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副流感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

副流感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

虽然副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存在一定区别,但传播途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都非常相似。感染副流感病毒都会有发热、喉咙痛、全身骨痛等症状,与SARS和流感差不多,部分人会有腹泻、呕吐。副流感病毒侵袭人体后初期症状和流感较类似,都是鼻塞、流鼻涕、眼结膜出血、全身酸痛等症状,只不过较轻,也容易治愈。但是,患者得的是流感还是副流感,必须从患者的分泌物中将病毒分离出来检测,或者进行特异性血清检测,才能进行判断。所以,一旦有感冒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就医,并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

副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相对活跃,因此副流感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冬春季,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因此在预防上和SARS、流感差不多,市民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常洗手,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另外,一旦发现病人,应隔离传染源。而探望病人时要戴口罩,避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等。

副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潜伏期是3至7天,与流感一样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6~7天自行痊愈。但它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会引起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所以在治疗上一般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即有支气管炎就治支气管炎,有肺炎就治肺炎。而在预防上,除了上述一些措施外,普通居家中还可以用醋酸、八四消毒液等消毒剂消毒。

一般健康成年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不易被该病毒感染,即使感染后症状也较轻。但幼儿、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后症状严重,往往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呼吸衰竭,因此在预防上儿童和婴幼儿是重点防护对象。此外,副流感病毒也会感染一些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也应与婴幼儿一样进行重点预防。

梅毒传播途径

梅毒的传播途径

1、直接性接触传染

约 95-98%的梅毒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的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多有病损,病损的溃疡面和渗出物中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经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亲和力,能穿透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梅毒病人生殖器上的病损不痛不痒,不妨碍性交,如果病人继续与其他健康人发生性行为,那么后者很容易被传染上梅毒。

另外,在性交时,外生殖器极度充血,并相互摩擦,多少会引起皮肤粘膜的细微擦伤,更为梅毒螺旋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吻、同性恋、口一生殖器接触,手一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同样可传染梅毒,损害可发生在口唇、肛门、舌、咽部、手指等部位。

2、血传播

如果供血者是潜伏梅毒患者,他(她)所提供的血液中可能带有梅毒螺旋体。一旦输人到受血者的体内,即可产生感染,这样的病人不产生一期梅毒的表现,而直接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所以,对供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3、胎传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4、其他

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也可传染。

梅毒传播途径 梅毒血源性传播途径

如果供血者体内存在存活的梅毒螺旋体,梅毒可以通过血液感染给受血者,一旦梅毒螺旋体进入受血者体内,即可产生感染。因此需要输血的患者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输血治疗。

禽流感传播途径

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

1.世界卫生组织(who)16日说,在越南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的禽流感主要通过家禽粪便传播,而非煮熟的肉。

2.据报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不过,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3.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只有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4.世界卫生组织15日公布的一份禽流感病毒调查报告说,目前在日本、韩国、越南三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均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

梅毒传播途径

1、性接触。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2、血传播。梅毒患者、潜伏梅毒及隐性梅毒血清具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他人。

3、胎传。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4、其他。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也可传染。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毒禽,包括水禽和飞禽。研究显示,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克污染的粪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万只禽感染。目前还不能认为人类是禽流感的传染源。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

流感的传染源是患流的病人或带流感病毒的人;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通过含流感病毒的飞沫、空气吸入。一般是经常出入公共场所的幼儿,老人,无免疫力的人都会感染。潮湿、不通风环境中工作和疲劳能使人的抵抗力下降。当接触流感病毒时易受感染。流感病毒的型别较多,互相无交叉免疫,得过流感后,下次遇到不同型的流感病毒时还会感染。

甲流的传播途径

正确认识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并在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中做好预防工作,就不至于对人感染甲型流感如此恐慌。

首先,确定一点,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专家指出,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与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晰明确,我国是完全有能力检测和防治人感染甲型流感的。

普通流感有什么差异

四者的病原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传播途径大致相同, 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染。猪甲型H1N1流感主要在猪 间传播,能引起猪的呼吸道病变,一般不会传染给人。后 三者都能引起人的急性呼吸道病变,引起的症状较为类 似。普通流感之在人际间传播,不会传染畜禽。高致病 性禽流感是通过禽粪便传播给人的,尚未发现人际间传 播。新型甲型H1N1流感最初的感染源尚不清楚,主要 为人际间传播,人可能传播给猪,尚未发现猪传染人的个 例。人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初出现类似普通 流感的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C,肌肉酸痛明显增强, 伴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

相关推荐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禽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 深圳2015年12月29号报告的一例H5N6流感病例患者,因抢救无效,已于12月30号下午死亡。据疾控专家介绍,经基因测序分析,目前深圳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H5N6流感病。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有: 1、呼吸道传播 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

禽流感有哪些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属正粘病科甲型流感病属。禽甲型流感病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该病为新型重配病,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 在3种流感病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病属于正黏病科,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外观形态呈直径80~100nm的球状或长达数千纳米的丝状。病由包膜和核壳体构成。人流感病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 根据病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性不同,将流感病分为甲、乙、丙三型;按照HA和NA抗原的不同又将同型病分为若干亚型。亚型划分是根据基因分析和琼脂免疫双扩散的结果。至今甲型流感病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5

关于流感传染性你需要知道的事

每年的这个季节里流感病都在伺机而动,在美国有些流感株正严重影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虽然有些地区流感蔓延的情况没有如此严重,但保持警惕避免感染流感是人人都应该注意的事。 对于想要保持健康远离流感的人来说,一定都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流感患者的传染期有多长?”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健康专栏顾问Manny Alvarez博士介绍,有些人在感染流感病但还未出现任何症状前就可能将病传染给他人。 在大部分情况下你在感染流感病后的24到72个小时内会具有传染性,在出现症状后5天的时间里也可能将流感传染给他人。

传播途径

1、间接接触传染:通过接触梅患者生活用品而被传染上梅。 2、胎传梅:梅患者在怀孕的时候,极可能通过产管对胎儿进行传染。 3、血源性传染:在献血采取血源的时候,很有可能采取的是梅患者的血源,这就要求有关工作人员加大检查力度。 4、直接性接触:性行为、性交是梅传播的主要方式。梅患者的生殖器在性交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与其发生性行为的健康人很有可能被传染。在性交过程中,由于生殖器之间的相互摩擦有可能出血和磨损,从而为传染提供更有利的物质基础。 上面的文章介绍了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大家要重视以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是非常常见的传播方式,携带着流感病的人在说话和打喷嚏包括咳嗽时都会有唾沫从口中喷出,流感病就这样潜伏在被喷出的唾液中,身体健康的人如果和患者近距离交谈,或者共事,那么被传染流感的可能性很大。 接触传播途径也很常见,比如家庭成员中有谁患了流行性感冒,那他就是一个病携带体,此时其他家人如果和患者共用餐具、有肢体接触等,也很容易被传染。尤其流感病在室温下仍可以存活好几小时,罹病者在发病前后,都可能具有传染性,所以摸到、吃到,都有机会被传染。 流行性感冒病还可以通过空气

乙肝病传播途径

胎源性传播 母亲在生育小孩时传染给小孩,但是乙肝病携带者胎源性传播也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在乙肝病携带者母亲怀孕期间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阻止。 医源性传播 如一些医院、美容院在乙肝病携带者用过的器具不消,或者消不彻底导致乙肝病感染器具,在下一个正常人使用时很容易感染上乙肝病,这已经医源性传染。 日常生活中选择医院或者美容院时,一定要选择大型正规的。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携带者生活密切的人感染乙肝病的机率比较高,如共有刮胡刀,洗脸盆,碗筷

甲型h7n9流感的流行与危害

传染源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病人自发病后5d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d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人群易感性 对于流感病,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流感病3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 季节性 同许多其它

性肝炎的传播途径知多少

(1)甲型肝炎: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而水和食物特别是水生贝类的污染可引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 (2)乙型肝炎:体液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含有乙肝病的体液或血液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是次要的传播途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哺乳、喂养等方式引起的HBV感染,约占我国婴幼儿HBV感染的l/3。 (3)丙型肝炎:输血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丙型肝炎占输血后肝炎的90%.而非

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的鸡、鸭、鹅等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株也可被感染。 易感人群 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H5N1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高危人群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及其同地居住的家属、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