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进入体内消化过程
硝酸甘油进入体内消化过程
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可迅速自粘膜吸收,1-2分钟起效,4-5分钟达峰浓度,t1/2约7-8分钟。舌下含服0.6mg,血药浓度约 1.0-3.3μg/ml,20分钟后即难以测出,而药理作用可持续30-60分钟。硝酸甘油口服,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可迅速被肝代谢,生物利用度约 10%。若舌或颊粘膜给药,大部分药物可避免进入肝脏而入体循环。蛋白结合率约60%,消除迅速,主要在肝外组织(血管),经谷胱甘肽-硝酸还原酶催化,还原、水解,脱硝酸生成1,3或1,2-二硝酸甘油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代谢产物也具活性,约为原形药的1/10,24小时内经肾排出。硝酸甘油贴片(经皮给药系统)使药物稳定而持续释放,产生恒定的血药浓度,可持续24小时以上,故仅需每日换片一次,可贴于不同部位的皮肤,药物的吸收率并无差别。
服药姿势原来也有讲究
躺着服用药片、药丸,如果送服的水少,药物只有一半到达胃里,另一半会在食管中溶化或黏附在食管壁上,有的药物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性。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站着或者坐着服药,多喝几口水,尤其是大药片和胶囊制剂,这样的姿势可使药物顺利经过食道进入胃。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千万注意,不可干吞药品,干吞药品最容易使药片黏附在食管壁上,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当然,也有些药物,要求就是躺着吃。”专家说,有些药物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姿势服用。例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如采取站立体位,则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因此,含服硝酸甘油应采用半卧位,而且这种姿势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利于心绞痛较快缓解。
心绞痛怎么办 足底按摩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可立即口服硝酸甘油进行缓解,同时家人可对病人的足部进行按摩,对缓解疼痛有很大帮助。具体方法如下:
1、先让患者半卧于硬地板或床上,将其下肢向上抬高30度左右、再向外侧分开30度左右;
2、然后由他人手持患者脚的斜外上部,使其稍稍向脚背内侧屈曲。按照以上的动作,左右脚交互进行数次,发作便可停止。
本法仅适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对于原发病应到医院进行确诊,积极治疗。
怎么正确认识消化系统方法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硝酸甘油的作用
1.对血管的作用 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但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远较舒张小动脉的作用为强。对较大的冠状动脉也有明显舒张作用,对毛细血管括约肌则作用较弱。对血管作用的总结果是:血液贮积于静脉及下肢血管,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前负荷、心室充盈度与室壁肌张力。治疗量的硝酸甘油使动脉收缩压约降1.3~2.0kPa(10~15mmHg),舒张压不变,后负荷略降。它也能舒张头、面、颈、皮肤血管及肺血管。
2.对心脏的作用 硝酸甘油对心脏无明显作用。对正常人及无心功能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却使每搏及分钟输出量减少,心率不变或轻度加快;剂量加大,可致降压而反射性加快心率。心绞痛患者舌下含用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心脏负荷迅速减轻,表现为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室内径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使左心室功能改善,心骨耗氧量明显减少。
正确认识和使用硝酸甘油
一、硝酸甘油的身世
硝酸甘油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威力极强的爆炸物。硝酸甘油最早于1847年由意大利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Ascanio Sobrero)合成,诺贝尔在1866年利用硝酸甘油发展高稳定性、防误爆的硝酸甘油炸药,1878年,硝酸甘油被William Murrell用来治疗心绞痛。
作为药物,硝酸甘油属于硝酸酯类,含三个硝基,剂型包括气雾剂、舌下含服片剂、贴膜和注射剂。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含两个硝基,具有片剂(如消心痛)和注射剂两个剂型。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只有一个硝基(如欣康),主要是口服制剂。随着硝基数目的减少,其作用时间越来越长。
二、硝酸甘油是怎么由炸药变身急救药的
最早的硝酸甘油是挥发性的液体,是在工作中意外发现能够扩张血管和缓解心绞痛的。
硝酸甘油进入血液转变为一氧化氮(NO),能够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尤其病变部位发生痉挛的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与此同时,硝酸甘油扩张静脉,使得回到心脏血液流量减少,有利于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减轻心脏负担和降低心肌氧的消耗。随着剂量的增大,硝酸甘油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增强,血压下降和心脏的后负荷减低,也有利于降低心脏氧的消耗。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外周静脉和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和氧的供应,降低心肌氧的消耗,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症状。
但硝酸甘油也是一把有利有害的双刃剑,用好了是最为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用不好还会导致低血压、晕厥甚至致人死亡,这就正中了那句,用好了是好药,用不好是毒药。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片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释放氧化氮(NO),硝酸甘油片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导致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引起血管扩张。硝酸甘油片扩张动静脉血管床,以扩张静脉为主,硝酸甘油片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
硝酸甘油片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硝酸甘油片对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也有扩张作用。硝酸甘油片治疗剂量可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常能维持,但血压过度降低或心率增快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时,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则降低。
硝酸甘油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硝酸甘油片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硝酸甘油注意事项
1.(1)脑出血或头颅外伤(可使颅内压增高);(2)肥厚性心肌病;(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4)体液容量不足;(5)心肌梗死伴高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力衰竭;(6)甲状腺功能亢进;(7)孕妇;(8)哺乳期妇女;(9)胃肠高动力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慎用缓释剂型。
2.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血中硝酸盐增多,变性血红蛋白也可增加;(2)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与香草杏仁酸(VMA)值显著升高。
3.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心功能。
4.按不同患者的需要和耐受性调整用量。
5.除硝酸甘油缓释片外,不可吞服。
6.初次含服硝酸甘油者,可酌减半量,以减轻不良反应。
7.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在大便或劳动前5~10min预防性含服硝酸甘油。用于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如15min内含服3片尚未见效,应立即就诊。
硝酸甘油的正确服用方法
一、发生心绞痛时,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并立即将硝酸甘油嚼碎含于舌下(而不是置于口腔内或舌面上)。如唾液较少,可含点水,以使药物尽快溶解,从口腔吸收,从而迅速发挥急救的效果。有些患者担心长期含服硝酸甘油会产生耐药性,因而每次发作时“尽量少用,能熬则熬”。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每次心绞痛的发作,患者都要承受一次心脏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如不及时含服硝酸甘油,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
二、当含服1片硝酸甘油无效时,隔5分钟后可再服1次,可以连续应用3次,以尽可能地以适当的剂量来控制心绞痛。有些患者在含服1片硝酸甘油后,即使心绞痛未明显缓解,也不再含服硝酸甘油,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如多次服用硝酸甘油,心绞痛仍未缓解,则应警惕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需及时送到医院诊治。硝酸甘油的药效持续时间较短(约为30分钟),故在心绞痛缓解后,应及时加服5-单硝酸异山梨酯。
三、硝酸甘油常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抢救,但不宜用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要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可服用消心痛和依姆多等药物。也可选择硝酸甘油贴膜,贴于胸前或上臂皮肤上。硝酸甘油通过皮肤缓慢吸收,而起到预防心绞痛的作用,一次贴用可维持24小时左右
抗心绞痛药亦会引起心绞痛
各种抗心绞痛的药物功效不同,服用不当有时反而会使心绞痛加重,所以一定要谨慎使用。硝酸甘油能有效制止心绞痛发作,主要是通过扩张全身小动脉、小静脉,使外周阻力和血压下降,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发挥抗心绞痛作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1—2分钟起效,药物作用时间可维持20—30分钟。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和特效药,但使用不当时,不仅不能制止心绞痛发作,还会引起心绞痛。
硝酸甘油能有效制止心绞痛发作,主要是通过扩张全身小动脉、小静脉,使外周阻力和血压下降,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发挥抗心绞痛作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1—2分钟起效,药物作用时间可维持20—30分钟。
但是,如果硝酸甘油使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首先,用量过大可使血压及冠状动脉灌注压过度降低,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心律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诱发或加剧心绞痛发作。因此,含服硝酸甘油时应从小剂量(0.3毫克)开始,尽量采取坐卧位含药。为了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主张硝酸甘油与心得安合用。
另外,长期或大量使用硝酸甘油后,由于血管平滑肌对硝酸甘油产生了耐药性,使其不能有效扩张血管和解除痉挛,而冠状动脉持续狭窄或痉挛又可加重心绞痛。骤然减量或停药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反跳”现象,诱发心肌缺血而致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