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女性应注意哪些饮食
妊娠期的女性应注意哪些饮食
妊娠的女性应忌烟、酒;绝对不能吸毒;生活有节律,保证休 息和睡眠,精神要愉快;应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保证热量的供给 和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适当 的工作、体能锻炼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避免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如多次进行X线检查、同位素检 査等。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最好暂时调换一下工作,以免影 响胎儿发育。
孕妇怕冷小心患甲减
据统计,甲减的发病率是逐年递增,逼近了上班族,逼近了我们的育龄妇女,而甲减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因此,“为了下一代健康,孕期关注甲状腺健康”,有关专家提醒广大女性,孕期应警惕甲状腺异常,做到早筛查、早治疗。
专家提示:10个孕妇中必有一个患有甲减,但排查甲状腺的孕妇却少之又少。孕妇如患有不同类型的甲减,会导致流产和妊娠期并发症显著增加,甚至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
如发现以下症状应排查甲减
妊娠甲减常见的症状包括精力不济、昏昏欲睡、体重增加、怕冷、便秘和记忆力减退等。由于这些症状容易与妊娠反应混淆,容易被忽视。目前我国妊娠期甲减存在患病率高、诊断率和治疗率低的情况。
孕前、孕中患甲减怎么办
专家建议,育龄期女性应关注甲状腺健康,在怀孕前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相关科室检测甲状腺功能。如患有甲减,应通过治疗使甲状腺功能达标后再孕育下一代;妊娠期患甲减的妇女则应尽早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女性经期吃什么食物补血
女性一生中有三大调理期,一是月经期,二是妊娠期,三是绝经期,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要有不同的饮食养生方法,无论哪个时期都应好好的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的度过人生的重要阶段。
经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常会情绪波动,如烦躁、焦灼等,因此需要特别的呵护,在月经期间,除了洁外阴、调情志、禁房事外,专家主张女性经期饮食养生按经前、经期和经后三个阶段进行调理,一般来说,女性经前宜疏肝,经期宜调和气血,经后宜健脾益肾,补益气血。
经期前怎么吃
经期前的女性常会出现如抑郁、情绪紧张等不适症状,这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有关,此阶段应选择能补气、调节不良情绪的食品。
推荐食物:柚子、芹菜、山药、蘑菇。
经期时怎么吃
经期女性应食用利于调和气血的食物,有些女性若出现食欲差、腰痛等症状,应选择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物,经期还适宜吃含钾元素高的食物,因为钾具有凝固血液、稳定情绪、抑制疼痛的作用,经期还不应吃的太咸,否则会导致人体内盐分与水分的增加,这样容易引起头痛。
推荐食物:鸡肉、红枣、牛奶、海带。
妊娠期女性霉菌感染怎么办
孕妇患此病若症状较轻,最好先选择一些中药洗剂改善一下瘙痒症状;若感染情况较严重,可以进行阴道擦洗后,再在阴道局部上栓剂,但这一过程必须由医院的妇产科护士完成,以免用药不慎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中、晚期时候的用药相对比较安全,这时候应彻底解决问题。专家建议口服药、栓剂、洗剂三管齐下。如“达克宁”栓1枚/天,连续使用3天即可,“凯妮汀”栓一般用一枚就可以,最好在一周后再用一枚巩固疗效。口服用的“麦咪喏”适合孕妇使用,对胎儿比较安全,口服一周即可,但阴道内禁用冲洗剂,以免影响胎儿。
怎样才能消除阴道霉菌
一些患者经过口服和外用治疗后,症状会很快改善或消失,但这并不说明霉菌性外阴阴道炎已痊愈,而是念珠菌暂时受到了抑制。患者千万不要就此停药,而是应该遵照医生嘱咐,完成治疗疗程(月经期可以暂停用药),然后在月经干净后到医院做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阴性者属于近期痊愈。如果需要,还将继续治疗。只有连续三个月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均无异常,才算完全治愈。
有些患者不遵守用药规则,症状稍有好转即擅自停药,不久症状又出现,就再用药治疗一段时间,症状一消失又停止用药。如此用用停停,会使念珠菌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疗效,导致慢性霉菌性阴道炎,久治不愈,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不便,还会产生精神压力。
因此,要想彻底治愈霉菌性阴道炎,一方面医师应该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及治愈标准,另一方面要求患者要坚持治疗,定期复查,不要怕麻烦。
里素劳又名酮康唑,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对皮肤霉菌、酵母菌等真菌所致的各类癣菌病,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手足癣、甲癣、霉菌性阴道炎、真菌性口腔炎、真菌性肺炎及全身性真菌感染等。使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不宜多用。里素劳对人体细胞的毒副作用虽然比其他大多数抗真菌药低,但如果用量过大,时间过久,也容易产生毒副作用。
(2)儿童慎用。1~4岁的儿童,每日量为50毫克;5~12岁每日为100毫克。
(3)患急、慢性肝病者及对此药过敏者应禁用,孕妇也应禁用。
妊娠期饮食必知
早孕反应严重的准妈妈,现在尤其要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每天钙的需求量在800毫克以上。现在要多喝牛奶,因为他含钙丰富,并可以促进尿液中钠的排泄,以消除水肿,还可以防治妊娠高血压,并有益于胎儿骨骼的发育。
如果你有习惯性流产史,或怀孕后出现食欲不振、腰痛或下腹坠胀等现象,可用补血暖宫作用的中药材熬制汤来养血安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习惯选择厚味或者清淡的食物,如果什么肉都吃不下,则可以选择豆制品及口蘑、鸡腿菇等菌类来补充蛋白质。进行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及储备。
孕期孕妇需要多吃鸡蛋吗?有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竹笋等含草酸较高,会与钙形成不溶解、难吸收的钙盐,降低钙的吸收率,所以一定要注意。
提示:
一些早孕反应严重的准妈妈,11周的胃口依然不佳。不妨选择营养丰富而又口味清淡的菌类食物,她们虽然其貌不扬却能弥补身体对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需求。
女性最容易患上乳腺炎的时期时间
专家指出:女性容易感染乳腺炎的时期有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在青春期的这个时期是内分泌功能发育的旺盛时期,乳房受雌激素的影响,乳腺管增生,乳房更加丰满,乳头增大。此期乳房易发生非细菌性炎症。青春期女性应穿戴合适的乳罩,这样做事最正确的方式。
在女性的妊娠期期间,妊娠4个月时,乳头、乳晕的皮脂有少许分泌物溢出,分泌物堆积易造成细菌的繁殖并可刺激皮肤;妊娠后期,乳头内陷者,洗后轻柔按摩提拉,有助于帮助乳房预防乳腺炎,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还有在女性的哺乳期,哺乳期要注意乳头清洁,避免当风露胸喂乳。定期哺乳,每次喂乳应将乳汁吸空,防止乳汁淤积;炎症明显时应停止哺乳,但仍须将乳汁吸出,乳头破损应及早治疗,避免出现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妊娠期女性常见5疾病
孕期常见的妊娠期疾病让一些准妈妈无比的忧心。那么,一旦患上这种常见的疾病,又该如何应对呢?专家建议,要及早做疾病预防,做好防范的准备,远离疾病影。
妊娠是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妊娠期间的妇女称为孕妇﹐也叫准妈妈,初次怀孕的妇女称初孕妇﹐分娩过1次的称初产妇﹐怀孕2次或2次以上的称经产妇。卵子受精为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即胎盘﹑胎膜自母体内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程为280天﹐28天为一个妊娠月﹐故全程为10个妊娠月或40周﹐由于卵子受精的日期不易准确确定﹐故有预产期(EDC)之称。
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日算起﹐月份加9﹐日数加7;或者月份减三,日数加7。农历则是月份加九减三,日数加十四。遇有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时﹐预产期应相应增减﹐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有1~2周的出入。妊娠期间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在孕妇体内发育﹐母体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是生理性的变化﹐但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就成为病理现象。
女性在妊娠期常见的5大特发性疾病
妇女在妊娠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一些特发性疾病,了解常见妊娠期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益于早期诊断、早期治治疗。准妈妈必须掌握一些妇产科疾病的知识,保障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所以产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1、特发性妊娠黄疸
临床主要表现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黄疸,分娩后症状迅速消失,瘙痒是首发症状,多发生在妊娠28--30周,瘙痒以躯干、下肢、手脚掌等为主,并随妊娠月份增加逐渐增加,出现全身瘙痒,甚至影响睡眠,持续到分娩。15--60%黄疸多发生于瘙痒后7--15天,分娩后1周黄疸消失,所以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持续性恶心、呕吐并伴上腹疼痛,厌油食。呕吐物先为食物,后为咖啡样物,有明显的腹胀及全身出血倾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发生早产、死胎,对宝宝和自身有严重的影响。
3、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没有心脏病,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在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因其主要是发生在围产期,故称为围产期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与妊娠密切相关,多与年龄偏大、肥胖、多次妊娠、慢性高血压、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表现特点为距分娩期越近,临床症状越明显。开始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心力衰竭表现。一般先出现左心衰竭随后出现右心衰竭,也有出现全心衰竭的,妈妈们要注意。
4、头痛
有些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可能发生头痛现象,这种症状属于常见的早孕反应。在头上敷热毛巾,能有效缓解头痛。或者躺下好好放松、休息,孕期要注意休息。
5、胃痛
随着子宫逐渐变大,准妈妈的肠胃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激素使隔离食道和胃的肌肉变得松弛,从而导致胃酸容易向上翻涌,并使胸部产生灼热感。为了缓解胃部疼痛,医生通常会建议准妈妈每日少食多餐,少吃酸辣食物,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躺倒(吃饭时尽量坐直,这样胃酸就不会向上走)。如果你晚上经常胃痛,可以请医生为你开一些抗酸剂,在睡前服用,舒缓疼痛。
妊娠期女性要注意什么?
在妊娠期间准妈妈们应注意几点:
1、营养充足:饮食上既重质量,又适量,不能偏食,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都要充足。但不要过量,也不要过度的进补,以免造成宝宝过度肥胖,不利于生产。
2、衣物干净卫生舒适:有些准妈妈为了美丽又是束腰又是束腹,这样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鞋子应选择舒适的平底鞋,不要穿高跟鞋,以免摔跤导致流产,而且穿高跟鞋对胎儿的心脏不好。
3、要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且质量要好,不应过度劳累。
4、做些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登山、郊游,这些轻微的运动有助于顺利生产,但切记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5、保持自身的清洁卫生,以免染上疾病。
6、定期做产前检查:到医院做产检一方面让孕妇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方面检查胎儿是否健康正常发育,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7、心理方面: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情,那么你的宝宝也能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情绪也会较稳定。
8、夫妻关系和谐:丈夫要给予妻子足够的关心和疼爱,让妻子保持平和的心态,有良好夫妻关系的父母生下的孩子都乐观向上。
妊娠反应的饮食
1、生姜橘皮
生姜10克,橘皮10克,加红糖调味,煮成糖水作茶饮,对妊娠呕吐有缓解作用。
2、生扁豆粉
将生扁豆75克晒成干,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米汤送服,对妊娠反应有一定疗效。
3、梅干菜瘦猪肉
梅干菜15克,榨菜15克,瘦猪肉丝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共煮汤服,常服,可辅助治疗妊娠呕吐。
4、鲜柠檬汁
鲜柠檬500克去皮、核,切小块,放入锅中加250克白糖浸渍24小时,再用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尽,待冷却再拌入少许白糖即可食用。每日1剂,日服2次。
5、柿蒂灶心土
柿蒂15克,灶心土30克,水煎滤汁,调白糖服食,治疗妊娠呕吐有一定疗效。
6、甘蔗汁
将甘蔗绞汁,加生姜汁少许,作茶饮,有治疗孕妇口干、心烦、呕吐、恶心等反应的效果。
7、生姜韭菜生菜汁
生姜20克,韭菜50克,生菜50克,共捣烂取汁服,每日2剂,7天为一疗程,可见呕吐缓解。
8、梨丁香
梨1只,丁香15枚,梨去核放入丁香,密闭蒸熟,去丁香食梨,治疗妊娠呕吐有一定作用。
妊娠期女性常见5疾病
1、特发性妊娠黄疸
临床主要表现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黄疸,分娩后症状迅速消失,瘙痒是首发症状,多发生在妊娠28--30周,瘙痒以躯干、下肢、手脚掌等为主,并随妊娠月份增加逐渐增加,出现全身瘙痒,甚至影响睡眠,持续到分娩。15--60%黄疸多发生于瘙痒后7--15天,分娩后1周黄疸消失,所以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持续性恶心、呕吐并伴上腹疼痛,厌油食。呕吐物先为食物,后为咖啡样物,有明显的腹胀及全身出血倾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发生早产、死胎,对宝宝和自身有严重的影响。
3、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没有心脏病,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在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因其主要是发生在围产期,故称为围产期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与妊娠密切相关,多与年龄偏大、肥胖、多次妊娠、慢性高血压、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表现特点为距分娩期越近,临床症状越明显。开始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心力衰竭表现。一般先出现左心衰竭随后出现右心衰竭,也有出现全心衰竭的,妈妈们要注意。
4、头痛
有些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可能发生头痛现象,这种症状属于常见的早孕反应。在头上敷热毛巾,能有效缓解头痛。或者躺下好好放松、休息,孕期要注意休息。
5、胃痛
随着子宫逐渐变大,准妈妈的肠胃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激素使隔离食道和胃的肌肉变得松弛,从而导致胃酸容易向上翻涌,并使胸部产生灼热感。为了缓解胃部疼痛,医生通常会建议准妈妈每日少食多餐,少吃酸辣食物,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躺倒(吃饭时尽量坐直,这样胃酸就不会向上走)。如果你晚上经常胃痛,可以请医生为你开一些抗酸剂,在睡前服用,舒缓疼痛。
妊娠期女性常见5疾病
妊娠是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妊娠期间的妇女称为孕妇﹐也叫准妈妈,初次怀孕的妇女称初孕妇﹐分娩过1次的称初产妇﹐怀孕2次或2次以上的称经产妇。卵子受精为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即胎盘﹑胎膜自母体内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程为280天﹐28天为一个妊娠月﹐故全程为10个妊娠月或40周﹐由于卵子受精的日期不易准确确定﹐故有预产期(EDC)之称。
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日算起﹐月份加9﹐日数加7;或者月份减三,日数加7。农历则是月份加九减三,日数加十四。遇有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时﹐预产期应相应增减﹐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有1~2周的出入。妊娠期间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在孕妇体内发育﹐母体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是生理性的变化﹐但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就成为病理现象。
女性在妊娠期常见的5大特发性疾病
妇女在妊娠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发生一些特发性疾病,了解常见妊娠期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益于早期诊断、早期治治疗。准妈妈必须掌握一些妇产科疾病的知识,保障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所以产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1、特发性妊娠黄疸
临床主要表现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瘙痒、黄疸,分娩后症状迅速消失,瘙痒是首发症状,多发生在妊娠28--30周,瘙痒以躯干、下肢、手脚掌等为主,并随妊娠月份增加逐渐增加,出现全身瘙痒,甚至影响睡眠,持续到分娩。15--60%黄疸多发生于瘙痒后7--15天,分娩后1周黄疸消失,所以妈妈们不用特别担心。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持续性恶心、呕吐并伴上腹疼痛,厌油食。呕吐物先为食物,后为咖啡样物,有明显的腹胀及全身出血倾向,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易发生早产、死胎,对宝宝和自身有严重的影响。
3、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没有心脏病,又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而在妊娠最后3个月或在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因其主要是发生在围产期,故称为围产期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与妊娠密切相关,多与年龄偏大、肥胖、多次妊娠、慢性高血压、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围产期心肌病临床表现特点为距分娩期越近,临床症状越明显。开始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心力衰竭表现。一般先出现左心衰竭随后出现右心衰竭,也有出现全心衰竭的,妈妈们要注意。
4、头痛
有些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可能发生头痛现象,这种症状属于常见的早孕反应。在头上敷热毛巾,能有效缓解头痛。或者躺下好好放松、休息,孕期要注意休息。
5、胃痛
随着子宫逐渐变大,准妈妈的肠胃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激素使隔离食道和胃的肌肉变得松弛,从而导致胃酸容易向上翻涌,并使胸部产生灼热感。为了缓解胃部疼痛,医生通常会建议准妈妈每日少食多餐,少吃酸辣食物,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躺倒(吃饭时尽量坐直,这样胃酸就不会向上走)。如果你晚上经常胃痛,可以请医生为你开一些抗酸剂,在睡前服用,舒缓疼痛。
妊娠期女性要注意什么?
在妊娠期间准妈妈们应注意几点:
1、营养充足:饮食上既重质量,又适量,不能偏食,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都要充足。但不要过量,也不要过度的进补,以免造成宝宝过度肥胖,不利于生产。
2、衣物干净卫生舒适:有些准妈妈为了美丽又是束腰又是束腹,这样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鞋子应选择舒适的平底鞋,不要穿高跟鞋,以免摔跤导致流产,而且穿高跟鞋对胎儿的心脏不好。
3、要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且质量要好,不应过度劳累。
4、做些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登山、郊游,这些轻微的运动有助于顺利生产,但切记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5、保持自身的清洁卫生,以免染上疾病。
6、定期做产前检查:到医院做产检一方面让孕妇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方面检查胎儿是否健康正常发育,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7、心理方面: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情,那么你的宝宝也能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情绪也会较稳定。
8、夫妻关系和谐:丈夫要给予妻子足够的关心和疼爱,让妻子保持平和的心态,有良好夫妻关系的父母生下的孩子都乐观向上。
哪些时期女性易得乳腺炎
最容易感染乳腺炎的时期是青春期、妊娠期以及哺乳期。
一、女性青春期
青春期是内分泌功能发育的旺盛时期,乳房受雌激素的影响,乳腺管增生,乳房更加丰满,乳头增大。此期乳房易发生非细菌性炎症。青春期女性应穿戴合适的乳罩,以防束胸影响乳房发育。
二、女性妊娠期
(1)妊娠4个月
乳头、乳晕的皮脂有少许分泌物溢出,分泌物堆积易造成细菌的繁殖并可刺激皮肤,因此应常用温热水擦洗。
(2)妊娠后期
应常用温水清洁乳头;乳头内陷者,洗后轻柔按摩提拉。亦可用75%乙醇擦洗乳头。
三、女性哺乳期
(1)注意婴儿口腔清洁,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不可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
(2)哺乳期要注意乳头清洁,避免当风露胸喂乳。定期哺乳,每次喂乳应将乳汁吸空,防止乳汁淤积。
(3)乳头破损应及早治疗,乳腺炎初期应及时就医。
(4)炎症明显时应停止哺乳,但仍须将乳汁吸出。
过期妊娠的饮食
妊娠期因脏腑经络之血,皆注于冲任以养胎,应避免酒、干姜、胡椒、辣椒、狗肉等辛温燥火之食物,以免伤阴耗液而影响胎孕;
妊娠后期,由于胎儿逐渐长大,易成气滞,故应少食胀气及收涩食物,如蕃薯、土豆等。
产后多虚多瘀,同时还需化乳养育婴儿,故宜食易消化及营养丰富之蛋白饮食。
妊娠期贫血应该如何饮食
妊娠期贫血应该如何饮食呢?贫血是妊娠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孕期血浆量增加但血液内容物如血细胞数目增长较少,就很容易出现贫血。孕期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我国统计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病率为10-20%。
贫血对妊娠妇女、胎儿均有不良影响。因贫血导致子宫缺血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者容易患产褥感染,贫血孕妇的胎儿出现早产、死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孕妇,新生儿体内储铁过少,可能在1-2岁发生贫血。WHO制订的贫血标准为血红蛋白低于110g/L。由于铁在血液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补铁成为最主要的干预手段。
妊娠过程中应多吃含铁量、含优质蛋白质、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铁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但以动物类食品的血红素铁吸收更好,因此应每天补充瘦肉(牛肉、羊肉、猪肉)、蛋类、奶类,每周2-3次动物肝脏,此外黑木耳和海带也是含铁很丰富的食品。
对于产前就有贫血的人,每天摄入20mg以上的铁是比较困难的,应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除了保证铁的摄入量充足外,更应注意的是保证铁的良好吸收。铁是在十二指肠吸收,并且需要一定的酸性环境,如果胃酸偏低就会影响吸收,应给病人提供适量的酸味食物或者配合维生素C。
新鲜蔬菜中和水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并且能将食品中氧化型铁转变为还原型铁,更易于吸收。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但有一定的造血效果,而且有提高铁吸收率的作用。对于严重的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 60g/L而且接近临产期的孕妇,可给予输血治疗。临产时还可以服用维生素K等止血剂以防产后出血过多而加重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