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内气练习不同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内气练习不同

太极拳作为三大内家拳之一,更看重内气的练习。拳谚有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太极拳除了外练身体,更要练习内气。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后撑命门,用内气的转动驱动身体外部的运动,达到最好的练拳效果。

太极操则是外在的肢体运动,没有锻炼内气的效果。

练太极拳穿什么鞋 太极鞋

太极鞋是专门练太极拳时穿的鞋子,有布制和皮制两种。它的鞋底比较大,一般是牛筋底,耐磨,舒适。太极拳的脚部动作非常多,前脚掌着地捻动或者是脚跟着地捻动都有,因此穿着舒适的太极鞋可以达到有效保护脚部的效果。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理念不同

太极拳理念也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是将太极融于其中的拳法,讲究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顺其自然的拳理,其哲学思想可以让人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因此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门提高文化内涵、行为修养的修行。

太极操的理念一般就只是以运动强身健体,帮助养生。

太极拳能空腹练吗 太极拳什么时候练习最好

合适自己的时间即可。

一天中什么时候运动其实对锻炼效果影响很小,所以只需避开不适宜运动的时间,选择合适自己的时间即可。比如上班族晚上时间较多,可以选择晚上做太极拳;晚上活动较多的,可以选择早上练太极拳;离退休人员可以选择拳友一起运动的时间等。

练太极拳穿什么鞋 练太极拳不应该穿什么鞋

鞋子鞋帮太硬穿着久了会影响脚腕活动,磨脚也会让人难受。所以在练习太极拳时应该穿柔软鞋帮的太极鞋,让我们练拳的时候更轻松也更顺心愉悦。

面料太硬的话穿着的鞋子会压脚面,磨脚,让我们觉得鞋子碍脚。不适合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能空腹练吗 太极拳运动时间

每天打太极拳的时间最好一样。

长期每天在一个时间段进行运动,养成规律,容易形成生物钟,使以后每日的这个时间身体能自动调节进入运动状态,激发运动欲望,具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太极拳与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和文化太极,是一个层面上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授太极拳,不是单单教拳套路,而称为传播太极文化。如果只干巴巴教授一套拳架子,没有文化内涵还是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吗?练体操领操员的领操口令一、二、三、四……练操者随着口令手和脚机械的伸展和收缩,虽然手脚在动,但手和脚并不是一个整体运动,而太极拳也如此动作,无异于练太极操。体操是体操,太极拳是太极拳,同是肢体在动,但其质量和效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太极拳诞生至今从唐代李道子的太极拳理论《授秘歌》计算,也有千余年的发展史。太极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山野农村走向京都,进而越过长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吴图南先生说得好,他说:“(太极文化)科学化,群起研究,互相探讨。成为真善美的体育活动,推而广之。渐及于全世界,全人群,岂不伟欤!”这就显示了太极文化的魅力。

文化太极决不是干巴巴练一套拳架子。太极拳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太极内涵诸如阴阳变化,举动轻灵,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虚实变换,用意不用力,妙手空空等等。太极文化的内涵靠学练者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去悟,悟得是自己的功夫。怎么去悟呢?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修炼者的“着熟”很重要。先贤也提倡悟,从哪方面去悟呢?我在多年的太极拳修炼中,体验出从研究拳理、心态调整、太极拳思维等三个方面去悟,是进入太极拳内功的准确通途。

第一条途径:研究拳理

陈鑫、宋书铭两位先贤,是清末民初跨朝代的太极大师、太极拳理论家。他们的拳论字字珠玑,烩炙人口,像“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怀中不支离。”“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万象包罗易理中”(宋书铭)。“浑然无迹,妙手空空”,“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柔中富刚,人所难防。”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秀岩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间之神,尽显大雅风规。”(陈鑫

研究拳理是每位深研家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提到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就容易了。足见学拳明理多么重要。

第二条途径:心态调整

学练太极拳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想经络想血道,想这想那什么拳也练不好。请重温金庸先生关于习练太极拳的心法。金庸先生在(吴公澡《太极拳讲义》)的跋中写道: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敌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吧。

没有平和安静的心态练好太极拳是困难的,这是太极文化的特性。

第三条途径:建立太极拳的思维方式

练太极拳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以常人的思维,以常人的观念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的特性,通俗说,要逆向思维,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人类有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因为人类的主观、主动随时表露出来,这种主观和主动是人类习惯性的生活规律。人类活动跟太极拳活动是不相容的。要习练太极拳,人类要放弃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服从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不能主观主动。练拳应用减法练拳,应被动练拳。减法被动练拳并不复杂,操作并不麻烦。练拳中,手的动作越少、越小,方可体验到太极拳的真谛。因为太极拳有“太极不用手,手到不要走”;“太极无手”之说。

主动、主观永远练不好太极拳。减法被动习练太极拳是太极文化之特性。

太极拳很慢怎么实战 为什么很多太极拳没有实战作用

太极拳在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如今太极拳的功能发生变化,大部分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练习的都是保健养生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而并非是擂台技击用的太极拳。故而很多人看到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会认为太极拳没有实战作用。

技击太极拳的学习,需要一个专业的师傅带领指导,并且所花费的时间也会非常长,然而真正有本领的师傅确却是非常难找,加上技击太极拳真正学习起来要掌握很难,所以很多人只得其形不得其意,也就导致了所学的太极拳没有实战作用。

分清两者的由来 灵活性不同

太极拳周身灵活,动作一气呵成,意到形到,连绵不断,随心所欲动作自然。

太极操比起太极拳则更像动作分解,时时停顿,动作呆板僵硬。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由来

太极拳曾在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同一改编为强身健体的体操运动。在改革开放后才部分恢复原本面貌,从此分为两种:1.技击所用的太极拳;2.体操运动所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练习太极拳有哪些好处

太极之所以会有强壮身体的功效,其实是因为它太极能充分调养人的精气神。同时太极也对人体的心脏调节有一定的好处。长时间练太极的人而且能坚持下来的人,一般它的大脑性能会较好,可以更好的进入觉醒状态,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同时太极还可以改善人的性格、睡眠(如失眠)、记忆力(改善记忆力减退功能),而且还有促进心脏功能、改善人体肌肉的功能,增强身体平衡和灵活。

由此我们可见,有益于大家身体健康的动动,我们不一定要具烈运动,也可以像太极那样轻缓的活动,也是可以达到强身的效果。

老人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老人练习太极拳的好处

中医认为,练太极拳,能加强肾的藏精、保精功能,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因此,通过练太级拳,不仅能改善阳痿、遗精、腰腿酸软,也能改善体虚肾亏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状,更能改善睡眠质量。

太极拳的练习,即“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便秘。

科学研究表明,打太极拳时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运动,可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氧的供给充分,心肌营养加强,收缩功能提高,同时全身皮肤、肌肉、内脏中储备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间发生心脑血管急症。

练太极拳可以调整神经功能活动,使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得到恢复,阴阳达到平衡。因此,通过练拳养神,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

太极拳的练习原则是什么?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拳术,是我国特有的练身武术之一。太极拳是一种温和的全身运动,对身体各方面都有好处,并适合年老、体弱和病情较轻的冠心病,肺结核、肝炎乃至癌症患者练习,强烈均可,老幼皆宜。太极拳的特点是松、静、柔、深。

1、松是放松。肌肉和精神都放松,采取自然站立姿势,舒适自然。练拳时动作轻柔圆活,不用紧张用力。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压下降,增强血管弹性,加强心肌的营养,有利于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

2、静是安静、沉静,全神贯注,摒除杂念,这对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独特的作用,对治疗神经衰弱有很好的效果。

3、柔是动作柔和、连贯、不急不躁、上下相随、内外结合,眼随手转、步随身换,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机配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增强人体各方面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4、深是呼吸匀细深长,沉静稳定,气沉丹田,加强呼吸深度,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加肺活量,对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和帮助肺结核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作用。

练太极拳的副作用 胸闷气短

太极拳讲究凝神静气,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摒弃一切杂念,配合均匀的呼吸进行才行。如果动作过大、过猛,很容易出现练完太极拳出现喘气不已、胸闷气短的情况。而出现这些情况就是因为你太过追求动作和呼吸了,静不下来,练太极拳的过程也变成了你让自己掉入太极拳的副作用坑里的过程。

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练习太极拳精神效益

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香港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其终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败之地」罢了,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分清两者的由来 内容不同

太极拳注重基本功、桩功、腰胯功夫,对气息肌肉的和顺、腰胯的打开、虚实的转换、对力的感觉等等都要进行练习。

太极操基本上是各类太极拳套路、太极剑以及太极扇等套路,还可加上八段锦、五禽戏等其他传统养生项目,大部分只需模仿动作,动用肌肉。不需要气息、劲力、站桩等练习。并且往往有音乐辅助进行固定的套路锻炼。

相关推荐

心脏不好怎么练太极拳

1、心脏不好的病人可以练太极拳,但是要适量活动,不要太劳累。 2、心脏不好的病人需要规律休息,不要经常熬夜,练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生、避免情绪过大波动。 3、太极拳什么人都能练,但不是什么人都能练好。至少有四种人不宜练:一是好动不好静的人,二是争强好胜的人,三是私欲心强的人,四是善于巧取方便的人。这四种人有一共同点,就是心不安。心不安是练太极拳的致命弱点,即使练,也不会出什么大的效果。 4、练拳之前必须先静身心,既要放下昨天的所作所为,又要推开今天的种种负担,还要不理会明天的阳光风雨,把心收

太极拳能减肥吗 如何练太极拳可以减肥

太极拳减肥要达到一定运动量,一般在1到2小时左右才有好的效果,太极,就是长时间的运动中消耗脂肪,强度的大小决定减肥的效果。 放松不等于松懈,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太极要求上体正直、安舒,不要前俯后仰或左右偏钭,两臂该圆的就要圆满,腿该屈的就必须屈到所要求的程度。 上下相随,就是下肢和上肢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不要下肢的动作完成了,上肢的动作还没有完成,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知道要以腰部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完成动作,但做起来往往

太极拳可以减肥吗 太极拳可以天天练吗

可以。 太极拳一种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运动,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一种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是可以天天进行锻炼的,有益于人体健康。

太极拳腿没劲怎么办 如何练习太极拳腿部力量

太极拳的基本功在腿上,站桩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练习腿功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站桩的难度不可小视,站桩时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沉丹田,这三点是练好腿功的重要因素。站桩站稳了腿部力量也就锻炼上来了。练习站桩可以控制在20分钟,不可过长。 双腿站稳在地上,此时也要感受大地传给双腿的力。这个力是保证双腿着力稳健的根源,它由脚底经脉传至全身各处,可以尝试体会其走向。从而让双腿自然协调而又沉稳。 腿功要求稳健有力,但也要灵活自然。此时要求迈步做到扎实稳当,下盘稳定。但太极拳讲究灵活,如果稳定但却僵硬呆滞,是不能达到

练习太极拳基本的注意事项

1、动作姿势要正确 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2、技术动作要规范 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3、运动量坚持循序渐进 太极拳极为关键的是体悟,贪快贪多对体悟是不利的,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影响“内听”身体

24式太极拳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

夏季练习太极拳的几个常识

练习太极拳的原则 中医学认为、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基础。为血帅,血为母,血的调和与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太极拳着重于对精、、神的修练,尤其在锻炼时要求以意导体、以体导,从而使血运行流畅而致平和。因此常见一般练习太极拳有年之人,即使在冬天在户外打拳,也无需戴手套,练习后手还是暖暖的。这仅说明练习太极拳能促进血运行的只鳞片甲而已。 中医学将归纳成:元、宗、营、卫;其中元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宗是水谷精微之与大自然空的混合体,积于胸中,以补

太极拳是无氧运动吗

根据太极拳的类别来区。 用于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的太极拳或者太极操,属于有氧运动。它动作舒缓,含蓄内敛,强度较低,具有节奏,能够长时间持续。这类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氧提供充足,主要由有氧代谢提供能量,是有氧运动的范畴。 用于比武,擂台技击的太极拳,往往是无氧运动。这类太极拳需要瞬间发力,拳法急迫、用力猛,运动中有氧代谢不能提供充足能量,而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方式。

太极拳能减肥吗 怎样练太极拳减肥

人体在打太极拳的时候最好最大限度的放松身体的肌肉和关节,不要用拙力和僵劲,同时上体尽量保持正直、安舒,前俯后仰或者是左右偏斜的情况最好不要出现,两臂该圆的时候就圆,腿该弯曲的时候就要弯曲,姿势正确才能使减肥的效果更好。

太极拳为什么会腰疼 太极拳对腰的好处

太极拳于盘架中,腰是重要关节之一,作为枢纽联系上下身,腰劲特别重要。经过长时间太极拳练习,腰部的肌肉也会增强,力量得到增长,也能端正自己的身体姿态,从而从根源上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对腰椎间盘突出也有很好的康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