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便黄赤的治疗用药

小便黄赤的治疗用药

鉴别治疗

心火炽盛小便黄赤与胃肠实热小便黄赤:心火炽盛小便黄赤治以清心泻火,方选导赤散,如神识不清者,须加以清热开窍,以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胃肠实热小便黄赤须区分热邪在胃在肠,前者以清胃散清胃泻火,后者以大、小承气汤泻热攻下。

肝胆湿热小便黄赤与寒湿郁滞小便黄赤:肝胆湿热小便黄赤治宜清泻肝胆、泄热利湿,方选龙靼泻肝汤加减。寒湿郁滞小便黄赤治以温中健脾、祛寒化湿,茵陈术附汤加味。

膀胱湿热小便黄赤与阴虚内热小便黄赤:膀胱湿热小便黄赤治宜清利湿热、通利小便,方选八正散。阴虚内热小便黄赤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

小便黄赤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之中,虽非主症。但细察小便色量的变化,对辨证颇有裨益。如证属里热,常见小便黄赤。热重则为短赤或黄褐色。如尿色探如浓茶并伴身目发黄者,则应考虑到黄疸症。其尿短而热者多为肝胆湿热,反之为寒湿阻滞。此外,夏令又有湿热互结,内阻中焦,致小便黄赤,可根据身热不扬、脘痞呕恶,大便溏而不爽等表现辨之,治疗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可用王氏连朴饮加减。外感风热犯肺,热结伤津,亦可导致小便黄赤,则须清热利尿,可选清燥救肺汤化裁。

大肠癌吃什么好 菱角薏仁紫藤汤

材料:菱角10个,薏仁12克,鲜紫藤条12克。

用法:紫藤条切片,与菱角和薏仁同煮,每日服用3次。

功效:此方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大肠癌脾虚湿热偏盛,腹胀腹痛,大便不爽,便血鲜红,小便黄赤等症。

鹿茸上火吗 内热盛者吃鹿茸上火

鹿茸药性偏温,内热盛者吃鹿茸会导致体内热更重,可能使原本小便黄赤,咽喉干痛,口渴等内热症状更重。

泡水喝的中药有哪些 莲子心泡茶清热降火

莲子心为莲子中青嫩胚芽,性寒,味苦,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莲子心含有莲心碱,木犀黄酮苷,金丝桃苷,芸香苷等成分。患有口腔生疮,小便黄赤,心烦不安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人可常用莲子心泡茶饮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轻度宫颈糜烂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轻度宫颈糜烂应该采用一些这方面临床专业药物来治疗宫颈糜烂,这方面的专业药物有卡琳贝尔,能够彻底治愈宫颈糜烂。

对于糜烂面小的、炎症浸润比较浅的可采用以下药物治疗方法:高锰酸钾或pH4女性护理液,月经后局部徐药,1~2个月后再重复用药1次。在采用上述药物时,要小心操作,防止周围阴道壁的烧伤,而且要注意用药时消毒,预防重复感染。

2、中医治疗

中医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辨别病因,对症施治。病机主要有:

①湿热,带多色黄或有腥臭气味,小腹胀,腰酸,口苦或腻,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阴道检查见宫颈慢性炎症。

②肾虚,带多色白,质清,腰酸膝软,头晕耳鸣,乏力怕冷。苔薄,舌胖,脉沉细。

治疗白带

对于白带病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性等,确定治疗方法,对病情多作整体考虑,治疗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原则上是分型加辨证施治。

1、肾虚型

带下白带稀薄色淡,腰酸肢软,畏寒便溏,舌质淡白。可选用中药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牡蛎等组方,遵照医嘱剂量加水煎服,每日1剂。对于经久不愈的肾虚型带下者,也可以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剂量15克,分2次服用,具有补虚健体的辅助治疗功效。

2、脾虚型

带下色白、无臭味,患者少气乏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下肢轻度浮肿,舌苔白。宜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常给予含有党参、山药、茯苓、苍术、车前子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愈带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用15克。

3、湿热型

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小便黄赤,舌苔黄。宜采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可给予含有黄芩、黄柏、猪苓等组方的中成药治带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

4、肝火型

带下症状为阴部瘙痒,灼热刺痛,局部红肿,带下色黄、量多,伴口干舌燥,舌苔黄舌红。宜采用清热泻肝之法治疗,可选用由龙胆草、柴胡、车前子、山栀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苦胆草片内服,每日3次,每次5片。

哪些药物治疗小便赤黄效果好

1、黄连上清丸

参考价格:¥16

成分:黄连、栀子(姜制)、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苓、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禁忌症: 脾胃虚寒者禁用

生产商:河南广宇博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1021067

2、清肺抑火片

参考价格:¥10

成分: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辅料为:蔗糖粉、硬脂酸镁。

功能主治:清肺止嗽,降火生津。用于肺热咳嗽,痰延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

禁忌症: 风寒咳嗽及孕妇忌服

生产商: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5021719

3、栀子金花丸

参考价格:¥19.8

成分: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金银花、知母、天花粉。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生产商: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5021001

4、杞菊地黄丸

参考价格:¥23.8

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生产商: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5021632

5、黄连上清片

参考价格:¥5.3

成分:黄连、大黄、栀子(姜制)、黄芩、菊花、连翘、蔓荆子(炒)、荆芥穗、薄荷、黄柏(酒炒)、防风、旋覆花、石膏、桔梗、白芷、甘草、川芎。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内热火盛引起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色黄。

禁忌症: 孕妇忌服,脾胃虚寒者禁用。

生产商: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5020890

温馨提示:以上列出的治疗小便赤黄常用药品供您参考,患者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时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按照医生建议购买治疗小便赤黄的药品,切忌私自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正确认识小便发黄

心火炽盛小便黄赤与胃肠实热小便黄赤

皆为里热实证

心火炽盛小便黄赤因于情志失调、过食辛燥火热之物,致心火炽盛或湿热之邪内陷心包,心火移热于小肠,泌别失职而小便短赤。

胃肠实热小便黄赤国外邪入里化热或嗜食辛辣厚味,热毒积于肠胃,累及膀胱而致小便短赤。前者可伴见心烦易怒、舌尖红赤甚或起刺,排尿时多有热涩感;后者因胃热炽盛而伴见口臭牙痛。邪热结于大肠则有便秘、腹满疼痛拒接。

肝胆湿热小便黄赤与寒湿郁滞小便黄赤

二证皆因肝胆受邪导致小便黄赤

并兼见身目发黄,然一为阳证,一为阴证。肝胆湿热小便黄赤因湿热内袭肝胆,或由脾胃湿热久稽穆于肝胆,疏泄不畅,下注膀胱。故尿赤而短。寒湿郁滞小便黄赤因寒湿内蕴,脾阳受损,气机郁滞,湿邪受阻,故尿色暗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属阳证,具口干口苦、胁肋疼痛、寒热往来,起病急,病程短;后者属阴证,伴有面色晦暗、神疲肢倦、纳呆腹胀等症,起病缓而病程长。

膀胱湿热小便黄赤与阴虚内热小便黄赤

二者均为下焦病变

膀胱湿热小便黄赤因湿热内侵或嗜食辛热肥甘,湿热内阻。郁而化热,屑实证。故有口苦咽干、渴不欲饮等兼症。阴虚内热小便黄赤因素体阴虚,久病伤阴,房室不节或过服温燥而伤阴,阴虚生内热,属虚证,故有头晕耳鸣、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等表现。

鉴别要点在于

前者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司,故小便短赤兼见尿频、尿急、尿痛、小腹疼痛等症;后者尿呈短黄,仅有轻度灼热感,伴见耳鸣、五心烦热、腰膝痠软等症。

小便黄赤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之中,虽非主症。但细察小便色量的变化,对辨证颇有裨益。如证属里热,常见小便黄赤。热重则为短赤或黄褐色。如尿色探如浓茶并伴身目发黄者,则应考虑到黄疸症。其尿短而热者多为肝胆湿热,反之为寒湿阻滞。

胃火大有什么症状 胃火可致津液耗伤

由于胃火热盛灼伤津液,可出现口渴而喜欢冷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伤津表现。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肝炎

单用垂盆草治疗传染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以及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

丙肝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湿热内蕴

1、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热重于湿: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2、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苔白腻,脉弦滑。

二:寒湿困脾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三:丙肝病人出现身目皆黄

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中医治疗丙肝的方法是茵陈术附汤。茵陈、制附子、白术、干姜、茯苓、泽泻、甘草、醋淬鳖甲。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大。

四:丙肝病人出现起病急骤

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

小便黄赤有哪些方法

1、外治法

(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3、饮食疗法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

小便赤黄患者需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大量饮水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水肿者应少饮水。应用止血药物,还可合用维生素C。慎用导致赤尿的药物,尤其是有肾脏病的患者。赤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赤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专科医院检查确诊,早期治疗。

1、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2、在平时生活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到尿意,即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压力大失眠怎么治 治疗须辨证论治

中医用药一定要辨证论治,藉由把脉、看舌,找出发生问题的经络、脏腑,例如肝气郁结、气血不足。前者容易口干舌燥、目赤耳鸣、小便黄赤混浊、便秘;后者则会手脚冰冷、腰酸背痛、频尿、头晕、精神不佳等。使用的药物也不同,分别使用疏肝、理气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汤,或可益气、补血的方剂,如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相关推荐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病因症状

病因:火热邪气入里犯胃IE,逼迫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症状:食入即吐,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红舌干,苔黄腻,指纹色紫。

中医辨证治疗精子过多症

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黄柏、知母各30克,生地黄320克,山茱萸、山药各160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20克。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使用方法:每服10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亦可减量改作汤剂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可补肾滋阴,清降虚火。治疗肾阴亏虚,相火妄动,迫精外泄,精子过多症所致的不育,症见阳强易举,性欲旺盛,口于而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 清热滋阴方 药物组成:黄连、焦山栀、阿胶珠、旱莲草各10克,水牛角、女贞子、杜仲炭、鸡血藤、益母草、生地、熟地各15克,制首乌、鳖甲各2

五心烦热是什么意思 火郁五心烦热

火郁五心烦热属实证,主要表现为心胸及手足心烦热,四肢亦热,小便黄赤,心烦烦易怒,妇女则可表现为经行不畅。

白带异常动员中西医治疗

感染性白带病的治疗用药 对于非感染性白带病的治疗,须及时祛除其诱因;而在白带异常中占绝大多数的感染性疾患,则要针对其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此类白带病最为参见,外阴部瘙痒并有刺痛,甚至感觉有爬虫感,白带量显著增多,带有白色泡沫与酸臭味。可选用灭滴灵(甲硝唑)片,每日服3次,每次200毫克。 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部剧痒难忍,阴道刺痛,白带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可用制霉菌素栓剂(1万单位),每晚次塞入阴道,10天为一疗程。 细菌性阴道炎白带色黄量多,有臭味,伴有外阴部红肿灼痛及尿频、尿急、尿痛。可

夏枯草儿童能吃吗

儿童应少吃。 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性味辛、苦、寒,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可以帮助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症,所以儿童如果有肝火旺盛等症状是可以吃夏枯草的。若儿童体质正常,建议少吃夏枯草,因为儿童的肠胃功能较弱,而夏枯草性味寒凉,可能引起儿童腹痛、腹泻等不适。

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上冲舌血

舌上出血,舌肿木硬,舌苔黄,舌边红绛,或起芒刺,并见头中热痡,烦热, 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甚则昏厥。

中医治疗丙肝方法是什么

一、寒湿困脾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二、湿热内蕴 1、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热重于湿: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治法:清热利湿。 2、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

​​治疗早泄的食物

赤小豆乌梅饮 组成:赤小豆20克,竹叶10克,乌梅10克。 用法:赤小豆、竹叶洗净,置锅中,加乌梅、清水500毫升,急火煮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早泄,属肝经湿热型,伴口苦胁痛,小便黄赤,阴囊湿痒者。 来源:民间验方。 荠菜米粥 组成:荠菜50克,粳米50克。 用法:荠菜洗净,切细,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米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早泄,属肝经湿热型,伴口苦胁痛,小便黄赤者。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

中医治疗丙肝的方法

1、中医治疗丙肝之寒湿困脾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2、中医治疗丙肝之湿热内蕴 2.1、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热重于湿: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治法:清热利湿。 2.2、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

湿疹的食疗方法有什么 薏米竹叶甘草汤

材料:薏苡仁20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做法:将薏仁、竹叶、甘草水煎取汁,加入白糖少许,代茶饮服。 功效:可以清热祛湿解毒,适用于湿疹湿热蕴结,皮肤水泡,糜烂渗出,结痂,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症状的人群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