癌最主要的手段是做纤维胃镜检查,虽然X光钡餐透视也很有诊断价值,但对早期胃癌的判断显得无能为力。通过胃镜检查,不仅可用肉眼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颜色和病变,还可钳取病理组织或刮刷细胞做涂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早期胃痛的发现和确诊有重要意义。有人担心做胃镜受不了,其实做前使用一点儿麻药,并无多大痛苦,一二十分钟就做完了。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有早期胃癌信号者应及时做胃镜检查,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胃黏膜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亦应定期做胃镜检查和请专家诊治,以利于及时发现癌变。
如果不幸得了胃癌,应该怎么办呢?手术?化疗?不同人持有不同的态度,就像如今很多对于化疗治疗胃癌都怀有不同的态度,其实,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对化疗的敏感性相对较好。目前有效率已可达40%以上,甚至有了可治愈的病例。
化疗的使用方法
(1)辅助化疗:一些比较早期的胃癌,虽已经作了根治性切除术,但是为了避免术中播散以及术时已存在的微小转移而在以后引起复发和转移,需术后早期进行辅助化疗,并续用一年左右。病变大,用化疗缩小后再手术亦属此类,又称新辅助化疗。
(2)病灶治疗:手术患者未能切除或未切尽,有病灶而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或已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病例,均可用化疗来治疗有关病变。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原则上亦属此类。有效病例可达到控制病灶,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个别病例也可有病灶完全消退。
(3)腔内治疗:胃癌患者到晚期时一部分会发生癌性腹腔积液。腹膜腔内注入抗癌药可获得比静脉用药更高的局部浓度,此时可在抽放腹水后将有关药物注入腹膜腔内,以冀控制腹水。
胃癌不做手术化疗咋样
胃癌需要做手术,不仅仅是靠一个化疗能够解决问题的,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完完全全不能做手术了,那么就先要做化疗,然后再看近期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做手术,如果患者合适做手术,有做手术的指征,推荐还先做手术,然后再行辅助化疗。
胃癌病人腹部总感觉灼热怎么办
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
在我国,胃癌的治愈率平均为30%,在癌症中并不是特别低。具体到个人,治愈率的高低与胃癌分期直接相关。
早期胃癌患者,治愈率能达85%~90%,甚至更高;二期能达70%~80%;三期已属于中期偏晚,治愈率降至30%;四期则不足10%。
从种类上看,远端胃癌比近端胃癌的治愈率更高些,前者指靠近幽门等部位的癌症,后者指靠近贲门、胃体等地方的癌症。印戒细胞癌因更隐匿,且较易发生转移,治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