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焦俞的位置在哪 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的位置在哪 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

2.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呕吐、遗尿等。

3.作用功效:调三焦、利水强腰。

针刺三焦俞穴怎么操作正确

针灸三焦俞的操作方法

取穴法:俯卧。平第1,2腰椎棘突间水平,正中线与骶棘肌缘之间中点距背正中线1.5寸。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1个椎体,即为第1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指,中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俯卧位取穴。

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穴位背俞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祛湿止泻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泻等症;又因本穴位于腰部,能舒筋通络,强健腰脊,主治肩背拘急,腰脊强急。

注意事项

三焦俞穴处于肾脏的体表投影内,其局部解剖由浅入深,依次为胸腰筋膜浅层,腰方肌,肾筋膜后层,肾脂肪囊和肾脏。针尖向外侧深刺超过1.5寸,就有可能刺穿腹腔后壁而损伤肾脏。

三焦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焦俞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先从颈后第1脊椎骨数至第12脊椎骨,再向下数1个突起的骨性标志,即为腰部第1腰椎,在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处为该穴。

三焦俞的准确位置图 三焦俞养生应用方法

1.治疗小便不利(配中极):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治疗遗尿(配肾俞,命门):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或艾炷灸3-5壮。

3.治疗水肿(配关元,水道):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4.治疗肠鸣泄泻(配天枢):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

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的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和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浅层布有第1,2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按三大穴位轻松祛斑做无暇美人

三阴穴——肾虚型雀斑

位置:中医腧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能看得到效果。

按摩方法

1、我们摊开手掌或者准备好毛刷,沿着足少阴肾经,借用掌力或者毛刷从上到下慢慢的按摩这个地方5次。

2、找准三阴穴(在脚的内踝上四指宽的位置),用指端按摩20次左右。

3、从上至下于脊背中线推摸5次,同时按摩命门穴处(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大椎,力度可稍大些。

血海穴——肝火型雀斑

位置: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午饭前按摩膝盖上的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按摩方法

1、 足厥阴肝经同样也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被简称为肝经。找准这部分经络,从上而下用较轻的力度按揉5遍以上。

2、 找准血海穴(双膝内侧)用双手拇指按摩40次左右。

三焦俞穴——内分泌型雀斑

位置:三焦俞穴在背部。腰系上腰带,腰带正好在左右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的最高处。此线正好通过第四腰椎骨,然后,从此骨往下的第二个凸骨即第二腰椎骨,第三个凸骨是第一腰椎骨,三焦俞穴就从这两块凸骨的中央起,往左右各二指宽处。

三焦俞穴对治疗青春痘十分有效。刺激方法以间接灸或线香灸较为有效。每天一次,连续刺激一个星期就会出现效果。

按摩方法

1、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是人体较重要的一项经络,可参看上述图解。从足根部外侧开始向上按摩,再从上至下按摩刺激5遍,在重点穴位,如三焦俞、脾俞、肾俞、心俞、肝俞停留数秒按摩之。

2、 再借用食指力度按压足小趾爪甲外束骨穴,按摩频率约每秒1次,按压10次即可。

3、 找准腰背部中线处督脉位置,推拿按摩的方式从上至下按摩5遍。

三焦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焦俞的作用

三焦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三焦背俞穴,善于外散三焦腑之热;人体水液代谢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适当刺激本穴,可有效调理三焦,利水强腰,防止水肿,痰饮等病症。

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三焦俞功效主治疾病

三焦俞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强腰利水,益肾壮阳的功效,适宜于肠鸣,腹胀,腹水,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等疾病。

按摩哪里排出胃里的气 三焦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调理三焦,利水强腰。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痢、水肿、臌胀、黄疸、遗尿、癃闭、腰脊强痛等病症。

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三焦俞穴100 ~ 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达到排出胃里的气的目的。

相关推荐

哪些穴位适合拔罐减肥

大横穴:位于肚脐两边,距离肚脐两边大约一横掌的位置上,这个穴位可以帮助调理脾胃水湿,有通腑去脂的功效; 中脘穴:肚脐正中上方一横掌的位置,该穴位有着聚集传导水分和脂肪的作用; 关元穴:肚脐正中下方,大约4横指的位置上,有聚集小肠经气血和传导任脉水湿的作用; 三焦穴:位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方1.5寸的位置上,刺激该穴位可以使全身的水分湿气都调到膀胱中,然后排出体外; 脾穴:背部的第11胸椎棘突下方1.5寸的位置上,该穴位可以使脾胃热散发掉。

针灸三焦作用功效

三焦穴位背穴,是三焦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通调三焦,疏利水道,祛湿止泻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腹泻等症;又因本穴位于腰部,能舒筋通络,强健腰脊,主治肩背拘急,腰脊强急。

三焦疼痛怎么引起的 三焦配伍治疗方法

三焦可利水化湿,通调三焦水道,治小便不利,水肿配肾,水道,利水消肿;治腰脊强痛配命门,身柱,益肾强筋。

前列腺病自我按摩图解 前列腺肥大自我按摩图解

选穴取穴:大椎,脾,肺,肾三焦,膀胱,合谷,内关,外关,风池,中脘,关元,中极,曲泉,承山,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昆仑,太冲等穴。 按摩步骤: 1.按揉大椎,肺,脾,肾三焦,膀胱,中脘,关元,中极等穴3-5分钟。 2.掐揉风池,合谷,内关,外关等穴3-5分钟。 3.按揉曲泉,承山,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昆仑,太冲等穴,每日1次,可缓解症状。

膀胱癌的治疗方法

1)毫针疗法。 实证:取穴中极RN3、膀胱BL28、三阴交SP6、阴陵泉SP9、尺泽LU5。 虚证:取穴肾BL23、脾BL20、三焦BL22、关元RN4、阴谷、二阴交SP6。 2)耳针疗法。取穴:膀胱、肾、尿道、三焦。 3)梅花针疗法。取小腹部任脉RN、肾经KI、胃经ST。 4)穴位注射。足三里ST36、关元RN4、三阴交SP6。 用维生素Bl注射液,每穴注入0.2~0.3ml。 5)灸疗法。 主穴:神阙RN8、关元RN4、中极RN3、命门DU4、三焦BL22、三阴交SP6。 配穴:百会DU20

怎么按摩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自我按摩图解

选穴取穴:中极,气海,三焦,阴谷,委阳,三阴交,阳陵泉,胞肓,八髎,曲骨等穴。 按摩步骤: 1.按揉中极,气海,肾三焦,阴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各3-5分钟。 2.从左侧胞肓穴开始,顺时针方向经八髎穴至右侧胞肓穴用摩法反复10次,用力以有轻度压迫感及舒适感为度。 3.点按曲骨穴,约5分钟,每日1次,至愈为度。

阳痿拔罐位置适宜图

1.心位置: 心背部脊柱区,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的背穴。 2.心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心功效: 散发心室之热。心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作用。 1.肝位置: 肝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肝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肝功效: 散发肝脏之热。肝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1

三焦疼痛怎么引起的 三焦疼痛的原因

三焦有疼痛感,多有可能是腰肌劳损造成,平时坐姿不良,过多弯腰,或久坐久站都有可能引起腰肌劳损。 解决办法:可以就医检查确诊之后,通过医生指导用按摩,艾灸等方法进行缓解。

十二正经穴位 4太白

位置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着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公孙、大肠三焦,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委阳位置图和作用 委阳的配伍疗法

1、委阳穴配三焦穴、肾穴:治疗小便不利; 2、委阳穴配殷门穴、太白穴:治疗腰痛不可俯仰; 3、委阳穴配志室、中髎:治疗小便淋沥; 4、委阳穴配天池穴:治疗腋肿; 5、委阳穴配三焦、膀胱、中极、三阴交:治疗乳糜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